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07 17:29:41
序論:在您撰寫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意義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核心素養在高中數學教學的落實意義
核心素養與高中數學教育的結合教學,對數學教學的發展和學生自身能力的成長都有積極的意義。新課改的發展趨勢下,高中數學教學理念的改革成為教學發展的重點,核心素養則成為教育發展的基本方向。通過核心素養的數學教學可以轉變以應試教育為主的教學,轉變為對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和理論應用能力的培養,讓教學順應時代的培養要求,促進高中教學體制的改革。對于學生來講,核心素養的教育是“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注重對人性以及人的能力進行培養,對與數學與核心素養培育的結合,是促進學生自身能力以及自身學習素養養成的重要途徑。因而二者的結合,不僅可以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對高中數學教育也更具實際的意義。[2]
二、核心素養在高中數學教學的落實策略
1.構建核心素養的教學理念,創新數學教學課堂
學生通過高中以及大學的學習,能掌握基本的社會生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對學生的培養不能只停留在理論的學習上,對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知識運用能力都有較高的培養要求,這就是學科的核心素養的培養理念,通過對學生的教育和培養,讓學生更加使用社會的發展需求。而對于高中的數學教育來講,就是對教學理念以及核心素養的觀念進行落實。根據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進行分析,部分教師的教學方式和觀念有一定局限性,從而導致核心素養教學課堂的效果得不到發揮,學生的學習能力得不到提升。因而,作為教師首先應該認識到核心素養的重要性,積極主動對核心素養下高中數學教學進行研究和分析,創新課堂的教學理念,注重對學生進行社會需求性人才以及綜合性人才進行培養,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各方面能力,讓學生得到理論和實踐運用的雙面成長。其次,在對具體的數學知識進行講解時,應該注重培養學生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讓學生能夠做到舉一反三,遇見問題時有自主的分析和判斷能力,促進學生學習能力和技巧的提升。[3]
2.將高中數學與情景教學相結合,營造核心素養培養氛圍
情景教學是優化教學課堂的重要的一種方式,可以帶給學生真實的體會,并且能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高中數學的教學中,根據具體講解的知識點設定合適的課堂情景,讓學生參與到情景教學中,這樣不僅可以豐富課堂教學的趣味性,還可以激發學生?⒂朧?學課堂的積極性。例如,在講解統計的基礎知識時,可以構建以統計為主題的情景課堂,讓學生學習到認識到統計所具備的特點和具體的運算技巧。教師事先通過故事的方式構建情景,先在課前用疑問的方式引進課堂內容,如果有100本使用過的課本,讓學生通過抽取其中一本進行磨損程度以及新舊程度的分析,然后通過這一樣本來概括其他書的情況,讓學生對這樣的分析方產生興趣。在此時教師就可以引入統計具體知識點并進行講解,然后系統化的為學生整理和歸納之前故事中所體現的知識點并對故事的問題進行正確的解答,加深學生的理解的同時,又讓學生參與進課堂,提升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再例如,對概率的知識點進性講解時,可以為先為學生講解概率的概念,然后再進行情景構建。在生活中時常會遇見概率相關的問題,(2016年全國I高考題)某公司的班車在7:30,8:00,8:30發車,小明在7:50至8:30之間到達發車站乘坐班車,且到達發車站的時刻是隨機的,則他等車時間不超過10分鐘的概率是多少?鼓勵學生在平時上學時對該問題進行實踐,然后再引入概率知識的學習,讓學生在輕松的課堂氛圍下進行學習,既理解知識的意義又學習到知識的用法,落實對學生的核心素養教育,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和進步。
3.豐富數學教學模式,由單一向多元化轉變
高中數學的內容是比較復雜難懂的,僅僅依靠單一的教學模式,會使得教學課堂的枯燥和無聊,學生也會沒有學習的激情,不利于學生數學成績和學習能力的提升和進步。因而,讓數學教學課堂向多元化的方向轉變是促進教學成效以及學科核心素養養成的關鍵。教師在實際的數學知識點講解時,結合核心素養的培養方案選擇合適教學方法,使得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在理論和應用方面都有提升,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進步。例如,教師可以設定疑問課堂,定期組織用一堂課來對學生近段時間數學學習的難點和問題進行解答。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對學生的數學知識點進行查漏補缺,同時也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讓學生對問題和難點進行總結也是鍛煉學生的歸納能力和判定能力,在課堂的提問也活躍課堂的氣氛,鍛煉學生組合語言和表達能力。另外,多媒體也是豐富教學模式的一種工具,教師通過利用多媒體展示教學的課件,還可以通過視頻和圖片立體的傳達數學語言以及拓展更多書本教材以外的知識,在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推進學生數學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促進學生數學素養的養成。
關鍵詞:信息素養 信息技術教學 培養能力
當今社會是科技社會、信息社會,我們可以通過各種途徑獲取所需信息。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正在通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影響和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因此,作為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人才應具備一定的信息素養,懂得如何獲取、篩選和利用信息,同時具備一定的信息素養也是在現代社會生存的基礎條件之一。
一、有關理解信息素養的含義
信息素養一詞最早在美國提出,目前對信息素養的定義比較多,美國圖書館協會認為:信息素養是人們知道什么時候需要信息并找到、評價及有效的利用信息的能力。可以說信息素養既是一門藝術又是一種技能。說信息素養是一門藝術因為它包括了社會﹑哲學﹑文化等內容;說信息素養是一種技術因為他包括了各種有效的使用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的技能。信息素養由信息意識;信息知識;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四部分構成。此外,還有很多專家從教育技術學和心理學等角度給信息素養下定義。
二、提高教育者自身的素養,重視信息素養的全面培養
信息技術作為一門邊緣學科,長時間以來不被信息技術老師重視,由于既沒有考試的壓力也沒有學校的檢測評估,因此信息技術老師只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教學,并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和規范的教學活動,極大多數的信息技術老師都是應付了事,從而造成了學生不重視信息技術的局面。所以說信息技術老師作為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主體是影響學生信息素養的關鍵。信息技術老師對待信息技術的態度就是學生對待信息技術課堂的態度。假如一個信息技術教師不能不斷地及時的更新新的信息技術知識,那么就會影響教學質量,也會影響學生信息素養的提高。正所謂身教勝于言傳,教師一定要為學生做出一個好的榜樣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提高自身的信息素養。因此,教師是一切教育思想和信息技術產生實際效能的重要因素。基于這些因素,新課改實施以來我國對信息技術教學的要求不斷提高,對教師自身素養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作為一名教師要跟緊時代的步伐,主動提高自身素養,不斷進步。
三、立足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努力提高學生信息素養
目前,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普及利用,傳統的圖書資料利用方法已經難以適應信息社會發展的需求,更是遠遠不能滿足課堂教學的要求。在信息課堂上要以強烈的信息意識引導學生產生強烈的發現欲和濃厚的的學習興趣,采用多樣的教學方法。即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我們要采用多種信息技術教學方法,把它們綜合起來,使學生感受到信息素養的重要。
首先,在課堂中要善于創新,善于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傳統的教學方法和一些落后的觀念已經遠遠不能適應當代的課堂教學。因此,在教學課堂上我們要添加具有時代象征意義的元素。例如,在講課時可以讓學生實踐操作,還可以組織各種活動展示同學們自己收集到的各種信息,進行比賽,使學生們感受到信息帶給我們的樂趣。盡可能多的為學生搭建展示自己信息能力的舞臺,這樣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其次,信息技術教育要與其他的教學活動緊密結合,將信息素養的培養遷移到其他方面的教學活動,以便于更好地培養信息素養。最后,信息技術教學要充分發揮其功能,將信息素養靈活應用于生活實踐。學校之所以開設信息技術這門課程一方面是為了使學生掌握一定的技術,另一方面也是順應了時展的要求。
四、豐富課外實踐活動,應用感知信息素養的重要性
再好的理論技能如果不能合理恰當的應用于生活實踐,那么它都只是一紙空文,是沒用的“廢品”。因此,要把信息素養應用到生活實踐中去。這就需要豐富的課外實踐活動,在各個領域中應用信息素養,鍛煉學生應用信息素養的能力。在一些實踐中也可以有意識的使學生認識到信息素養的重要性。例如,現在普及的互聯網,可以從互聯網的功能以及給人們帶來的效益方面入手,讓學生感受到互聯網的重要性。還有一些高科技產品帶給我們的便捷,例如,電話的發明,試想如果沒有電話我們又會是什么樣子。此外,還可以舉辦一些競技類的比賽,自己動手發明創造。這些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還可陶冶情操,鍛煉實踐能力及探究能力,更好的感知信息素養的重要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總結:
信息素養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信息素養的培養需要長久堅持。要在各種各樣的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尤其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我們更要利用各種方法,各種
資源對學生進行信息素養的培養,滲透信息素養的重要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信息素養的應用能力。這是當代社會對我們的要求,也是生存的基礎之一。
參考文獻:
[1] 劉向永.董玉琦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方法的評析與應用策略[j].
[2] 朱璽.信息素養概念比較及培養[j].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數學;學習素養;學習技能;情操品質
“教人求真,學做真人”,是學校教育教學的根本任務和現實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教會學生學習探知的方法和策略,同時還要強化學生高尚品質和情操的培養。在新課程改革下,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素養,成為教師課堂教學的重要職責之一。教師只有將知識教學與情操培養進行有機統一、高度融合,才能實現學與教的和諧發展、持續進步。
一、初中生良好數學學習素養樹立的教學意義
(一)學生的“主人翁”意識顯著增強。學生是課堂教學之中的“主人”,是教師教學的重要對象。學生主體需要將自己置身到課堂教學全局之中,才能達到教學合一目標。這就決定了學生必須將學習活動當作應盡職責、履職盡責。初中生積極向上學習素養的有效培養,能夠促使自身把學習教材內容、解決數學問題、參與教學活動作為份內之事和根本要求,主動配合教師開展教學活動,深入研究分析,從而展現出課 堂“主人翁”的地位和特性。
(二)學生的“求知欲”潛能顯著增強。學習的道路不是平坦的,而是曲折的、坎坷的,需要克服一個個艱難險阻,這就需要學生保持知難而上、 克難求進的學習精神和堅定信念。初中生良好數學學習素養的培養,有助于學生主體保持強烈的求知欲望,面對學習上的困難,內心能夠保持積極、向上的情感,迎著問題勇敢前行、迎著挑戰直接面對,視困難為挑戰、視壓力為動力,主動地想辦法,找方法,解決好遇到的難題,從而實現學習效能的顯著提升。
(三)學生的“進取感”意志顯著增強。在良好數學學習素養體系構建中,進取爭先意識是其重要的一個方面。初中生進取爭先意識的有效樹立,能夠觸動初中生保持強烈的學習情感,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深入地思考研究分析問題,對教師部署的任務和要求,積極思考和探究、歸納和分析、反思和改正,努力提升自身的學習效能,從而保持嚴謹細致的學(上接第4頁)
習品質進入課堂,推進教學互動的進步和發展。
二、實施的途徑和策略
(一)構建融洽的教學氛圍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學生群體的學習素養樹立,首先是良好學習情感的建立。教育實踐學指出,教學氛圍對學生學習情感的培養具有潛移默化的渲染作用。因此,教師應將良好融洽教學氛圍的構建擺在首要位置,當作根本任務。首先要構建良好師生友誼。現實課堂教學中,師生關系不融洽、師生關系緊張現象不同程度存在,對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情感具有阻礙作用。因此,教師要注重師生良好關系的構建,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的人格,多與他們進行思想、情感的交流,走進學生心靈深處,成為知心朋友,以此構建起融洽師生關系,使得初中生情感轉移,形成積極能動學習情感。其次要營造生動趣味場景。教師設置場景的目的,是為了促發初中生的學習潛能,更好地參與教學活動。教師要將數學教材的趣味特性、生活之美以及文化底蘊等特點予以有效的呈現,將貼近初中生生活、學習現實的真實事物、案例予以充分展示,將現代化的科技成果運用進課堂教學之中,展示其時代特色,從而營造出寬松、生動、趣味的教學氛圍,提升學生學習狀態。
如在《軸對稱圖形》教學進程中,教師如果直接以書本知識告知學生群體,學生學習情感難以調動,而利用投影儀、電腦、教學課件等現代教學裝備,能夠將軸對稱圖形的特征以及性質,通過現實生活中的“飛機”、“蜻蜓”等日常生物予以直觀、形象、動態的呈現,幫助初中生認清軸對稱圖形的特征,調動起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進入到學習探究的實踐進程之中。
(二)建立深刻的互動環節
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是為了更好的適應社會,改造社會。這其中離不開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和溝通。而課堂教學進程之中,交流、討論是其重要活動形式之一,能夠培養和提升學生的交際能力、表達能力和協作能力。這為初中生良好數學學習素養的培養提供了充足有力地條件。
如在《從問題到方程》的教學中,給出了例題:“某排球隊參加排球聯賽,勝一場得2分,負一場得1分。該隊賽了12場,共得20分。該隊勝了幾場?”我并沒有直接讓學生用方程來描述這個相等關系,而是先讓學生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再組織學生深入地交流討論算術法、列表法、方程法這幾種方法的優劣性,通過比較,體會到方程解法的優越性。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主動設置出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的教學環節,有意識地組織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進行深刻的協作互助,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見解,主動與他人進行交往協作,從而在深入交流中、深刻協作中,形成正確認知觀點,全面掌握學習內容,培養良好的交際交流能力。
(三)施行深入的探究教學
探究實踐是錘煉素養品質的有效途徑、重要手段。課堂教學進程中,實踐探究是必不可少的教學環節。學生主體在探究研析數學教材知識點以及數學案例的進程中,其動手能力、思維能力以及克難求進品質等方面,能夠得到深入鍛煉和有效提升。初中數學教師要切實強化對初中生數學實踐探究能力的培養和訓練,相信學生,放手讓他們進行數學探究,引導他們圍繞教學任務和教學要求,對知識點的內涵、問題解答的策略等,進行細致、認真、嚴謹的探究和分析,錘煉初中生的數學實踐技能、探究素養和歸納判斷等能力,從而逐步樹立知難求進、刻苦鉆研的學習素養和學習品質。
如在“如圖所示,在ABC中,∠BAC=60°,BP平分∠ABC,CP平分∠ACB,試求出∠BPC的度數是多少?”的問題案例教學中,教師采用探究教學法,只適時點撥,將解析問題的任務部署給學生予以完成。學生在閱讀、研析數學案例內容進程中,意識到該問題需用 “三角形內角和定理”來解決,而這一內容是該節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解題思路的分析活動,在合作、自主研析等進程中,得到此題解題思路為:先根據三角形內角和定理求出∠ABC+∠ACB的度數, 再由角平分線的性質得出∠PBC+∠PCB的度數,再由三角形內角和定理即可得出結論。在此基礎上,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解答問題活動,并根據解題活動初步歸納解題的策略和方法。
這一進程中,學生在教師的有序引導和深入指點下,進行了細致有序的問題探析等實踐活動,自始至終都有初中生進行思考探析的“蹤跡”,初中生在其中動手能力、探究能力等方面得到切實鍛煉,逐步樹立起主動探究,勤于探索的數學學習素養。
(四)開展有效的反思辨析
反思是自我辨析、自我剖析的有效手段,也是良好數學學習素養的必備素養。教師應該有意識的組織和引導初中生對自身的學習、解析、實踐等活動,進行深入的思考和評析,回顧學習的表現以及實踐的效果,在客觀總結、深入辨析中,獲得正確的學習策略,良好的學習素養。
如“關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有兩個不等實根x1、x2。(1)求實數k的取值范圍。(2)若方程兩實根x1、x2滿足,求k的值”教學中,教師在學生完成解題任務后,在講解指導環節,組織學生M建合作學習小組,進行自我反思和辨析活動,學生在合作討論過程中,對自身的解題過程予以分析,并深刻認識到該題解題的關鍵是靈活運用根的判別式以及根與系數的關系,同時完善解題思路。在此題中,學生極易由>0,求出(1)中k的取值范圍,再根據根與系數的關系得出,根據得出,求出k的值為0或2,然而很多同學忽略了(1)中k的取值范圍,忘記了要舍去k=0,故k的值只有2。在本例中,通過讓學生自我反思和辨析,使學生理解在“根與系數關系”應用時,必須要考慮的取值范圍。
總之,良好數學學習素養的培養,是長期復雜的教學工程,教師需要持之以恒,緊扣課堂教學新課標要求,挖掘有效教學深刻內涵,實施科學教學策略,組織和培養初中生的數學學習素養,實現教與學二者在能力和素養的共同發展進步。
【參考文獻】
四大模塊中的“問題解決”元素
在課程目標模塊中,從《課程標準》中所確定的義務教育階段數學學科在“問題解決”上要達到的總目標可以發現:《課程俗肌氛攵浴拔侍飩餼觥鋇哪勘晟柚悶向于“發現、提出問題”“應用、實踐”“合作”及反思。圍繞著問題解決總體目標,《課程標準》縱向上分別列出各學段學生經過學習后應達到的問題解決方面的學習目標,這些目標內容是相互聯系且隨著三個學段上升而螺旋上升的。例如:針對“發現問題”,第一學段發現問題的前提是“在教師的指導下”,背景是“從日常生活中”,問題難度是“簡單”;第二學段發現問題的前提變成“(自己)嘗試”,背景和問題難度依然分別是“從日常生活中”與“簡單”;到了第三學段,發現問題的前提是“(自己)初步學會”,背景變成更復雜的“具體的情境”,難度也增加成“從數學的角度發現問題”,額外還提出了“綜合運用數學知識和方法等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增強應用意識,提高實踐能力”的要求。
在內容標準模塊中,《課程標準》從橫向上把教學內容分為“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計與概率”以及“綜合與實踐”四大板塊。觀察具體的內容設置可以發現:“問題解決”元素在“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計與概率”板塊中,主要表現為運用該板塊所學的知識技能解決具體的數學問題,比如“解決與常見的量有關的簡單問題”;而只有在“綜合與實踐”中,才有一套完整的從“經歷實踐”到“發現、提出問題”,再到“提出設計思路”“制訂簡單方案”“分析解決問題”,最后“評價反思”的問題解決流程。
在實施建議模塊中,《課程標準》給出了課程的教學建議、評價建議、教材編寫建議以及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建議。其中,在“合理把握‘綜合與實踐’的實施”的教學建議中,《課程標準》強調“綜合與實踐”模塊的實施是“以問題為載體、以學生自主參與為主的學習活動”。這種活動學習,區別于其他模塊對具體知識的探索活動,也區別于教師的直接講授,而是創造情景,讓教師通過問題驅動學生全程參與和實踐。在這段描述中,可以明顯看出“問題解決”的元素。對評價建議環節,《課程標準》給出了問題解決的評價參考建議:“應當采用多種形式和方法,特別要重視在平時教學和具體的問題情境中進行評價”,并以第二學段某問題為例,給教師評價學生問題解決能力提供示范。
對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的啟示
盡管《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針對“問題解決”提出一系列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建議及評價建議,但是當老師希望通過《課程標準》的指引培養學生問題解決的能力,容易會出現一種疑惑:“問題解決”重視的是問題解決的結果(成功解決數學問題),還是問題解決的方法、過程及體會呢?從以上文本分析可以看出,《課程標準》針對“問題解決”元素的描述基本上偏向于問題解決的結果,這容易導致老師在教學過程把“問題解決”當成“知識技能”來教,把“問題解決”的考核與“知識技能”的考核相混淆,即只要學生能夠利用所學解決具體問題,就當作學生擁有了問題解決能力。這偏離了《課程標準》設立“問題解決”目標的初衷,也與當前出臺的中國核心素養框架有所偏離。
相比于《課程標準》對“問題解決”偏向“結果導向”的描述,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框架更偏向于“過程導向”,這都體現在后者對“問題解決”的重點表現描述上:“善于發現和提出問題,有解決問題的興趣和熱情;能依據特定情境和具體條件,選擇制訂合理的解決方案;具有在復雜環境中行動的能力。”而且,從《課程標準》設立的“問題解決”的總體目標可以發現,盡管提到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制訂方案”,但是卻沒有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框架所提到的“解決問題的興趣和熱情”,從中可以看到一些泰勒模式的影子,重視“情感態度”的闡述和培養,注重結果導向而缺少對過程體會的重視。
由此可見,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框架的出臺,可以指導和改善原有《課程標準》的不足。通過核心素養強調的“過程導向”,可以引導和修正《課程標準》對“問題解決”目標、內容、教學建議、評價建議中偏向“結果導向”的不足;同時,也需要增加對“解決問題的興趣和熱情”方面的描述與建議。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從數學學科中落實學生發展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劉祖希.我國數學核心素養研究進展――從數學素養到數學核心詞再到數學核心素養[J].中小學教材教學,2016(7):35-40.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 (2011 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2.
【關鍵詞】數學 核心素養 培養 撲克牌 興趣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9.204
一、幼兒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的現狀與困惑
幼兒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屬啟蒙階段。特別是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的交融是智力的核心。數學常識類的活動是一種啟蒙性的的學習,是幼兒初步建構數與物相對應的過程、形成循序漸進邏輯思維的能力,但從并不是說我們像培養數學家那樣培養一個未來的社會自然人。
(一)心智發展與期望值矛盾
幼兒期的孩子個個好奇、好問、好探索,他們什么都想學;我們常希望孩子超越平凡,提前讓孩子接觸數學,在幼兒階段給孩子們報珠心算,強迫孩子學習數字、不斷教孩子算數等等,但孩子能堅持下來嗎?有可能導致孩子學數學的興趣被泯滅了,這方面的心智被教的模式桎梏了。
(二)單調運算c綜合能力矛盾
蒙特梭利說:“兒童將所學的概念一般化。”這是個智力過程,是一種內心中的深層創造。讓幼兒面對枯燥的數字寶寶,反復要求讓幼兒認識、死記硬背,按成人的要求來加減,剛開始效果不錯,但隨著孩子的成長,慢慢發現孩子進步慢,因為輕視了思維能力的引導與培養,影響其成長。
(三)自主學習與干預引導矛盾
每個孩子都存在著自身的獨特性,都有著自己不同的學習知識的方式,一樣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材料用在不同的幼兒身上有不同的效果。孩子運算能力是有限的,是逐步認識數與數之間的關系,對小數目的抽象運算有可能能正確把握,但不能按成人運算的方法要求孩子。
二、以撲克牌游戲為例,開啟幼兒的數學核心素養培育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強調了幼兒數學的教學并不是讓孩子掌握特定的數學知識結構,而是最終強調讓孩子在游戲中、生活中培養其數學意識和思維方式教育。其最終的目的是讓孩子在生活游戲中利用數學思維來解決生活問題。“玩撲克牌和下圍棋、象棋等有相同的地方,對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計算能力等都有一定的幫助。”
(一)認識數的序與量的不同功能
小小撲克牌,益智小幫手;五十四兄弟,四種花色系;玩法花樣多,好玩又有趣。
1.認識54張撲克牌。
教育學家烏申說:“沒有絲毫興趣的的強制學習,將會扼殺幼兒探求真理的欲望”。在班級益智區中投放了撲克牌是一種常見的游戲材料,當孩子們參與活動中看到牌,就主動和我說起過新年中家長爸爸媽媽們也在玩,“老師,我會玩”“有大王、小王的”“有數字寶寶”借著孩子們的興趣點,把一張一張的撲克牌展現我們的一體機上,請認識的孩子帶動所有的伙伴們認識54張撲克牌,A、2、3、4、5、6、7、8、9、10、 J11 、 Q12、 K13、大、小王。活動后,孩子們意猶未盡,陸陸續續從家里帶來很多撲克牌。成了餐后活動中最受歡迎的小游戲,使幼兒在愉快、輕松的環境中認識撲克牌上數字,孩子與孩子之間的感染帶動了學習,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排序與定位功能。
興趣是學習的重要動力,興趣也是思維能力的重要動力。孩子們在同伴游戲中擺擺、玩玩、找找的過程中觀察、探索著,發現A、2、3、4、5、6、7、8、9、10,每張牌都有四張,在此基礎上,我帶孩子們玩起撲克牌“排排隊”的游戲,有的孩子先把A放在最上面,然后再把2、3、4、5、6、7、8、9、10依次擺上去,有的孩子們自己在家庭生活環境中有一定的經驗,把J11 、 Q12、 K13、大、小王都排完整。
在近期的益智區中,參與的孩子們都很專注,幼兒在實踐操作中,孩子們觀察發現的越來越多,“老師,這個牌上有不同的圖案,有愛心的,這個是……”幫助孩子們進一步了解撲克牌中的秘密,我和孩子們仔細觀察,分別是黑、紅、方、草四種圖案,圖案都是橫著,數字都是豎著,孩子們沉浸在觀察探索中,他們并不只是在玩,更多地吸收小知識,鍛煉著大腦和思維。
3.可能性與識別術。
從小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強化孩子對數學對象的本質屬性和內部規律的間接反映的能力,并使孩子能按照一般的思維規律認識數學內容,對孩子的成長是十分有益的。我們又換了一種玩法,同伴兩兩合作,拿一張牌遮住牌的一部分,猜一猜可能是幾,隨著圖案特征的越來越明顯,可能性越集中,識別正確的概率也在增大。這一過程,既讓孩子建立了數與形的對應概念,也潛在地培養了可能性推理思維能力。
(二)簡單游戲之數學思想的培養
撲克牌多種多樣的玩法,如找不同圖案、接龍、比大小等,正是運用數學思維于其中,但表現形式又較為直觀,容易理解與接受,因此不失為對孩子進行數學思維啟蒙的有效方法。
1.分揀數色與歸類思維。
在幼兒自主性探索能力不斷發展的基礎上,以游戲的形式帶動孩子們玩撲克牌上的花色分揀,按顏色來分撲克牌,紅與黑,看看誰分得快;按黑紅方草四色的圖案來分撲克牌,看看誰第一個完成,孩子們在玩中學著給撲克牌歸類分類,通過動手動腦來提高思維能力。
2.數字接龍與數序思維。
利用撲克牌的四種花色,讓孩子分類別,引導孩子概括事物的特征,并根據特征進行歸納。撲克牌中紅桃、黑桃、方塊、梅花四種花色,簡單而明快,孩子很容易識別與記憶。玩同一副撲克牌,不同有游戲規則,體驗不一樣的樂趣。
3.比較大小與比較思維。
用撲克牌中的數字比大小。讓孩子通過數牌面圖案點數的個數,在進一步認識數字的同時,直觀的、形象的感受大小的存在,從而逐漸熟悉大小的概念。如和孩子玩1-10以鵲摹氨卻笮 幣蝗四靡壞比大小,出牌的時候鼓勵孩子大聲把自己要出的牌報出來,從而加強對數字的認識,大牌管小牌,誰大誰收起牌。
(三)綜合提升篇
綜合運用靈活多變的游戲方式來培養幼兒解決數學核心素養的勇氣和能力,從培養幼兒多維角度思考問題的角度出發,設計各種不同的游戲,引導幼兒從多角度思考,尋求多種解決的方法。
1.湊十游戲與速算思維。
可以讓幼兒嘗試玩湊十游戲,把牌全攤在桌面上,輪流撿牌,把能湊到10的兩張牌撿走,也可以撿三張,鼓勵孩子們嘗試挑戰、體驗成功的樂趣。
2.拆數游戲與推理思維。
每個幼兒解決問題的方式都不同,無論這些方式是否有效,都是幼兒智力思維活動方式的體現,也可從簡單的8能拆成幾和幾,到8+4中拆誰,如拆4成2和2,一個2給8湊成10,或4需要6,那么8中取6,剩下2.
3.摸獎游戲與概率思維。
為了激發幼兒的想象力、思維了,在玩撲克牌游戲中還可以這樣引導:摸1張可能是什么花色,摸2張,摸3張……,反之,先預定10張牌,怎么保證摸到想要花色的牌,在玩的過程中,還有很多很多可以引導孩子們思考的東西。
游戲是幼兒生活中最有活力和充滿喜悅的活動,是學習中非常有效的方法。平時生活中,以撲克牌為媒介的數學游戲簡單實用,我們的目標不是簡單認識數字、學會枯燥的加減,而是在幼小的心靈中埋下數學的種子,通過合作交互、思辨對話、形象體驗開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
參考文獻
[1] 金浩. 學前兒童數學教育概論[M]. 上海: 華東師范大出版社,2000.
[2] 沈丹丹. 淺談數學意識及其培養[J]. 安徽教育, 2002( 4) : 28- 29.
[3] 梁龍芳. 幼兒園區域活動中教師非言語行為的個案研究[D]. 西北師范大學 2014
1.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黑龍江哈爾濱 150040;2.黑龍江省旅游職業技術學院,黑龍江哈爾濱 150040
[摘要] 目的 研究枳實薤白桂枝顆粒對心肌缺血模型大鼠血流變指標和抗氧化作用的影響,為新藥開發和臨床應用提供藥效學依據。方法 經標準II導聯心電圖篩選合格的雄性SD大鼠,隨機分成正常組、模型組、枳實薤白桂枝顆粒高劑量組、中劑量組和低劑量組、陽性對照組。各組先連續7天灌胃給予相應藥物,從第5天開始,除正常組外其余各組同時腹腔注射異丙腎上腺素(5 mg/kg),連續3 d,制備心肌缺血模型。檢測大鼠血液流變學指標變化,分光光度法檢測血中MDA、SOD、GSH-Px和NO水平。結果 與正常組相比,模型組大鼠的全血粘度、血漿粘度和纖維蛋白原水平明顯升高,MDA和GSH-Px水平顯著升高,SOD、NO水平明顯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模型組相比,各治療組上述指標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枳實薤白桂枝顆粒可能通過清除氧自由基、提高機體抗氧化能力,從而改善心肌缺血大鼠血液粘濃凝聚的狀態,起到保護心肌的目的。
關鍵詞 枳實薤白桂枝顆粒;心肌缺血;血液流變學;抗氧化
[中圖分類號] R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5)01(b)-0159-03
枳實薤白桂枝湯是東漢張仲景治療胸痹名方,由枳實、薤白、桂枝、瓜蔞、厚樸5味藥組成,具有通陽開結,泄滿降逆功效。現代臨床上已廣泛用于心血管、呼吸和消化系統疾病的預防及治療,療效顯著[1-3]。在前期工作中,將枳實薤白桂枝湯其改良為顆粒劑型[4],解決了傳統水煎劑服用劑量上難以控制、儲存和攜帶不便等缺點。該研究采用異丙腎上腺素復制心肌缺血大鼠模型,觀察不同劑量的枳實薤白桂枝顆粒對模型大鼠血流變指標和抗氧化作用的影響,進一步探討枳實薤白桂枝顆粒對心肌缺血的保護作用與機制。
1 材料與方法
1.1 實驗動物與儀器
清潔級雄性SD大鼠,體重(220±20) g,由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實驗動物生產許合格證號:SCXK黑2008004)。實驗期內,大鼠均自由飲水。
BL-420F生物機能實驗系統,HX-200動物呼吸機;全自動血液流變分析儀;756PC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
1.2 藥品與試劑
枳實薤白桂枝顆粒:由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實驗中心提供(批號:20110906);復方丹參片;鹽酸異丙腎上腺素注射液;戊巴比妥鈉、肝素鈉; 丙二醛(MDA)、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一氧化氮試劑盒(NO)。
1.3 實驗方法
1.3.1 模型制備及分組給藥 實驗于2014年4月—7月進行,取健康大鼠 72 只,腹腔注射1%戊巴比妥鈉(40 mg/kg)麻醉,采用BL-420F生物機能實驗系統檢測標準II導聯心電圖,篩選出正常心電圖大鼠60只進行實驗。隨機分成6組,每組10只,即正常組、模型組、枳實薤白桂枝顆粒高劑量組、中劑量組和低劑量組、陽性對照組(復方丹參片)。
枳實薤白桂枝顆粒高、中和低劑量組及陽性對照組給藥濃度分別為1.2 g/kg、0.6 g/kg、0.3 g/kg和0.15 g/kg,按10 mL/kg灌胃給予相應藥物,正常組及模型組灌服同體積蒸餾水,每天1次,連續7 d。第5天開始,除正常組腹腔注射同體積生理鹽水外,其余各組參照文獻[5]均于灌胃給藥后1 h腹腔注射異丙腎上腺素(ISO)注射液(5 mg/kg)連續注射 3 d,時間間隔均為 24 h。
1.3.2 指標檢測 末次腹腔注射異丙腎上腺素6小時后,各組大鼠用1%戊巴比妥鈉40 mg/kg腹腔麻醉, 腹主動脈取血,分別用肝素鈉和枸櫞酸鈉抗凝,測定血流變指標及纖維蛋白原。另取血2 mL, 3 500 r/min-1離心15 min,分離血清。用756PC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檢測MDA、SOD、GSH-Px和NO,按試劑盒說明書操作。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用t檢驗。
2 結果
2.1 枳實薤白桂枝顆粒對心肌缺血大鼠的血液流變學的影響
與正常組相比,模型組全血粘度、血漿粘度和纖維蛋白原顯著升高(P<0.05);與模型組相比,枳實薤白桂枝顆粒高劑量組、中劑量組與陽性對照組上述指標顯著降低(P<0.05)。提示,枳實薤白桂枝顆粒能使心肌缺血大鼠異常升高的全血粘度、血漿粘度和纖維蛋白原水平明顯降低,改善血液粘濃凝聚的狀態。見表1。
2.2 枳實薤白桂枝顆粒對心肌缺血大鼠氧自由基的影響
與正常組相比,模型組MDA含量顯著升高,SOD、NO含量明顯降低,GSH-Px活性顯著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模型組相比,各治療組上述指標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枳實薤白桂枝顆粒能通過清除氧自由基、提高機體抗氧化能力,從而改善心肌缺血狀態,起到保護心肌的目的。見表2。
3 討論
缺血性心臟病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 的簡稱,在我國CHD的發病率及死亡率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是危害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CHD屬中醫學“胸痹”和“心痛”范疇,中醫藥在抗心肌缺血和防治冠心病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日益受到學者的重視。
枳實薤白桂枝湯出自漢代張仲景《金匱要略》,是治療胸痹證的名方,后世醫家用來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療效顯著。研究表明,枳實薤白桂枝湯可明顯降低高脂血癥大鼠血脂水平,改善血液流變學指標和抗氧化作用[6-7];并發現枳實薤白桂枝湯中橙皮苷、新橙皮苷和圣草酚具有心肌細胞保護作用,而圣草酚的活性最強,且呈良好的量效關系[8]。臨床研究表明枳實薤白桂枝湯可進一步改善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MMP-9、TIMP-1 水平及其基因表達,促進粥樣斑塊的穩定性[9]。
心肌急劇的暫時性缺血與缺氧導致冠狀動脈供血不足,是冠心病基本的病理生理過程,改善心肌缺血狀態是防治冠心病的關鍵。血液粘滯性的增加是使冠脈血流量減少的重要因素之一,全血粘度是反映血液流變性的最重要的指標。血液流變學的異常改變可導致紅細胞攜氧能力減弱,血流阻力增加,因而加重心肌缺血缺氧,促進心律失常的發生。該研究結果表明模型組全血粘度、血漿粘度和纖維蛋白原顯著升高;枳實薤白桂枝顆粒能使心肌缺血大鼠異常升高的全血粘度、血漿粘度和纖維蛋白原水平明顯降低,從而改善了血液粘濃凝聚的狀態。
此外,CHD的病因與氧自由基的生成、代謝密切相關。研究證實,機體脂質過氧化水平增高與冠心病發病率呈正相關,而機體抗氧化水平與CHD發病率呈負相關[10]。NO是一種血管活性物質,具有擴血管活性作用,在缺血過程中起到重要的的調節作用[11]。內皮來源的NO能調節心血管系統,對缺血心肌具有保護作用[12]。心肌缺血狀態下引起中性粒細胞大量聚集于缺血區,使氧自由基過量堆積,機體脂質過氧化作用增強,引起細胞膜的結構和功能損害,從而加劇缺血組織損傷[13-14]。該研究結果顯示:模型組大鼠血清中MDA含量明顯升高,SOD、NO和GSH-Px活力明顯降低,說明異丙腎上腺素使大鼠體內氧自由基代謝發生障礙,脂質過氧化作用增強,與相關文獻結果一致[13-14];而枳實薤白桂枝顆粒高、中和低劑量均能使心肌缺血模型大鼠血清MDA 含量明顯降低,血清SOD、NO和GSH-Px活力顯著提高,尤其以高劑量組作用最為明顯。提示枳實薤白桂枝顆粒具有明顯的抗氧化作用,可能通過提高機體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來防治CHD的發生與發展。
綜上所述, 枳實薤白桂枝顆粒不僅能改善心肌缺血引起的血液流變學的異常狀態,還可以提高機體的抗氧化能力, 抑制脂質過氧化物的產生,對CHD的發生具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參考文獻
[1] 王金鎖.枳實薤白桂枝湯治療竇性心動過緩45例療效觀察[J].實用全科醫學,2005,3(1):86.
[2] 顧慶華,黃棟.枳實薤白桂枝湯加味治療氣滯痰阻型反流性食管炎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急癥,2012,21(1):140-141.
[3] 魏慧淵,陳浩,蘇蕾,等.枳實薤白桂枝湯治療不穩定性心絞痛30例[J].中國中醫急癥,2011,20(3):462-463.
[4] 張楠.枳實薤白桂枝顆粒的制備工藝研究及質量標準研究[D].哈爾濱:黑龍江中醫藥大學,2012.
[5] 閻艷麗,于永軍,宋曉宇,等.當歸芍藥散及煎劑對異丙腎上腺素所致大鼠心肌缺血的影響[J].遼寧中醫雜志,2006,33(9):1203-1204.
[6] 夏寒星,張業. 枳實薤白桂枝湯對高脂血癥大鼠血脂及血管內皮功能的影響[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 2012,18 (10):224-226.
[7] 夏寒星,張業. 枳實薤白桂枝湯對高脂血癥大鼠血液流變學指標及抗氧化作用的影響[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 2012,18(11):170-172.
[8] 王程,張玉峰,趙筱萍. 枳實薤白桂枝湯抗心肌細胞損傷活性成分的發現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 2013,38(10): 1601-1605.
[9] 戴飛,陸曙,蘇偉,等.枳實薤白桂枝湯對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MMP-9 /TIMP-1 的影響[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3,19(14):307-310.
[10] Dem acker PN, et al. Indications for the presence of circulating per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s in WHHL rabbits treated with antioxidants[J].A thero sclerosis,1993,102(1): 691.
[11] Ziche M,Morbidelli L,Choudhuri R,et al. Nitric oxidesynthase lies downstream from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induced but not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induced angiogenesis[J].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1997,99(11):2625.
[12] TokoH,Zou YZ,M inam ino T,et al. Ang ions in II type 1a receptor is involved in cell infiltration,cytokine production,and neovascularization in infarcted myocardium[J].Arterioscler Throm b Vasc Biol,2004,24 (4):664-670.
[13] Zweior J L.Mwasurement of superoxide derived free radieal in the reperfused heart,Evidence for a free radical mechanism of reperfusion injury[J].BiolChem,1988,262(12):1353.
關鍵詞:小學數學;核心素養;解決問題;教學實踐
所謂數學核心素養,是在新的數學教學要求上形成的新的數學教學理念,旨在對學生的教學培養方面要體現出整體性、基礎性以及前瞻性。在教育部出臺的深化教育改革文件中,對核心素養這一關鍵問題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數學,數學學科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的培養意義,要打造數學教學的核心素養,加強核心素養在數學教學的各個階段的體現。核心素養是什么,核心素養的結構體系如何,核心素養在數學教學中應當怎樣具體落實,以上便是本文需要解決的三個問題。
一、體現教育本質訴求
小學數學是義務教學階段重要的發展性科目,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礎性科目和拓展性科目。在素質教育日益被重視的當代教育中,將核心素養體現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不僅能夠促進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個性發展以及數學思維能力,更是體現了現代教育的本質要求。在新課標中明確指出數學教學應當適應于學生的發展需要,因材施教。好的數學教育不僅要傳授給學生數學基礎知識,比如數學的相關概念、解題技巧、計算公式等,更要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思想,提升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全面掌握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而數學核心思想的培養重視正好體現了新課程標準對數學教學的多層次要求。因此而言,強化學生核心素養培養,是現代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教學方式,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必然途徑。
二、以聯系的觀點整體把握數學核心素養
關于核心素養,我國著名的數學特級教師曹培英對此有明確的解釋。他將此分為兩個方面的層次,即數學整體視角以及關聯數學內容,和六個具體的核心,分別是推理能力、抽象觀念、模型構建能力、空間觀念、數據分析觀念以及基本的運算能力。
(一)立足數學整體視角
從數學這門學科的整體角度去把握數學的核心素養,首先要了解數學的本質和數學學科在教育人這一塊的意義。能夠滿足數學本質及價值的基本核心素養使數學當中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以及模型的構建能力。數學的推理能力是解決數學問題的思維過程,在兩個命題判斷中進行進階性的轉化,推理過程需要應用到數學知識中的諸多定理、命題以及運算公式,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數學的嚴謹性;數學的抽象能力,主要是與現實世界的對立,在數學學科中,能夠將數學某些具體聯系轉化為抽象的概念,以概念形式把握數學方面的知識;數學模型的構建能力,在問題的解決方面主要是針對一些與圖形和數字有關的問題,通過構建基本數學模型,使問題變得更為清晰和明確,從而更好地解決現實中的真實問題。以上數學中的三大能力是基本的數學核心素養,在數學教學中,能夠體現數學科學的嚴謹性、抽象性以及應用性。在數學整體學科視角上,這三個基本核心素養在數學中又繼續表現為數學交流、數學思維以及問題解決。
(二)關聯數學內容
這是數學核心內容的第二個層次。在這個層次中,主要體現出來的核心素養比上一層次更為復雜,如空間觀念、幾何直觀以及數據分析、運算能力等等。而這些數學核心素養,其實與數學是分不開聯系的。在小學數學中,以上核心素養明確表現課本內容中的認識圖形、概率問題、數學基本運算問題。小學生階段,需要注重掌握的核心素養是運算能力,這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也是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基礎。在此基礎上,小學學生能夠逐漸試著將數和形進行結合,樹立數形結合的數學核心思想。除此之外,小學數學學科中所體現出來的核心思想還有創新思想,創新思想也可以說是所有學科皆有的核心思想。所以說,數學核心思想與數學教學內容是相互聯系互為表里的關系,掌握數學核心思想,要對數學教材進行深刻的研讀。
三、注重教學實踐的具體落實
數學核心思想在小學階段的培養,還需要教師將此不斷進行實踐應用。要以小學的理解能力為基礎,進行教學實踐的路徑探索。
(一)深入解讀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核心素養
以解決問題為例,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養成與教材是離不開的。教材當中的問題和知識是數學教學的精華部分。數學教材中的每一個公式、每一個概念、每一道例題,都需要進行具體的分析和把握。于此同時,對于教材的解讀還應該不斷挖掘其中的核心素養,根據教學內容實質,明確教材中的核心素養,并在教學過程中得以落實。比如在解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問題時。首先要對其面積計算公司有一個熟悉的了解,能夠準確地應用計算公式,并且相應地,能夠將該問題當做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模板。在解決這個問題當中,存在諸多的數學核心素養,如推理、空間觀念以及數學模型構建能力等等。不管怎樣,多參與數學問題的解決實踐,是一種經驗的積累,也是一種數學思想意識能力的提升。
(二)在知識和技能形成過程中融入數學核心素養
小學是數學學習的基本解決,重在形成小學生的數學知識,促進小學數學的發展應用。這個過程中,也要進行數學核心思想的融入。通過數學核心思想的各個方面,使學生獲得良好的數學思想和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逐漸建立起完整的知識結構,舉一反三。比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講到乘法這一章,出現許多乘法運算方面的問題,那么課堂上可以不單單限制于引導學生運用公式運算,可以為學生創設一個問題的情境,在情境中,引導學生的抽象問題具體化意識,增強學生的符號化思想,促進學生模型構建與現實問題的緊密聯系感。
(三)在解決問題過程中體現數學核心素養
在小學數學學習的整個過程中,都離不開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特別是在解決一般數學問題時,都需要運用數學核心素養從多方面去分析解決數學問題。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具體體現數學核心思想。比如在學習小數的乘除時,可以給學生創造一些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的題目,如自來水的收費問題等等。
(四)核心素養的培養重在堅持
任何一種素養的培養都要形成習慣才能體現其真正的意義。要想形成習慣,堅持應用是極為必要的。數學核心素養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這是一個不斷積累歷練的過程。因此,教師可以在每一節課中,強調數學核心思想的應用,并在數學問題具體解決過程中,融入數學核心思想。除此之外,在課堂以外,也不能放松數學核心思想的培養,可以適當引導學生進行數學的實踐,鼓勵學生參與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將理念和概念應用于現實,積累實踐經驗,并意識到自身的不足之處,堅持不懈,落實核心素養的實踐培養。
結束語:總而言之,數學核心素養的養成,首先要掌握數學核心素養的基本內涵和價值,在解決問題實際中不斷體現和融入數學核心思想,并堅持不懈,促進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的落實,最終養成良好的數學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陳六一,張浩.可見的小學數學核心素養――以“埃及分數”教學為例[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6,08: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