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認識全球變暖背景下中國西部大陸性冰川與海洋性冰川物質平衡變化及其對氣候響應,以天山烏魯木齊河源1號冰川和藏東南帕隆94號冰川為例,結合大西溝與察隅站氣象資料,對1980-2015年兩條冰川的物質平衡變化特征及差異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36 a來烏源1號冰川與帕隆94號冰川物質平衡總體上均呈下降趨勢,累積物質平衡達-17 102 mm w. e.與-8 159 mm w. e.,相當于冰川厚度減薄19 m與9. 01 m,且分別于1996、2004年左右發生突變。同期兩條冰川所處區域年均溫呈顯著上升趨勢,而降水量卻表現出不同的變化態勢;二者年內氣溫分配相仿,但降水分配差異較大。初步分析認為氣溫上升是導致烏源1號冰川與帕隆94號冰川物質虧損的主要原因,冰川區氣溫和降水變化幅度的差異和地性因子(坡度、冰川面積)的不同使得烏源1號冰川對氣候變化響應的敏感性高于帕隆94號冰川,由于目前海洋性冰川物質平衡監測時段相對較短,為深入研究中國西部冰川物質平衡變化及過程仍需加強對冰川的持續觀測。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干旱區地理雜志, 雙月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氣候與水文、地表過程研究、地球信息科學、土壤資源、區域發展等。于1978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