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1 16:31:29
序論:在您撰寫英語活動總結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教學方面
在教學過程當中用輕松愉快的教學方法去迎合孩子們活潑好動的天性,作為英語教師我們有責任讓每個孩子都在其樂無窮的氣氛中掌握知識和技能,感受到學習英語的樂趣。在本學期的英語興趣活動中,我大膽使用課外教材,以新的切入點進行英語教育,并運用學生喜歡的方式進行授課,例如用英語演情景劇、唱英文歌、英語小游戲等等。使學生感覺到學習英語是一件好玩又有趣的事,從而對英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只有真正讓他們的思維活動起來,才能良久地保持他們學習的興趣,才能讓他們感受到學習英語的愉快。
二、利用多種教學方法
1、模擬交際情境。情境表演最能滿足學生的表現欲。為了表演成功,學生往往會積極而精心地設計表演內容,而在這一過程中,學習內容已嵌入學生的腦子里。例如學習了見面打招呼、互相介紹的句子后,引導學生模擬真實的生活情境,在課堂上表現出來,從Hello!Nice to meet you!到Goodbye!See you!從姓名What’s your name?到年齡How old are you?學生在這樣的情景表演中鍛煉了交際口語能力
2、創設生活情境。人如果脫離了生活就學不會語言,學漢語如此,學英語也是如此。如果教師把課堂變成一個濃縮的社會,讓課堂活起來,讓學生在生活情景中學英語。如在教學《Do you like apple?》這一單元時,我把眾多的水果帶入課堂,學生學得特別帶勁,而且還拓展、延伸了知識面。情境表演時除了真人表演的對話,還可以讓學生利用玩具、木偶等自己喜歡的物品來表演木偶戲,這樣效果會更好。
3、借助媒體情境。媒體教學生動形象,特別音形色感強烈。例如教科書上安排了許多動物的單詞,教學中除了看圖片、動物玩具教單詞外,還可利用媒體創設情境進行教學,效果特別好。學生通過看看、聽聽、說說、想想,思維被激發,既學會了英語單詞,又聽到了故事,學生學習的興趣大增。很多時候對我們生活起實際作用的英語知識書本上并不一定有,所以在興趣活動中拓展學生的英語知識也是重要的內容之一。我通過多種途徑獲取各種英語資料來豐富學生的知識,例如讀英語小故事,看英語動畫片等,讓學生多接受生活中常用的英語,讓學生更好的理解英語的實用性!
以上就是本人在本學期的興趣小組教學工作總結。許多地方還存在著不足,希望在下個學期里,取得更好成績。
英語課外活動總結精選2蘇聯教育家彼德·洛夫斯基說“教師的個性強有力的影響著兒童的智慧、感情和意志的發展,影響著他們的生活。在教育中,一切都應以教育者的個性為基礎”。教師的個性不僅影響學生的知識學習、智能發展,而且影響學生非智力因素的發展。
興趣是學生的內驅力,引發學生濃厚的情感是學好英語的關鍵。農村小學英語學習缺乏語言環境,學生遺忘現象比較嚴重,出現學時會,用時忘的現象。長此以來,會導致一部分學生成績偏差,慢慢對英語學習失去興趣,影響老師的正常教學。
本學期的活動目的是結合課本知識進行訓練,一方面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另一方面又鞏固了學生的書本知識。通過學習,學生基本達到了教學目標的要求。
在活動過程中,我根據學生的水平,設計了與課本相關的教學內容,分別有食物單詞、顏色單詞、動物單詞、運動單詞、水果單詞等,以及相關的句子表達。由于學生已學過該領域相關的一些知識,于是我在此基礎上把知識進行拓展,把單詞和句型多樣化,復雜化。學生便在原有的知識基礎上重組知識結構,因此在新的復雜的知識接受方面并不感到吃力,反而得心應手。此外,由于學生對這些知識已有概念,由于年齡特征的影響,不免會對學習產生厭倦或不屑,為了避免這些不良情緒,我在每節課上都精心設計一系列的課堂活動用以學習和操練語言,顯然學生都能饒有興趣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
英語學習不僅是語言的學習,同時是文化的交流和才能的展現。因此我在周二英語興趣小組的課堂上適當滲透文化知識,如中西方節日的對比、生活習慣的對比、社會現狀對比等等,使學生在學習該語言的同時,也對該語言國家有簡單的了解。此外,我在課堂上也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添加歌唱、舞蹈、表演、競賽等活動讓學生在學習語言的過程,又能在各項才藝展示中獲得自信、激發興趣。
為了這次的比賽,我們犧牲了中午的休息時間,抓緊排練。當然各班也都希望能取得優異的成績。但就像賽后一位同學所說的一樣,我們在臺上表演時都緊張了,有的同學忘詞兒了,有的同學沒有跟上,不知道說到哪兒了……大部分同學都沒有展現出自己獨特的風采。
通過這次比賽,使我們提高了英語水平,增強了口語能力,給了我們在臺上展現自己能力的機會。無論最后的結果如何,我們都在成功中得到了喜悅,在失敗中得到了教訓。我也相信,每個人都會有在臺上閃亮登場的機會。只要你走上了舞臺,那么就請記住:
Don”t be nervous ! Believe yourself !
參與是一種快樂,創造是一種享受,合作是一種幸福。為了讓孩子們對祖國悠久歷史文化有更深的了解,體驗濃濃的中秋節日氛圍,我校在全年級開展了Happy Mid-autumn Festival慶中秋活動,有精致的折紙燈籠、有七彩的蓮花燈籠、有巧妙的中國館燈籠、有紅紅的大燈籠,更有的玲瓏可愛的小兔粽子燈籠、紅包折紙燈籠、盒子燈籠、……,這些奇思妙想的七彩燈籠展現了家長和孩子的智慧巧手。
此次活動目的是讓孩子們體驗制作的樂趣,激發孩子探索與動手的興趣,體驗成功的快樂,更讓家長孩子和老師體驗了一把中國傳統節日的魅力,整個活動洋溢著濃濃的中秋節日情。同時提高了孩子的動腦、動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創造力,同時也進一步增進孩子與家長的親子感情,有效促進了家園聯系。現總結如下:
一、明確主題,認真組織
為確保活動順利開展,我校全體師生高度重視,及時對中秋節活動進行安排,并制定了主題活動方案,明確了活動主題、活動內容、活動時間和活動要求。在充分挖掘傳統節日文化內涵的基礎上,以豐富多彩的手工活動,展示“中秋節”和諧、美好的文化魅力,突出團結、團圓的主題,營造民族團結、社會和諧的節日氛圍。
二、時間倉促,效果欠佳
一、培養了學生的對英語的興趣
興趣是學生的內驅力,引發學生濃厚的情感是學好英語的關鍵。參加興趣小組的同學,有一部學生分本身就對英語充滿了興趣,但是也有一部分學生是在父母的要求下參加英語興趣小組的。因此,培養學生對英語的興趣是組織英語興趣小組的首要任務。在本學期的英語興趣活動中,如何將這種興趣保持下去,是本學期工作的重點, 為此我們科組大膽使用內容生動,色彩絢麗的課外教材,以新的切入點進行英語教育,并運用學生喜歡的方式進行授課,例如用英語演情景劇、唱英文歌、英語小游戲等等。使學生感覺到學習英語是一件好玩又有趣的事,從而對英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二、 拓展學生的英語知識面
學生對英語的了解主要是通過校本教材的知識傳授,但隨著英語在中國的普及,很多時候對我們生活起實際作用的英語知識書本上并不一定有,所以在興趣活動中拓展學生的英語知識也是重要的內容之一。我們科組通過多種途徑獲取各種英語資料來豐富學生的知識,例如自編英語小故事,安排課后讀英語小故事,看英語動畫片等,讓學生多接受生活中常用的英語,讓學生更好的理解英語的實用性!
三、增加學生口語鍛煉的機會
說到底英語還是一門語言課,僅僅會寫會聽是不夠的,因此能說會說才是真正的重點,因此我們科組將課堂中的大部分時間用在與學生進行口語交際上。用英語和肢體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意思,盡量做到“No Chinese!”。主要通過學生跟讀、師生對話、學生相互情景對話的方式增加學生的口語鍛煉,糾正學生的發音,使學生真正領悟英語的精髓,而不是單純的學“啞巴英語”。
四、豐富了學生的第二課堂
從素質的角度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他們的生活不在僅限于課堂上,讓他們意識到學習的樂趣,更有興趣學習了。
五、培養了學生的英語習慣
1.在教學總體目標上,重興趣、重成就感、重自信心的培養。
教師通過多種激勵的方式,如獎品激勵、任務激勵、榮譽激勵、信任激勵和情感激勵等,激發學生積極參與、大膽實踐、體驗成功的喜悅。有了成就感,就有了自信心,學生就會渴望學習英語;在課程實施上,重環境、重頻率、重效率。語音語調的學習包括發音、重音、語調、節奏和語流等多方面,教學中要求教師防止以單音準確為目的的教學,通過多聽、多模仿,在有意義的語境中進行訓練,奠定語音語調的基礎。強調要培養學生交流能力就要創設交流的情景,使學生通過交流發展交流的能力。
2.在教學模式和方法上,重體驗、重實踐、重參與、重創造。
要求教學設計貼近生活,符合小學生興趣的需求;教學內容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例如韻律詩歌、寓言故事、會話表演、游戲等;教學的語言材料真實、實用。學生在課上通過用中學、學中用,反復實踐,學用結合。功能、結構、話題、任務做到有機結合;通過視、聽、說、玩、唱、畫、游、讀、寫、譯等饒有趣味的活動,讓學生接觸足夠量的語言材料,保證輸入量。設計任務型活動,開放空間,激活學生的思維,培養創造思維。
3.采用多種媒體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和充分的語言實踐機會,優化教學過程。
附:英語角參加者感想
參加李陽瘋狂英語學院英語角有感
同學一:我今晚和班上的幾位同學一起來到學校的文化廣場參加了學校精心策劃舉辦的英語角活動.剛開始時,我們是懷著好奇的心情去的,沒想到在參加完畢之后,我們卻有一番意想不到的收獲,因為我敢開口講了,這是我今晚最開心的事了。
同學二:通過參加這次活動,使我充分體會到大家學習英語的那股熱情,同時也使我自己在不知不覺中融入了英語角的那種英語氣氛中,從而在無形中提高了自己的口語能力
外教感言:
在場的外教無不對本次活動的精心策劃感到震驚,當時就有一位來自加拿大的老師用英語說了一句”very impressive! Wonderful! “.更牛的是在節目最后,有外教竟然說這種氛圍讓他有一種想在這里工作的沖動。因為這里學生那種好學的精神以及教學團隊工作的用心讓他很感動。
助教感言:
英語角在晚上7點準時開始,由兩位助教老師在入場處發放幸運數字,其他助教以對列正式為同學們擊掌鳴呼。一開始就吸引了一大批人前來參與。在兩位主持人用英語向我們介紹了此次活動的目的及流程后,最吸引眾人的目光的就是接著所有外教嘉賓的上場。在簡單的一個問候后就進入了我們今晚的主題,所有外教走入到同學中,和大家一起探討,交流。氣氛非常融洽。為了幫助同學們更好的表達自己,我們在現場設置詞匯組,句型組,偵查組,等等本著為學生服務的態度,老師無處不在。在一個小時的talking之后,接下來的節目更加精彩,由盧達老師和祖京濤老師精心設計和組織的游戲環節,頓時掀起了今晚英語角的。,“銜杯接水”,一個人用嘴咬著杯子然后要把水倒入到另一個銜著杯子的人,游戲精彩刺激,扣人心弦,場下的同學不斷為技藝高超的選手叫好。隨之而上的是猜(本工作總結來源于kxren.com)單詞游戲,一些寫著日常生活用品的紙片,兩個人一組,一個用英語來形容它,讓另外一個人去猜,猜對之后都會有一個小禮品。參與的人很多,同學們都抱著這樣既鍛煉了自己的口語能力,又能拿到獎品的心理,何樂而不為了。節目的最后是抽獎活動,這是最令人激動的時刻,一旦被抽中了就會成為了抱“公仔”(玩具熊)回家的的幸運兒。參與抽獎的嘉賓,有本次現場活動的總指揮:祖京濤老師,本次活動的總指揮:盧達老師。還有我們整個活動的總策劃:教研科科長張磊老師。到了晚上9點半,英語角在同學滿意的歡笑聲中完滿結束。
馬良中心學校 沈哲
課外活動是教學的一種輔助組織形式,是課堂教學的繼續和深入。因此,抓好課外活動的開展,有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根據課外活動及英語學科的特點,我對英語課外活動的開展做了如下的嘗試。
一、教唱英語歌曲
唱歌能陶冶人的情操,優美的旋律能給人帶來歡樂,絕大多數學生喜歡唱歌。而英語歌曲,他們更覺新鮮、有趣。因此,學生常常是積極地主動地請老師教,自己自覺地練。我曾在一期內教了“Good Morning to you”“Don''t Be Late Again”“Mother''s Kiss”等近20首歌曲,由于學生對英文歌曲特別感興趣,他們便經常唱,反復唱。這樣,他們的在體驗音樂美感的同時,不自覺地復習或學習了一些單詞、句型,從而提高了他們記憶能力和英語學習的興趣。
二、組織學生交流學習經驗
據研究,學生學不懂英語,主要是沒有掌握學法。有的學生由于不了解英語學科的特點,碰到困難就怨自己記憶力差,記不住,學不懂。因此,教師除了要經常向學生介紹記憶方法
,加強學法指導,讓學生親自試驗總結外,還應做到在每期的半期考試后,召開一次學習方法
討論會,讓學生相互交流、相互學習,這樣學生受益匪淺。
三、組織英語競賽活動
想讓別人知道自己的長處,這是正常人的普遍心理,這一點在中學生言行中表現得尤為
突出。據此,我組織了以年級為單位的英語競賽活動,如英語書法比賽、口語比賽、聽力比賽
、英語單詞的聽寫、默寫比賽、英語書面表達比賽等,并組織評委認真評定,評出集體獎和個
人獎,并給予物質和精神獎勵,對獲得全年級前三名的學生,我們還以賀信的形式向學生家長
表示祝賀,這極大地鼓勵了學生學習外語的積極性。
四、組織地編寫活動
培養學生的編寫能力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和工作將產生重大的積極影響。我每個年級都組
織了一個編寫小組,每小組3人,要求每小組每兩周出一次墻報,每一月出一張油印報,每一
期出兩次英語復習資料。這些學生熱情高,均能按時、按質、按量完成任務,其他學生寧可不
讀其他報刊,但學生編的卻要期期讀、認真讀,這就豐富了外語學習的形式。
五、營造英語語言氛圍
為了向學生創設英語語言環境,老師除了在課堂上盡力用英語組織教學外,我們還做了
如下探索。首先,英語教師之間交流要用英語,并鼓勵年級較高的學生課后要多使用英語;第
二,學校花園為英語角落,每逢周五晚英語教師和各班英語愛好者自覺相聚于此,用英語交流
思想,交流學習;第三,充分利用校廣播定時播放英語廣播講座或英語教學磁帶,這種語言環
境的營造使學生體會到學英語有趣,學英語有用,英語容易學。
六、指導學生課外閱讀
閱讀分精讀和泛讀,我們把課文作為精讀教材,在課堂上進行。每教完一個單元后,我
又從《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生英語讀寫》等刊物選出一至二篇同步閱讀材料,作為泛讀
在課外進行,這種文章的長度和深淺程度與相應課文相似,適應學生的實際水平,有時,還可
向學生推薦一些英語簡易讀物,這樣就大大增強了學生的閱讀量。
這些活動的開展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課堂教學的不足,既豐富了學生的課余活動生活,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