摘要:國際關系研究在聚焦大國利用國際制度擴展權勢的同時,也日益需要關注“制度收縮”,即大國頻繁退出或威脅退出國際制度的現象。美國的制度收縮有著基本的政治過程邏輯:相對寬松的政治環(huán)境能為制度收縮打開時機窗口,有力的借口能塑造正當性和合理性,而對退出成本的權衡則決定了制度收縮的具體形式。即使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有著“非傳統(tǒng)”特質,其主導的制度收縮仍然適用于這一分析視角。特朗普上任時的國內政治狀況為其提供了良好的制度收縮時機;基于國家利益和他者過錯等借口,特朗普得以合理化其決策;圍繞退出的變更成本和機會成本的復雜考量則決定了特朗普政府最終采取的制度收縮形式。制度收縮一方面可能幫助美國緩解壓力、調適主導地位,另一方面也可能削弱其聲望和影響力,并誘導其走向過度收縮。盡管如此,當前各類結構性因素仍然能夠對特朗普政府的行為起到鉗制作用,制度收縮尚未成為美國長期的戰(zhàn)略取向。與此同時,中國可能贏得良好的制度擴展機會,但仍應保持審慎態(tài)度。制度收縮并非靜態(tài)、機械的政策行為,其長遠影響取決于大國在具體情境下的操作以及彼此之間的復雜互動。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當代亞太雜志, 雙月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chuàng)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中國特色國際關系理論與實踐”專欄、亞太論壇、特稿、政治、經濟、區(qū)際合作、社會、港澳臺之窗等。于1992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guī)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