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2-21 08:28:46
序論:在您撰寫餐廳禮儀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首先吶,人均一兩百的我覺得還算不上中檔西餐廳。然后吶,必勝客的話,當快餐隨便吃就行。
所以這里偏題講講中高檔西餐廳應該注意些啥吧。
首先我要講的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自信,對待那些比較陌生的東西要有一種從容不迫的態度。不管是攢了好多天錢才敢去一次的館子,還是自己吃的少不了解的餐廳。
好我們來講自信的實際應用。
基本上國內的高檔西餐廳,還是形式大于內容,價格貴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環境。所以要想確保有個好的位置,去之前還是先預約吧。
然后等你到了那,就有人跟你確認預約信息。比如知道了你是王先生,等你走到大廳遇到的第一個服務生就會跟你打招呼晚上好王先生了。然后把你帶到你的餐桌,為你們拉開椅子引你們坐好,幫你保管好行李大衣雨傘什么的,就有人來為你點單了。
1.點菜篇
當你看到一本薄薄的菜單,和一本厚厚的全是英文的酒單時,千萬不要慌!拿出態度的時候到了!這個時候的態度決定了你在服務生和廚師眼里的地位和他們內心對你的尊敬度。
看看菜單,如果你不知道怎么點單,就大方的問服務生,你們這里有什么特色菜?有什么好吃的?
服務生會Blablabla給你介紹。
你可以繼續看著他的眼睛微笑,你有什么自己喜歡的菜可以為我們推薦一下?
服務生會Blablabla給你介紹。
繼續微笑著問他,你為什么喜歡它?
如果服務生不假思索的告訴你這道菜有多么的美妙,他是多么的喜愛,份量又剛好什么的。只要這個菜的價格不是太貴的,相信他的推薦一定是真心的,你聽他的建議點準沒錯。
如果他愣了一下,然后告訴你因為這個菜材料新鮮啦大廚擅長啦。千萬不要相信他的話,八成是這東西的材料已經在廚房好多天再不賣就壞了或者有提成什么的。
好,現在你已經判斷出來為你服務的這個人是好心還是黑心了(其實高檔西餐廳的大多數服務生都是真心為你服務,如果你是個好的吃客或者態度上讓他感覺到你是個值得尊敬的人,他都會真心為你在這里吃的開心而高興的)。
接下來,如果你覺得可以完全信任他,大可以告訴他你們的偏愛喜好,然后讓他為你們推薦一份結合該餐廳特色的適合兩人吃的前菜主菜以及飯后甜點,你再做少量調整。
如果你想自己點,遇到兩道菜之中拿捏不準的,微笑著盯著他的眼睛,真誠的尋求他的建議。
警告:千萬不要在服務生面前,也不要在服務生還在為你點單時在伴侶面前吹噓你吃過多牛逼的館子多厲害的菜式。服務生見過太多各種各樣的客人,一眼就能判斷出你是個牛逼的吃貨還是的客人。如果你是真正懂吃的人,你會贏得餐廳里從服務生到吧臺到廚房的所有人的尊敬,不管是給你的香檳酒的溫度還是牛排的火候,大家都會認真對待以求你的滿意。如果你被發現是個的客人,呵呵......給你的出品基本都是隨意對待的。服務生笑著為你服務的同時,心里也會在想你是個傻逼,給你推薦的東西絕對也是不甚靠譜了。
我們當然不可能對所有的菜式都了解的非常清楚,更多的時候我們對一些外國餐廳完全是一無所知的。這個時候,你應該靠你的謙遜、自知和為人處事來贏得他人的尊重。
2.點酒篇
這個真要說起來,可就專業深奧的去了。
一家真正的高檔西餐廳,酒水單基本都厚的跟書似的,而且基本都是英文。
如果你對葡萄酒雞尾酒烈酒知識不了解的話,唯一的辦法就是咨詢侍酒師的建議了。
在服務生為你點單的時候,帥氣的問他,你這兒有侍酒師(餐廳里專管酒水服務的人)么?可以請他來為我們點酒么。
如果沒有,額,你也只能尋求服務生的建議了。如果這個服務生酒水知識還不專業,你就清楚了這根本不是家高檔西餐廳。下次別花大價錢在這吃了。
如果有,等侍酒師來之后,就告訴他你點了什么菜,讓他為你點的菜選一些適合的酒吧。他推薦的一般是葡萄酒。紅酒啦白葡萄酒啦起泡酒啦香檳啦什么的。
如果他為你推薦的酒的價格高于你的預算,你只用指著一瓶和你預算差不多的酒問他,這個如何,別人就懂了。
等他為你推薦了你能接受的價位的酒,就按他的建議選吧,絕對比你自己瞎點靠譜。
如果你囊中羞澀或者倆人酒量不好,也可以點House wine(也就是按杯賣的葡萄酒),以國內高檔西餐廳的現有水準,基本沒啥便宜又特別好的東西,讓他建議之后,隨便買一兩杯吧。
實在不能喝酒,就點含氣或者不含氣的瓶裝礦泉水吧。便宜,促進食欲,能向伴侶表明你的生活格調,挺好的。
注意事項:酒可以點的不夠好,但一定要注意的是,要分清開胃酒配餐酒和餐后甜酒的區別。不懂請去Google。打個比方,如果你要講禮儀格調品味什么的,就不要在吃甜食時點一瓶非甜酒,也不要一上桌先點咖啡。如果你不講禮儀格調品味就可以無視了。
3.高端大氣上檔次篇
如果你吃的很愉快,別忘了感謝為你服務的服務生。
如果你想再提升一個檔次,可以讓服務生請大廚出來表示你的謝意。但這一招一定要慎用,很容易不成反砸自己腳。
因為如果這道菜確實是大廚很得意的作品很用心做出來的,你這么做,大廚就會知道你是一個厲害的吃貨,而且因為你的贊許而高興,他會跑出來跟你聊聊天,甚至送你個甜點或者一兩杯酒。
如果這道菜是大廚隨心所欲隨手弄弄甚至人手不夠讓做冷盤的師傅做的一類,對這樣的作品給與過高的贊譽,只能證明你是個不懂吃還想的人。他很有可能只會在聽到服務生轉達你的要求后,冷笑幾聲,接著隨便支一個人出去告訴你人家正忙著不便出來很高興你能喜歡了。
4.禮儀篇以及其他一點什么
我好像沒啥特別想說的了,如果有再補充吧。
最后隨便說幾句,最基本的餐桌禮儀,包括入座刀叉使用什么的,請去google。
最基本的西餐知識,比如前菜主菜甜點什么的,請去google。
最基本的酒水知識,比如怎么拿酒杯什么酒要冰著喝,請去google。
在餐廳里點選餐酒,其實并無法則,然而最重要的,還是先訂下消費預算。一般來說,點選的餐酒價錢,應大概為晚餐消費的一半。例如兩人用餐,每人消費五百,點選一瓶約五百元的餐酒共飲,就最為大方恰當。當訂下預算后,就要從餐廳winelist里揀選合適的餐酒,若然你對餐酒毫無認識,也不妨直接請教侍應,皆因一般高級餐廳里的侍應,均會對各類餐酒有相當的專業知識,并樂于給予意見。想簡單一點,你亦可點選已包括餐酒的setmenu,那就不用再為點酒而心煩。
然而,Bytheglass已成為最近finedining的點酒趨勢。在大多數的高級餐廳內,均設有多款餐酒可供orderbytheglass,而且種類品牌齊全,每杯價錢只不過約數十至百余元。事實上,二人共晉晚餐,若只得其中一人喝酒,開一支餐酒未免有點浪費,而bytheglass點酒,則分量剛剛好,酒量好的可多試幾款,又可避免飲得過量,因而被控醉酒駕駛。
品酒三部曲
品酒要用眼、鼻和口來監別酒液的色、香與味。簡單來說,品酒可分為以下三個主要步驟:
先用眼睛觀賞酒液的顏色。
選定餐酒后,侍應會先將酒奉上,給你核對瓶上的標簽,以確認餐酒品牌無誤后,就會先倒少許酒液于杯內給你試飲,若你對酒質口味感到滿意,侍應便會繼續添酒。
試酒前,先要微微舉起酒杯,輕輕打圈搖晃,先欣賞酒液的「掛杯情況,再于燈光下觀賞其色澤,并要留意酒中是否清澈無雜質。
用眼觀賞過后,就要用鼻子去感受酒香。
先握緊杯腳,將酒杯輕輕打圈,讓紅酒在杯內晃動,跟大量空氣接觸,釋放香氣,然后將酒杯湊近鼻子,慢慢享受酒香。只要你多試幾次,慢慢就能分辨出酒液中的果味、木味、花味、泥土味以及橡木味,亦可憑味道分辨出酒的級數。
360行,狀元我來說
說起餐廳服務員這個話題,這在我們朋友圈子里還有個流傳甚廣的段子。那日我們的小強同學拿到獎金后請我們一眾好友外出覓食。在那個以吃水煮魚為時尚的年代里,我們去了一個以水煮魚為特色的知名飯館。落座之后,一位面相憨實的鄉村姑娘接待了我們。看到她身上“明星服務員”的標志,我們都很慶幸可以享受一次星級服務。在這位姑娘不動聲色的指點下,小強同學完成了他后來據說是史無前例的一次買單壯舉。我們在這位明星服務員的說明下了解到這家餐廳目前不提供任何免費飲料和服務。在她的菜色搭配下,我們多要了許多的酒水。結賬時,小強同學看賬單的臉色讓我們至今記憶猶新。
禮儀餐廳服務誠摯待客無小事(組圖)"hspace=0src="/etiquette/zhichang/yu/images/pic86u4ksj5.jpg"border=0>
笑對顧客,是餐廳服務員最起碼的待客之道。
后來鄰桌一位看似常客的朋友悠悠地說:她之所以是明星服務員,不是服務星級,而是她的流水額是星級的……
如今,北京大街小巷遍布各種美食小店。星羅棋布的餐廳就意味著餐廳服務員的人數與日俱增。但這樣一個浩浩蕩蕩的隊伍卻良莠不齊。我們平時接觸最多的服務行業應該就是這些大大小小的餐館了。都說餐廳服務無小事,但其間真正能讓我們記憶深刻、服務優良的餐廳服務員又能有多少呢?
北京人喜歡吃,喜歡熱鬧,更喜歡的是講個“禮”字。老北京對舊時飯館里那些堂倌的記憶至今深刻無比。一部《茶館》更是寄托了老北京人對當時服務禮儀的一番情思。
在餐飲業日漸發達的今日北京,我們提倡餐飲服務的高質量,既是與時俱進,也是對創造北京優質人文環境的一種向往和努力。
金可
職場關鍵詞
北京市飲食業實施經營服務規范化管理的有關規定
為消費者提供餐飲服務應按下列程序操作:
一、服務人員
(一)營業前的準備
1.搞好營業場所的衛生。
2.熟悉當天供應的飲食制品、酒水的品種、規格及價格;
3.著整潔的工作服(以門店為單位統一),保持良好的儀表、儀容。
(二)接待消費者
1.熱情、禮貌迎接消費者進店、入座,免費送茶候餐,否則經營者應明示送茶收費;
2.遞上菜譜,主動介紹經營的品種、風味特色及有關的服務項目;
3.消費者點菜后應迅速開具菜單,并認真聽取消費者提出的特殊要求等,經與消費者核對無誤后,及時將菜單送交廚房制作;
4.根據不同的消費者需求,擺好與之相適應的餐具、飲具,送上消費者所需的酒水、冷菜等;
5.上菜應報菜名,時鮮、名貴及特色、風味菜肴、食品應做必要的介紹;
6.及時為消費者解決有關需求或提供相應服務;
7.餐畢結賬應唱收唱付,準確無誤,并做到文明用語,禮貌送客;
8.及時清理桌面或更換臺布,為下一步接待工作做好準備。
鏈接:
《商業、服務業服務質量》(北京市地方標準)——服務技能
1.熟知業務環節、程序和規范。熟知所經營商品(服務)的品種、性能、價格、使用方法、服務程序等。正確介紹商品(服務)。
2.使用普通話,表達準確流暢。
3.儀表端莊,精神飽滿,形體姿勢大方得體,體現文明禮貌的職業形象。
4.熟練運用文明服務用語。語氣親切、和藹、真誠。
5.顧客進入服務區域,要微笑相迎主動招呼,適時適度提供服務。
職場面對面
劉嵩:我也曾把飲料灑在客人身上
在學校期間學習外事服務管理的劉嵩,自1999年進入全聚德前門店工作。從此,她刻苦鉆研,不僅自學取得了商業服務業中級英語水平,并在2003年代表全聚德取得第五屆全國烹飪服務技術大賽服務組第一名,被授予“全國技術能手”的稱號。采訪中,她一再地說,自己的成功也是從以往的經驗中一點點總結而來的。
記者:您已經工作幾年了?
劉嵩:1999年我從學校畢業就來到了全聚德參加服務工作,到現在已經有6年時間。
記者:一進入全聚德您就參與外事服務工作嗎?
劉嵩:全聚德的招聘比例是101,能進入到這個團隊里,可以說就是一個成功。但是進來后我發現,比起全聚德優秀的前輩,自己的差距真是太大了。所以當時自己特別努力地去學習。半天服務零客,半天在貴賓室學習別人是怎樣為貴賓服務,非常用心。
記者:自己第一次參與貴賓服務的心情是怎樣的?
劉嵩:當然很緊張了。前一天晚上自己對第二天服務的每一個步驟都細細想了一遍,真的是很緊張的……我記得剛開始工作的時候,有一次為客人添加飲料的時候碰巧客人也剛剛起身,結果將飲料灑在了客人的身上。雖然客人并沒有追究,但自此,我工作的時候一定會先向客人說明。
記者:為貴賓服務和為零客服務是否有不同?
劉嵩:作為顧客,我們都會全心全意地為他們服務。來全聚德的貴賓中有很多國外的友人和國外的政府官員,所以作為中國的老字號餐飲店,我們的表現就代表著中國,所謂外事服務無小事,對他們的服務我們更要讓對方滿意。
(一)宴會的基本禮儀
(1)座次安排
正式宴會,一般都事先安排座次,以便參加宴會者入席時井然有序,同時也是對客人的一種禮貌,非正式的宴會不必提前安排座次,但通常就坐也要有上下之分。安排座位時應考慮以下幾點:一是以主人的位置為中心。如有女主人參加,則以主人和女主人為中心,以靠近主人者為上,依次排列;二是要把主賓和夫人安排在最主要的位置。通常是以右為上,即主人的右手是最主要的位置。離門最遠的、面對著門的位置是上座,離門最近的、背對著門的位置是下座,上座的右邊是第二號位,左邊是第三號位,依次類推;三是在遵從禮賓次序的前提下,盡可能使相鄰者便于交談;四是主人方面的陪客應盡可能插在客人之間,以便與客人交談,避免自己的人坐在一起。
(2)賓主禮儀
主人的禮儀
應該說,宴會的成功有賴于主人的熱情好客,慷慨招待和細致周到的組織安排。從禮節上講,主人的職責是使每一位來賓都感到主人對自己的歡迎之意。主人舉辦宴請,無論是中餐還是西餐,無論是出于什么原因和目的,主人都應提前對客人發出口頭或書面邀請,并依照客人的習慣、特點安排好請客時間、地點等事宜。禮儀性宴請禮節更隆重講究。在宴會開始前,主人應該站立門前笑迎賓客,晚輩在前,長輩居后。對每一位來賓,要依次招呼,待客人大部分到齊之后,再回到宴會場所中來,分頭跟客人招呼、應酬(家庭便宴比較隨便,主人不一定在門口迎客,可在客人到達時趨前握手招呼)。主人對賓客必須熱誠懇切,一視同仁,不可只注意應酬一兩個忽略了別的客人。入席前,煙、茶不可全部假手他人或服務員代勞遞送,主人應盡可能地親自遞煙倒茶。上菜后,主人要先向客人敬酒,說一些感謝光臨的客氣話。此后每一道菜上來,都要先舉杯邀飲,然后請客人起筷。要照顧到客人的用餐方便,及時調換菜點或轉動餐臺。遇到有特殊口味的客人要及時調換菜點。席散后,主人要到門口,恭送客人離去。對那些在宴請中照顧不多的客人,應說幾句抱歉和感謝之類的話。對走在后面的客人,可略為寒暄幾句。
做客禮儀
作為應邀參加宴會的客人,如時赴約,舉止得當,講究禮節是對主人的尊重。還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服飾。客人赴宴前應根據宴會的目的、規格、對象、風俗習慣或主人的要求考慮自己的著裝,著裝不得體會影響賓主的情緒,影響宴會的氣氛。
(2)點菜。如果主人安排好了菜,客人就不要再點菜了。如果你參加一個尚未安排好菜的宴會,就要注意點菜的禮節。點菜時,不要選擇太貴的菜,同時也不宜點太便宜的菜,太便宜了,主人反而不高興,認為你看不起他,如果最便宜的菜恰是你真心喜歡的菜,那就要想點辦法,盡量說得委婉一些。
(3)進餐。進餐時舉止要文明禮貌,不馬食,不牛飲,不虎咽,不鯨吞,嚼食物,不出聲,嘴唇邊,不留痕,骨與穢,莫亂扔。面對一桌子美味佳肴,不要急于動筷子,須等主人動筷說請之后你才能動筷。主人舉杯示意開始,客人才能用餐。如果酒量還能夠承受,對主人敬的第一杯酒應喝干。同席的客人可以相互勸酒,但不可以任何方式強迫對方喝酒,否則是失禮。自己不愿或不能喝酒時,可以謝絕。
(4)夾菜時,一是使用公筷;二是夾菜適量,不要取得過多,吃不了剩下不好。三是在自己跟前取菜,不要伸長胳膊去夠遠處的菜;四是不能用筷子隨意翻動盤中的菜;五是遇到自己不喜歡吃的菜,可很少地夾一點,放在盤中,不要吃掉,當這道菜再傳到你面前時,你就可以借口盤中的菜還沒有吃完,而不再夾這道菜,最后你應將盤中的菜全部吃凈。進食時盡可能不咳嗽、打噴嚏、打呵欠、擤鼻涕,萬一不能抑制,要用手帕、餐巾紙遮擋口鼻,轉身,臉側向一方,低頭盡量壓低聲音。
(5)參加宴會最好不中途離去。萬不得已時應向同桌的人說聲對不起,同時還要鄭重地向主人道歉,說明原委。吃完之后,應該等大家都放下筷子,主人示意可以散席,才能離座。宴會完畢,你可以依次走到主人面前,握手并說聲謝謝,向主人告辭,但不要拉著主人的手不停地說話,以免妨礙主人送其他客人。
(3)其他禮儀
①筷子的用法。筷子雖然用起來簡單、方便,但也有很多規矩。比如:不能舉著筷子和別人說話,說話時要把筷子放到筷架上,或將筷子并齊放在飯碗旁邊。不能用筷子去推飯碗、菜碟,不要用筷子去叉饅頭或別的食品。其它用筷忌諱還有:忌舔筷--不要用舌頭去舔筷子上的附著物;忌迷筷--舉著筷子卻不知道夾什么,在菜碟間來回游移。更不能用筷子撥盤子里的菜。忌淚筷--夾菜時滴滴噠噠流著菜汁。應該拿著小碟,先把菜夾到小碟里再端過來。忌移筷--剛夾了這盤里的菜,又去夾那盤里的菜,應該吃完之后再夾另一盤菜。忌敲筷--敲筷子是對主人的不尊重。另外,筷子通常應擺放在碗的旁邊,不能放在碗上。在用餐時如需臨時離開,應把筷子輕輕放在桌子上碗的旁邊,切不可插在飯碗里。現在有些宴席實行公筷母匙,那么,你就要記住不能用個人獨用的筷子湯匙給別人夾菜舀湯。
②餐巾的用法。如今很多餐廳都為顧客準備了餐巾,通常,要等坐在上座的尊者拿起餐巾后,你才可以取出平鋪在腿上,動作要小,不要像斗牛似的在空中抖開。餐巾很大時可以疊起來使用,不要將餐巾別在領上或背心上。餐巾的主要作用是防止食物落在衣服上,所以只能用餐巾的一角來印一印嘴唇,不能拿整塊餐巾擦臉、擤鼻涕,也不要用餐巾來擦餐具。如果你是暫時離開座位,請將餐巾疊放在椅背或椅子扶手上。用完餐,將餐巾疊一下放在桌子上,可千萬別揉成一團 棄在那兒,好像一朵被你摧殘過的花朵。
③一般餐桌上會為每位用餐者準備茶水飲料和酒水,通常茶水飲料酒水在右側,飲用時盡量不要用錯。
④作為主人(特別是陪同人員),宴會進行期間可能為客人斟酒上菜,應該從客人左側上菜,從客人右側斟酒。
服務順序。服務人員侍應,要從女主賓開始,沒有女主賓的,從男主賓開始,接著是女主人或男主人,由此向順時針方向進行。規格高的,由兩名服務員侍應,一個按順序進行,另一個從第二主人右側的第二主賓至男主賓前一位止
(4)自助餐禮儀
自助餐的特點是不設固定席位,可以任選座位,站著也行,形式活潑,很便于彼此的交流。菜肴、食品連同餐具都擺設在桌上,任由客人自取,喜歡什么,量的大小,完全自主。在這種場合也要注意禮儀。一次不宜取太多的食物,不夠可以再添,以免讓別人笑話自己沒吃過東西,沒見過世面,如果吃剩下一堆,就更失禮了。另外,要把骨頭、魚刺等撥到盤子一邊。吃完自助餐,不能將食物帶出餐廳。
餐飲禮儀問題可謂源遠流長。據文獻記載可知,至少在周代,飲食禮儀已形成一套相當完善的制度,特別是經曾任魯國祭酒的孔子的稱贊推崇而成為歷朝歷代表現大國之貌、禮儀之邦、文明之所的重要方面。
作為漢族傳統的古代宴飲禮儀,自有一套程序:主人折柬相邀,臨時迎客于門外。賓客到時,互致問候,引入客廳小坐,敬以茶點。客齊后導客入席,以左為上,視為首席,相對首座為二座,首座之下為三座,二座之下為四座。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讓菜,客人以禮相謝。席間斟酒上菜也有一定的講究:應先敬長者和主賓,最后才是主人。宴飲結束,引導客人入客廳小坐,上茶,直到辭別。這種傳統宴飲禮儀在我國大部分地區保留完整,如山東、香港及臺灣,許多影視作品中多有體現。
清代受西餐傳入的影響,一些西餐禮儀也被引進。如分菜、上湯、進酒等方式也因合理衛生的食法被引入中餐禮儀中。中西餐飲食文化的交流,使得餐飲禮儀更加科學合理。
現代較為流行的中餐宴飲禮儀是在繼續傳統與參考國外禮儀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其座次借西方宴會以右為上的法則,第一主賓就坐于主人右側,第二主賓在主人左側或第一主賓右側,變通處理,斟酒上菜由賓客右側進行,先主賓,后主人,先女賓,后男賓。酒斟八分,不可過滿。上菜順序依然保持傳統,先冷后熱。熱菜應從主賓對面席位的左側上;上單份菜或配菜席點和小吃先賓后主,上全雞、全鴨、全魚等整形菜,不能頭尾朝向正主位。這些程序不僅可以使整個宴飲過程和諧有序,更使主客身份和情感得以體現和交流。因此,餐桌之上的禮儀可使宴飲活動圓滿周全,使主客雙方的修養得到全面展示。
如何上酒?
正確方式為酒杯只倒二分之一滿。
不論宴會是在住家或餐廳舉行,如果你提供的是珍品佳釀,務必把酒瓶拿出來給客人瞧瞧。
如果你提供的只是普通酒類,請事先把酒倒在有塞子的玻璃瓶內,玻璃瓶不用放在墊子或銀盤上。
許多品酒師都覺得,加重酒精濃度的葡萄酒,應先倒進有塞子的玻璃瓶,再端出款客。
款客的紅酒溫度應相當于室溫。如果你的紅酒太冰,可建議客人用手暖酒。
宴會前請先把白酒擺在冰箱至少兩小時,或放人裝著冰塊和冰水的冰酒器20分鐘。記住,白酒品質愈好,降溫所需時間也愈短。如果忘記預冰,請把酒瓶放進冰室15分鐘。不過,不管你將它放在哪兒,千萬別忘了取出來!
許多人偏好整晚只喝自己喜愛的某種酒,所以一個用心的主人會同時準備紅酒和白酒。雖然隔熱器放在桌上不好看,但在盛夏夜晚用來保持白酒冰度卻相當實用。
第一次上酒時,作主人的可以親自為所有客人倒酒不過記住,依逆時鐘方向進行,從坐在左側的客人開始,最后才輪到主人自己。客人喝完一杯后,可以請坐在你對面的人(也就是二主人)幫忙為他附近的人添酒。如果你同時準備了紅酒和白酒,請把兩種酒瓶分放在桌子兩端。
絕對不要讓客人用同一個杯子喝兩種酒,這是基本禮貌。
除非技巧爐火純青,否則倒酒時請在瓶頸墊上一條毛巾防滑,而且瓶口盡量朝上,免得酒灑出來。
有時你需要一個裝酒瓶的籃子,酒瓶以近水平的斜面放置,這樣瓶中沉淀物就不會和酒混在一起。
每一種膳食都有菜單,中國菜當然也不例外。不過,中國菜不象西餐或日本料理那樣,由特定的材料或調理法來決定出菜順序。
其實,菜肴的選擇與出菜順序都有基本原則,只是不以菜肴的種類來限定順序罷了。中國菜的大致出菜順序是:開胃菜---主菜---點心。
開胃菜:通常是四種冷盆組成的大拼盤。有時種類可多達十種。最具代表性的是涼拌海蟄皮、皮蛋等。有時冷盆多之后,接著出四種熱盆,常見的是炒蝦、炒雞肉等。不過,熱盆多半被省略。
主菜:緊接在開胃菜之后,又稱為大件、大菜,多與適當時機上桌。如果菜單上注明件,表示共有八道主菜。
以下是點酒過程中由始至終要知道的要點:
一、 查詢是否有 Wine List 。想點葡萄酒但又發覺餐桌上并沒有葡萄酒牌 wine list 或酒水牌 beverage list 上沒有葡萄酒時, 應問侍應有沒有 wine list。Wine list 通常不會擺在餐桌上, 只會待顧客查詢時才拿出來, 這是餐飲業的慣例──尤其對於高級的西式餐廳。
二、 向侍應念出想點的葡萄酒的名稱 。正式向侍應點酒時, 請念出葡萄酒的大概名稱。何謂大概名稱?通常包括三點:〈一〉、酒莊名字或品牌。如 Chateau La France(酒莊)、Romeo & Juliet(某法國牌子)或 Carta Vieja(某智利牌子)。〈二〉、該葡萄酒的款型。出葡萄酒的款型有二大分法。(1)、以產區為準, 這在歐洲尤其流行。每個產區都代表大約某一種風格, 於是約定俗成, 以產區為種類。(2)、以葡萄的品種為類, 這在新世界──亦即非歐洲國家尤為流行。不同的葡萄品種帶來不同口味的葡萄酒。(3)、以系列名稱為主。以中國最出名的酒莊張裕為例, 出產了數個檔次的紅酒, 最高級的叫高級解百納干紅葡萄酒, 次者為干紅葡萄酒。留意一點, 系列名稱可能包括葡萄品種。〈三〉、年份。較專業的飲酒者會視同一品牌不同年份所出的酒為不同的酒。此做法尤其適合於歐洲葡萄酒, 原因歐洲每年之天氣極盡不同, 因而所出的酒不同年份可能有頗大的質量差距, 風格也可能是年年不同。
舉例, 以下是五支不同的葡萄酒在 Wine List 上的寫法。讀者請嘗試在不需全讀所有文字情況下向侍應指出該葡萄酒....
葡萄酒牌 Wine List
法國 France
Bordeaux
1. Chateau La France, Medoc, Cru Bourgeois, 1998
Beaujolais
2. Romeo & Juliet, Beaujolais, 1997
意大利 Italy
Piemonte
3. Borgogne Barolo, 1997
智利 Chile
4. Carta Vieja Merlot, Manle, 1999
中國 China
5. 張裕高級解百納葡萄酒, 1995
點酒答案
三、 開瓶前確定該瓶葡萄酒 。點酒後, 侍應便會取出該支葡萄酒讓你過目──侍應不可在顧客未察看該瓶葡萄酒便開瓶。因為顧客可以:〈一〉、察看葡萄酒是否本人所點的酒。規矩是, 如果你點了頭意示侍應可以開瓶, 即使最後你發覺侍應給錯了酒你, 你也不能反悔。〈二〉、觀察葡萄酒的貯藏狀態, 如酒塞有沒有嚴重的凸上──這表示木塞得不到濕潤, 不能在漲大的情況下防止空氣氧化葡萄酒, 如有這情況顧客可叫侍應換另一瓶狀態更好的。
四、 親眼看著酒開瓶 。當顧客示意接受該瓶葡萄酒後, 侍應應在顧客面前開酒, 原因可能是防止餐廳方面混入較低檔次的酒入瓶內。如果該瓶為白酒或香檳, 侍應應於開瓶前把酒放入冰桶內。如果顧客不知要雪多久, 可請教侍應──假如你對他有信心。
五、 讓紅酒「呼吸及試酒 。開瓶後, 紅酒應先「呼吸空氣一會, 以讓進行氧化作用, 到達飲用階段。經過「呼吸的酒, 侍應會倒入約等於一小口份量的酒進顧客的酒杯。此時你要做的是「試酒, 試酒的過程應為 (一)、拿起盛著葡萄酒的酒杯,向外傾斜,首先看看酒是否有如木屑的東西,這些東西可能會影響酒的品質。再來看看酒的顏色。已成熟的酒(低下檔的輕清型葡萄酒例外),外圍酒邊帶褐黃色,而里面的酒色澤較深。未成熟(可貯藏更久才飲用) 的酒內外皆多呈紫紅色。(二)、拿起酒杯,向內搖晃(右手者即逆時針,左手者即順時針)。(三)、然後把酒向內傾斜,低頭用鼻去嗅,味道香濃當是好徵兆。(四)、呷一口酒,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轉動舌頭去體會,在餐廳用酒時,這時是決定你是否接受此瓶酒的時候。處理不當的酒,可能帶有霉腐味,這時你可以要求侍應「退貨。
試酒結果滿意, 顧客便示意侍應可以繼續倒酒了。如不滿意, 可對侍應表示不接受。這時, 侍應可能會自己也喝一點證實, 如果酒真是有問題, 高級西餐廳一般會收回該瓶酒。沒那麼高級的餐廳就可能「側側膞了。
以下是點酒過程中由始至終要知道的要點:
一、查詢是否有WineList。想點葡萄酒但又發覺餐桌上并沒有葡萄酒牌winelist或酒水牌beveragelist上沒有葡萄酒時,應問侍應有沒有winelist。Winelist通常不會擺在餐桌上,只會待顧客查詢時才拿出來,這是餐飲業的慣例──尤其對於高級的西式餐廳。
二、向侍應念出想點的葡萄酒的名稱。正式向侍應點酒時,請念出葡萄酒的大概名稱。何謂大概名稱?通常包括三點:〈一〉、酒莊名字或品牌。如ChateauLaFrance(酒莊)、Romeo&Juliet(某法國牌子)或CartaVieja(某智利牌子)。〈二〉、該葡萄酒的款型。出葡萄酒的款型有二大分法。(1)、以產區為準,這在歐洲尤其流行。每個產區都代表大約某一種風格,於是約定俗成,以產區為種類。(2)、以葡萄的品種為類,這在新世界──亦即非歐洲國家尤為流行。不同的葡萄品種帶來不同口味的葡萄酒。(3)、以系列名稱為主。以中國最出名的酒莊張裕為例,出產了數個檔次的紅酒,最高級的叫高級解百納干紅葡萄酒,次者為干紅葡萄酒。留意一點,系列名稱可能包括葡萄品種。〈三〉、年份。較專業的飲酒者會視同一品牌不同年份所出的酒為不同的酒。此做法尤其適合於歐洲葡萄酒,原因歐洲每年之天氣極盡不同,因而所出的酒不同年份可能有頗大的質量差距,風格也可能是年年不同。
舉例,以下是五支不同的葡萄酒在WineList上的寫法。讀者請嘗試在不需全讀所有文字情況下向侍應指出該葡萄酒....
葡萄酒牌WineList
法國France
Bordeaux
1.ChateauLaFrance,Medoc,CruBourgeois,1998
Beaujolais
2.Romeo&Juliet,Beaujolais,1997
意大利Italy
Piemonte
3.BorgogneBarolo,1997
智利Chile
4.CartaViejaMerlot,Manle,1999
中國China
5.張裕高級解百納葡萄酒,1995
點酒答案
三、開瓶前確定該瓶葡萄酒。點酒後,侍應便會取出該支葡萄酒讓你過目──侍應不可在顧客未察看該瓶葡萄酒便開瓶。因為顧客可以:〈一〉、察看葡萄酒是否本人所點的酒。規矩是,如果你點了頭意示侍應可以開瓶,即使最後你發覺侍應給錯了酒你,你也不能反悔。〈二〉、觀察葡萄酒的貯藏狀態,如酒塞有沒有嚴重的凸上──這表示木塞得不到濕潤,不能在漲大的情況下防止空氣氧化葡萄酒,如有這情況顧客可叫侍應換另一瓶狀態更好的。
四、親眼看著酒開瓶。當顧客示意接受該瓶葡萄酒後,侍應應在顧客面前開酒,原因可能是防止餐廳方面混入較低檔次的酒入瓶內。如果該瓶為白酒或香檳,侍應應於開瓶前把酒放入冰桶內。如果顧客不知要雪多久,可請教侍應──假如你對他有信心。
五、讓紅酒「呼吸及試酒。開瓶後,紅酒應先「呼吸空氣一會,以讓進行氧化作用,到達飲用階段。經過「呼吸的酒,侍應會倒入約等於一小口份量的酒進顧客的酒杯。此時你要做的是「試酒,試酒的過程應為(一)、拿起盛著葡萄酒的酒杯,向外傾斜,首先看看酒是否有如木屑的東西,這些東西可能會影響酒的品質。再來看看酒的顏色。已成熟的酒(低下檔的輕清型葡萄酒例外),酒邊帶褐黃色,而里面的酒色澤較深。未成熟(可貯藏更久才飲用)的酒內外皆多呈紫紅色。(二)、拿起酒杯,向內搖晃(右手者即逆時針,左手者即順時針)。(三)、然後把酒向內傾斜,低頭用鼻去嗅,味道香濃當是好徵兆。(四)、呷一口酒,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轉動舌頭去體會,在餐廳用酒時,這時是決定你是否接受此瓶酒的時候。處理不當的酒,可能帶有霉腐味,這時你可以要求侍應「退貨。
進餐
入座后,主人招呼,即開始進餐。
取菜時,不要盛得過多。盤中食物吃完后,如不夠,可以再取。如由招待員分菜,需增添時,待招待員送上時再取。如果本人不能吃或不愛吃的菜肴,當招待員上菜或主人夾菜時,不要拒絕,可取少量放在盤內,并表示“謝謝,夠了。”對不合口味的菜,勿顯露出難堪的表情。
吃東西要文雅。閉嘴咀嚼,喝湯不要啜,吃東西不要發出聲音。如湯、菜太熱,可稍待涼后再吃,切勿用嘴吹。嘴內的魚刺、骨頭不要直接外吐,用餐巾掩嘴,用手(吃中餐可用筷子)取出,或輕輕吐在叉上,放在菜盤內。
吃剩的菜,用過的餐具牙簽,都應放在盤內,勿置桌上。
嘴內有食物時,切勿說話。
剔牙時,用手或餐巾遮口
交談
無論是作主人、陪客或賓客,都應與同桌的人交談,特別是左右鄰座。不要只同幾個熟人或只同一兩人說話。鄰座如不相識,可先自我介紹。
祝酒
作為主賓參加外國舉行的宴請,應了解對方祝酒習慣,即為何人祝酒,何時祝酒等等,以便作必要的準備。碰杯時,主人和主賓先碰,人多可同時舉杯示意,不一定碰杯。祝酒時注意不要交叉碰杯。在主人和主賓致辭、祝酒時,應暫停進餐,停止交談,注意傾聽,也不要借此機會抽煙。奏國歌時應肅立。主人和主賓講完話與貴賓席人員碰杯后,往往到其他各桌敬灑,遇此情況應起立舉杯。碰杯時,要目視對方致意。
宴會上相互敬酒表示友好,活躍氣氛,但切記喝酒過量。喝酒過量容易失言,甚至失態,因此必須控制在本人酒量的三分之一以內。
寬衣
在社交場合,無論天氣如何炎熱,不能當眾解開鈕扣脫下衣服。小型便宴,如主人請客人寬衣,男賓可脫下外衣搭在椅背上。
喝茶
(或咖啡) 喝茶、喝咖啡,如愿加牛奶、白糖,可自取加入杯中,用小茶匙攪拌后,茶匙仍放回小碟內,通常牛奶、白糖均用單獨器皿盛放。喝時右手拿杯把,左手端小碟。
喝湯
不能吸著喝。先用湯匙由后往前將湯舀起,湯匙的底部放在下唇的位置將湯送入口中。湯匙與嘴部呈45°角較好。身體上的半部略微前傾。碗中的湯剩下不多時,可用手指將碗略微抬高。如果湯用有握環的碗裝,可直接拿住握環端起來喝。
水果
吃梨、蘋果,不要整個拿著咬,應先用水果刀切成四、六瓣,再用刀去皮、核,然后用手拿著吃,削皮時刀口朝內,從外往里削。香蕉先剝皮,用刀切成小塊吃。橙子用刀切成塊吃,桔子、荔枝、龍眼等則可剝了皮吃。其余如西瓜、菠蘿等,通常都去皮切成塊,吃時可用水果刀切成小塊用叉取食。
水盂
在宴席上,上雞、龍蝦、水果時,有時送上一小水盂(銅盆、瓷碗或水晶玻璃缸),水上飄有玫瑰花瓣或檸檬片,供洗手用(曾有人誤為飲料,以致成為笑話)。洗時兩手輪流沾濕指頭,輕輕涮洗,然后用餐巾或小毛巾擦干。
調味品
食用馬蘿卜醬,薄荷膠,葡萄干膠,芥末,蘋果醬,酸果蘿醬時,要先用湯匙將其舀入盤子里。然后用叉子叉肉抹油食用。液體醬汁如薄荷,櫻桃或杏鴨醬,要直接澆到肉上面。澆的最好要少些,這樣不會影響肉的整體的味道。吃蛋卷和餅干用的果膠,果醬和蜜餞要用湯匙舀到黃油盤子的一邊,然后用刀平抹在面包或蛋卷小塊上。如果沒有湯匙,用刀取果膠前,先在盤子邊上擦一擦。吃咖喱菜時,可把花生,椰子,酸辣醬等調料放到盤子里混合后配咖喱食用。酸辣醬也可作為配菜吃,不用混合。
鹽和胡椒粉 先品嘗食物,后加鹽和胡椒粉。先放鹽或胡椒粉是對廚師不禮貌的表現。如果桌上有鹽罐,使用里面的鹽匙,如果沒有,就用干凈的刀尖取用。蘸過鹽的食物要放在自己的黃油盤里或餐盤里的一邊。如果為你提供一個專人鹽罐,你可以用手捏取。
色拉 接照傳統,色拉要用叉子來吃,但是如果色拉的塊太大,就應切開以免從叉子上掉下來。以前吃色拉和水果用的鋼刀又銹又黑。現在不銹鋼刀的使用改變了這種狀況。吃冰山萵苣一般要使用刀和叉。當色時作為主食吃的時候,不要把它放在餐盤里。要放在自己的黃油盤里,靠在主盤旁。通常用一塊面包或蛋卷把叉子上的色拉推在盤子里。
黃油 往面包,蛋卷,餅干或土司上抹黃油要用刀,而且小塊面包只能抹少量的黃油。不要往蔬菜上抹黃油。因為這被認為是對廚師的侮辱。
吃蔬菜
蘆筍 如果要吃的蘆筍菜中有湯汁,先切成小塊,再用刀叉食物。如果蘆筍很大而且需要蘸汁,先把頭切下,然后分開來食物以防滴汁和掉渣。也可以用手拿著莖柄,蘸汁吃。對于小的蘆筍完全可以用手拿著蘸汁食用。
西紅柿 除做色拉吃以外,西紅柿都可以用手拿著吃。挑個小點的,正好放入嘴中,不要張嘴咀嚼,因為這樣汁液會濺出來,要把嘴唇閉緊。如果盤中只有一個大的西紅柿,用牙輕輕將皮剝掉,先咬下一半,慢慢吃完再吃另一半。
玉米棒 鮮玉米棒大多是在非正式場合吃的,可以先把它掰成兩半,以便好拿,值得注意的是,在上面一次不要沫撒太多的黃油或調料。橫著吃還是轉圈吃,自己選取,兩種方法都行。先集中數排或一部分抹黃油,撒鹽。吃完后再換地方,這樣你的手和面部就不會過多粘染調料。
土豆 土豆片和土豆條是用手拿著吃的。除外土豆條里有汁,那樣的話要使用叉子。小土豆條也可拿著吃。但用叉會更好。如果土豆條太大,不好取用,就用叉子叉開,不要掛在叉上咬著吃。把番茄醬放在盤子邊上,用手拿或用叉子叉著小塊蘸汁吃。烤土豆在食用時往往已被切開。如果沒有用刀從上部切入,用手或叉子將土豆掰開一點,加入奶油或酸奶,奶油和小青蔥,鹽和胡椒粉,每次加一點。你可以帶皮食用。
用手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