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分析巖心、鉆測井及地震資料,建立了鄂爾多斯盆地臨興地區上古生界精細等時層序地層格架,將上古生界劃分為5個二級層序、14個三級層序、38個四級層序以及65個五級層序。本溪、太原組海相三級層序發育海侵及高位體系域,缺失低位體系域;山西、石盒子及石千峰組海陸過渡相及陸相層序發育完整的低位、海侵和高位體系域。并初步形成了適用于臨興區塊的小層劃分標準。在層序格架內,通過識別相標志及測井相分析,沉積微相類型為潮道、砂坪、砂泥坪、泥灰坪、泥炭坪、潟湖、內陸棚泥、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間灣、水下分流河道間、河口壩、遠砂壩及濱淺湖泥14種類型。太原組發育海相障壁海岸潮坪—潟湖—淺海陸棚層序地層發育模式,石盒子組發育陸相湖泊—辮狀河角洲層序地層發育模式。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非常規油氣雜志, 雙月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油氣勘探、科技消息、油氣開發、油氣工程等。于2014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