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東西文化及其哲學》發表以后,梁啟超親自登門向梁漱溟請教,并沒有因梁漱溟在書中對自己觀點的抨擊而心生怨懟,梁漱溟則冰釋父輩前嫌。梁啟超明知《東西文化及其哲學》有硬傷而不明言,卻以此壓抑胡適的《中國哲學史大綱》。但在公開場合對弟子們攻擊《東西文化及其哲學》的做法聽之任之。在私下學生問道時顯然對《中國哲學史大綱》的評價高于《東西文化及其哲學》,這其中有延攬人才、渴慕同道的分寸把握,也有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內外有別意識。二梁雖同為堅信本土文化復興的保守陣營,但卻都擁護新文化運動,希望引進西方現代學術思想,這與學衡派有明顯不同。二梁在西學根據、中學資源、持論立場等方面又有明顯不同,梁啟超在保守陣營中以其高超的人際交往能力和學術影響力,以"時中"為其根本的文化態度,顯示出他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中的獨特與厚重。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關東學刊雜志, 雙月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名家視野、社會·民生、語言·文學、再寫東北文學史、文化·歷史、隨筆散論、學林述往、作品空間等。于2016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