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據渭河盆地斷裂系統走滑切錯關系,將渭河盆地斷裂系統分解為五種斷裂運動學體制。第一種是東西向左行走滑運動體制,是秦嶺走滑向北的逐級傳遞,也是導致渭河盆地擴展的重要模式;第二種是北西-南東走滑系是鄂爾多斯塊體內部的相對運動體制,可能和鄂爾多斯盆地的擠壓蠕散有關系;第三種是口鎮右行,六盤山擠壓運動體制,可能代表了六盤山造山導致的鄂爾多斯地塊相對東移甚至旋轉;第四種是東秦嶺的南北擠壓運動體制,和川東北向秦嶺的擠壓有關系,導致秦嶺北緣斷裂的強烈彎折,并維持了華山、崤山的相對隆升狀態;第五種是中秦嶺動力楔擠壓運動,和目前的GPS數據反映的規律一致,代表了目前的渭河盆地整體上呈現擠壓匯聚狀態。這五種運動學體制可以輪流發生在渭河盆地形成與發展過程中,形成不同體制“輪流值班”的態勢,多種運動學機制和動力學模式可以“輪流值班”、“此消彼長”。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防災科技學院學報雜志, 季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成災機理研究、災害預測與防治研究、災害應急?救援與管理研究、災害社會學研究、學術與爭鳴、防災減災縱橫等。于1999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