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08 15:46:46
序論:在您撰寫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性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傳統的實驗教學一般是根據實驗教材進行,提前準備好各種實驗設備,上課時講授操作時的注意事項與設備的使用方法,然后學生以機械式模仿的方式進行實驗。這個過程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學生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提高。
其次,高校內部的實驗室仍然是相對獨立封閉的,沒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資源共享。實驗室開放設備、時間、環境都是固定且有限的,無法給學生提供充足的自主學習的時間與空間。
這些因素對于知識、能力、素質的培養來說都是不利的。為此,實驗室的開放勢在必行。
二、從實驗室的開放時間、內容和對象等方面著手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的自我提升
(一)時間開放需要體現靈活特性
除了安排開放在教學大綱內規定的必須開放的課堂實驗教學時間外,其余閑暇時間也應開放。對與教學大綱內的實驗內容,要求學生提前現場熟悉儀器,為此學生要對實驗進行提早預習和準備。讓學生可以提前預約其他實驗項目及熟悉實驗內容等。實驗室這邊應安排值班老師和學生,并提供聯系方式,方便有興趣的學生來實驗室進行實地考察。這樣既可以保證學生有充足的實驗時間,又可以充分利用實驗室的開放時間段和空閑的實驗室。
(二)內容上面要呈現出深度和梯度
對于已經安排在教學大綱內的規定課堂實驗內容,實驗室必須對其有所保障。但是鑒于傳統的實驗教學模式,我們還需要根據學生的能力以及授課面,在實驗內容上面做出更改。
為此,在現在的實驗教學計劃中,刪減了部分基礎和驗證性的實驗項目,增加了提高學生動手能力的設計性實驗環節,從而在實驗的內容上面體現了一定的深度,也對學生的實驗能力提升有了梯度的呈現。當然,在設計層階段,不同專業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專業特性,以及自己的興趣和愛好來選擇實驗內容,鼓勵學生自主設定實驗內容和主題,自行收集相關實驗內容的資料,以獨立或與團隊合作的方式進行實驗方案、方法的設計。教師更多的時候只是提供技術上的援助,建設一個學生自己設定實驗內容、自行設計實驗環節,以及碰到問題自行解決困的自我能力提升的路徑。
(三)實驗室開放不僅要有寬度還要有一定的厚度
實驗室除了承擔的實驗教學任務外,還應當是可以進行科研學術交流的重要場所。實驗室所具備的各種資源,可以使得他在各項基礎學科的研究和各種技術開發中承擔更重要的分量。因此,實驗室開放的對象不能僅限于上課的學生,同時要吸引有科研能力和有科研項目的老師進入實驗室基地,這可以使實驗室在內涵上面呈現出深度。授課的教師可以從平時的教學中,挖掘出部分學有余力、善于探索、勇于實踐的較為優秀的學生,同時吸收這部分學生參與到科研工作和學科競賽中來,這樣可以一定程度上呈現出實驗室的寬度。
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都會得到提高,知識的深度和廣度也都會加大。同時考慮問題的角度和對事物細節的把握等方面更會有提升。
三、開放實驗室對于創新人才培養的意義
浙江海洋大學東??茖W技術學院,每年設有專項經費用來支持對學生實行創新創業實踐教育的開展,給學生在物質上提供保障。同時,學校給學生提供很多很好的自我能力提升的平臺,這些平臺包含有:創新創業實踐訓練項目、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計劃暨新苗人才計劃項目、互聯網軟件設計大獎賽、電子設計大賽、大學生學科競賽項目、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等活動,這些活動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提升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筆者認為,有良好的競技平臺、優質的實驗室資源,以及高水平老師的引領,學生一定會積極參與到各項競賽、各種課外科技創新活動中來。近三年來,浙江海洋大學東海科學技術學院由實驗教學團隊成員指導本科生成功獲得實用新型專利超20項,公開發表科研論文10余篇。近幾年來,在各種國家、省級競賽中表現也很搶眼:2016年,全國大學生互聯網+創新大賽暨第三屆“發現杯”全國大學生互聯網軟件設計大獎賽獲獎名單揭曉,首次參賽的東海科學技術學院,闖入本科組APP開發與設計項目決賽的7組(19人)全部獲得名次,其中,獲二等獎1組,三等獎6組,學院也被大賽組委會授予“最佳院校組織獎”。2015年8月上旬,全國29所高校584位選手參賽的第四屆全國海洋航行器設計與制作大賽上,東海科學技術學院學生表現搶眼,斬獲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2015年在8月初,在浙大寧波理工學院舉行的“ZEDC杯”浙江省第七屆大學生化工設計競賽總決賽上,我院隊伍榮獲二等獎。2015年5月17日,在浙江省第十四屆“寧波市政公路杯”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中,浙江海洋大學東??茖W技術學院榮獲三等獎一項。
由此可見,學生開展課外科技創新活動對實驗室開放有客觀需求。從獲得的成績來看,開放式教學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重視學生個性發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通過實驗室開放,通過為他們提供課外科技創新活動的平臺,營造了一個讓學生提出問題、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外部環境,學生的學習不再受教材、教師等因素的限制,學生的個性能夠得到充分發展,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得到培養,使得高校培養創新型人才又多了一條有效的路徑。
四、建設開放式教學實驗室需重視的幾個方面工作
在多數院校,實驗室的建設投入都是有保障的,也就意味著學校對教學實驗室的重要性也是認可的。但多數的意識只是局限于實驗室為開設的教學課程服務,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實驗室在創新人才培養中的重要性。如今,東海科學技術學院通過實行開放式實驗教學,在學生素質能力培養方面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還遠遠不夠,還需要我們在以下方面做出改進。
(一)實驗室科研與教學團隊建設
對于創新人才培養來說,實驗室的開放式教學還需要組建高素質的實驗團隊。因為學生開展課外科技創新活動,涉及的知識面更加寬廣,要求教師在實驗技術和設備等方面要有很深的造詣。這需要老師自我提升教學素養和業務能力,所以學校相關部門應給實驗教師和實驗技術人員提供各種業務進修的機會,使得實驗隊伍能夠跟上發展的腳步,從而提高實驗室開放式教學的質量。
(二)重視實驗教學內容和實驗教學方法的改革
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實驗的內容也應該隨著學校發展的要求及時的進行調整,以確保學生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工作能力,使得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得到切實地培養和訓練。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有關部門和各級領導給予重視,同時實驗教師也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對其進行長期深入研究。
(三)在物質上保障實驗室開放式教學
實驗室在進行開放式教學的改革途中會涉及經費問題。如何給學生提供優質的教學環境也是保障教學質量的前提,同時也是引導和激勵學生自主學習的外在因素,所以需要學校相關部門在原有的基礎上加大投入。除此之外,實驗室開放以后,工作時間相應延長,實驗教學管理工作量明顯增加,基于這樣的因素,構建高效科學的管理模式也成為研究的一個主題。
[論文摘 要] 人力資源是在經濟發展中最重要的戰略資源,是企業能夠進行發展的重要依托,也是對企業發展的一種重要保障。只有抓住人力資源管理,將企業的資源進行充分的磨合開發,才能培養出合格的人才。同時在人才的培養和創新之中,人力資源管理也占有重要的一環。如果執行創新機制,減少人才流失,就不可以忽略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性。
隨著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蓬勃發展,人才的價值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所認同。有人說,現代企業的管理主要比拼的就是人才的管理,也就是人力資源管理。一個企業如果想要發展下去,就必須要牢牢抓住他的命脈——人力資源。人力資源保障著企業的發展,人力資源也是企業發展的重要支柱。本文將就經濟發展中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性與在這個管理體系下人的培養使用與創新提出自己的見解。
1 經濟發展中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性
人力資源管理是指企業根據自身的需求,通過對企業的人力進行優化和重組,積極發揮出人的主觀能動性,充分挖掘出企業人力資源的潛能,為企業在原有基礎上創造出更高的價值,確保企業之前所制訂的戰略目標得以實現。也就是說,人力資源管理就是企業針對自身人力資源的配置所制定一系列政策或者實行相應的管理機制的措施或者活動。這些活動一般來說包含以下幾個方面:制定目標戰略;人員選募;績效以及薪酬管理;人員流動以及關系整理;以及員工的健康安全管理等。
一個企業如果想要長久地發展下去,就需要一個穩定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配合。因為對于一個企業來說,人才是能夠決定一個企業能否生存和發展的基本點。雖然一個企業的所有管理目標都是由這個企業的管理層所討論制訂的,但是,在日常工作中,這些管理目標的實行以及完成程度,都是由下屬員工的努力程度來決定的。也就是說,如果下屬員工的基本素質不高,不能很好理解以及貫徹管理者指定的目標,那些被制訂出來的計劃都將屬于鏡中花、水中月,那么所謂的“企業管理戰略措施”也將變為一紙空談。所以,當企業的人力管理系統得到充分的完善時,這個合格成熟的體系將會給企業帶來各種靈活的企業組織觀念,給企業的員工提供相應寬裕的條件以確保員工的潛力得到充分開發,讓員工發揮自己的特長和能力,盡心盡力地為企業服務,從而使企業在這個新的時代中保有自己的靈敏性和適應性,幫助企業在這個市場經濟紛繁競爭的大環境下實現自己的構想和目標。
傳統的人事管理觀念認為,“人”是一種技術要素,其地位和機械設備、土地等要素一樣,是并列平行的。這種觀念極大地束縛了人的思想,對于發展生產力產生了一定的阻礙作用?,F在關于人力資源的觀念打破了這種桎梏,不再把人放在和其他要素一樣的地位,而是把他看作是一個具有成長性以及建設性的因素,這個因素同時還有著很大的潛力進行發展,充滿了勃勃生機,企業因為了這個因素而活力四射,保持自己旺盛的生命力。現在的人事管理改變了過去的陳舊陋習,不再認為員工只有在受到“監視”“控制”時才能努力工作;相反,企業會不斷為員工創造各種有助于提升其主觀能動性的條件,使其自身的勞能力得到充分地發展。同時,現代的人事管理理論一改過去老舊理論“竭澤而漁”“跑了再招”這些既浪費了人才,又使得濫用的職權破壞了士氣這樣的情況,而開始像愛護水資源、石油資源一樣愛護起了人力資源。在現在的人力資源理念中,企業更加注重對資源的開發和投入,使資源的利用程度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實現對企業長遠利益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雙重提高。
2 在經濟發展中人才培養使用和創新的思路
那么,怎樣在當今嶄新人力資源管理機制下開展人才的培養使用和創新,應做到以下幾點。
2.1 對內部員工人性化管理,促進競爭意識
如上文所述,人力資源管理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去粗取精,提高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從而使企業在這個新的時代眾多競爭對手之中脫穎而出,在競爭中求發展。所以,在企業進行人力資源的管理工作時,要堅持“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思路。只有堅持以人為本,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激發員工的主人翁意識;只有傾聽員工的呼聲,才能真正想員工之所想,急員工之所急,使員工的積極性得到充分的發揮。同時,要完善企業的激勵措施,使員工的潛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并更好地為企業服務。企業的人事機構應該首先調查那些可以促進員工產生工作積極性的動力因素,并根據這些因素的內容和具體特點,有針對性地制訂具體措施,用來激勵員工的斗志和競爭意識;對于那些消極怠工、不肯付出的員工,則要出臺懲罰措施,使競爭意識深入人心,使企業得到飛速發展。
2.2 在外部招聘中針對人才做出吸引機制
要對企業的崗位采取公開透明的方式進行選拔,能者上,弱者下,不暗箱操作,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每一個員工都心服口服,不會對企業產生怨念,使企業環境成為適合人才發展的土壤,使人才愿意留下來,為公司奉獻出自己的力量。
2.3 建立培訓機制
要對公司的人才進行培養。現在是一個知識大爆炸的年代,知識的更新十分頻繁,如果企業不對員工進行培訓,那么員工的知識能力可能就會迅速過時。所以,只有對員工進行培訓,才能使企業不會在這個信息化時代中落伍。同時,培訓機制也屬于一種激勵措施,可以提高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
3 結 語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是企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同時也直接影響了企業人才培養使用與創新。只有完善了人力資源管理,才能使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提高,才能在當今的復雜競爭中取得先機,立于不敗之地。
主要參考文獻
[1] 盧曉中. 當代世界高等教育理念及對中國的影響[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關鍵詞] 人力資源管理; 引進人才; 挖掘潛力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22. 039
[中圖分類號] F272.9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2)22- 0069- 02
隨著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蓬勃發展,人才的價值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所認同。有人說,現代企業的管理主要比拼的就是人才的管理,也就是人力資源管理。一個企業如果想要發展下去,就必須要牢牢抓住他的命脈――人力資源。人力資源保障著企業的發展,人力資源也是企業發展的重要支柱。本文將就經濟發展中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性與在這個管理體系下人的培養使用與創新提出自己的見解。
1 經濟發展中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性
人力資源管理是指企業根據自身的需求,通過對企業的人力進行優化和重組,積極發揮出人的主觀能動性,充分挖掘出企業人力資源的潛能,為企業在原有基礎上創造出更高的價值,確保企業之前所制訂的戰略目標得以實現。也就是說,人力資源管理就是企業針對自身人力資源的配置所制定一系列政策或者實行相應的管理機制的措施或者活動。這些活動一般來說包含以下幾個方面:制定目標戰略;人員選募;績效以及薪酬管理;人員流動以及關系整理;以及員工的健康安全管理等。
一個企業如果想要長久地發展下去,就需要一個穩定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配合。因為對于一個企業來說,人才是能夠決定一個企業能否生存和發展的基本點。雖然一個企業的所有管理目標都是由這個企業的管理層所討論制訂的,但是,在日常工作中,這些管理目標的實行以及完成程度,都是由下屬員工的努力程度來決定的。也就是說,如果下屬員工的基本素質不高,不能很好理解以及貫徹管理者指定的目標,那些被制訂出來的計劃都將屬于鏡中花、水中月,那么所謂的“企業管理戰略措施”也將變為一紙空談。所以,當企業的人力管理系統得到充分的完善時,這個合格成熟的體系將會給企業帶來各種靈活的企業組織觀念,給企業的員工提供相應寬裕的條件以確保員工的潛力得到充分開發,讓員工發揮自己的特長和能力,盡心盡力地為企業服務,從而使企業在這個新的時代中保有自己的靈敏性和適應性,幫助企業在這個市場經濟紛繁競爭的大環境下實現自己的構想和目標。
傳統的人事管理觀念認為,“人”是一種技術要素,其地位和機械設備、土地等要素一樣,是并列平行的。這種觀念極大地束縛了人的思想,對于發展生產力產生了一定的阻礙作用。現在關于人力資源的觀念打破了這種桎梏,不再把人放在和其他要素一樣的地位,而是把他看作是一個具有成長性以及建設性的因素,這個因素同時還有著很大的潛力進行發展,充滿了勃勃生機,企業因為了這個因素而活力四射,保持自己旺盛的生命力?,F在的人事管理改變了過去的陳舊陋習,不再認為員工只有在受到“監視”“控制”時才能努力工作;相反,企業會不斷為員工創造各種有助于提升其主觀能動性的條件,使其自身的勞能力得到充分地發展。同時,現代的人事管理理論一改過去老舊理論“竭澤而漁”“跑了再招”這些既浪費了人才,又使得濫用的職權破壞了士氣這樣的情況,而開始像愛護水資源、石油資源一樣愛護起了人力資源。在現在的人力資源理念中,企業更加注重對資源的開發和投入,使資源的利用程度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實現對企業長遠利益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雙重提高。
2 在經濟發展中人才培養使用和創新的思路
那么,怎樣在當今嶄新人力資源管理機制下開展人才的培養使用和創新,應做到以下幾點。
2.1 對內部員工人性化管理,促進競爭意識
如上文所述,人力資源管理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去粗取精,提高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從而使企業在這個新的時代眾多競爭對手之中脫穎而出,在競爭中求發展。所以,在企業進行人力資源的管理工作時,要堅持“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思路。只有堅持以人為本,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激發員工的主人翁意識;只有傾聽員工的呼聲,才能真正想員工之所想,急員工之所急,使員工的積極性得到充分的發揮。同時,要完善企業的激勵措施,使員工的潛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并更好地為企業服務。企業的人事機構應該首先調查那些可以促進員工產生工作積極性的動力因素,并根據這些因素的內容和具體特點,有針對性地制訂具體措施,用來激勵員工的斗志和競爭意識;對于那些消極怠工、不肯付出的員工,則要出臺懲罰措施,使競爭意識深入人心,使企業得到飛速發展。
2.2 在外部招聘中針對人才做出吸引機制
要對企業的崗位采取公開透明的方式進行選拔,能者上,弱者下,不暗箱操作,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每一個員工都心服口服,不會對企業產生怨念,使企業環境成為適合人才發展的土壤,使人才愿意留下來,為公司奉獻出自己的力量。
2.3 建立培訓機制
要對公司的人才進行培養?,F在是一個知識大爆炸的年代,知識的更新十分頻繁,如果企業不對員工進行培訓,那么員工的知識能力可能就會迅速過時。所以,只有對員工進行培訓,才能使企業不會在這個信息化時代中落伍。同時,培訓機制也屬于一種激勵措施,可以提高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
3 結 語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是企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同時也直接影響了企業人才培養使用與創新。只有完善了人力資源管理,才能使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提高,才能在當今的復雜競爭中取得先機,立于不敗之地。
主要參考文獻
[1] 盧曉中. 當代世界高等教育理念及對中國的影響[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論文摘 要] 人力資源是在經濟發展中最重要的戰略資源,是企業能夠進行發展的重要依托,也是對企業發展的一種重要保障。只有抓住人力資源管理,將企業的資源進行充分的磨合開發,才能培養出合格的人才。同時在人才的培養和創新之中,人力資源管理也占有重要的一環。如果執行創新機制,減少人才流失,就不可以忽略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性。
隨著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蓬勃發展,人才的價值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所認同。有人說,現代企業的管理主要比拼的就是人才的管理,也就是人力資源管理。一個企業如果想要發展下去,就必須要牢牢抓住他的命脈——人力資源。人力資源保障著企業的發展,人力資源也是企業發展的重要支柱。本文將就經濟發展中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性與在這個管理體系下人的培養使用與創新提出自己的見解。
1 經濟發展中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性
人力資源管理是指企業根據自身的需求,通過對企業的人力進行優化和重組,積極發揮出人的主觀能動性,充分挖掘出企業人力資源的潛能,為企業在原有基礎上創造出更高的價值,確保企業之前所制訂的戰略目標得以實現。也就是說,人力資源管理就是企業針對自身人力資源的配置所制定一系列政策或者實行相應的管理機制的措施或者活動。這些活動一般來說包含以下幾個方面:制定目標戰略;人員選募;績效以及薪酬管理;人員流動以及關系整理;以及員工的健康安全管理等。
一個企業如果想要長久地發展下去,就需要一個穩定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配合。因為對于一個企業來說,人才是能夠決定一個企業能否生存和發展的基本點。雖然一個企業的所有管理目標都是由這個企業的管理層所討論制訂的,但是,在日常工作中,這些管理目標的實行以及完成程度,都是由下屬員工的努力程度來決定的。也就是說,如果下屬員工的基本素質不高,不能很好理解以及貫徹管理者指定的目標,那些被制訂出來的計劃都將屬于鏡中花、水中月,那么所謂的“企業管理戰略措施”也將變為一紙空談。所以,當企業的人力管理系統得到充分的完善時,這個合格成熟的體系將會給企業帶來各種靈活的企業組織觀念,給企業的員工提供相應寬裕的條件以確保員工的潛力得到充分開發,讓員工發揮自己的特長和能力,盡心盡力地為企業服務,從而使企業在這個新的時代中保有自己的靈敏性和適應性,幫助企業在這個市場經濟紛繁競爭的大環境下實現自己的構想和目標。
傳統的人事管理觀念認為,“人”是一種技術要素,其地位和機械設備、土地等要素一樣,是并列平行的。這種觀念極大地束縛了人的思想,對于發展生產力產生了一定的阻礙作用?,F在關于人力資源的觀念打破了這種桎梏,不再把人放在和其他要素一樣的地位,而是把他看作是一個具有成長性以及建設性的因素,這個因素同時還有著很大的潛力進行發展,充滿了勃勃生機,企業因為了這個因素而活力四射,保持自己旺盛的生命力。現在的人事管理改變了過去的陳舊陋習,不再認為員工只有在受到“監視”“控制”時才能努力工作;相反,企業會不斷為員工創造各種有助于提升其主觀能動性的條件,使其自身的勞能力得到充分地發展。同時,現代的人事管理理論一改過去老舊理論“竭澤而漁”“跑了再招”這些既浪費了人才,又使得濫用的職權破壞了士氣這樣的情況,而開始像愛護水資源、石油資源一樣愛護起了人力資源。在現在的人力資源理念中,企業更加注重對資源的開發和投入,使資源的利用程度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實現對企業長遠利益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雙重提高。
轉貼于
2 在經濟發展中人才培養使用和創新的思路
那么,怎樣在當今嶄新人力資源管理機制下開展人才的培養使用和創新,應做到以下幾點。
2.1 對內部員工人性化管理,促進競爭意識
如上文所述,人力資源管理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去粗取精,提高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從而使企業在這個新的時代眾多競爭對手之中脫穎而出,在競爭中求發展。所以,在企業進行人力資源的管理工作時,要堅持“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思路。只有堅持以人為本,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激發員工的主人翁意識;只有傾聽員工的呼聲,才能真正想員工之所想,急員工之所急,使員工的積極性得到充分的發揮。同時,要完善企業的激勵措施,使員工的潛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并更好地為企業服務。企業的人事機構應該首先調查那些可以促進員工產生工作積極性的動力因素,并根據這些因素的內容和具體特點,有針對性地制訂具體措施,用來激勵員工的斗志和競爭意識;對于那些消極怠工、不肯付出的員工,則要出臺懲罰措施,使競爭意識深入人心,使企業得到飛速發展。
2.2 在外部招聘中針對人才做出吸引機制
要對企業的崗位采取公開透明的方式進行選拔,能者上,弱者下,不暗箱操作,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每一個員工都心服口服,不會對企業產生怨念,使企業環境成為適合人才發展的土壤,使人才愿意留下來,為公司奉獻出自己的力量。
2.3 建立培訓機制
要對公司的人才進行培養?,F在是一個知識大爆炸的年代,知識的更新十分頻繁,如果企業不對員工進行培訓,那么員工的知識能力可能就會迅速過時。所以,只有對員工進行培訓,才能使企業不會在這個信息化時代中落伍。同時,培訓機制也屬于一種激勵措施,可以提高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
3 結 語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是企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同時也直接影響了企業人才培養使用與創新。只有完善了人力資源管理,才能使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提高,才能在當今的復雜競爭中取得先機,立于不敗之地。
主要參考文獻
[1] 盧曉中. 當代世界高等教育理念及對中國的影響[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關鍵詞 人力資源引進人才挖掘潛力
1 經濟發展中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性
人力資源是在經濟發展中最重要的戰略資源,是企業能夠進行發展的重要依托,也是對企業發展的一種重要保障。只有抓住人力資源管理,將企業的資源進行充分的磨合開發,才能培養出合格的人才。同時在人才的培養和創新之中,人力資源管理也占有重要的一環。如果執行創新機制,減少人才流失,就不可以忽略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性。
人力資源管理是指企業根據自身的需求,通過對企業的人力進行優化和重組,積極發揮出人的主觀能動性,充分挖掘出企業人力資源的潛能,為企業在原有基礎上創造出更高的價值,確保企業之前所制訂的戰略目標得以實現。也就是說,人力資源管理就是企業針對自身人力資源的配置所制定一系列政策或者實行相應的管理機制的措施或者活動。這些活動一般來說包含以下幾個方面:制定目標戰略;人員選募;績效以及薪酬管理;人員流動以及關系整理;以及員工的健康安全管理等。
一個企業如果想要長久地發展下去,就需要一個穩定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配合。因為對于一個企業來說,人才是能夠決定一個企業能否生存和發展的基本點。雖然一個企業的所有管理目標都是由這個企業的管理層所討論制訂的,但是,在日常工作中,這些管理目標的實行以及完成程度,都是由下屬員工的努力程度來決定的。也就是說,如果下屬員工的基本素質不高,不能很好理解以及貫徹管理者指定的目標,那些被制訂出來的計劃都將屬于鏡中花、水中月,那么所謂的“企業管理戰略措施”也將變為一紙空談。所以,當企業的人力管理系統得到充分的完善時,這個合格成熟的體系將會給企業帶來各種靈活的企業組織觀念,給企業的員工提供相應寬裕的條件以確保員工的潛力得到充分開發,讓員工發揮自己的特長和能力,盡心盡力地為企業服務,從而使企業在這個新的時代中保有自己的靈敏性和適應性,幫助企業在這個市場經濟紛繁競爭的大環境下實現自己的構想和目標。
傳統的人事管理觀念認為,“人”是一種技術要素,其地位和機械設備、土地等要素一樣,是并列平行的。這種觀念極大地束縛了人的思想,對于發展生產力產生了一定的阻礙作用?,F在關于人力資源的觀念打破了這種桎梏,不再把人放在和其他要素一樣的地位,而是把他看作是一個具有成長性以及建設性的因素,這個因素同時還有著很大的潛力進行發展,充滿了勃勃生機,企業因為了這個因素而活力四射,保持自己旺盛的生命力?,F在的人事管理改變了過去的陳舊陋習,不再認為員工只有在受到“監視”“控制”時才能努力工作;相反,企業會不斷為員工創造各種有助于提升其主觀能動性的條件,使其自身的勞能力得到充分地發展。同時,現代的人事管理理論一改過去老舊理論“竭澤而漁”“跑了再招”這些既浪費了人才,又使得濫用的職權破壞了士氣這樣的情況,而開始像愛護水資源、石油資源一樣愛護起了人力資源。在現在的人力資源理念中,企業更加注重對資源的開發和投入,使資源的利用程度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實現對企業長遠利益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雙重提高。
2 在經濟發展中人才培養使用和創新的路徑
那么,怎樣在當今嶄新人力資源管理機制下開展人才的培養使用和創新,應做到以下幾點。
2.1 對內部員工人性化管理,促進競爭意識
如上文所述,人力資源管理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去粗取精,提高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從而使企業在這個新的時代眾多競爭對手之中脫穎而出,在競爭中求發展。所以,在企業進行人力資源的管理工作時,要堅持“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思路。只有堅持以人為本,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激發員工的主人翁意識;只有傾聽員工的呼聲,才能真正想員工之所想,急員工之所急,使員工的積極性得到充分的發揮。同時,要完善企業的激勵措施,使員工的潛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并更好地為企業服務。企業的人事機構應該首先調查那些可以促進員工產生工作積極性的動力因素,并根據這些因素的內容和具體特點,有針對性地制訂具體措施,用來激勵員工的斗志和競爭意識;對于那些消極怠工、不肯付出的員工,則要出臺懲罰措施,使競爭意識深入人心,使企業得到飛速發展。
2.2 在外部招聘中針對人才做出吸引機制
要對企業的崗位采取公開透明的方式進行選拔,能者上,弱者下,不暗箱操作,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每一個員工都心服口服,不會對企業產生怨念,使企業環境成為適合人才發展的土壤,使人才愿意留下來,為公司奉獻出自己的力量。
2.3 建立培訓機制
要對公司的人才進行培養。現在是一個知識大爆炸的年代,知識的更新十分頻繁,如果企業不對員工進行培訓,那么員工的知識能力可能就會迅速過時。所以,只有對員工進行培訓,才能使企業不會在這個信息化時代中落伍。同時,培訓機制也屬于一種激勵措施,可以提高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人類的創造性活動推動了科技進步和經濟騰飛。新時期社會、經濟的發展需要大量具有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人才,時代賦予教育工作者培養創新人才的重要職責。本文探討化學教育在培養學生創新方面的作用以及如何開展以培養創新為目標的化學教學。
一、化學教育在培養創新方面具有獨特作用
所謂創新,包括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創新精神就是在創造過程中表現出來的那種自覺的、勤奮的、百折不撓的進取、探索、創造、敢于冒險的精神。創新能力是指根據一定的目的和任務開展能動的思維活動,產生新認識,創造新事物的能力。全面的化學教育要求既傳授化學知識和技巧,又訓練科學方法與思維,還培養科學精神和品德?;瘜W的教學過程,自始至終都充滿著培養和鍛煉學生上述思維品質的契機,特別是化學實驗教學。化學實驗是掌握化學知識的人門向導和手段,在化學實驗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教師指導下,進行實驗,訓練用實驗解決化學問題,學生以實驗事實出發形成化學概念,上升為化學規律,進而編織知識網絡,構筑知識框架,是經過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思維過程。通過實驗,幫助學生建立和鞏固化學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獲取化學知識,培養科學素質。教師適時引導學生結合實驗觀察過程,激發思維活動,實現由感性階段向理性階段的飛躍。因此,化學實驗教學不僅是化學教育的一種最有效的教學形式.而且對思維方法的培養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說化學教育在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訓練學生的科學思維方法、完善創造性思維方式,具有獨到的優勢?;瘜W教育是培養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
二、創新教育要求教師具備的基本素質
創新教育對教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作為教師,必須具有崇高的敬業精神和真摯的教育情感;必須掌握先進的教育理論與方法,善于啟發、誘導、鼓勵學生的創造活動;具有勇于開拓進取的創造才能和靈活的應變能力;思路開闊,不斷創造性地采集信息并加工輸出;教師自身應當具有遠見卓識,勇于進取,在實驗方法的革新、教具的創造、實驗設計等方面善于創新。在教學上,教師必須深刻領悟課程目標和課程內容的精髓,以讓學生在牢固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培養創新精神為目標,根據教學環節中的重要內容,進行課堂教學設計,有計劃地進行創新教學活動。具體的講:課堂教學緊扣主線,教學內容落到實處,把學生的思維導向重點,有相當的密度、廣度和深度地進行課堂訓練;課堂教學注重知識的內在聯系,教學過程嚴謹細致,層次分明,條理清晰;精確解釋概念、理論,精辟闡述問題,重點、難點處理得當,課堂教學精彩;教學手段靈活,注重啟發式教學,讓學生的思維活躍;課堂教學有時代氣息,使學生在新方法、新思想、新感受、新事物中汲取知識;教學生動有趣,充分展示教學藝術,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
關鍵詞:高校;創新;教育環境;創新人才
現今的社會是信息、網絡、新經濟時代,信息技術、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在社會經濟的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知識經濟直接依賴于知識和信息的生產、擴散和應用。同志曾指出:知識經濟、創新意識,對于我們二十一世紀的發展至關重要。因而在知識經濟時代,創新能力則決定著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
創新是知識經濟時代精神的集中體現,最寶貴的財富在于創新人才。學校是知識傳播和創新人才培養的主體,面對網絡與教育緊密相關的信息教育時代,高校如何才能培養和造就千千萬萬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人才呢?要想培養創新人才,就必須實現教育創新。為學生提供寬松的、能激發展創新潛能的環境。[1] (P.21-23)目前,學校和社會都為學生創設了適宜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優越環境,充分發揮出網絡在信息傳播和改變教育教學模式方面的作用。
校園創新環境的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只有大力加強學校內部創新教育環境的建設,營造出一個良好的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的創新環境,才能真正使創新人才的培養落到實處。各級各類學校都必須推進創新環境的建設,努力營造一個良好的校園創新教育環境。在網絡時代除了抓好校園網的建設,對學生進行網上獲取知識信息的培養教育之外,我們還應該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學校領導要高度重視校園創新教育環境的建設
“唯物辯證法認為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雞蛋因得到適當的溫度而變化為雞子,但溫度不能使石頭變為雞子,因為二者的根據是不同的?!?從另一方面講,如果沒有適當的環境和溫度,雞蛋永遠不可能變為雞子。可見在內因一定的情況下外因起著決定的作用。良好的創新環境就是培養創新人才的“外因”。一個好的外部環境是培養創新人才的先決條件。培養創新人才的根本還在學校,學校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環境的好壞至關重要。目前從社會的大環境來講,網絡信息已非常普及,校園基礎網絡的建設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而針對學生的素質教育、創新教育的試驗也在逐步向多元化拓展。這一切都為學校創新教育環境的建設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社會環境。
學校領導要提高認識、轉變觀念,真正認識到知識經濟時代對創新人才的需求、認識到國家的發展離不開創新人才的需求、認識到創新人才的培養離不開學校的創新環境,把學校創新環境的建設放在學校工作的中心地位。校領導不但要在硬件設施上投資,建設良好的網絡創新教育環境,更要定出目標,積極倡導,拿出措施,合理組織,有效監督,正確評價,營造出一個良好的培養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創新人才的創新軟環境。[2] (P. 23)
二、創新環境發展必不可少的是組織環境的建設
任何一個目標的實現必須有與之相適應的組織形式。創新人才的培養不同于應試教育所存在的組織機構,而是要有與之相配套的組織機構,圍繞創新人才的培養進行組織創新和制度創新,形成一個良好的、有效的、運轉靈活的組織機構。除了學校各職能部門明確職責,相互配合,共同為創新環境的建立創造良好的條件外,團委、學生會要密切聯系學生、引導學生、組織學生,以各種形式、各種層次的興趣小組、創新小組,展開豐富的活動。
三、課堂創新教學是創新環境建設的基礎平臺,創新教學離不開教材創新
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和創新人格。創新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激勵、啟發、引導,課堂教學是師生情感交流的場所,應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要開發并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就要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的作用。教師必須轉變觀念,注重培養學生創造的能力。在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模式下,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給予學生參與的權利和機會,鼓勵引導學生討論、質疑,發表自己的見解。
教材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主要媒體。教育主管部門、教材出版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緊跟時代步伐,根據教學大環境的發展不斷創新教材。這些教材從文字教材、音像教材、電子教材到網絡教材應有盡有。同時,各學校還依據自身特點開發新的創新教材。高校編寫出大量的結合自己特色的創新教材,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個性特長發展的需要進行選擇性學習,甚至可以自報選修課程、自主進行課題探索、研究。中小學也開始編寫適合本校使用的創新教材。多以強調學生的問題意識、探索體驗為主,充分讓學生感受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感受科學意識、創新精神。
四、建設創新環境的核心內容是開展各種形式的創新活動
(一)利用網絡平臺創新在網上設立創新主頁。在網絡時代,充分發揮網絡的“第一生產力” 作用,是創新環境建設的首要條件。素質教育、創新教育、創新人才的培養,已成為我國參與二十一世紀國際競爭的核心武器?;ヂ摼W和多媒體技術已成為拓展人類能力的創造性工具。這些能力在網絡時代是學生創新的基礎能力,是與讀、寫、算同等重要的基本能力。為了適應科學技術高速發展及經濟全球化的挑戰,要求學生具備迅速地篩選和獲取信息、準確地鑒別信息真偽,創造性地加工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二)成立興趣小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入門的向導,是創造力的源泉。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很多成功的科學家、藝術家都是由對所從事專業的興趣而走上了成功之路。達爾文對生物學的興趣,寫出了《物種起源》;愛迪生癡迷發明,而獲得了二千多項專利;丁肇中對物理學有興趣,而獲得諾貝爾獎。――培養興趣,開發學生的創造思維,興趣小組無疑是一種好形式。
同時,適時舉辦多種形式的創新競賽、創新展覽會、科技小制作、創新電視大獎賽、電腦建模、設計大賽、聯網創造、網絡遠程創新大賽等等,是使創新活動充滿活力的強大杠桿;
(三)根據個人能力參與教師的科研項目,使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與實踐相結合??墒箤W生更早地接觸科研創新活動,并受到教師更多的直接指導。同時,設立必要的“大學生教學實習與社會實驗基地”。參與教學實習與社會實線活動是培養高質量人才的重要教學環節之一,指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意識進一步提高。
以上這些活動的開展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意識、創新能力是非常有效的。
五、培養創新人才,離不開高水平的教師隊伍
美國阿克隆大學董事會杰出教授、著名高分子科學家程正迪教授認為:“要使中國的教育和科研真正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原動力,就要培養一大批優秀的創新人才,創新人才培養的關鍵,是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授隊伍。建立競爭機制和考評制度,確保教授隊伍的質量?!币虼?,學校要開展創新教育,關鍵要培養懂得創新教育、有創新能力的教師。[3] (P. 52)要培養出創新人才,先要培養出具有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水平的教師。具有創新教育理念的教師,不僅能夠自覺主動地去學習和落實已有的創新教育理念和經驗,還能夠根據自己以及學生的情況創造性地去開拓創新教育的新領域。因此,加速培養大批具有創新能力的高水平教師也是學校創新環境建設的重要方面。
校園創新環境建設的好,學校就會走上良性發展的軌道。但是,由于大、中、小學對創新人才要求的目標不同,創新環境的創設也應有所區別。高等教育階段要在繼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思維、創新人格的基礎上,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通過校園創新環境的建設,形成一個良好的校園創新教育環境,有一個良好的創新人才的培養氛圍。高校一定能夠培養出大批高素質的創新人才,中華民族就一定能夠實現百年的夙愿,實現偉大的復興,再度輝煌。
參考文獻:
[1]范剛.學校教育創新與課堂文化構建[J].中國教育 研究,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