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3 11:21:21
序論:在您撰寫護理學專業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論文摘要】隨著醫學科學的發展和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對健康的內涵和外延都有了新的認識。由于生活快節奏、激烈的競爭和緊張的人際關系,人們感受到比較強烈的壓力和緊張,可能導致心身的亞健康狀態。護理工作是對現存的或潛在的健康問題反應的判斷與處理。護理工作的對象是患病的人或健康的人。護理工作的性質決定了護理人員必須經常面對病人、家屬、醫生及其他的健康工作者。這些因素都會使護理人員產生壓力。護理專業學生(以下簡稱護生)在學校期間及臨床實習期間,都常常因面臨著各種壓力而影響身心健康和實習效果[1]。1997年Admi指出,護理本科生在臨床實習期間常面臨各種壓力,如不能很好應對,可影響他們在臨床的工作能力,甚至動搖他們從事護理工作的決定[2]?,F對護生、實習護生的壓力研究作一綜述,以便引導學生采用適當的應對措施減輕或緩解心理壓力,保持身心健康和提高學習、實習效果。
1壓力概論
19世紀法國生理學家ClaudeBemard第一次提出人類有內在穩定性,若內在不平衡與外環境之間的關系受到破壞,就可能導致疾病。1950年HansSelye將壓力與疾病聯系在一起,由此壓力能致身心疾病就比較明確。Lazarus和Folkman在1984年提出了可認知的壓力理論,并成為了研究職業壓力和壓力管理中被廣泛使用的應用理論。隨后壓力學說發展很快,并開始應用于實踐。
壓力的根本內涵既與個體對外界刺激的感知有關,又和個體滿足需求的能力有關。人在一生中會經歷各種各樣的壓力,如工作、學習、人際沖突、惡劣環境等。當人遇到壓力時都會有不同的適應方式,適應能力因人而異。輕度的壓力可刺激機體處于緊張狀態,提高人們的工作業績。一旦壓力源解除,身體各系統又恢復到放松狀態。持續高水平壓力使機體內用以適應和調節壓力的能量和精力耗盡,造成機體平衡失調,導致身心疾病。
2護生的壓力
2.1??谱o生的壓力
2.1.1就業近幾年,我國高等護理教育事業蓬勃發展,培養出了一批高學歷層次的護理人員。在就業選擇方面,總體上??谱o生對于本科護生沒有優勢可言,有的醫院用人只考慮實用性,不愿聘用??粕?。而另一些醫院片面地強調學歷,非本科生不用。這樣一來,專科生在就業方面處于“上不接下不靠”的尷尬境地。這是??谱o生面臨的最大壓力。
2.1.2社會價值感學生時期的護生都認為自己的職業是崇高的,是受人尊敬的“白衣天使”。但參加臨床課間實習后發現,許多醫生、病人及病人家屬對護理專業存在偏見,認為醫生是有技術、有學識之人,而護生只是機械地執行醫囑,只會依附于醫療,使護生覺得護士的社會地位低下,不受尊重和重視,產生了無價值感。
2.1.3升學隨著社會對知識需求的增加,越來越多的??粕济靼?,??茖W歷遠遠不能適應社會的要求,需要繼續深造,至少要“專升本”。在專升本的過程中也面臨壓力,有些學生家庭比較困難,無力支付“專升本”的學習費用;有的則不知在“先就業后升本”還是“先升本后就業”之間作何種選擇;有的還擔心就業后,由于臨床護理人員缺乏,護士三班倒,沒有充裕的時間學習。
2.1.4其他參加臨床課間實習后護生方知,社會工作中,還有許多人際關系需要處理,如輪轉科室帶教老師、病人及病人家屬、實習生之間等等,人際關系壓力由此產生。就業體制的改革,把每一個學生推向市場,護生在學習的同時還要聯系工作。實踐機會非常寶貴,有大量知識需要借此機會學習,而工作又不能不找,這就產生了壓力。凡此種種,各方面的壓力同時大壓到了護生的頭上,如不及時緩解和消除,勢必造成護生的精神和心理等多方面緊張,時間久了極易造成身體、心理和精神方面的損害。
2.2本科護生的壓力
2.2.1準備和參加考試曹穎的調查顯示,“準備和參加考試是護理本科生的最大壓力源”[3]。其結果與其他作者研究相似:考試是學生學習中重要的應激事件,考試壓力對學生的影響具有時間上的持續性,考試壓力已成為適學青少年的最大壓力源。Clarke的研究也表明護理本科學生的最大壓力源是對學習的要求[4]。
2.2.2分配情況學生都把選擇一個合適的職業作為整個人生旅途中的一件大事。畢業生的擇業難已成為當今突出的問題,畢業分配情況是護理學專業本科學生的第二大壓力源。
2.2.3社會對本專業的看法目前,在健康服務體系中,醫療占主導地位。護理工作的社會地位低,群眾形象差,專業的提高及發展緩慢已成為造成護士短缺的主要原因。
2.2.4其他學習的任務量、時間不足不能想做的事、與其他學生的競爭及不能按時睡眠等也是本科護生的重要壓力源。學生目前的經濟情況及教師的評價也成為學生的主要壓力源。許多學生來源于偏遠地區,經濟條件差,而上學的費用又高,經濟問題也給學生造成了很大的壓力。教師的評價常常與畢業分配密切相關,故也成為學生的一個常見壓力源。Admi研究表明:教師的監督及評價與學生的壓力水平顯著相關。而不同年級的護理本科生其壓力源也不盡相同。大一年級的新生,學習的任務量是最主要的壓力源。每天的學習內容、考試的出題方式、自己對知識的接受能也成為主要的壓力源。由于新生剛從高中步入醫學院校的大門,學習的知識和方法與高中異差很大。學生需要適應新的學習內容與方式。而且這些學生在中學學習成績都在班級前茅,因而易對新的學習需求產生壓力感。在二、三年級的學生中,自己對知識的接受能力和在班級排列也是重要壓力源[2]。2.3實習護生的壓力
2.3.1對知識技能的需求護理專業學生從習慣的校園學習、生活來到醫院實習,加之病人的情況千變萬化,很多學生擔心遇到緊急情況不知如何處理,害怕出現差錯,不能將課堂所學的東西有效應用到臨床等,造成學生有很大的心理壓力,故實習護生的最大壓力是“對知識技能的需求”。
2.3.2學校教學與臨床需求之間的差距這與現行的教育體制有關,目前的許多學生理論知識掌握及考試成績很好,但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能力及動手能力很差,出現高分低能現象。楊新月在《基礎護理教學與臨床脫節問題的探討》一文中指出,學生在學校學習理論知識生進入臨床實習,不斷反映老師教的與臨床做的不一樣,臨床帶教老師則反映,學校教的太繁瑣,太機械,有的學習內容臨床已經不用或被淘汰,學與用的差距太大。
2.3.3接觸傳染病性疾病、每天從事的工作在臨床護理工作中,護理工作被認為是臟而累,而且充滿高壓力的專業。接觸傳染病性疾病、每天從事的工作內容成為實習護生的重要壓力源[9]。而有研究表明,中國護士有工作高度疲倦感的人占59.%[6]。
2.3.4其他臨床教師、病人及家屬的評價也成為實習護生的一個常見壓力源。
3應對措施
應對是人們持續的通過意識和行為的努力及評估個人能力而緩解內外壓力的一種需求,是緩解心理壓力的過程。人們遇到壓力后,常采用情緒調節或壓力處理的方法來減輕自己的壓力源[7]。接受現實是學生采用最多的一種應對方式,按學校期望的去做、責備自己也是學生多用的應對方式。梁軍林等的研究表明女生采用消極應對方式的人數顯著高于男生,因女生具有比男生更敏感、羞怯、好幻想,及遇到困惑不愿意表述等特點[8]。獨自想辦法解決和試圖改變目前的局面也是兩個常用的應對方式。大學階段是學生的心理發展正趨于成熟的階段,多數學生能勇敢面對壓力。其他常用的應對方式如與同學或家人談論自己的感受;尋找更好的方法,看事情積極的一面,與其他處境相同的人比較,以及想曾經做過的成功事例也是學生常采用的應對方式。根據Lazarus和Folkman的研究:樂觀和尋求支持是人們常采用的應對方式[7]。
4管理對策
個體從生到死無時不面臨各種問題和挑戰,因此,通過努力來改變壓力環境,保護自身健康與生存的應對活動幾乎存在于生活的各個方面和人生的每一個階段。對于實習學生的管理者,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也要指導學生如何面對和應付壓力,以使她們保持心身健康,順利地完成臨床實習、學習。
4.1指導學生采用積極的應對方式緩解壓力消極的應對方式可增加應激的強度,不利于身心健康。有效的應對是緩解心理應激的關鍵。Jalowiec將應對方式歸納為八種,包括樂觀、支持、自我依賴、勇敢面對、保守、聽天由命、情感和逃避。樂觀應對被認為是效果最好的應對方式,其次是支持應對方式。教師應注意了解和觀察學生的心理狀態,及時給予正確合理的引導,以使學生采取積極有效的方式應對壓力。
4.2合理有效地安排實習計劃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是減緩學生心理沖突,保持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關鍵。要隨時向臨床教學老師和實習學生了解情況,并定期進行問卷調查,及時發現實習中存在的問題,及時修改實習計劃和解決問題,以增加實習效果。如根據臨床教師及學生的建議,增加了手術室及急診室的實習時間,并可嘗試安排專門實習指導教師與臨床教師共同完成臨床實習指導工作。
4.3增加在校學生的實踐機會進行課程設置的改革,對一些課程進行整合,增加課間及臨床實習時間。并可安排學生到臨床學習新技術,縮短課堂教學與臨床實際之間的差別,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動手及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使學生將所學習的理論知識應用于臨床實踐中。
自1985年以來我國的護理教育發展十分迅速,目前已有90余所醫學院校開辦了高等護理教育,形成了中專、大專、本科、研究生等多層次的教育體系,為護理事業的發展培養了一大批專門人才。對不同層次的護理實習學生在臨床實習中,對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種事件的反應不同。了解不同層次護理專業學生的壓力來源,引導學生采用適當的應對措施減輕或緩解心理壓力,以保持身心健康和提高實習效果是護理教育者的重要任務之一?,F國內已有部分有關實習護生壓力源及應對方式的研究,但對于本科實習護生與專科實習護生壓力源及應對方式差異的原因尚缺少相關研究,這是今后研究應該解決的問題。
參考文獻:
[1]曹穎向虹等.護理本科生臨床實習期間壓力源與應對方式的調查研究.中華護理雜志.2001,36(7):491—494
[2]AdmiH.Nursingstudents’stressduringtheinitialclinicalexperience.JournalofNursingEducation,1997,36(7):323
[3]曹穎戴舒霞.護理本科生的壓力及應對方式的調查分析.護理學雜志.2000,13(3):166—168
[4]ClarkeVA,emporaryNurse,1992,1(3):35
[5]陳梅麗,蔡欣玲等.醫學中心護理人員離職意愿相關因素探討.榮總護理.2000,5(11):60—69
[6]李小妹劉彥君.護士工作壓力源及工作疲潰感的調查研究.中華護理雜志.2000,35(11):645—649
關鍵詞 畢業論文 本科護生 選題 論文答辯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Thinking of Nursing Professional Undergraduate Thesis Guidance
WEI Youlong, ZHANG Lirong
(Medical and Nursing School, Chengdu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106)
Abstract Purpose: To discuss th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undergraduate thesis. Methods: Through the summary of school in recent years on the nursing profession thesis guidance on topics, guidance tools, reply evaluation system to explore a series of effective methods. Results: To improve students' degree of emphasis on the thesis, reasonable topic, greater degree of optimization guidance model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dissertation writing. Conclusion: To improve nursing quality undergraduate thesis integrated initiatives plays an active role for cultivating high quality clinical nursing practice talents,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care and professional.
Key words undergraduate thesis;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topic; thesis
1 提高學生的重視程度是完成畢業論文的基礎
本科新生進入學校后就應讓學生明確畢業論文是本科生在大學學習階段最重要的一門課程,是授予學位的必要條件,對其綜合能力的培養和素質的提升起著重要的作用。用往屆因畢業論文不合格而未拿到學位的例子,打消學生僥幸過關的心理,端正態度。同時指導教師在指導環節也應該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事業心對待這項教學任務,并制定相應的獎懲制度。我校護理學本科學生有一年的實習期,在學生進入實習前的一學期成立本科畢業論文領導小組,組織畢業論文寫作講座,確定指導教師指導的學生名單。召開開題報告會,再次強調畢業論文的重要性及完成每一環節的時間安排。
2 合理的選題是完成畢業論文的關鍵
選題是畢業論文的起點,合理的選題更是保證畢業論文質量的關鍵。畢業論文的選題要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應用價值,要符合培養目標的要求,體現專業特色,選題應具有一定的深度、廣度,選題應大小適宜,題目新穎。
從專業課程的學習中獲取選題的靈感。雖然畢業論文一般在最后一年進行,但是學生在校專業課的學習中就應有所準備。專業課教師在授課時,應提出與本課內容相關的一些前沿知識及在護理學領域中對一些問題的不同觀點,而這些知識、觀點、問題都可能引起某些學生的高度關注,甚至成為他以后畢業論文的選題。
從大學生創新實驗中進行總結歸納得到選題。我校每年進行的校級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是我校開展以實驗為主要手段的大學生自主管理的科技創新實驗活動,為我?!百|量工程”建設中一項以學生為主體的項目,其實施可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鍛煉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學生積極申請參與項目過程中,可以找到適合學生自己的畢業論文的選題。
從臨床實習中發現問題上,提出論點。護理專業實習教學作為理論聯系實踐的過渡時期,是培養合格的護理人員必經的途徑,我校護理學專業本科學生有一年完整的系統的綜合醫院的實習時間。學生在不同科室的實習中所接觸到的新觀念、新技術及發現的一些新問題等,學生可以把自已最感興趣的方面作為畢業論文的選題。
從教師的科研項目中分出一些子項目作為畢業論文的選題,這是一個較好的方式,最好是參與科研項目的同學,但能參與教師科研項目的本科層次學生畢竟有限。
查閱文獻,從中獲取選題方向。閱讀大量中英文綜述、論文,先粗讀,從中選取對論文選題及寫作有參考價值的文章;再進行精讀,從中提取有意義的內容。有疑惑或困難時要向指導教師多請教;同學之間要多聯系、探討,獲得同學的協助、支持。
3 優化指導模式是完成畢業論文的重要手段
建立畢業論文輔導的QQ群,便于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聯系。學生書寫畢業論文主要是在實習期間,與指導教師當面交流的機會較少,建立畢業論文的專用QQ群,可以及時將學校對畢業論文的通知和要求傳到群共享中,并能與學生及時溝通,解決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同學也可以將論文書寫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在群里進行討論。
標準化畢業論文格式,我們學校是一所綜合性的院校,作為醫學及護理學專業有其自身的特點,故此學院在大學論文格式的基礎上作了一些修訂,制定出更加適合護理學科的論文格式,讓學生嚴格按照格式書寫。
重視統計軟件的學習及輔導,從最近幾年護理學生在論文選題上看,有很大一部分是調查報告,這必然會涉及較多的數據分析和處理,故此應加強護理學生在校期間對統計學及統計軟件應用能力的培養。
建立畢業論文數據庫及優秀畢業論文展區,學生可以對歷屆優秀畢業論文進行學習、借鑒,推陳出新。
嚴格限定教師指導學生的數量才能保證論文的質量,一般學校都將教師指導學生的數量計為教學工作量,有些教師為了完成更多的工作量會導致輔導的學生過多。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輔導學生過多必然導致論文質量的下降。故此學校應根據教師的職稱,平時的教學工作量及其指導的往屆學生論文的質量等方面綜合考慮,合理地安排其指導學生人數。
評閱老師嚴格把關,將學院畢業論文的指導教師進行分組,同組指導教師之間可以對其指導的論文進行交叉審閱,相互提出參考意見。并讓經驗豐富的指導教師同時擔當該組的評閱教師,對開題報告及論文進行評閱把關,以保證畢業論文的整體質量。
重視英文摘要的書寫,畢業論文都要求學生書寫相應的英文摘要,有些英文底子較差的學生在英文摘要的書寫時常用些翻譯軟件,造成英文摘要錯誤極多。指導教師要對此嚴格把關,不合格者不允許參與論文答辯,這樣也可以促進學生平時加強對英文的學習。
重視畢業論文的答辯工作,嚴控質量關。畢業論文答辯分組進行,指導教師與其指導的學生應分配在不同的答辯組,完善答辯評分標準。學生畢業論文的成績由三部分構成:一是指導教師評分,二是評閱教師評分,三是答辯成績,三個成績分別占不同的比例,最后計算出總評成績。對不合格論文進行整改,整改后進行二次答辯,二次答辯不合格者緩授或不授予學位。對優秀論文獲得的學生及指導教師進行相應表彰,并推薦一些優秀,增強學生的成就感。
總之,學校、教師及學生對畢業論文高度重視,嚴格把握本科護生對論文的選題,并應用科學的指導方法,規范答辯模式,合理評價標準,行之有效的獎罰制度,才能保證本科護生畢業論文的整體質量,提高護生素質。
*通訊作者:張莉蓉
參考文獻
[1] 陳振斌,張建珍.本科畢業論文(設計)選題情況調查與思考[J].海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
[2] 楊雷,齊靜.醫學護理專業畢業論文改革的研究與實踐[J].衛生職業教育,2011(22):8-9.
成人護理學畢業設計指導模式隨著我國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與發展,尤其是加入WTO后,高等教育改革也與時具進,無論是辦學規模、培養目標、教學模式,還是教育觀念,個性體現,價值取向等方面,都發生了深刻變化,以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畢業設計 (論文)也是成人護理學專業完成學業的最后一個環節,是學員畢業的標志性作業,成人護理學專業的畢業設計(論文)在于總結專業理論的學習成果,培養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是衡量成教護理學專業專、本科畢業生是否達到全日制普通高校相同專業相同層次的學力水平的重要依據之一。此外,目前成人護理學專業畢業設計(論文)的教學理念和方式還停留在比較傳統的層面上。如何提高學生書寫論文的興趣,培養學生創新精神,鍛煉學生從事科研的能力,并啟發和鼓勵學生排除各種困難、克服心理障礙,寫出高質量的畢業論文,成為成人護理學專業畢業設計(論文)教學值得思考的問題。
一、目前成人護理學專業畢業設計(論文)指導存在的問題
1.畢業設計時間太短
成人護理學專業的畢業設計(論文)的安排,往往是在最后一學期初,時間倉促,老師和學生接觸較晚,加之指導老師是由學校統一安排,關系不易融洽,給師生交流和設計過程管理帶來困難;學生接觸設計(論文)題目較晚,題目又是由指導老師選定,導致學生對題目不能深刻理解,更沒時間進行充分的收集資料、查閱文獻;致使學生興趣與安排題目嚴重錯位,學生態度消極,工作被動。學生往往不能經歷一個完整的過程,有些學生畢業設計(論文)已完成,對畢業設計(論文)理解還是模模糊糊的,從而影響畢業設計的質量。
2.規定太死
因規定太死突出了畢業設計(論文)規格、標準統一的過分苛求與因人而異個性化發展不協調。傳統的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程序,都是從指導老師報題目、篩選匯總、公布、學生選題,到學生選題結果匯總、呈報、公布結果,再到指導答疑、論文撰寫、成績評定等環節都做了相應的規定。限制了學生個性化發展。
3.沒考慮學生的感受
長期以來,成人教育的服務機構一直是以教育者的“主人”自居的,從來沒有考慮學生的感受,打擊了成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4.沒有體現成人已有實踐知識的認知主體地位
目前,成人畢業設計大部分實行約束性的選題,先由指導老師擬定,再由學生在此小范圍內選題。選題的創新性不足,缺乏對學生的綜合訓練,限制了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沒有以學生為主體,忽略了對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相結合的培養。有的題目太簡單,學生不需要太多的努力,短時間內就完成任務;有的題目對于學生來說太難,學生做不出來,最終應付了事。這些情況都沒有起到培養學生基本技能和綜合能力的作用,同時也影響畢業設計的質量。
二、成人護理學專業畢業設計(論文)模式的構建
為保證成人護理學專業畢業設計(論文)質量,針對傳統畢業設計中存在的問題,構建了一套適合成人護理學專業畢業設計(論文)指導模式:“指導-實踐-再指導-再實踐”的循環指導模式。它貫穿到畢業設計(論文)完成的整過程,是動態的、循環的、能活的。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指導為主導的教學理念;“學生-教師”互動指導教學過程。改變的過去單一的關起門來做畢業設計(論文)的做法,充分利用校內外可以利用的資源,使畢業設計(論文)指導充滿了人性化和個性化;使成人學生能擺脫對教師的依賴,拓展自己的思維、運用現有知識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寫出具有使用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畢業論文。
1.成人護理學專業畢業設計(論文)模式的核心
成年人是一個成熟的人,在學習上,他們可以自己決定學習的目標,選擇自己學習需要,更希望自己能夠在學習過程中發揮主體作用,并選定學習的方法進行持續學習。所以,成人護理學專業畢業設計(論文)模式的核心應該是教學理念上的變革與轉換。在成人護理學專業畢業設計(論文)的教學理念上要把“以老師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老師指導為主導的教學理念。教學理念決定著教學內容、教學組織、教學方法與教學目標,是引導或左右整個教學過程的“指揮棒”。而教學理念的轉變體現在教學組織上以學生為中心,給學生充分自主選擇的權力,以“學生-老師雙向選擇”的方法來確定指導老師;在教學方法上體現以學生為主體,老師指導為主導,改變了傳統的由老師指定畢業設計方案,給學生自主選畢業設計方向的權力。“一個人如果個性中具有完成某種活動所必需的各種能力,并且能夠把這些能力很好地結合起來出色地完成這種活動,那就說這個人具有從事這種活的能力。才能就是各種能力獨特的結合。如果完成某種活動所必需的各種能力得到充分的發展和最完善的結合,并能創造性的杰出的完成相應的活動”。由此可見,因材施教,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是十分重要的。指導老師以討論與引導的指導方法相結合的指導教學為特點,體現教師與學生“主導與主體互動”作用,使學生能將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相結合的創新型教學模式。
2.成人護理學專業畢業設計(論文)模式的具體環節
準備階段、理論指導階段、確定畢業設計(論文)方向、畢業設計(論文)任務書的制定、完成畢業設計(論文)。
(1)準備階段:指導老師的選定。選擇既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又有豐富的臨床實踐工作能力及有一定科研經驗護理學專業老師擔任指導老師,并對指導老師進行針對性培訓。原則上每位指導老師指導6~8位學生。
(2)理論指導階段。學生入學的一學期就開設理論課,由理論課主講老師采用集中授課的方式,對學生進行畢業設計(論文)全面理論培訓。培訓的方法是指導學生如何確定方向,針對自己所學和興趣特點進行選題。系統地講解如何書寫畢業論文,以及怎樣查閱資料和如何遣詞造句,畢業論文的格式要求及對論文進行修改的策略。
(3)確定畢業設計(論文)方向。改變傳統的指定指導老師的教學模式,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給學生充分自主選擇的權力,學生根據自己的需求和個人興趣選擇指導老師;老師根據教學時了解到的學生情況來決定是否指導某個學生,形成一種“學生-老師雙向選擇”的方法來選定指導老師。這種指導關系的確定不是由學校安排,也不是由學生或老師單方確定,而是在充分了解,求得互信的基礎下確定下來的,這樣一來,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激發了老師的積極性和責任心。指導關系確定后,學生提前進入相關資料準備,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學生通過查閱資料,開展調研,結合學生所從事臨床工作中接觸較多的、體會較深的實踐知識,學生自選或在指導老師的啟發下初步確定畢業設計方向(或畢業論文選題)。學生帶著畢業設計方向,到臨床中實施并收集相關數據,盡量做到真題真做。
(4)畢業設計(論文)任務書的制訂。學生收集好臨床數據,在最后一學期與指導老師探討或在指導老師的引導下,確定畢業論文題目,初步確定畢業論文內容綱要。完成畢業設計(論文)任務書的制訂。
(5)完成畢業設計(論文)學生在臨床實踐中,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來完成畢業設計(論文)。在寫作中遇到問題及時和指導老師討論,指導老師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引導學生隨時自問如何去寫好這篇論文,自己的這篇論文內容是否緊扣主題、重點是否突出、數據是否充分、結構是否合理。當初稿完成后,指導老師要指導學生自己評估初稿是否達到了預想的效果,怎么去修改好論文直到定稿。在整個畢業設計過程中學生隨時和指導老師交流,老師引導學生查閱相關資料,使學生及時獲得指導和幫助,其內涵就是整個畢業設計都是通過指導-實踐-再指導-再實踐的循環指導模式來完成畢業設計(論文)。
三、小結
成人護理學專業的學生來源于臨床一線,有豐富的實踐經驗,但理論水平的個體差異性較大。其中,許多學員由于缺乏平時訓練,對畢業論文的獨立寫作感到壓力很大,難以下筆。該指導模式是以調查結果為基礎,通過分析研究而構建的適合成人護理學專業學生特點的、科學、有效、可行的成人護理學專業畢業設計(論文)的指導模式;在運用構建的模式對學生實施指導后,使學生能活的將在學校所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工作中,體現在畢業論文書寫中。對提高學生書寫論文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鍛煉學生從事科研的能力均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陸月光,楊景興,牛春梅.畢業論文(設計)的現狀分析與對策調適[J].河北科技大學學報,2002,(03):69-72.
[2]楊誠德.成人教育的學習心理及特征[J].中國成人教育,2010,(10):16-17.
論文摘要:創新素質主要包括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人格和創新能力。培養護理專業大學生創新素質,要樹立創新教育觀念、提高教師綜合素質、改革教學方法、營造良好的環境氛圍,同時,利用學科特色,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創新教育是推動素質教育的核心。它是有目的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教育。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和21世紀健康需求的變化,對護理人員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護理教育改革提出了挑戰。護理教育要面向未來,就必須適應社會需要,全面提高學生的創新素質,特別是要注重對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一、大學生創新素質的內涵
創新素質是指人在先天遺傳素質基礎上,后天通過環境影響和教育所獲得的穩定的在創新活動中必備的基本心理品質與特征,主要包括: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和創新人格。創新意識是指推崇創新、追求創新、以樹立科學的創新觀念和意識。它是創新活動的動力系統,只有在強烈的創新意識引導下,人們才可能產生強烈的創新動機,樹立創新目標,充分發揮創造潛能。創新思維是指發明或發現一種新方式并用以處理某種事物的思維過程。它有五個明顯的特征:積極的求異性、敏銳的觀察力、創造性的想象、獨特的知識結構以及活躍的靈感。創新思維是整個創新活動的智力結構的關鍵,是創新能力的核心。創新人格是指有利于創新活動的氣質、性格等方面的個性心理特征。具體指具有敢于懷疑、敢于批判、敢于冒險的科學精神,挫折面前不氣餒、不動搖,決不因困難和挫折而放棄自己的想法和計劃,勇于突破思維定勢的束縛,有相對較強的獨立性品格。創新意識和創新人格可以統稱為創新精神。創新能力是指人們在學習和繼承前人知識、經驗的基礎上,提出新概念、新思想、新技術、新方法、新設計,提出獨特的見解和完成創造發明的能力。創新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包括心理創新能力、思維創新能力和行為創新能力。
二、培養護理學專業大學生創新素質的主要措施
1.轉變教育理念,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護理學專業是直接維系人的生命和健康的專業,護理職業的性質決定了護理專業大學生除了要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外,還要培養其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培養科學素質與人文素質。護理教育過程中,必須轉變妨礙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發展的教育觀念、教育模式。在傳授和學習已有知識的基礎上,注意培養學生實現知識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的能力;在教學中要強調發現知識的過程,強調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探索精神;在適度衡量掌握知識的數量和精度的基礎上,要更加注重從創新能力和提高素質上衡量教育質量;在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思維能力的訓練,讓學生認識學科的本質、掌握學習方法;在強調學生全面發展的同時,要注意學生的個性發展;在重視專業知識學習的同時,要重視基礎知識和人文知識的學習。為適應對創新人才的要求,必須在教育觀念上實現三個轉變:⑴從傳授知識為主轉向培養學生會學習和創新為主;⑵從以教師為中心轉向以學生為中心。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⑶教師自身要強化創新思想和創新意識。
2.提高教師綜合素質。只有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才能夠實現具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的培養。教師的知識可以分為本專業的學科知識、教育和心理學知識和實踐教學中面臨突發事件時所應該具備的解決方法等。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要求教師在這三面不斷地開拓自己。要廣泛地涉取,如:人文、社會、自然科學、哲學、藝術等多領域的知識,真正使自己成為具有豐富知識的教學專家。其次,要提高專業課程的講授水平,使學生在專業課的學習中得到創新意識啟迪,最為關鍵的是授課教師本身應具有創新能力。教師的創新能力主要表現為創造性的思維能力、研究能力以及創造性的教學能力。在講課過程中,能夠從新的視角,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并使問題得以解決,不但可以開拓學生的思維,還可以調動他們進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積極性,有效地引導學生進行創新活動。教師的創新能力還體現為具有較強的研究水平。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從事科學研究、教學研究,可以更充分地接受學術前沿知識,在提高自身的學術水平和研究能力的同時,可以在教學中將學科的最新動態傳授給學生,從而使學生獲得最新知識。[3.改革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教學不僅僅是傳道、授業、解惑的過程,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創造完美人生的過程。傳統的護理教學方法,如:“填鴨式”“、灌注式”的教學,課堂上教師灌輸,學生疲于記筆記,缺少獨立思考和消化的機會。限制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壓抑了學生的創新潛能。因此,教師必須改革傳統的教學方法,要運用教學相長的教學方式,如:啟發式、討論式、情景式、以問題為中心、內容不完全教學法等。將多種教學方法優化組合,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的意識,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感受、理解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創新思維習慣和口頭表達能力。在教學中,教師不能以知識的傳授者自居,應當把自己的教學行為看成是與學生一起共同來重新發現科學真理的過程,要鼓勵學生勇于質疑,大膽發表意見,進行自由爭辯。使“權威教學”轉變為“共同探索”,把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作為教學核心目標的行為指南,真正實現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積極主動地、創造地獲取知識,更重要的是使學生掌握獲取知識的能力。
4.營造良好的環境氛圍,培養學生的創新人格。創新不僅需要智力因素,也需要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可以激發創新意識,促使創新思維更好地發揮和運用。因此,要培養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幫助學生自己學習、獨立思考,保護學生的探索精神、創新精神,營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圍,為學生的稟賦和潛能充分開發創造一種寬松的環境。鼓勵學生積極思維,大膽質疑,營造勇于創新、勇于發現問題,探索未知的氛圍,使學生將學習中所引發的思考提出來與教師共同探討,刺激學生的創新思維。
5.利用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護理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應用學科,實踐教學課時較多,護理操作技能是學科的特色。因此,加強實踐環節是培養學生創新素質重要手段。以往的操作技能教學,注重強調操作程序的準確性、操作動作的規范性、評價標準的統一性,不利于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和能力的培養。在實踐教學中,要在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改革以往“教師演示——學生模擬練習——教師指導”三段式實驗教學模式,采用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如實踐反思討論法、角色轉換法、情境模擬教學法等,突出學生在教學中的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主動性,強化護理操作中的創新能力培養,在不違反操作規程的前提下,對學生的創新嘗試和行為予以認同并鼓勵。在操作技能的考核中,將創新能力評價體系列入考核標準中,使學生認識到只是完整流暢、機械性的完成操作是不會取得最佳成績的,也不是學習最終的目的。這樣,既能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又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關鍵詞:成人護理學;畢業設計;問題;調查
畢業設計(論文)在培養大學生探求真理、強化社會意識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的重要體現,是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業精神的重要實踐環節。但成人學生個體差異性較大,學習動機、需求及文化層次、認知能力等多元化,使成人護理學專業的學生畢業設計(論文)時出現了一些問題。本課題對成人護理學學生在畢業設計(論文)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調查并作出了相關分析。
一、調查對象與方法
(1)本課題調查的對象:中南大學邵陽醫專教學點,南華大學邵陽醫專教學點,邵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的不同年級的護理專業成教在校專、本科學生。
(2)調查的方式。本課題采取的調查方式是發放問卷?!冻扇私逃o理專業學生畢業設計(論文)所存在的主觀問題問卷調查》是由本課題的主要成員設計,同時征求了其他幾位歷年擔任成人護理專業畢業設計(論文)指導的指導老師意見后完成。主要調查成人護理學專業學生對目前畢業設計(論文)存在的主觀問題。
(3)問卷的回收及統計。本課題共向中南大學邵陽醫專教學點,南華大學邵陽醫專教學點,邵陽醫學高等??茖W校的不同年級的護理專業成教在校專、本科學生發放問卷95份,收回有效問卷91份,有效率95.8%。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成人護理學專業的學生來源于臨床一線,有豐富的實踐經驗,但理論水平的個體差異性較大。其中許多學員由于缺乏平時訓練,對畢業論文的獨立寫作感到壓力很大,無從下筆。此次調查中發現以下幾個問題:
(1)學生對畢業設計(論文)寫作興趣不高,重視度不夠。學生意識不到畢業設計(論文)對其工作的重要性,認為做畢業設計(論文)只是為了拿到畢業證,能交差就可以了,寫得好壞對自己沒有多大影響,所以對畢業設計(論文)興趣不高,只有31.9%的學生了解畢業設計(論文)的意義。
(2)學生對畢業設計(論文)有畏懼心理。此次調查56%的學生,是第一次撰寫畢業設計(論文),在學生眼里是不可企及的東西。還沒開始寫作,心里就已經緊張得難以下筆。
(3)學生在畢業設計(論文)中的主要困難。為了了解學生在寫作中的主要困難,本次調查設計了一個由五個選項組成的選擇題,答案可以多選。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寫作中的主要問題是:25.3%不知怎么選題;45%不知道查閱文獻;30%不會收集資料;10%不知道怎么下筆;58%難以將臨床中的實踐經驗用文字的形式表達并總結出來。
(4)學生渴望的畢業設計(論文)指導教學方式。從對于老師指導畢業設計(論文)的要求方面,體現出學生還是渴望得到老師盡心盡力指導的。調查中發現,雖然只有15%的學生選擇主動和老師交流、討論,有60%的學生希望在畢業設計(論文)的全過程都能獲得老師的指導。說明成人學生還是有提高自己畢業設計(論文)水平的愿望,學生知道自己的不足,也怕暴露自己的不足,因此,希望得到老師的全程指導。
(5)實際的成人護理專業學生畢業設計(論文)教學狀況。由于課時的限制,成人護理專業學生沒有安排系統的論文寫作課。只有36.3%的學生了解怎樣書寫論文,說明成人護理專業學生很少得到論文寫作方面的系統指導。
三、結論
此次調查顯示急需為成人護理學專業的學生提供一個切實可行的適合成人護理學專業的畢業論文指導模式。通過成人護理學專業畢業設計(論文)指導模式建立和運用,使學生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與臨床經驗相結合,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科學研究的能力,為今后的工作和科研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循證護理在預防化療期白血病患者口腔潰瘍中的應用
2、宮頸癌根治術后尿潴留的預防性護理
3、高血壓患者不遵醫飲食行為的原因分析和對策
4、神經外科危重病人人工氣道的護理研究
5、脊髓損傷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復訓練及效果分析
6、護理干預對糖尿病遵醫行為影響的研究
7、醫院專職陪護人員壓力因素的分析
8、腹腔鏡異位妊娠手術患者的護理查房
9、急診護理質量管理應用iso9001標準的實踐探討
10、醫院供應室護士職業危害與自我防護措施
11、新生兒頭皮靜脈留置針應用問題分析與對策
12、護士在護患糾紛中的心理應激與對策
13、對早產兒家屬實施系統健康教育的效果觀察
14、化療藥物對腫瘤科護士的危害與職業防護
15、老年患者腹部手術近期并發癥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
16、老年糖尿病夜間低血糖的預防及護理
17、手術室護理人員的職業危害及防護
18、外科術后病人鎮痛滿意度調查及護理對策
19、急診護士工作壓力源及相關因素分析
20、護士長非權力影響力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
21、影響剖宮產產婦母乳喂養的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
22、影響產婦泌乳不足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
23、產婦產生焦慮抑郁情緒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干預
24、陪護人員的負性心理對癌癥患者的影響
25、維持性血液透析中低血壓的發生原因及護理對策
26、婦科腫瘤術后并發下肢深靜脈栓塞的原因分析及護理
27、預見性護理程序在院前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中的應用
28、腫瘤患者化療期間失眠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
29、循證護理在預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中的作用
30、腫瘤病人化療后并發便秘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
31、運用人性排班法提高兒科護理工作滿意度
32、手術室護士的職業危害因素及自我防護對策
33、血液病患者靜脈滲漏性損傷的護理
34、pbl教學法在護理查房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
35、手術室護理記錄常見問題的分析及對策
36、術中應用氣壓止血帶的不良反應及護理對策
37、內科住院病人睡眠質量及影響因素的調查及護理
38、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質量調查及護理對策
39、腦卒中患者抑郁狀況調查分析與護理對策
40、手術室護理工作中銳器致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41、外傷性截癱患者抑郁狀況調查及護理對策
42、重癥監護病房護士的壓力源分析及應對方式
43、產科護士工作壓力源與應對方式調查
44、大面積燒傷患者輸液滲漏的原因分析及護理
45、風險管理在急診護理管理中實施體會
46、手術室護理帶教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47、循證護理在預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中的作用
48、嚴重燒傷患者營養支持的臨床護理體會
49、直腸癌腸造口患者生活質量的調查分析及護理干預
50、護理干預對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51、家庭護理干預對精神分裂癥患者預后的影響
52、全子宮切除術患者術前的不良心理及護理干預
53、沐舒坦霧化吸入防治術后肺部并發癥的護理觀察
54、剖宮產率上升的原因調查及干預
55、高血壓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及護理干預
56、護理人員發生意外針刺傷原因分析及預防措施
57、gcs評分在高血壓腦出血微創清除術護理中的應用
58、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飲食依從性的影響
59、中醫護理干預對潰瘍性結腸炎療效的影響
60、重癥監護室院內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61、手術患者發生文化休克的原因及護理對策
62、護理干預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復依從性的影響
63、護理干預對經皮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患者術前焦慮的影響
64、ccu患者睡眠障礙原因分析與護理對策
65、不同護理干預對新生兒臍部皮膚感染效果觀察
66、胃癌術后發生頑固性呃逆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
67、產婦產后心理障礙的原因分析和心理護理
68、護理干預對腦卒中偏癱患者的影響分析
69、護理干預對前列腺切除術后病人舒適的影響
70、護理干預對初診肺癌患者的睡眠質量的影響
71、護理干預對上消化道出血病人治療效果的影響分析
72、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患者遵醫行為的護理干預
73、肺癌患者知情程度對心理狀態的影響及護理干預
74、護理干預對肝癌介入治療患者的心理影響
75、舒適護理在自然分娩待產過程中的應用
76、腦卒中病人急性期抑郁發生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
77、對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護理干預的效果觀察
78、術前清潔腸道方法的觀察和探討
79、護理干預對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患者抗凝治療依從性的影響
80、gcs評分在高血壓腦出血微創清除術護理中的應用
81、臨床護士對基礎護理認識和實施現狀的調查
82、住院老年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護理干預
83、我國社區護理發展的必然性和存在的問題
84、肝性腦病患者的預見性觀察與護理
85、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高壓氧治療的艙內外護理
86、精神分裂癥患者住院依賴原因分析與護理干預
87、護理干預對初診肝癌患者的睡眠質量的影響
88、早期康復治療和護理對周圍性面癱患者的療效評估
89、分級護理質量對護患糾紛的影響與護理干預
90、腦卒中并發肺部感染的相關因素分析及治療護理
91、新生兒醫院感染與護理行為危險因素分析
92、急性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早期康復護理的效果觀察
93、中年腦卒中患者抑郁心理狀態分析及護理對策
94、胃癌患者知情程度對心理狀態的影響及護理干預
95、護理干預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臨床應用
96、行為干預在腹部手術后疼痛護理中的應用
97、護理干預對初診乳腺癌患者的睡眠質量的影響
98、康復護理干預對腦卒中偏癱患者運動功能的影響
99、康復護理及腸內營養干預對急性腦卒中患者并發癥的影響
100、腹部手術停留置導尿后尿潴留的原因分析與護理
101、腹式深呼吸和人性化護理對減輕分娩疼痛的效果觀察
102、臨床護士對基礎生活護理認知情況的調查
103、門診護理投訴原因的思考及對策
104、護理干預對初診胃癌患者的睡眠質量的影響
105、預見性護理干預對初產婦產后抑郁癥的影響
106、尿激酶溶栓治療高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療效觀察及護理
107、急性有機磷農藥中毒并發中間綜合征患者的護理體會
108、護理干預對腎病綜合征患者服用激素治療依從性的影響
109、影響癌癥患者生存質量的心理問題與護理干預模式探討
110、早期人工通便在低出生體重兒護理中的應用
111、卒中性昏迷患者呼吸道并發癥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
112、人工流產疼痛干預的效果觀察及護理
113、急診科護生實習帶教方法的探討
114、脊髓損傷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復訓練及效果分析
115、經皮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后早期護理效果觀察
116、手術室護士的職業危害自我防護及自我保健
117、心理危機干預在急診自殺患者護理中的應用
118、在手術室護理中運用舒適護理的體會
119、高齡患者前列腺電切術后出血原因分析及康復護理
120、大劑量丙種球蛋白治療川崎病的效果觀察及護理
121、手術室護士壓力源分析與對策
122、性傳播疾病患者中常見的心理問題分析及護理
123、臨產婦的心理狀態分析與護理干預
124、產婦產后實施健康教育程序的效果與體會
125、精神分裂癥再復發相關因素分析及護理干預
126、經股動脈穿刺冠狀動脈造影術后臥床時間探討
127、護理干預對消化道腫瘤化療相關性腹瀉的影響
128、腹部手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的觀察與護理
129、婦科腹部手術術后鎮痛泵的應用及護理
130、胸腹部手術后病人早期活動的心理護理
131、影響中上腹部手術后病人舒適度的因素及護理
132、婦科腹部手術后患者便秘原因分析及護理
133、腦癱患兒生活自理能力的訓練及護理體會
134、護理干預對腹部手術患者術后鎮痛效果的影響
135、護理干預對哮喘患兒治療效果的影響
136、乙肝患兒父母焦慮及應對方式的調查與護理對策
137、神經內科患者住院期間常見安全問題及護理對策
138、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康復期患者呼吸肌功能鍛煉的護理
139、胰島素泵對2型糖尿病患者生命質量影響的研究
140、舒適護理干預對腦卒中患者神經功能早期康復的效果觀察
141、新生兒重癥監護室院內感染原因分析與護理
142、剖宮產術后靜脈自控鎮痛效果觀察及護理
143、氣管切開患者氣道內濕化不同護理方法效果觀察
144、病例查房教學模式在臨床護理教學中的應用
145、護理干預對社區糖尿病病人遵醫行為效果的觀察
146、康復護理對急性腦梗塞病人肢體功能恢復的效果觀察
147、住院精神病人攻擊行為的臨床特征及護理
148、icu危重患者抗生素相關性腹瀉的預防及護理
1.一般資料
我院于2009年開始與江蘇建康職業學院按照“雙向選擇”的原則,學生自愿報名,醫院面試選拔,組建駐點教學班。從學院的2007-2012級高護專業學生中,每年組建一個駐點教學班,每班學生24-31人,年齡18-22歲。醫院具備承擔臨床護理教學能力,開放床位1020張,有內、外、婦、兒等30多個業務科室,具備學生臨床見習和實習條件。
2.方法
(1)通過雙向選擇,組建駐點教學班:學院在高職護理專業第一學年第二學期的學生中進行宣傳發動,醫院再到學院向學生作醫院情況介紹,學生與醫院進行雙向選擇,組建醫院駐點教學班。
(2)選拔授課老師,組建教學班子:醫院理論教學老師具備良好的政治素質,熱心教學工作,有扎實的理論基礎,豐富的臨床經驗;護理老師具備大專以上學歷或主管護師及以上職稱,醫療老師具備本科以上學歷或副主任醫師以上職稱。臨床護理帶教老師熱愛帶教工作,工作責任心強,大專學歷且工作5年以上的護師或以上職稱,為臨床護理骨干,有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每個科室選拔2-4人,負責學生在第二學年理論期間本科室的臨床見習和第三學年的臨床護理實習帶教。
(3)教學方法:第一學年,學生在學院完成公共課程(政治理論、英語、計算機等)、醫學基礎課程(人體解剖、生理、生物化學、藥理、病理、病原生物及免疫、健康評估等)學習。第二學年,醫院根據學院護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在醫院完成護理學臨床專業課程的教學: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婦產科護理學、兒科護理學、危重癥護理學、傳染病護理學、護理管理學、臨床營養、護患溝通、護理倫理等的學習。授課老師將理論教學與臨床見習緊密聯系,內、外、婦、兒科護理學一個系統的理論課授完,由授課老師選擇典型病例進行床邊教學。同時授課老師將該病例作為科內護理人員個案護理查房的病例準備,再組織學生和科內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的生理、病理、臨床表現、護理診斷、護理措施等方面進行分析討論,學生通過課堂理論知識的學習,再到臨床患者的觀察,理論聯系實際,鞏固所學知識。同時,制訂基礎護理操作臨床見習計劃表,將常用的基礎護理操作、??谱o理操作根據各??铺攸c分解到各科室進行臨床見習帶教。第三學年,學生進入臨床實習。根據學院護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實習計劃、實綱的要求,在醫院各科室進行輪轉實習;學生在各科室實習期間由具備帶教資格的老師進行帶教。帶教老師與實習學生每日進行問答互動,出科時進行雙向評價。同時,在整個實習輪轉期間醫院安排帶教老師一對一全程跟蹤帶教,關心指導學生在各科室的實習情況。
3.統計學處理采用
SPSS16.0統計軟件,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我院36位老師參與教學自我評價,在院校合作辦學與護理學科建設結合后,教學老師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學責任意識、溝通交流能力、為人師表意識、課件制作能力、理論知識水平、教學重點的把握、激發學生的學習能力、操作示范能力、教學活動能力、授課互動能力均明顯提高。實施駐點辦班后,護理人員考試合格率及護理質量提高,與駐點辦班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三.討論
1.參與教學后老師的自我評價較高
教師在理論授課前須進行備課、制作課件,備課階段需要全面掌握教學大綱的設置,熟知教材內容及相關知識體系;還須掌握最新的護理理念和專業知識,才有能力給學生提供豐富的知識和嫻熟的技能,潛移默化中提高了自身的教學水平。同時,在教學過程中經常開展一些活動,如教學評比活動,邀請學院的專職教授參與現場點評,學院老師來院上公開課,使老師們的授課技巧也得到了提高。通過辦班,培養了一批護理骨干,使她們的語言表達能力、理論知識水平等得到了提高。在醫院每年新招護理人員進臨床后必須納入規范化培訓,駐點班老師是護士規范化培訓各階段中進行理論教學與操作培訓的骨干成員,他們的授課技巧在此得到了充分的展示,為醫院培養護理人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護理學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