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利用叢枝菌根真菌摩西管柄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Fm)在供體與受體番茄根系間建立菌根菌絲網絡(common mycorrhizal networks,CMNs),研究機械損傷供體植株葉片誘導產生的防御信號可否通過CMNs傳遞給受體植株,誘導受體植株產生防御反應.結果表明,機械損傷處理預先接種Fm的供體植株后,與供體有CMNs連接的受體植株葉片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過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以及受體植株葉片和根系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PAL)和β-1,3-葡聚糖基因(PR2)轉錄水平顯著高于無菌根菌絲網絡連接、菌根菌絲網絡連接被阻斷以及有菌根菌絲網絡連接但供體植物葉片未機械損傷的對照處理,其葉片中,4種酶最高活性是無CMNs連接對照處理B的162.1%、69.1%、230.6%和54.6%,而葉片和根系中2個基因最高轉錄水平分別是無CMNs連接對照處理B的3.9、17.3和7.2、9.0倍.可見,機械損傷誘導供體番茄葉片產生的防御信號可以通過CMNs傳遞到鄰近健康受體番茄植株,誘導其產生防御反應.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福建農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雜志, 雙月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綜述、作物科學、植物保護、植物保護、林業科學、資源與環境、材料工程、計算機與信息等。于1953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