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紅軍、游擊隊和赤衛隊是蘇區武裝力量的三個組成部分,三者間在兵源補充、后勤保障和指揮作戰等方面協同配合,形成一套分工明確的蘇區共同防御體系,同時又分別以不脫產、半脫產、脫產的形式來保持軍事與社會的有機聯系,發揮“全民動員”之功效。但在蘇維埃時期,受國民黨軍事壓力和“進攻路線”影響,三者間雙向循環變成了把地方武裝連根拔入紅軍的單向流動,結構失衡的代價是軍事與社會的疏離,這也是各蘇區不得不進行戰略轉移的重要原因。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贛南師范學院學報雜志, 雙月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教育理論與實踐、心理學研究、客家研究、文學研究、歷史研究、研究快報、基礎數學、光子學與光子技術等。于1980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