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13岁女生发关系要赔偿吗,解开老师裙子猛烈进入动漫,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红粉,麻花豆传媒国产剧mv免费软件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網絡綜合布線論文范文

時間:2022-09-18 05:49:12

序論:在您撰寫網絡綜合布線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網絡綜合布線論文

第1篇

關鍵詞:網絡技術布線系統

由于綜合布線系統和網絡技術息息相關,在設計綜合布線系統的同時必須考慮到使用的網絡技術,也就是布線設計要和網絡技術相結合,盡量做到兩者技術性能上的統一,避免硬件資源冗余和浪費,才能充分發揮綜合布線系統的優點。目前網絡上經常使用的主要技術有以下三種:

1:FDDI/CDDI(光纖/銅線分布式數據接口)

2:ATM(異步傳輸模式)

3:FASTETHERNET(快速以太網)

下面分析一下這三種技術:

1:FDDI/CDDI(光纖/銅線分布式數據接口)

這是一種成熟的、非載波偵聽的、100M帶寬共享的網絡技術。采用了令牌傳遞服務策略,網絡設備之間有主環和副環相聯,在網絡線路或網絡設備出現故障時,有很強的自重構能力。同時其站管理(SMT)功能十分強大,適合于作主干網絡。但其技術難度高、價格昂貴、擴展性較差,呈環行布線,與ATM不太兼容。

2:ATM(異步傳輸模式)

這是一種基于光纖傳輸系統、應用了統計復用技術、采用了短信元交換技術的先進異步模式。它直接支持數據、視頻、音頻等多媒體傳輸。速率相當快(達成155M,622M),由于采用了異步模式,共效率相當高,比較適合于作主干網格。但它仍然是一項有爭議的技術,許多標準尚待完善,不同廠家產品之間的互操作及通用性有待于進一步改善。

3:FASTETHERNET(快速以太網)

現在的高速以太網技術一般包括兩種:100MVG-ANYLAN和100M-T。這里主要談是后者--快速交換式以太網。100MAG-ANYLAN雖然提供了多媒體功能,但它的兼容性差、價格高、復雜度高,這里不作考慮。100BASE-T是10BASE-T的改良變種,它在原來的基礎上采用將網格分割為若干網段,分割沖突域,并采有了緩沖交換,使網格上傳輸速率和傳輸效率大大提高。

快速以太網具有實用(兼容了原以太網,軟件、硬件豐富),先進(速度快--100MBPS),升級方便(向ATM或更快的網格轉換方便),擴展性好(通過互連設備,交換機,路由器容易擴展),開放性好(軟硬件協議開放),價格便宜(相比于ATM、FDDI),支持的廠家多(得到Intel、Sun、3com、Bay、Accton等大公司的支持)等特點。對于多媒體網格應用,快速以太網也能很好的滿足要求。

雖然以太網的網格設備之間的有效距離較短(100米),適合于部門級的小局域網,但可采用心光纖電轉換器和光纖來延長傳輸距離。

快速以太網具有極好的擴充性,使用交換式集線器和普通集線器,用戶數的擴展對網格沒有影響(正在使用時可以擴展),方便將來子網接入。

基于以上分析,結合綜合布線系統和網格技術的要點,這里向讀者提供三種綜合布線方案。

一:采用全雙絞線結構布線方案(快速以太網技術)

這種方案是整個布線系統(垂直子系統、水平子系統、工作區子系統、設備間子系統、配線間子系統)全部采用五類雙絞線,網絡技術是采用快速以太網技術(見設計示圖一)。

優點是:布線造價便宜、網格設備便宜、管理方便,快速以太網技術相當成熟,它的交換是在第二層進行,無需人工干預。

缺點是:如果樓層較高,這就有可能導致某些住處點的接線長度超過100米,眾所周知,根據布線原則,雙絞線一般不允許超過100米,這樣會造成信號衰減以至畸變。

其次由于所有的接線都從中心機房通過垂直子系統向其他樓層輻射,對豎井要求較高。

再其次是全雙絞線結構難于升級為ATM技術或千兆位以太網技術,ATM技術和千兆位以太網技術需要使用單模/多模光纖來連接構成主干。

方案一支持的硬件設備見下表:

設備名稱規格

SwitchHUB24*10M

2*100M

12*10M

2*100M

HUB16*10M

二、采用以光纖構成垂直主干、雙絞線為邊緣的布線方案(ATM技術)

這種方案的垂直子系統采用光纖結構,其他子系統采用五類雙絞線布線,網絡技術是ATM技術(見設計視圖二)。

優點是:首先布線造價較便宜(與方案一相比,只略高一點)。

其次垂直子系統大大簡化,只需從中心機房向其他樓層輻射光纖,每個樓層分配一條光纖(最好加備份線),在每樓層中再采用五類雙絞線布線,布線的時間復雜度和空間復雜度大大下降,而且100米長度限制的問題不復存在,因為光纖不受短距離限制(單模15公里,多模1.5-2公里)。

再其次是一步到位,直接使用先進的ATM交換技術,會使網絡響應速度大大提高。

缺點:主要是網絡設備和主機設備相當昂貴。由于采用了ATM先進的交換技術,必須配置相應的ATM交換機、ATM仿真橋、ATM適配器,這些設備是極為昂貴的。而且ATM交換機需要專人管理,基于現在的技術,ATM的交換功能尚不能達到完全自動,而要根據人們的設置參數進行工作,管理上受一定的限制。

方案二支持的硬件設備見下表:

設備名稱規格

CB70008*100MSC

SS100012*10M

2*100M

HUB16*10M

綜合方案一和方案二的優缺點,這里提出第三方案。

三:采用以光纖構成垂直主干、雙絞線為邊緣的布線方案(快速以太網技術)

即采用方案一的網絡技術和方案二的布線方式。在垂直子系統采用光纖,其他子系統用五類雙絞線構成。網絡技術使用快速交換式以太網(見設計圖示三)。

優點:布線造價便宜;網絡設備造價合理;主機設備也無需特殊配置;易于升級。而且以太網交換技術無須人工干預。實行全自動交換,管理方便。而且當需要升級到ATM或千兆位以太網技術時,只需要更換網絡設備,無須更換布線設備,真正達到"一次布線,終身受用"的目標。但是系統需要升級時,還須更換部分網絡設備。

方案三支持的硬件設備見下表:

設備名稱規格

CB35002*6*100FX

2*6*10/100TX

SwitchHUB12*10M

2*100M

第2篇

關鍵詞:綜合布線;智能布線系統

在構建新的網絡系統時,網絡安全是廣大用戶的首要考慮因素。一般情況下,用戶都愿意投入巨資來購買高級的防火墻和軟件。然而,絕大多數的用戶卻對網絡基礎設施即布線系統的安全知之甚少。事實上,大量的調查數據顯示,許許多多的網絡安全事故來自網絡內部。

綜合布線是一種模塊化的、靈活性極高的建筑物內或建筑群之間的信息傳輸通道。通過它可使話音設備、數據設備,交換設備及各種控制設備與信息管理系統連接起來,同時也使這些設備與外部通信網絡相連的綜合布線。它還包括建筑物外部網絡或電信線路的連接點與應用系統設備之間的所有線纜及相關的連接部件。綜合布線由不同系列和規格的部件組成,其中包括:傳輸介質、相關連接硬件(如配線架、連接器、插座、插頭、適配器)以及電氣保護設備等。這些部件可用來構建各種子系統,它們都有各自的具體用途,不僅易于實施,而且能隨需求的變化而平穩升級。

隨著壘球計算機技術、現代通信技術的迅速發展,人們對信息的需求也是越來越強烈。這就導致具有樓宇管理自動化(BA,BuildingAutomation)、通信自動化(cA,CommumcationAutomation)、辦公自動化(OA,OfficeAutomation)等功能的智能建筑在世界范圍蓬勃興起。而綜合布線系統正是智能建筑內部各系統之間、內部系統與外界進行信息交換的硬件基礎。樓宇綜合布線系統(PDS)是現代化大樓內部的“信息高速公路”,是信息高速公路在現代大樓內的延伸。

今天,智能建筑的寫字樓、大廈、大學校園、政府部門甚至住宅小區中的絕大多數語音、數據、圖像的傳輸,在其物理層結構上都是基于結構化布線系統的基礎架構上。我們知道,在ISO/OSI協議中,物理層是網絡系統的基礎,所有網絡通訊依靠物理層的線纜來將語音、數據傳到目的地。

隨著結構化布線工程的普及和布線靈活性的不斷提高,用戶變更網絡連接或跳接的頻率也在提高,而布線系統是影響網絡故障的重要原因,椐調查60—70%的網絡故障是由于跳線的不明確,導致整個網絡的不可靠或癱瘓,網管人員已不可能再根據工程竣工圖或網絡拓撲圖來進行網絡維護工作。那么,如何能通過有效的辦法實現網絡布線的實時管理,使網管人員有一個清晰的網絡維護工作界面呢?這就需要有布線管理。物理層布線管理能實時監視布線的連接狀態和設備的物理位置,同時有任何更改的時候,能準確的更新布線文檔數據。這樣做的好處是連續提供可靠、安壘的連接,防止任何無計劃的、無授權的更改,降低整個網絡系統的事故時間、運行和維護費用,最終能有效的管理整個網絡資源,提高布線管理效率。

目前,結構化布線設計一般采用國際標準的結構化布線系統,將語音、數據的配線統一在一套布線系統中。系統設計一般按六個子系統進行設計:

1、工作區子系統:由終端設備連接到信息插座的連接線纜(3m左右)所組成。

2、水平配線子系統:各樓層弱電井兼作樓層設備間,由設備間至工作區信息插座采用6類4對8芯uTP雙絞線,配線電纜長度不超過90米。

3、垂直干線子系統:傳輸數據的垂直干線采用6芯多模光纖,并采用6類4對8芯UTP雙絞線作為備份;傳輸語音的垂直干線采用5類非屏蔽大對數銅纜。垂直干線沿弱電豎井橋架敷設。

4、設備間子系統:各樓層弱電間作設備間,設置接入層網絡交換機、配線架等連接器件。

5、管理子系統:計算機網絡中心、電話總機房,是整個大樓的網絡、電話交接中心。

6、建筑群子系統:將建筑物中的線纜延伸到建筑物群的另一些建筑物中的通信設備和網絡設備上。

這樣設計思路簡潔,施工簡單,施工費用降低,充分適應通訊和計算機網絡的發展,為今后辦公自動化打下堅實的線路基礎。

但隨著技術的發展,人們不僅僅滿足布線,施工等的方便,對維護、管理也提出了要求。

布線系統與管理系統通過智能配線架有機的連接起來,使得網絡管理和布線系統管理同步,但目前該系統并未大面積推廣,其功能,技術并不盡人如意,一個大樓采用智能布線系統將比一般的布線貴50%左右。一般的業主、建設方不愿在此投資。而目前最先進的布線應是在智能布線管理的基礎上有自動跳線技術,它是智能布線的發展方向。目前,主要有美國DynaTrax系統。用戶只需移動鼠標,就可以進行布線的移動、增加、改變。可在現有的各種網絡上運行,并支持現在網絡將來的升級。

目前,智能布線系統正受到越來越多的用戶關注。然而,也有許多用戶對于智能布線系統持觀望態度。這些用戶雖然看到了智能布線系統能方便管理布線設施,但卻不能理解智能布線系統能為他們的網絡安全帶來多少積極的作用。下面我們就來談一下智能布線系統的好處。

一智能布線系統能對網絡設備的使用情況進行實時監控。確保網絡資產安全。

在沒有安裝智能布線系統時,用戶一般使用單獨的數據庫來記錄他們所擁有的網絡設備,如有多少臺手提電腦,臺式電腦和服務器等。但是,這些數據庫只能對用戶的網絡設備進行靜態的管理,而不能了解在某一特定時間有多少網絡設備是連接到網絡上的或是如何連接在網絡上的。也就是說,用戶對于他們的網絡資產并不能做到了如指掌。如果用戶安裝了智能布線系統,如美國西蒙公司的MaplT智能布線系統,則他們便能利用該智能布線系統的管理功能實時監控每一個信息端口的連接情況及所連接的網絡設備,從而能大大提高其網絡資產的安全。

二智能布線系統能及時警示針對布線的非法操作.降低網絡非法入侵的危害。

當有外人進入電信間并從配線架上拔掉一根跳線時,傳統的布線系統用戶只能在收到網絡不通的報告后才會來到電信間進行相應的檢查,同時也很難發現是誰拔掉了跳線。而在安裝了美國西蒙公司的MapIT智能布線系統后,由于該智能布線系統能支持監控攝像裝置并在發生非法網絡入侵時能做到:

1、自動拍攝非法入侵者及其操作;

2、自動發送短信或警報來告知網絡管理人員相關的網絡侵害。

三、智能布線系統能對網絡使用情況進行完整的存檔記錄。

第3篇

論文關鍵詞:多功能,綜合布線,教學項目

 

1.引言

綜合布線是計算機網絡的重要基礎,是計算機網絡的生命線。采用符合國際標準的計算機網絡結構化布線,可以使計算機網絡滿足結構化、標準化、模塊化、結構清晰的要求,達到易于控制、擴展和管理的目的。

多功能綜合布線實訓室建設的目標主要是結合計算機網絡方向的專業改革,充分考慮社會對應用型技術人才的專業知識要求和職業技能要求,突出對學生專業知識應用能力和職業技能的培養,努力把實驗室建設成為集“教、學、做”為一體的教學環境和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教學項目,從演示實踐教學、基本技能實訓實踐教學、工程項目實訓實踐教學三個層面為綜合布線技術課程教學提供了整套實踐教學解決方案。

本文特色是將綜合布線實訓室設計為集理論教學、工程實訓、綜合展示、智能管理為一體的多功能實訓室,充分發揮其實踐教學作用。

2.綜合布線實訓室的設計與建設方案

根據學校具體情況,考慮到實訓班級人數,設計實訓室能同時滿足40位同學同時進行實訓,實訓室由網絡配線和端接實訓區、網絡綜合布線工程技術實訓區、智能化管理系統工程技術實訓區、網絡綜合布線工具器材展示區、理論教學區五部分組成,面積 156平方米。整體布局如下圖所示:

2.1 網絡配線和端接實訓區:用于為學生提供動手操作的場所,可以完成跨接、反接、短路、斷路等多種故障模擬功能。主要儀器設備包括:帶顯示系統的網絡配線實訓裝置、網絡綜合布線實訓臺等。

2.2 網絡綜合布線工程技術實訓區:用于為每個學生提供動手操作的場所,以項目小組為單位完成綜合布線系統的設計、安裝、測試、驗收等內容的綜合訓練。主要儀器設備包括:全鋼結構的網絡綜合布線實訓裝置等。

2.3 智能化管理系統工程技術實訓區:用于完成智能化管理系統工程技術演示和實訓功能,主要包括智能工業電視監控、智能對講系統、智能可視對講系統、智能電子門禁系統、智能停車場管理系統、智能數字會議系統、智能有線電視系統等。

2.4 網絡綜合布線工具器材展示區:用于展示各型通信電纜、各型配件和安裝工具,讓學生能直觀生動地認識和學習綜合布線產品、材料和工具。網絡綜合布線器材展示柜具體展示物品:主要包括銅纜展示柜、光纜展示柜、配件展示柜、工具展示柜等。

2.5 理論教學區:用于教師進行理論教學,現場演示和示范教學等。由教師工作臺、教師電腦、投影儀、音響設備等組成。

綜上所述,為了實現該實驗室所需要的功能,需要以下軟硬件:

 

序號

財產名稱

數量

序號

財產名稱

數量

1

帶顯示系統的網絡配線實訓裝置

4套

16

電子門禁系統工程實訓模塊

2套

2

全鋼結構的網絡綜合布線實訓裝置

8套

17

停車場管理系統工程實訓模塊

1套

3

網絡綜合布線實訓臺

4臺

18

數字會議系統工程實訓模塊

1套

4

網絡綜合布線器材展示柜系列

1套

19

有線電視系統工程實訓模塊

1套

5

樓層配線機柜

24套

20

椅子(十字疊凳)

60張

6

光纖配線架

4套

21

辦公椅

1張

7

網絡綜合布線實訓專用工具箱

10套

22

講臺桌

1張

8

電動起子

8把

23

樓層模擬板+固定支架

16套

9

線管存放架

2套

24

人字梯

8把

10

實訓操作臺

10張

25

網絡配線架(機架式)

24套

11

鏈路通

2臺

26

通訊跳線架(機架式)

24套

12

工業電視監控系統工程實訓模塊

2套

27

教師電腦

1套

13

網絡報警系統工程實訓模塊

2套

28

無線擴音設備

1套

14

對講系統工程實訓模塊

2套

29

投影設備

1套

15

可視對講系統工程實訓模塊

2套

 

 

 

 

第4篇

論文關鍵詞:綜合布線技術,課程標準,培養模式,改革與創新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傳統的二合一(電話線+網線)樓宇已經滿足不了人們日常工作、生活的要求。自20世紀80年代,美國建立第一座智能大廈后,智能化建筑的發展十分迅速,智能程度越來越高。現代化智能建筑往往是將網絡通信、安全防范、消防系統、照明系統、大廈設備控制系統等集中進行布線和管理。

“綜合布線技術”是系統介紹綜合布線知識和技能的一門課程。它是一個多學科交叉的新領域,也是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控制技術與建筑技術緊密結合的產物。當前智能化建筑的全面進入網絡化年代,對既懂理論知識,又能熟練操作的高素質綜合布線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劇增。對傳統的教育模式的改革勢在必行。

1. 制定新的課程標準

綜合布線技術是廣州工程技術職業學院計算機應用、網絡專業開設的專業基礎課。在傳統教學里,主要講授理論知識,實踐項目非常少,以至于學生對所學內容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應用。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掌握綜合布線技術,學院與2009年建成綜合布線實訓室課程標準,并對課程標準進行了修改,要求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應達到以下知識與能力要求:

知識要求:掌握網絡系統結構和綜合布線系統結構、熟悉綜合布線相關產品、熟悉綜合布線相關標準、設計方式和規范、掌握安裝規范和技術、設計綜合布線從設計到施工安裝到測試驗收的工作流程。

能力要求:能設計中小型綜合布線系統方案、能繪制各種綜合布線圖、會綜合布線產品選型和材料預算、能按規范安裝線管線槽、水平和垂直等子系統的布線與安裝、能按規范敷設和端接雙絞線和光纜、能根據設計方案和驗收標準度對工程進行檢測和驗收。

2. 教育模式改革與實踐

在教學方式上,學院新采用“項目教學法”進行施教。在授課過程中,我們將整個教學摘要求其作業小組重新施工。

通過模擬現實工程場景,提高學生的技能操作熟練度和工程實踐能力,再輔之以必要理論知識,讓學生能真正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學以致用。

3. 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創新

當前網絡綜合布線人才培養數量與市場需求形成了一種很特殊的矛盾形勢。一邊是每年有數百萬學習過綜合布線技能的大專生畢業,但感覺就業困難。一邊是企業大量招聘新人,卻發現招聘困難。對于當今的學生來說,“畢業=失業”是一個非常嚴峻的社會問題。而造成這個問題的最大因素是學生的專業技能不熟練,不能馬上適應企業的工作環境和技術要求論文開題報告。因此,新的人才培養模式呼之欲出。

(一)找準專業定位,建設精品課程

首先,必須明確高職院校最主要的職能。高職院校是為社會培養各種技能型人才的搖籃。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培養的是掌握一定的專業理論知識、能熟練操作和實踐的專業技能素養、能迅速適應企業工作崗位、職業道德良好、勤勞踏實的技能型人才。

在課程建設上,要結合本校學生特點,自主開發與之配套的專業教材。加強師資培養力度,鼓勵教師去相關行業的企業去任職,積累和強化教師的企業實踐經驗,積極培養“雙師型”專業技術骨干。將“綜合布線技術”課程建設成精品課程。

(二)建設專業實訓室

提高學生實踐動手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建造高仿真度的專業實訓室。廣州工程技術職業學院于2009年建造了綜合布線實訓室,安裝有綜合布線臺,模擬墻、吊架等設備。能讓學生進行項目設計、施工和檢測等實驗項目。

(三)加強校企合作

在實踐教學中課程標準,加強校企合作辦學和校外實習基地建設。校企合作最大的優勢在于學生能通過去企業實習,了解從項目招標、投標、成本預算、設計方案、施工、測試到驗收的整套工作流程。這樣能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個完整的認識,更容易融入到企業工作中。校企合作如果開展的好,對企業、對學院是一種雙贏。

(四)職業資格考試納入考核指標

目前職業資格證書不僅成為學生掌握相關技能的認定,同時也是學生走向就業之路的敲門磚。學院可以將職業資格培訓納入到考核指標,邀請企業培訓機構來學院授課,課程結束后通過職業資格考試考取相關職業資格證書。獲得相應職業資格證書者能免考該課程。

4. 結束語

“綜合布線技術”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科目,合理布置實踐內容,讓學生自主學習,在實踐過程中學會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緊跟信息技術的發展,根據不斷發展的新技術來調整課程標準以及授課內容。讓學生畢業后就能直接融入到企業工作中,達到“綜合布線技術”最理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任毅梅.關于高技能人才培養的技能教學實踐研究北京: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6

[2]建筑與建筑群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規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2000

[3]郝文化.網絡綜合布線設計與案例[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8

第5篇

【關鍵詞】通信理論;綜合布線;故障檢測

一、引言背景

布線系統是整個網絡工程的通信基礎,是弱電系統的核心工程,隨著互聯網絡和信息高速公路的飛速發展,布線技術逐漸顯現出他無可替代的重要性。

在早期的傳統布線工程中各種不同的設施布線是分別進行設計和施工的,每種應用自成體系。出現故障后將難以排查,難以維護管理。同時智能建筑、智能小區的出現使得傳統布線系統無法對新生應用提供充足的支持。標準化綜合布線應運而生,綜合布線將各種應用有機的結合成一個整體,靈活性更強,適用各種不同應用需求。一次布線可以支持語音、傳真、數據傳輸、影像傳輸等應用。近年來智能建筑占新開工建筑的比例已達30%以上,隨著科技的發展智能建筑所占的比例將不斷攀升。智能建筑的持續火熱使得綜合布線相關技術人才十分緊缺,高職高專院校以前一直是這方面人才培養的主要力量。隨著智能建筑行業技術發展的日新月異,單純強調高技能型的職業教育已經跟不上產業發展的需要。高學歷創新型復合人才更能適應產業發展需要,同時培養高學歷的創新性復合型綜合布線人才也是學生個人職業生涯的可持續發展的成長需求。

二、本科綜合布線教學特點

綜合布線技術是一門涉及計算機、通信、材料、建筑施工等多學科的課程,當前由于標準化施工是整個綜合布線系統工程的生命和保障,也導致教學過程中一味注重標準實施而輕視對標準背后綜合布線的理論研究。本科院校和高職院校培養人才不同,其教學側重點也必然有所不同。現階段各學校綜合布線課程教學包括很多本科院校都停留在綜合布線施工技術、技能層面。課程的內容也主要是如何對標準貫徹、執行,而對綜合布線系統相關標準和規范背后的通信原理講解甚少。這樣必然導致網絡工程專業本科教育和高職高專教育的同質化。無法真正體現出本科教育的厚基礎、寬口徑的教學特點。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在綜合布線課程中綜合布線技術本科教學過程中引入通信等理論知識。然而目前我國一些關于通信理論的著作和論文普遍具有一定深度和難度,本科教育中計算機專業也并未設置綜合布線相關先導課程,對于計算機專業學生學習通信理論難度更大,因此在綜合布線教學實踐中很少應用。對于通信理論的應用價值和綜合布線教學中的可行性值得研究和關注。

三、通信原理在綜合布線教學中的應用

綜合布線系統中通信電纜鋪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布線施工中不規范的操作將影響日后的網絡傳輸性能。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遵照國標操作就要從線纜的傳輸特性以及信號分析入手。只有對信號和信道特性有了一定深入的了解,日后才能勝任線纜認證、工程驗收和故障診斷等工作。涉及信號和信道傳輸特性的通信知識在綜合布線教學中就顯得尤為重要。

1.在綜合布線理論課教學的應用

傳輸介質和信道傳輸特性在綜合布線理論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學生首先應該了解數據如何以信號的形式在網絡中傳播的以及局域網信號的特點,這樣才能更好理解信道特性,和各種參數的意義。局域網中雙絞線傳輸的主要是數字基帶信號,這種離散信號的特點是富含多種頻率分量。根據信號頻譜分析的基本原理,雙絞線的帶寬必須大于信號的帶寬,否則,信號頻率域上將受限。基帶信號在頻率域的失真將導致時域上波形的失真,波形的失真可能導致接受端接受數據錯誤或引起誤操作。 所以信號和傳輸介質的選擇必須帶寬匹配,對信道傳輸特性的測量分析也要在全頻率域內進行。衰減、串擾等參數也是隨頻率變化而變化的。許多時候對信道進行特性分析要使用高頻、長線、微波波導、天線等通信理論。可以看出通信理論在綜合布線理論框架中占有極其重要地位。綜合布線理論教學應注意有選擇地、適當地引入通信理論。多做定性文字語言分析,少一些定量的數學分析,適當引入一些數學推導。這樣學生才更容易理解、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通信原理在綜合布線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綜合布線實驗教學主要分為網絡工程布線設計與規劃、綜合布線施工技術、綜合布線工程測試驗收及故障檢測、維護等幾個部分。施工技術和故障檢測是實驗教學重點。綜合布線實驗教學過程中對線纜的故障檢測、故障類型判斷、故障定位及故障恢復等要大量應用通信知識。

運用通信知識通過對故障線路的測量結果對比和故障分析可以加深學生對綜合布線標準的理解。運用通信原理可以快速定位、排除故障。比如生產環境中不注意對線路的保護通常會因暴力施工導致信道傳輸線路特性改變,導致數據傳輸錯誤。雙絞線鋪設時常會擠壓變形,甚至導線斷裂。在實驗中測量一條雙絞線施工鋪設前后對比,通過fluke線纜認證測試儀測試的結果可以分析高、低、中頻率域內信號的衰減程度,可以診斷出包帶開裂、線纜張力、絞距偏大等故障。通過信號延時參數可以診斷出長度不一致的故障。實驗教學中我們也經常要測量雙絞線的串擾,根據高頻信號、通信原理可知交變信號會產生電磁輻射,這種輻射干擾到相鄰線對就形成了串擾。通過對雙絞線串擾的測量也可以診斷線纜故障。串擾基本可以通過雙絞線的絞結來加以限制。局域網雙絞線制作過程中四對芯線的絞距均應完全不相同,而且彼此之間不應該出現可能在若干個絞距后重復對齊的現象。擠壓和拉力過大導致線纜絞距突變導致串擾變大的故障。同時導線阻抗也會發生變化導致波阻不連續引起功率反射,回波損耗也會發生變化。通過對信號的學習研究可以更深入的解讀測試參數,更有利于故障診斷和排除。

四、總結

綜合布線教學過程中大量涉信號知識,只有掌握了這些知識才能對綜合布線施工驗收等環節有更深入的了解。才能對各種故障及時定位排除。在綜合布線課程中應適量引入通信、信號等相關課程理論,是綜合布線本科教學的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1]黎連業,陳光輝.網絡綜合布線系統與施工技術[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1.

[2]高傳善.數據通信與計算機網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第6篇

關鍵詞:校園網;綜合布線;結構化布線;布線系統設計;網絡拓撲

中圖分類號:TP39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09)26-7395-02

The Design and Analysis of Generic Cabling System in Campus Network

TIAN Ji-feng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Shandong Yingcai University, Jinan 250104,China)

Abstract: The Generic Cabling System is a campus network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channels, and it satisfies the campus network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at voice, data, images, video and other multi-medi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ampus network construc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This thesis is based on the design of the Generic Cabling system of school, a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relevant content of designing the Generic Cabling system.

Key words: campus network; generic cabling system; structured cabling; cabling system design; network topology

在教育信息化蓬勃發展的今天,基于校園網的應用不斷革新。通過學校的信息技術建設來提升教學水平、搶占未來教育發展的制高點,成為中國教育界的共識。校園網的建設成為學校必不可少的信息化產物。綜合布線系統作為校園網絡工程的信息傳輸通道,在其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本文以某學院的計算機網絡綜合布線設計為例加以說明。根據學院建設目標,通過本項目的建設,實現了學院教學、科研、辦公,學生檔案、排課、選課等全過程計算機網絡化管理。

1 設計原則

1.1 可靠性和穩定性

系統的高可靠性和穩定性是校園網網絡系統應用環境正常運行的首要條件。我們可以從下面三個方面考慮:網絡設備、主機系統具有很高的平均無故障時間;關鍵網絡設備冗余工作,其關鍵部件可實現在線更換(拔插),故障的恢復時間在秒級間隔內完成;網絡在設備、拓撲以及線路等方面均應具有較高的可靠性,以保證每周7*24小時,每年365*24小時的正常工作。

1.2 開放性和標準化

整個布線系統的接口全部采用開放技術、支持國際標準協議,具有良好的互連互通性,保證支持同一廠家的不同系列的產品以及與不同廠商的不同網絡設備無縫連接和互操作的能力,而且能支持不同的網絡結構及應用。

1.3 可擴展性和靈活性

整個系統采用先進的跳線管理, 終端的改位、移位只需在配線架上進行簡單的跳線即可實現,便于系統的擴展。靈活擴充性表現在靈活的端口擴充能力、模塊擴充能力、滿足網絡規模的擴充。系統還具備支持新應用的能力,即產品具有支持新應用的技術準備,能夠符合實際要求的,方便快捷地實施新應用。

1.4 先進、成熟和經濟性

綜合布線常采用光纖和雙絞線混布的方式,選用較成熟的線纜類型。綜合布線廠商都有15年的質量保證。綜合布線具有良好的初期投資特性和性能價格比,大大地減少了傳統布線的重復預留。另外模塊化、開放式的產品結

構,降低了日常維護的人力、物力及財力投入,節省運行費用。

2 系統設計與實現

2.1 拓撲結構設計

校園網通常采用層次化的設計方案,便于將來的擴展。本項目中,學院占地800余畝,校舍建筑面積28萬平方米,面積比較大。我們從功能上考慮,把校區分為幾個區:教學辦公區、圖書館區、教工學生宿舍區。采用層次設計方法,將整個網絡劃分為核心層、匯聚層和接入層。在實訓樓的網絡中心部署核心設備,通過千兆以太網互聯各個樓宇,作為組成整個校園網的骨干網,骨干網絡依托千兆鏈路連接各樓宇匯聚的接入。

2.1.1 核心層

核心層一直被認為是流量的最終承受者和匯聚者。本項目中核心采用萬兆核心交換機作為整個校園網的核心設備。信息中心負責為各個樓宇的區塊間流量提供交換平臺,實現骨干網絡之間的優化傳輸。

2.1.2 匯聚層

根據各個樓宇的用戶和流量特點,我們分別在教學A樓、實訓樓等流量比較大的樓宇設置匯聚交換機,擔負著各樓宇用戶數據的數據交換和交換數據的分發。匯聚交換機實現匯聚層數據的交換和轉發,并為各個樓宇或者系部網絡流量做一些安全策略和QoS的設置,實現用戶的流量過濾和智能安全控制。

2.1.3 接入層

分散于學校各個單位和系部,提供最終用戶的網絡接入。接入層主要面對各辦公區和各教學區、宿舍區,接入量大。我們選擇性價比較高的交換機網絡產品作為接入層產品,支持堆疊,支持基于端口、協議的靈活劃分VLAN方式,非常適于一棟大樓內分布不同部門的網絡環境中使用,并支持采用1000M光纖上聯。其物理拓撲結構如圖1。

2.2 綜合布線系統組成

綜合布線系統由六個子系統組成:工作區、管理區、設備間、水平子系統、主干子系統和建筑群子系統。但根據實際情況的不同,不同的樓宇內部系統組成也會有所變化。例如教學C樓信息點的數目比較少,范圍比較小,我們只需要設計工作區、設備間和水平子系統就可以了;而在信息點多、情況復雜的實訓樓,綜合布線系統由管理區、設備間、水平子系統、主干子系統、建筑群子系統以及工作區六個子系統組成。

2.2.1 工作區

工作區是用戶與網絡的接口。主要由計算機等設備終端到信息插座的連線組成,包括一些跳線、軟線等非有源器件。跳線接頭和信息插座的顏色設置需符合國際標準,我們采用的是EIA/TIA 568B標準的線序。跳線根據實際的需要在施工現場手工制作,方便靈活而且價格便宜。

2.2.2水平子系統

水平子系統在整個布線系統中占的比重很大,主要是由配線架、信息插座和它們之間的纜線組成。線纜一般選用超五類非屏蔽雙絞線(UTP),在允許的條件下,可以考慮6類線纜,甚至是光纖。例如在教師、學生宿舍樓和辦公樓這些帶寬要求不高的地方,我們采用的是性價比較高的超五類非屏蔽雙絞線,滿足100Mbps的數據傳輸速率。而在圖書館和實訓B樓的二樓等要求較高的地方我們采用的是光纖布線,以滿足將來的發展需求。

2.2.3 管理區

管理區是整個布線系統的管理環節,所有水平線纜、主干線纜端接于此。我們可以很方便地根據需要進行跳接,即把跳線跳接到相應的信息端口,滿足增加設備終端、對網絡進行變化的需求。管理區子系統主要包括光纖配線架、銅纜配線架及繞線架。樓層的高度、面積和信息點的數目決定了管理區的數目。經常的做法是一個樓層設置一個管理區,也可以根據實際的需要進行變化。如果單層面積小、信息點比較少,并且纜線在最大允許的傳輸范圍內,我們可以兩個樓層甚至多個樓層設置一個管理區;反之,可以一個樓層設置兩個或者更多的管理區。另外管理區的大小、位置等也有專門的規定。

2.2.4 主干子系統

主干子系統是整個大樓的交通樞紐,主要是將設備間與各配線間連接起來。本系統中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電纜的選擇,通常采用大對數電纜或者光纖。電纜總對數的計算,必須遵循干線通道中資源共享原則,即干線線纜的數量和類型不能按信息最大流量時配置,只需要統計信息量的平均值,以避免資源的浪費。通過點對點端接或者分支遞減連接方式,線纜從設備間連接到各個配線間。

2.2.5 設備間

設備間主要由跳線電纜及相關硬件組成,把各個公共系統的設備互連起來。通常情況下,該系統與網絡具體應用相關。設備間的大小、位置需要根據設備的數量、網絡中心位置等因素來綜合考慮決定,但一般處在建筑物的中間位置,例如實訓樓設在二層的網絡中心機房。設備間的跳線因為插拔的次數比較多,可靠性要求高,我們選用的是專用的6類和光纖跳線。

2.2.6 建筑群子系統

建筑群子系統將一個建筑物中的線纜延伸到另外建筑物中的通信設備和裝置上,它由電纜、光纜和入樓處線纜上過流過壓的電氣保護設備等相關硬件組成。線纜通常采用光纜。例如教學樓A樓通過1條6芯室外光纖與核心機房連接。另外我們需要根據現場的敷設情況如工地的大小、建筑物的位置特點等選擇敷設方法。

2.3 信息點及線纜說明

綜合布線中的信息點主要包括語音、數據、圖像和監控信號等。它的估算比較復雜,需要考慮建筑物的性質、規模和人員性質等因素,我們主要的做法是:普通辦公室2個信息點;普通教室2個信息點,大的教室4個信息點;機房至少4個信息點;學生、教工宿舍4個信息點;大會議室6個信息點。另外,有的地方考慮到網絡的擴展,需要預留信息端口。計算結果和纜線使用如下:

教學辦公區包含教學樓A、B、C、D樓4個樓, 共有1000多個信息點。考慮將來的發展需要,教學樓A、C、D樓分別采用1條6芯室外光纖和實訓B樓相連,每個樓都采用星型拓撲結構,同時實訓B樓是整個學院的網絡中心。

圖書館區共有400個信息點,拓撲結構采用星型,中心放在四樓的核心機房,通過1條6芯光纖與B樓相連接,滿足吉比特的數據傳輸速率。樓內干線子系統線纜采用光纖,水平子系統采用超5類電纜。

教工學生宿舍區共有800個信息點,拓撲結構采用星型,考慮校區規劃,還有3座學生宿舍待建設,采用2條6芯室外光纖和教學C樓相連。

實訓B樓包含6個布線子系統,水平子系統中采用超5類的雙絞線,而在垂直干線上采用100對的大對數的電纜;圖書館的水平子系統采用超5類電纜,干線子系統線纜采用光纖;其他的建筑物內信息點數目比較少,范圍小于90米,子系統組成也做了相應的改變,但線纜都采用超5類的雙絞線電纜。

3 系統優勢

在本項目中,為了提高系統的質量和方便維護,我們采用了較為先進的光纜和雙絞線混布的方式;采用模塊化星型拓撲結構,主干段相互獨立。設計過程中,充分考慮了物理鏈路備份問題,使用了雙100Mbps銅纜類型,增加系統的冗余,提高了系統的可靠性,并便于網絡的擴展。主干網上采用了1000Mbps的光纖,減少了周圍的電磁干擾影響,有利于今后更高速率的網絡應用。實訓樓的拓撲結構如圖2。

接入層交換是在第二層進行,支持即插即用,采用1000M光纖上聯,也可支持堆疊、劃分VLAN。我們可以靈活的將每個部門(可跨樓層)處于一個獨立的VLAN中,保證了各個部門之間數據傳輸的安全,提高了網絡訪問效率,同時還便于網絡管理、排錯等。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綜合布線系統是校園網智能化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應該依據國家相關標準,結合用戶實際的需求,合理進行綜合布線系統的設計,優化網絡的方案,最終建成一個先進、可靠、開放、經濟實用的綜合布線。另外,設計過程中應采用模塊化設計,提高工程的性價比,便于將來網絡的擴充和改造,適應今后網絡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賀平,余明輝..網絡綜合布線技術[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6.

[2] 聶元銘,曾志,劉暉.局域網組建與維護實戰實用[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4.

第7篇

[論文摘要]本文結合工程實際,就綜合布線設計和施工過程的一些疑難問題進行了簡單的介紹。綜合布線系統是智能化大廈的硬件基礎,工程的組織施工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

[論文關鍵詞]綜合布線系統;設計;施工

0引言

綜合布線系統是伴隨著智能大廈而崛起的,作為智能大廈的中樞神經,綜合布線顯得越來越重要。目前綜合布線系統主要滿足傳送語音、數據、文字和圖像及自動控制信號等各種信息的要求,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綜合布線系統的適用場合、應用范圍、服務對象和通信內容都會逐步擴大和增加。筆者結合近年來在綜合布線系統施工過程中的施工經驗和碰到的相關問題,對綜合布線系統的一些疑難問題進行簡單的闡述。

1系統設計中的幾個問題

1.1線纜的選擇

在綜合布線系統中,水平線纜使用雙膠線是比較普遍的,按照電氣性能的不同,雙絞線可分為三類、五類、超五類、六類和七類雙絞線。不同類別的雙絞線價格相差較大,應用范圍也大不相同。

在結構化綜合布線中,語音和數據的互換已廣泛應用,所以目前市場上綜合布線的線纜以超五類和六類線為主。六類線雖然價格較高,但由于與超五類布線系統具有非常好的兼容性,且能夠非常好地支持1000Base-T,所以正逐步取代超五類線。七類線由于是一種全新的布線系統,雖然性能優異,但由于價格昂貴且施工復雜,可選擇的產品較少,因此很少在布線工程中采用。根據綜合布線國際標準ISO11801,綜合布線系統的使用壽命至少為10年,作為一種長期的基礎投資,同時減少日后網絡升級帶來的問題,綜合布線應當充分考慮網絡的潛在需求和布線系統的發展,因此,在資金允許的條件下,建議選擇六類產品構建布線系統。

在室外線纜的選擇中應盡可能使用單模光纜,因為單模光纜只能以一種模態傳輸,避免了模態的色散,使得傳輸頻帶寬,傳輸容量大,是未來光纖通信和光波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此外,目前大型建筑和高層建筑越來越多,水平系統布線時,傳統的雙膠線受到有效距離的限制,則也可考慮使用光纜來解決。

1.2信息插座的設置

信息插座的設置看似很簡單,其余很重要。信息插座的位置及數量對于今后的使用,以及辦公區域的美觀影響很大。

對于信息插座的數量可根據實際使用情況進行確定,并保留一定的余量。如果暫不能確定今后使用的數量,亦可根據建筑的實際空間來估算信息插座的數量,可分為基本型和增強型。基本型是按實際使用面積每9㎡~10㎡安裝1個雙孔信息插座;增強型是每9㎡~10㎡安裝2個雙孔信息插座。

其次是信息插座安裝的位置,辦公室桌椅的擺放通常是避門放置,信息插座的放置應跟隨桌椅就近設置。如果辦公室使用實木地板,那么在綜合布線設計時,就考慮將信息插座設置為地插,放置在辦公桌下面,避免辦公室到處是線,顯得較為整潔。信息插座安裝的高度正常是離地面30㎝,亦可根據實際情況做相應的改變。

特別要注意的一點是,綜合布線是屬于弱電項目的一部分,通常是由土建設計單位進行了設計后再由弱電設計單位進行深化設計,在深化設計設置新的信息點位置時,需注意信息點旁是否有強電插座,如果沒有還需要增加強電插座。

1.3預埋線管的管徑

預埋線管的管徑可參考如下的標準:1~2根雙絞線穿管15mm~20mm線管;3~4根雙絞線穿管20mm~25mm線管;5~8根雙絞線穿管25mm~32mm線管;8根以上雙絞線最好走線槽;單根32mm線管可由2根20mm線管代替。

在線管預埋時應注意盡可能少走S彎,否則會增加現場穿線的難度。

2系統施工中的幾個問題

2.1水平線纜敷設的相關問題

(1)需考慮線纜的余量

為了便于今后的維護,水平布線子系統的線纜端接時,應預留一定的冗余長度,以滿足上述的需要,正常的端接冗余為5m~10m。

(2)線纜避免束得過緊

在有束縛和捆綁線纜時,位于的線纜受到的壓力比線束里面的大。壓力過大,會使線纜內的雙絞線對變形,從而影響線纜的性能。如有多處的束縛和捆綁,就會將回損的影響積累起來,最后都表現在總損耗上。在配線柜里也要特別注意這點,因為配線柜里面的線纜較多,為了保持線纜整齊,有可能會把線纜束得太緊。解決這個問題的最好方法是使用理線環,這樣就不會壓迫線纜。

(3)水平線纜用量的估算

布線前要估算一下線纜的用量,可采用以下的公式進行計算。

平均電纜長度=(L+S)/2

總電纜長度=平均電纜長度/2+備用部分(平均電纜長度的10%)+端接冗余(5m~10m)

L為配線架連接最遠信息點的距離;S為配線架連接最近信息點的距離;

這個公式只算出一個點的總線纜的長度,還后乘上此樓層的信息點數再除以305(有余數進1),即可得到此樓層所需線纜的箱數。

(4)制作布線標記[1]

線纜的標記系統要遵循TIA-606標準,標記要有十年以上的保用期。傳統的標記是采用普通標簽紙,然后由施工人員用圓珠筆或鋼筆書寫。普通標簽使用期很短,粘性消失后即會脫落。此外,施工人員書寫習慣等原因會造成書寫的字體不正規,字跡潦草,甚至無法辨認,不利于后期維護工作的開展。所以,施工單位應采用正規的標簽機打印標簽紙,保證標簽的壽命,便于今后對布線系統維護工作的進行。

3電氣保護

綜合布線系統與附近可能產生高電平電磁干擾的電動機、電力變壓器等電氣設備之間應保持必要的間距。綜合布線系統與干擾源的間距應符合表1的要求。[2]

表1綜合布線與干擾源的間距表

其他干擾源與綜合布線接近狀況最小間距(mm)

380V以下電力電纜<2kV·A與纜線平行敷設130

有一方在接地的線槽中70

雙方都在接地的線槽中10

380V以下電力電纜<2kV·A~5kV·A與纜線平行敷設300

有一方在接地的線槽中150

雙方都在接地的線槽中80

380V以下電力電纜>5kV·A與纜線平行敷設600

有一方在接地的線槽中300

雙方都在接地的線槽中150

綜合布線電纜、光纜及管線與其他管線的間距應符合如表2所示的規定。

表2墻上鋪設的綜合布線電纜、光纜及管線與其他管線的間距

其他管線最小平行凈距(mm)最小交叉凈距(mm)

電纜、光纜或管線電纜、光纜或管線

避雷引下線1000300

保護地線5020

給水管15020

壓縮空氣管15020

熱力管(不包封)500500

熱力管(包封)300300

煤氣管30020

4.系統測試[3]

綜合布線系統工程施工完成之后要對各信息點進行測試。目前比較多的是采用FLUKE專用儀器進行測試。根據各信息點的標記圖進行一一測試,若發現問題則可先做記錄,等全部測完之后對有問題的地方進行再檢查。測試的同時做好標號的檢查工作,檢查各點標號在信息點及配線架處是否一致,以便今后對系統進行管理及維護。進行測試時一般是兩頭發現問題,這可能是配線架沒做好,也可能是模塊沒打好。全部測試完成之后把平面圖進行調整,最后做出完全正確的標號圖和竣工驗收圖,以備查用。

5結束語

綜合布線系統是一門技術要求很高的學科,不僅要求施工人員自身業務水平高,而且需要與土建、裝潢等各方相互配合,只有通過緊密的配合、嚴謹的施工,才能保質保量的完成綜合布線系統工程。

參考文獻:

[1]宋超.淺談綜合布線系統施工中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J].智能建筑與城市信息.2007(2):68-69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宿州市| 洛隆县| 泰和县| 黑河市| 武山县| 水城县| 青川县| 三河市| 郓城县| 安仁县| 延寿县| 龙门县| 彝良县| 鄂尔多斯市| 西林县| 宁安市| 南昌市| 康定县| 黔南| 楚雄市| 张家川| 洪江市| 镇康县| 仁布县| 磐石市| 扬州市| 大冶市| 会理县| 义马市| 云霄县| 峡江县| 南雄市| 阳信县| 玉环县| 许昌市| 太仓市| 饶阳县| 周至县| 松阳县| 城固县| 秭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