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13岁女生发关系要赔偿吗,解开老师裙子猛烈进入动漫,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红粉,麻花豆传媒国产剧mv免费软件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景觀設計規范大全范文

時間:2024-04-09 15:35:27

序論:在您撰寫景觀設計規范大全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景觀設計規范大全

第1篇

關鍵詞:生態,城市,園林,建設,設計,景觀

 

[前言]目前隨著建設生態住宅、綠色住宅的興起,房地產開發商在住宅小區建設的同時突出進行園林綠化、為業主營造溫馨優美的生態居住環境。目前新近住宅小區的園林綠化設計更加突出地域特色、具有鮮明的個性,符合當地的民族風格,從而發揮最佳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建設生態宜居園林城市以從形象化轉到保證生態可持續性發展的軌道上。目前建設生態宜居園林城市以在全國迅速普及,從中心城市普及到中小城市及村鎮。2009年5月7日,全國綠化委員會、國家林業局授予遼寧沈陽為“國家森林城市”及“園林城市”。筆者針對建設沈陽生態宜居園林城市的基本思路有以下幾點看法;

一、堅持規劃先行科學合理確定生態宜居園林城市的布局。政府規劃部門堅持規劃先行,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嚴格界定生態保護用地、水系及水源保護用地、文化建設用地、旅游發展用地和工業發展用地。規劃生態功能區,保留沈陽市東北部原始次生林和人工林,重點發展生態旅游業,發展鐵西、渾南高科技產業;沿渾河兩岸建綠色長廊和文化公園、觀光公園等城市綠肺,在行政、居住和商貿功能區分別建設不同規模的生態和綠化用地,成為具有生態特色的中心城,實現城市功能的合理布局。所有的建設項目必須服從規劃,嚴格審批建設用地,不得擅自突破規劃。

二、生態宜居園林城市的園林景觀設計;

生態宜居園林景觀設計是在傳統園林設計的基礎上,具有建筑、植物、美學、文學、地域等相關專業知識的設計人員對自然環境進行有生態意識改造的思維過程和籌劃。具體講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圍內,運用園林藝術和工程技術手段,通過改造地形、種植植物、營造城市建筑和布置園林、道路、橋梁等途徑創造貼近自然環境和生活、游憩環境的過程。通過景觀設計,使環境具有美學欣賞價值、日常使用的功能,并能保證地域生態可持續性發展。在設計上體現人類文明的程度和價值取向及設計者個人的審美觀念。景觀設計的內容要根據地域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設計理念,大面積的河域治理,城市總體規劃大多是從人文地理,生態角度出發;突出的大型主題公園設計伴隨幾個中等水平的園林公園及星羅棋布的街道景觀設計服從規劃和園林的角度出發;規劃面積相對合理的城市廣場,小區綠地.住宅小區庭院等是從詳細規劃與建筑角度出發設計園林景觀.在規劃及設計過程中對景觀因素的考慮包括鋪裝,雕塑,涼棚,座椅,燈光,果皮箱、及人工植被,河流等仿自然景觀等等.

三、城市住宅小區園林綠化設計應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住宅小區園林綠化設計是生態宜居園林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本地自然條件的合理利用,二是對園林植物的合理選擇。合理利用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減少不必要的大興土木,這樣不僅可以減少資金投入,降低養護成本,而且更加貼近自然。自然起伏的多變地形比平面整齊的地形更令人感到輕松、溫馨與浪漫,更富有詩情畫意,錯落有致的建筑在小區園林綠化簇擁中更能顯示出生態宜居園林城市的特點。在園林植物的選擇上應以鄉土植物為主,還可適當選取用一些適應性強、觀賞價值高的外地植物,改善小區的植物種植結構。論文大全。設計施工中應模仿自然生態環境進行布置,講求喬木、灌木、花草的層次搭配,造就春花、夏蔭、秋實、冬青的四季景觀。強調人性化生態宜居住宅小區的園林綠化設計,要特別強調人性化。人們置身在園林綠地中是為了休閑、運動和交流,因此,園林綠化所創造的人工環境氛圍要充滿生活氣息,做到景為人服務的,具有人情味。人們能在樹蔭下乘涼、聊天、散步,天真活潑的孩子們能在草地和石縫中找到小蟲,捉到蝴蝶蜻蜓;老人們外出歸來能有個歇腳的地方。因此在住宅小區入口及分戶入口,都要進行綠化,使人們被綠色環抱,盡情享受園林景觀,隨時隨地地享受到新鮮空氣、陽光雨露、鳥語花香以及和諧的人際關系。建設高質量優美的生態宜居自然環境、人文環境對人們的工作、生活和健康都會產生重大影響,因此,提高生態宜居生活區域質量已成為當今住宅小區的硬件建設必要條件。

四、提高城區綠化建設質量

全面推進生態宜居城市建設的過程中,在創建生態宜居園林城市的基礎上,應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把創建生態園林城市作為生態建設的長遠目標之一,進一步完善綠化生態系統,把加快城市園林綠化建設步伐作為改善生態環境、美化人居環境、優化投資環境的重點工作,努力為沈陽市民打造一個天藍、地綠、水清、人和的綠色生態宜居家園。沈陽城市建設部門,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制定了以城區道路、渾河兩岸綠化為骨干,廣場和公園及庭院綠化為中心,全方位立體綠化模式。2010年的沈陽市園林綠化宗旨是改建八個公園,增加通透性、可游性、觀賞性。經引活水入園,節能循環用水,使公園因水而富有生機和靈氣。論文大全。在突出位置點綴具有東北民族特色的雕塑,結合滿清歷史,圍繞東陵、北陵打造遼寧地域文化氛圍。

五、綠化環境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

城市綠化需要動員全社會力量,使城市綠化轉為廣大市民的自覺行動。由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沈陽城市面貌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城市變綠了、變美了,人居環境明顯改善。城市綠化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作用日益顯現出來。沈陽市獲得“國家森林城市”及“園林城市”為招商引資創造的環境因素可見一斑,沈陽城市品位逐年提高。通過加快城市綠化建設,使城區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城市各主要道路由過去的光禿禿的路變成如今的綠意簇擁,鮮花環抱,園林隨處可見,使廣大市民的生活環境貼近自然.小橋流水綠樹草坪可謂春光無限。生態園林城市促進了城市可持續發展。城市綠化有力地帶動了城市化進程,優美的人居環境每年都吸引大批農村富余勞動力向沈陽市內轉移。推動了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優美的環境吸引了大量的外來資金和項目,市內幾個開發區聚集了數萬家外資企業及合資企業、促進沈陽市經濟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中心城市作用日益增強。科技、文化、衛生等社會事業也呈現出快速發展的良好局面。當然水源和水量的限制是北方園林發展的制約因素,沈陽正大規模的引水入城,渾河及南北運河正在發揮其改善城區小氣候的作用,水系是生態宜居城市建設的最重要的條件。

沈陽市城市綠化雖然進入“國家森林城市”及“園林城市”的行列,但城市綠化水平、綠化質量與與廣大市民的要求相比,還存在著差距。應堅持以人為本,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發展綠色經濟,強化以城市園林綠化為重點的生態環境建設,努力把沈陽市建成山水特色突出的園林型綠色生態城市。論文大全。在抓好經濟建設的同時,全面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和污染整治,切實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近幾年來,沈陽市創建了國家園林城市、以建設生態宜居為目標,接近實現“藍天、碧水、綠地、宜居、綠色工程,2010年伊始便改造景觀公園,環城綠化帶、鐵路、道路兩側綠地、廣場綠地和小區綠景的建設工作。

[結束語] 建設沈陽生態宜居園林城市的基本路線正在實施,2010初沈陽太原街“萬㎡”大綠地”項目總投資3.5億元,今年投資約2億元以開工立項,沈陽對引進項目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對不符合環保規定的建設項目一律不審批,堅決制止高污染、高耗能項目。發展生態工業園建設,依據循環經濟理念、工業生態學原理和清潔生產要求設計建立。通過物流或能流傳遞等方式把不同工廠或企業連接起來,形成共享資源和互換副產品的產業共生組合,建立“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的物質循環方式,使一家工廠的廢物或副產品成為另一家工廠的原料或能源,尋求物質閉路循環、能量多級利用和廢物產生最小化,最終實現園區污染“零排放,使沈陽天藍、水碧、山綠、城美,一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經濟社會與生態環境協調持續發展、歷史古跡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新沈陽正在崛起,并堅定不移地朝著現代機械制造業基地、生態旅游名城的目標大步邁進!

[參考文獻]

[1]城市綠地設計規范GB50420-2007

[2]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標準 ((暫行)

[3]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 GB50180-93

第2篇

關鍵詞 繁茂種養殖場;規劃設計;山西靈石

中圖分類號 X71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3)03-0216-02

1 靈石縣繁茂種養殖場現狀

靈石縣位于山西省中部地區,晉中市西南部,東經111.77°,北緯36.83°,地處黃河支流汾河的中游,太原盆地與臨汾盆地之間,是華北通往西北之交通要塞,戰略地理十分重要。縣境四周環山,與臨縣形成天然的分界,境內山巒重疊,溝壑縱橫,高差懸殊,山地和丘陵面積占90%以上。下莊位于靈石縣的中北部,屬于低山丘陵區,地表分割零碎,呈波狀起伏,自然土壤多屬黃土質和紅黃土質山地黃土。

靈石縣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0~11 ℃。氣候總的特征是春季干旱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涼氣爽,冬冷干燥。全年1月最冷平均氣溫在-4.6 ℃,最熱的是7月,平均氣溫為23.6 ℃,年平均無霜期159 d,約為4月中旬至10月中下旬,降水集中在7—9月間,年平均降水量為520 mm,年平均相對濕度為58%,光照充足,該項目基地海拔為800~1 200 m。

靈石縣為碳酸鹽褐土向淡褐土發展的過渡地帶,以淡褐土為主。全縣共有4個土類、8個亞類、25個土屬、65個土種。主要分為山地草甸土、棕壤、褐土、山地褐土、淡褐土、碳酸鹽褐土。淡褐土分為耕種洪積黃土狀淡褐土和耕種黃土狀淡褐土2個屬。

繁茂種養殖場位于靈石縣下莊以北,距離靈石縣20 km。靈石南通蒲鐵鐵路,沿汾河峽谷縱貫縣境,為太原通往晉南和京都通向西北之要塞,自然地理條件十分優越,獲得與傳輸信息速度快,電力通訊條件也十分優越。

規劃所在區域屬于暖溫帶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晝夜溫差大,年平均溫度為9.9~10.6 ℃,無霜期為162 d,年降雨量為520 mm,年相對濕度為58%,光照充足。規劃地海拔約900 m,地形平坦,土壤為褐土,土壤質地為輕壤,pH值為7.0~7.2,水源條件十分充足,適合建立養殖場、牧草區及林地的種植。

2 規劃設計依據

一是平面規劃設計規范、規定。二是1∶5 000場地現狀地形圖。三是中國北方地區綠化技術規范。四是靈石縣繁茂種養殖場規劃可行性報告。五是建設單位對項目的主導思想。六是實地調查資料。

3 規劃設計目標

本規劃將繁茂種養殖場定性為具有良好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反映場區工人勞作、生活、休閑、娛樂的綜合性空間。

4 規劃設計原則

一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原則。根據當地的自然生態條件,合理選擇樹種,使樹木、花草的種植都與當地的氣候條件相適應,既經濟,又達到了體現當地特色的作用。選擇適生樹,實現最大的生態效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經濟林種植與生態風景林種植相結合原則。三是功能性原則,以人為本,滿足場區工人勞作、休閑、娛樂需求。重視使用者的需求,按其需求做好總體的布局,要有利于全場工作環境,減少建設中的種種矛盾,提高環境質量等方面的功能要求。四是“崇尚自然”,尋求人與自然的和諧。將接近自然、回歸自然貫穿于整個設計與建造中,使自然、建筑小品、人與山水之間能夠互相融合,形成和諧的景象。五是經濟合理原則。六是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相結合原則[1-2]。

5 規劃設計指導思想

一是充分發揮綠地效益,滿足場區員工的不同要求創造一個幽雅的環境,美化環境、陶冶情操,堅持“以人為本”,充分體現現代的生態環保型的設計思想。二是植物配置以鄉土樹種為主,疏密適當,高低錯落,形成一定的層次感;色彩豐富,主要以常綠樹種作為背景,用四季不同花色的花灌木進行搭配。三是場區之中道路力求通順、流暢、方便、實用。周圍的綠地不僅可以對養殖場起到延伸和襯托作用,而且又能獨立成景,使全區的綠地形成既獨立又聯系的綠地體系。四是綠化景觀設計圍繞場區文化的內涵,營造出“五境”即“品味高雅的文化環境,輕松愉快的交流環境,催人奮進的勞作環境,舒適宜人的休閑環境,和諧統一的生態環境”。充分體現種養殖場區的景觀特性[1-2]。

6 總體規劃布局

通過對主導思想的把握,本次規劃設計中本著方便生活、促進經濟、優化環境的基本思想進行布局,根據用地的特點,場區總體劃分為5個區域,即5個組團,通過道路區域分隔開來,形成相對獨立又聯系的區域,每個小組團的植物種植有機結合,形成較大的室外共享空間。為了滿足場區工人居住生活的需求,選在地勢開闊平坦區域北半部設立了低層住宅區,共3棟,形成“品”字狀,意寓做人以品為要。在整個規劃區域中間部位設辦公區,方便與居住區和場區的聯系。據地勢條件將養殖區建于場地南端。各區域通過道路進行連接,從北至南由寬5 m曲線形道路貫通,自然優美。本規劃設計了一系列與場區南北軸線相呼應的觀景林帶,用現代的設計手法給人以全新的視覺沖擊和空間體驗。

6.1 功能結構分區

6.1.1 生活娛樂休閑區。根據規劃主導思想在場地北部設娛樂休閑廣場。由于廣場人流量較大,在主入口的一側設停車場,方便車主停放車輛。廣場里有不少的體育健身設施,人們可以在勞作之余,在廣場上自由娛樂,可以說這里也是人們散心的好地方。位于廣場下部道路左右相對的部位,由2片大型疏林草地組成,人流最為集中,其生活區即掩映于左側疏林草地中,呈“品”字狀分布,意寓做人以品為要。在生活區還設籃球場和健身路,以促進工人增加體育鍛煉。在主路右側一處設弧形閱覽,以便場區工人可以在閑暇之余閱覽書刊雜志以增進科技知識含量。

6.1.2 安靜休息區。為東主入口左側疏林草地,以丁香和連翹栽植為主,簡單,清新,在其間設木制四角姐妹亭與木質精致花架,配以碎小汀步,通向主路。勞作歸來,人們可以在該區休息或者是欣賞風景。

6.1.3 藥用植物種植區。種植文冠果、黃櫨木、杜仲3種樹種,該區樹木種植采用規整式弧線形嵌聯式,既相互獨立又彼此聯系,規則而不呆板,美觀而經濟。

6.1.4 常務辦公區。位于西側入口廣場右側,其植物配置與生活娛樂休閑區類似,采取不規則自然式,主要以欒樹和金銀木為主,力在創造一個輕松愉悅的辦公環境。辦公樓前設圓形花壇,內種菊科草花,意寓高潔。在此區域,又設1個網球場,以便辦公人員就近娛樂之用。在這里,還有一個安靜休息區花架的孿生架,2個花架隔路相望,遙相呼應。

6.1.5 養殖場區。該區樹木亦由3種構成,分別為梨、桑、核桃,皆既具經濟價值又具觀賞價值。既能得到良好的經濟效益,又能達到悅目的視覺享受。養殖場即位于此林區,為特意安排,目的是統一勞作區,方便勞作收獲。

6.2 景觀和空間格局

本設計的景觀格局和空間格局可以概括為主要以弧線形輔以直線形景觀軸貫穿起來的空間系列。規劃范圍內四周視線有開有合,娛樂休閑區在視線和空間上半開放;有一次主口視線完全開放;經濟林區和生態景觀林區則通過地形和植物加以圍合。景觀軸同時也是視線廊道。空間的閉合與開放,場景的不同,動靜的不同等都給人豐富的視覺享受[3-4]。

6.3 道路系統規劃

弧線形景觀路,也即是全區環路,規劃路寬為5 m,為場區主路,由北至南布置,自由舒展,連接和貫穿各功能區和多個景觀(功能)節點。它也是一條供工人散步和慢跑的道路,方便工人和訪客快速抵達工作區和景區各個區域。次要線路寬為3 m,從與主路相銜連,是各次入口的必經之路。全區分3個主入口,北部廣場區由廣場進入、東側由直線形道路進入,西側由半圓形鋪裝廣場進入,皆與主路連通。

6.4 種植規劃

6.4.1 植物品種。

(1)結合居住區的具體條件,選擇了易長、易管、耐旱、耐陰的鄉土樹種,樹冠大、枝葉茂密的落葉闊葉喬木,間以常綠樹和開花灌木,落葉少,病蟲害少、無飛絮、無刺、無毒、無刺激性的植物,做到一年四季都有景可觀。選用葉色、花色或樹形變化豐富的鄉土樹種或在當地適應性比較好的落葉喬木樹種,如楊樹、銀杏、國槐等。闊葉常綠喬木同落葉喬木比葉有光澤;同針葉喬木比不像后者那樣陰沉[5-6]。針葉常綠喬木的色調最深,給人以蒼勁有力之感,用它作為深色調的點綴。文冠果為山西特色樹種,陽性,耐半陰,耐旱,耐寒,樹冠球形至長圓形,春日白花滿樹,綠葉光潔,種子可食可榨油,成片栽植,美觀,經濟。黃櫨,習性中庸,耐寒,耐干旱,耐瘠薄和堿性土壤,霜葉紅美艷麗。亦叢植觀賞,相當美觀。欒樹樹種,春季嫩葉多為紅色,入秋葉為黃色;夏季開花,滿樹金黃,十分美麗,在生活區和辦公區廣泛種植應用。

(2)灌木在選擇時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如葉子的大小、形狀及色彩等。因為在一塊綠地中灌木過多會使綠地看起來比較擁擠。因此,要合理搭配灌木,可采用早春連翹的嫩枝新葉與淡雅、清香的丁香搭配起來,黃白相間的金銀木與冠大蔭濃的刺槐搭配起來,金黃的連翹與挺拔銀色的白樺搭配起來,青翠的側柏與葉形美麗的元寶搭配起來,可以等到季相的華麗對比。

(3)草坪的運用。草地能大大降低空氣的含塵量,而塵土中混有大量的細菌;減輕城市噪音;降低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鞏固土壤;減低地表徑流,減少水土沖刷,保護露天水體免受污染;比地面在陽光照射時,對視覺所起的作用柔和而衛生。在整個居住區規劃中采用了大面積的草坪,簡潔的草坪,是豐富的園林景物的基調。如同繪畫一樣,草坪是繪畫的單純而統一的底色和基調,色彩絢麗,輪廓豐富的樹木、花草、建筑、山石等,則是繪畫中的主色和主調。正如明朝楊基詠春草詩有句云:“嫩綠柔香遠更濃,春來無處不茸茸,近水欲迷歌扇綠,隔花偏襯舞裙紅”,體現了草地在園林造景中的作用。在居住區中草坪的應用可以使居民的視野開闊,春天萬物復蘇時,一家人坐在門前的草地上,其樂也融融,避免門前高樹叢立給人帶來的壓抑感[7-14]。

6.4.2 配置手法。在植物的布置手法上,符合中國園林的形式,重樸實疏落,反映自然界中植物的自然景觀,矯揉造作,不用成行成排,規則種植,更不陳列品似的擺布樹團、樹群,明代造園家文震亨在《長物志》中曾說“……必以虬枝枯干,異種奇名,枝葉拂疏,位置疏密,或水邊石際,橫偃斜坡;或一望成林,或孤枝獨秀”,要因地制宜,隨天然環境,任其自然。

6.5 建筑小品

建筑小品的設置是為居民創造優美、舒適的居住環境,也是構成環境的一部分。座凳與桌凳:座凳、桌凳是居住區最普通的設施,其功能是為居民提供休息、賞景、社交的條件,本身也具有裝飾性。位置:根據居民經常活動、聚會的場所,在住宅前的空地、廣場、林下等處設置了座椅,制作材料采用鋼筋混凝土,面層用水磨石。花架與亭:花架是以植物材料作頂,將植物生長與人們休息、觀賞緊密的結合,具有接近自然的特點。采用木制花架,造型簡潔輕巧。亭是供人們休息、遮蔭避雨的建筑小品。在東入口左側的疏林內采用體量較小的四角雙亭,以滿足人們的需要。

7 參考文獻

[1] 郭定海.襄陽市大李溝濱水景觀設計[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2(3):38-40.

[2] 唐龍寶.淺談城市小區綠地景觀植物的應用[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11):134-135.

[3] 殷霈瑤,安文彬,朱政敏.北方地區園林樹木的配置[J].特種經濟動植物,2003(3):31.

[4] 何小弟,沙文林,曹登基.園林樹木栽植三原則[J].中國花卉園藝,2003(15):42-43.

[5] 駱中釗,張野平,徐婷俊,等.小城鎮園林景觀設計[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6.

[6] 申勇.城市道路綠地景觀設計研究[D].長沙: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06.

[7] 郭楊.礦區中小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研究[D].哈爾濱:東北林業大學,2006.

[8] 楊建虎.鄉土植物與城市園林綠化中的景觀營造[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6.

[9] 劉駿,蒲蔚然.城市綠地系統規劃與設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

[10] 胡先祥,肖創偉.園林規劃設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

[11] 郭成源.園林設計樹種手冊[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6.

[12] 實用園林景觀設計圖集典范與花卉配置造景大全[M].合肥:安徽文化音像出版社,2003.

第3篇

關鍵詞:建筑設計;問題:解決對策

Abstract: in today's era of commercialization of housing,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the demand of the market and the pursuit of high-quality life quality, and constantly change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function, to adapt to market demand and the shift in the demand for our residential design brings new subjects and higher demand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in order to provide help for colleagues.

Key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Problem: the solution

中圖分類號:TU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2104(2013)

引言

我國經濟和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使我國的建筑行業面臨著多次的改革,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如何保證工程的質量,提高建筑的科學性,是競爭中的關鍵因素。加強對建筑工程設計的管理,確保設計的科學、合理、可行,保證建筑的安全性、穩定性和抗震性,是建筑工程的根本質量保證的基礎。因此,對建筑工程設計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和研究,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是一項重要的工作。

一、現代建筑設計的基本理念

現代建筑在一個項目開始設計前,根據該項目制定一個主題,根據不同的品質定位、居住人群,地理位置、環境因素,首先考慮住宅建筑應該有一個設計方向,以滿足不同的受眾群體,凸現自身的設計理念和特點,做到在眾多的設計中,有自己鮮明的設計個性。

首先是以人為本、綜合考慮。住宅建筑的最終服務目標是人,所以設計中無論采取何種形式,都應該方便人群的使用,在自己鮮明主題的思路下,充分發揮設計思路,尋找主題特點和元素,從總體、平面、立面、設備、綜合管線、景觀等多角度綜合因素考慮,避免只注重片面因素所產生的缺陷。應該考慮隨著新技術所產生的先進功能,如監控系統、電子商務服務系統、節能節水系統等在設計中應用,保持住宅建筑的相對先進性。其次滿足綜合技術指標。住宅建筑的經濟指標,它既決定了居住建筑的建造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居住人群的舒適程度。

另外注重建筑與藝術的結合。居住建筑詩人活動頻繁的空間,在一定程度上,需要結合制定的主題,進行藝術的創造,它不僅體現在景觀設計上,還體現在單體和群體上。將單體、群體和景觀環境完美結合,保持獨特的韻律和文化品質,以特有的藝術主題和符號裝點建筑,整齊而不呆板,賦有韻律;變化而不凌亂,展現均衡。做到建筑、藝術、文化、景觀的完美結合。

二、現代建筑設計中主要存在的問題

1.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

(1)設計人員“思想保守”與過于“開放”

“思想保守”體現在結構設計方面比較多,例如:現在很多高層住宅,剪力墻過多過厚,由于剛度過大,導致相對側移值過小,遠遠小于規范的規定值,一來不利于建筑物抗震,二來不經濟。設計師“思想保守”不應該,但不顧現場條件的“開放”也是錯誤的。它體現在:有些設計師在建筑創作中大量的搞“怪異造型”和“仿制抄襲”,認為誰的作品能給人帶來某種震撼,滿足其求新、求異的心理需求,哪怕是從國外直接搬過來的東西,就會受到決策者和建設方等首選。實際上這是建筑設計創作的極端表現,這種設計沒有考慮到建筑與環境的協調及整體性,反而降低了設計品位,徒增造價。

(2)勘察中設計管理觀念落后

目前在工程勘察項目中,存在思想落后,觀念成就,對建筑工程設計缺乏認識和整體概念不理解的問題,勘察、設計中的違規操作較多。在工程勘察項目中,違反強條較多的往往是一些知名度高、市場占有份額較大的老牌甲級院。在工程的設計項目中,違反強條較多的則是一些設計資質較低、技術力量相對薄弱的設計院。勘察設計作為未來的主流行業,各大勘察設計單位對對執行強制性規范是認真的,這對保障的勘察設計質量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建筑工程施工對質量的監管和商品價格進行的監控計劃和調整,也已經由計劃經濟時期的政府控制,轉為市場調節。但由于工程設計中措施的不完善和監督力量的薄弱,加上市場調節的滯后性和盲目性,出現了大院的現象,這是作量大而引起的百密一疏的現象,一般都是在外業工作深度達到了勘察深度后,在內業報告中出現的違規情況。因此,在改善工作深度達到了勘察的深度后,在建筑工程設計上采取計劃定價的方式,可以保證項目的質量,也可以加強對建筑工程設計的管理。

(3)專業技術知識不扎實,專業之間配合不到位

有些設計人員沒有扎實的專業技術知識,自然設計出的建筑圖紙會出現很多問題,給施工帶來難度。不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在施工過程中出現的臨時性問題更是難以應付,有的甚至對施工工藝都不太了解。一些年輕的設計師,離開計算機,離開圖庫,大腦一片空白,徒手根本不能畫圖,不能設計。這樣怎能保證設計質量,這樣的設計在建設過程中如何能成為施工依據。解決方法:設計師要加強專業知識學習,還要對新信息、新設計工具、新設計手段不斷充電,同時也要注重實踐訓練,從設計室走出來,深入現場一線,對施工工藝、流程等方面要很好的把握等。

2.設計手法方面存在的問題

(1)小面積選用躍層不科學

在多層、高層住宅中,國內近幾年比較喜歡設計躍層式住宅,躍層式住宅一般是在獨戶式一層住宅中采用,在戶內設置樓梯為垂直交通。一般每戶在同層內布置房間,完全可以滿足使用功能的要求。目前在多層、高層住宅的中間層大量出現的躍層式住宅,主要是為追求變化和氣派的室內空間,并無其他功能的要求。在戶內設樓梯的躍層不利于老弱及兒童上下使用,且樓梯要占用一定的房間面積,對于面積不太大的套型更不適用。為追求形式,在多層、高層住宅中間層且每戶面積不大的套型做躍層式是不可取的。另外,不少住宅戶內樓梯坡度設計太陡,步寬尺寸不足,存在很大居住隱患。

(2)廚房和衛生間的不足

廚衛管線布置缺乏協調。由于目前國家在廚、衛管線布局等方面沒有嚴格的統一標準,造成各各種各自為政,各種管道的配置任意性大,各專業過分強調本身的特點,而不是服從使用功能,考慮放置設備及裝修的要求。特別是煤氣管任意穿行廚房,造成廚房布置櫥柜困難。小面積住宅衛生間比例偏大。目前中國的衛生間設計中存在著盲目追求增加衛生間個數的傾向,在小面積住宅及經濟適用住宅中設多個衛生間既不經濟也無必要。衛生間干濕不分,設計不細。目前中國大部分住宅的衛生間中坐便器和淋浴器共處一室,甚至“三大件”加洗衣機共處一室,造成淋浴后,坐便器、洗衣機及地面全被打濕,使洗衣機的使用年限降低,帶來很多不便。

(3)住宅外觀“歐式”成風

一些地區住宅外觀歐式成風,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抄襲成風。住宅設計存在“克隆”,當前的住宅設計是“大城市克隆外國、小城市克隆大城市,村鎮克隆城市”,不考慮“因地制宜”,不講是否適用,不顧及經濟條件,不追求個性特色。二是,包裝重于功能,把過多的精力放在追求造型的時髦、新潮上,而忽視住宅使用功能的完善和提高。

三、對現代建筑設計中存在問題的解決對策

1.管理方面的解決對策

(1)設計人員思想認識和技術的提高

設計人員思想的“保守”和“開放”都是建筑設計的誤區,可以采用競爭機制來處理這一問題,開展一些方案的競賽,促使設計人員積極的對設計的結構、外形和功能等方面進行全面的思考。設計人員還要加強自身的學習,提高專業能力,多向國內外的建筑設計廣泛的涉獵,汲取他人的精華為己用。還要在加強知識學習的同時提高實踐能力,深入到建筑一線,對施工的工藝、流程等方面的知識進行了解和把握,提高工程設計的質量。

(2)完善對勘察設計隊伍的管理,加強隊伍建設

建立一支相對穩定的勘察設計隊伍,杜絕掛靠現象。在勘察大院出現的違反強條中,就有擔心不是自身的勘察執業人員的成果,而是掛靠的人員的所作所為的結果,這對于勘察報告質量危害是最為嚴重的,也是行業規定所不許可的。在設計單位,特別是資質較低的單位,往往存在著帶薪培訓的問題。當手把手教出的執業人員正能獨擋一面的時候,就往往伴隨著跳槽的現象。作為跳槽本身無可非意,但對于中小設計單位卻是個難題,最終的結果是大院人才儲備過剩而小院的人才嚴重不足。而切令人擔憂的是這種情況還在時時發生,這樣對提高設計質量是不利的。因此,必須有相應的舉措來減少這種狀況。各中小設計單位本身也要有相應的措施保證一個基本的設計隊伍,防止設計質量的滑坡。

(3)加強強制性條文的學習

各設計單位應該組織勘察設計的執業人員認真學習,特別是違反強制性條文的問題,拿出本單位有類似現象的施工圖,作一次個案的分析,讓全體執業人員通過學習,提高設計水平。設計水平的高低,不僅僅體現在設計的工程項目的體量或復雜性,也體現在設計圖的執行規范的嚴格性。凡是規范的強制性條文,都是和建筑安全和人民生命安全息息相關的,要從建設和諧社會的高度,加強對強制性條文的執行,不得以任何方式和理由使工程項目在設計階段就出現不安全的因素。

2.設計方面的解決對策

(1)套型的功能空間分離

居住水平的提高,反映在居民功能上的一大特征,就是功能空間專用程度的提高,功能空間的專用程度越高,功能的使用質量也就越高。文明的分室標準要求是食寢分離,起居與主臥室分開、工作與學習空間獨立、公私分離。就是把家庭生活空問分為私密區和公共區,把臥室、工作室、專用衛生間等私密性要求高的房間劃分為私區,把起居室、餐廳、廚房、公用衛生間、門廳等劃分為公區,按公私分離原則進行生活行為單元組合設計。

餐寢分離、居寢分離。將用餐功能從臥室分離出來,同時又將起居功能從臥室分離出來。起居、進餐、就寢分離,在面積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應優先考慮設置專用的餐廳。也可將用餐空間附帶在起居空間內,或附帶在廚房內形成餐室廚房,也可附帶在門廳內。

(2)廚、衛布局完善合拍

廚房是家務勞動集中的地方,是否適用不僅取決于有一定的使用面積,而且也取決于形狀和尺寸是否適合布置設備及操作。根據洗、切、燒的操作過程,廚房的臺面呈l型及h型柜式布置較合理,并要求有足夠長的臺面能置放電飯煲、微波爐等家電。衛生間應隨套型面積的擴大也相應增加,一般衛生間有浴缸、坐便器、洗臉盆(池)等。盥洗室分設后,上部空間可設吊柜,也可與廚房人口結合,留出一個完整的墻面作為用餐空間。

結語

總而言之,現代建筑設計師應隨從順應時代的發展,在設計中本著安全經濟美觀的基本原則,構思顧全大局,頭腦清醒,不亂出風頭,才會營造出一個個真正高質量、高技術、實惠,美觀的,富有情感的現代住宅建筑。

參考文獻:

[1]現行建筑設計規范大全[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泉县| 贞丰县| 刚察县| 和田县| 长乐市| 屯昌县| 黔南| 大庆市| 扶绥县| 炉霍县| 汉源县| 冕宁县| 元谋县| 临潭县| 定边县| 剑河县| 保靖县| 紫金县| 铜鼓县| 营口市| 腾冲县| 枝江市| 富锦市| 伊吾县| 普兰县| 兰州市| 汝南县| 和硕县| 察哈| 马尔康县| 济南市| 沙田区| 沛县| 江口县| 遂川县| 西青区| 衡阳县| 延寿县| 靖远县| 筠连县| 文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