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馬克思把國家劃分為“古代國家”和“現代國家”兩種形態。它與四種國家類型說的區別在于,后者的劃分是基于馬克思的五大經濟社會形態說而作出的,其經濟基礎的劃分標準是由生產資料所有制性質決定的生產方式,著重回答“國家是哪個階級的代表”;前者則是以社會三大形態說為基礎的,其經濟基礎的劃分標準則是生產力水平和經濟運行機制,重點回答“國家如何代表這個階級”。在馬克思看來。現代國家是建立在“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社會基礎之上、以人民主權為價值取向的代議制國家。然而,資本支配勞動的邏輯使現代國家的價值原則和制度安排沒有得到真正的落實,而需要通過無產階級革命繼續完成。中國作為一個社會主義東方大國,其現代國家建構,必須遵循人民民主根本原則,必須與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聯系,必須與增強社會主義公民意識同步伐,必須建立和完善以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為根本的國家制度體系。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觀察與思考雜志, 月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本刊特稿、政治觀察、公共治理等。于1984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