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應力是任何地質力學設計任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深部礦井中,這個要求更是重要。深礦中地應力不僅導致挖掘邊界斷裂,而且會誘發地震活動和應變爆裂、巖爆等相關問題。在礦井中測量地應力的傳統方法是使用應力解除法擬合主應力,還可以使用區域應力數據匯編。兩種方法都假設應力場相對簡單,擬合過程中都對數據進行平滑以減少數據離散性。類似的方法通常應用于模擬斷層和其他地質結構,因為它們在初期均勻的應力場中產生。在已發現的深礦的典型復雜地質環境中,有證據表明這些方法并不可用。應力場和地質結構之間的相互作用導致應力大小和取向的自然離散。在一些礦井中,這些變化很明顯,對于特征設計也很重要。傳統的測量和分析方法不能很好地適用于量化或再現這種應力場的行為。誘發地震活動是深部礦井的共同特征,地震數據通常也很豐富。起源于地殼地震分析的地震應力反演方法可以提供關于主應力方向及其相對大小的信息。其在釆礦地震活動中的應用已經很少,但是該方法具有在空間和時間上映射應力場的潛力。有例子表明該方法能夠探測到大地震附近局部應力場的重大變化。該方法只能用于誘發地震,因此不能代替傳統的應力測量。然而,在開挖的礦井中,它可以為礦井規劃提供有價值的信息,并且可以更好地理解深層礦井中典型復雜地質環境中的斷層與應力場之間的關系。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地殼構造與地殼應力雜志, 半年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消息報道、論文翻譯等。于1974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