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13岁女生发关系要赔偿吗,解开老师裙子猛烈进入动漫,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红粉,麻花豆传媒国产剧mv免费软件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二胡學習計劃范文

時間:2022-03-10 05:22:09

序論:在您撰寫二胡學習計劃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第1篇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1996年4月~1997年10月共收治了50例ALL患兒。男36例,女24例,年齡2~13歲,平均年齡6.3歲。高危ALL16例,標危ALL34例。按國內(nèi)白血病診斷標準[1]診斷。

1.2 治療方法 采用1993年4月北海會議制定的《小兒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診療建議(修訂草案)》方案[2]。

1.3 治療結果

1.3.1 誘導緩解(VDLP)方案:50例ALL患兒經(jīng)過VDLP方案誘導均在1月內(nèi)完全緩解(100%),其中20例于誘導2周內(nèi)緩解(40%),4例患兒化療早期出現(xiàn)出血和感染(8%)。

1.3.2 鞏固治療(CAT)方案:50例ALL患兒中4例(8%)在鞏固治療結束1周后骨穿顯示原淋+早幼達6%~7%。

1.3.3 HDMTX+CF治療:40例行HDMTX+CF(大劑量氨甲喋呤+四氫葉酸鈣)治療。3例(7.5%)在用藥3~5d出現(xiàn)過敏反應,其中2例經(jīng)治療好轉,1例放棄治療。

1.3.4 早期強化(VDLP、Vm-26+A)方案:37例中5例在用完后出現(xiàn)乏力、脫發(fā)等,其中2例因其他原因在早期強化后3月未口服藥物維持治療,骨穿仍顯示完全緩解。

2 護理體會

2.1 減少病原體入侵機會,預防感染

2.1.1 環(huán)境及個人防護:空氣流通,陽光充足,單位病床占地6~7m2,2次/d紫外線及消毒液做室內(nèi)清潔消毒,餐后、睡前用口泰漱口,1/5000高錳酸鉀早晚坐浴一次。有口腔潰瘍者涂維生素E油以促進潰瘍面愈合,肛周破損者除坐浴外用消炎油膏涂抹肛周及,局部還可用烤燈照射,以保持局部干燥,促進創(chuàng)口愈合。加強皮膚清潔和飲食衛(wèi)生,嚴格陪護探視制度、治療時嚴格無菌技術操作?;熐扒宄甭愿腥驹?。

2.1.2 骨髓抑制期特殊防護:有條件者住單人間,短程口服抗生素如磺胺。大劑量靜點丙種球蛋白2~3d,酌情應用惠爾血、輸血或血小板等。

2.1.3 積極抗感染治療:粒細胞減少期無原因體溫高于38.5℃,持續(xù)3d以上者須用足量、強效聯(lián)合抗生素抗感染治療。

2.2 輸液的管理 靜脈化療是一種重要的治療手段,化療藥對血管有一定損傷,但血管的機械性損傷是可以避免的[3]。

2.2.1 合理選擇利用血管:首先做好心理護理,取得患兒的配合,提高穿刺成功率。穿刺時要有計劃利用血管,由四肢遠端開始,對刺激性小、毒性低的藥物采用較細小的血管輸注,對刺激性強、毒性大的藥物要采用易固定、彈性好的大血管。穿刺成功后針頭固定要得當,給藥方法正確。

2.2.2 血管的保護:在操作時除要注意機械性損傷外,在平時用藥結束后,要經(jīng)常熱敷,按摩手足,以增加血液循環(huán)和血管彈性,使血管營養(yǎng)狀態(tài)得以改善,減低脆性,減少粘連和結節(jié)瘢痕的形成。

2.3 出血的護理 當血小板<20×109L-1伴明顯出血傾向,除輸注血小板外,還應限制其活動,避免碰傷。不吃硬性食物,保持大便通暢,以避免消化道粘膜損傷,防止鼻腔及牙齦出血,氣候干燥時,注意保持鼻腔濕潤,不摳鼻腔。如少量出血時可用腎上腺素棉球填塞,出血多時可用紗條填塞壓迫出血,牙齦出血可用冷鹽水含漱或用明膠海綿壓迫出血。各種注射拔針后局部按壓3~5min,預防皮下出血。

2.4 飲食護理 給患兒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熱量且適合小兒口味的飲食。但在使用左旋門冬酰胺酶化療期間,則給低脂飲食,鼓勵患兒多飲水,特別是在誘導緩解及用大劑量氨甲喋呤期間,預防因大量白細胞破壞 引起的高尿酸血癥,同時也有利于藥物毒素的排泄。

2.5 重視心理護理 首先取得家長的理解和配合,然后根據(jù)不同年齡患兒的心理特點,對患兒采取鼓勵、安慰,撫摸等方法,以高度的責任心和同情心對待他們,充分與他們溝通建立友好關系,取得信任,以最佳的心理狀態(tài)來配合治療,提高患兒的長期生存率。

2.6 化療藥物不良反應的護理 化療藥物共同的不良反應是惡心、嘔吐、骨髓抑制和肝損害。另外如長春新堿的主要副作用是神經(jīng)炎,左旋門冬酰胺酶的主要副作用是胰腺炎等,因此,化療期間除應定期復查血象、肝功及骨髓外,還應注意藥物的毒副作用出現(xiàn)與否,在治療護理上選用能防止或減輕毒副反應的中西醫(yī)措施,以利化療順利進行。

總之,通過1a多的使用,發(fā)現(xiàn)該方案對ALL療效較好,凡堅持準時化療的患兒均處于緩解狀態(tài)。本組50例患兒在接受治療期間,經(jīng)采用綜合防護措施、感染率和死亡率均低于同類報道[4]。

參考文獻

[1] 張之南主編.血液病診斷及療效標準.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1991.

[2] 孫桂香,李齊岳.小兒急性白血病診療建議(修訂草案).中華兒科雜志,1993,31:285

第2篇

[關鍵詞] 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護理;化療

[中圖分類號] R473.72[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3-7210(2010)11(c)-073-02

白血病(leukemia)是造血系統(tǒng)的惡性疾病,主要是造血器官內(nèi)白血病細胞惡性增生和非造血器官內(nèi)的白血病細胞浸潤。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是小兒急性白血病中較常見的類型,其發(fā)病高峰年齡為3~4歲,男孩發(fā)病率略高于女孩,男女之比為1.1~1.6∶1[1]。現(xiàn)將我院2010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46例臨床診斷為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并行化療治療患兒的護理措施與注意事項分析并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共46例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兒,均根據(jù)《血液病診斷及療效標準》[2]確診。其中,男29例,女17例;年齡2~13歲,平均(4.1±2.5)歲。46例患兒中,高危型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11例,標危型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35例。

1.2 治療方法

46例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兒均采用《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診療建議(第三次修訂草案)》[3]治療。給藥方案:全部患兒均給予大劑量甲氨蝶呤(MTX)治療,每次3.0~5.0 g?m2,總量的1/6(<500 mg)在30 min內(nèi)快速靜脈滴入,其余劑量24 h內(nèi)勻速靜脈滴入,靜滴12 h后以四氫葉酸鈣(CF)解救,每次15 mg,每6小時靜脈注射1次。同時給予堿化、水化尿液。

1.3 護理措施

1.3.1 心理護理

幫助新入院的白血病患兒及其家長適應醫(yī)院的環(huán)境,熱情幫助、關心患兒,讓其感到溫暖。由于本組患兒年齡普遍較小,且化療藥物劑量相對較大,治療時間長,易發(fā)生消化道不良反應、過敏反應等情況,大多數(shù)患兒易產(chǎn)生恐懼、焦慮心理。因此,化療前向患兒及家屬做好解釋工作,說明化療期間可能發(fā)生的不良反應及注意事項;向年長患兒介紹有關白血病的知識,建立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請已康復的白血病兒童到醫(yī)院看望患兒,現(xiàn)身說法,增強患兒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讓他們以較好的心態(tài)接受治療。

1.3.2 基礎護理

囑患兒注意休息,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兒在疾病早期有乏力、貧血、血小板低時需臥床休息,病情好轉后逐漸增加活動量。注意加強皮膚護理,定期更換,保持床單位清潔,預防壓瘡的發(fā)生。

1.3.3 預防感染

感染是導致白血病患兒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白血病患兒免疫功能較低,應用化療藥物的主要副作用是對骨髓的抑制,導致中性粒細胞減少或缺乏,使免疫功能下降[4]。因此,應對患兒采取保護性隔離,病室環(huán)境清潔、空氣流通,每天應進行紫外光照射,避免交叉感染。注意觀察,及時發(fā)現(xiàn)感染的早期表現(xiàn);嚴格執(zhí)行無菌技術操作,以免造成醫(yī)源性感染。

1.3.4 口腔護理[5]

保持患兒口腔清潔衛(wèi)生,避免出血及損傷,進食后囑患兒用生理鹽水漱口。口腔黏膜炎發(fā)生后,遵醫(yī)囑每天給予口腔護理2~3次,根據(jù)口腔pH值及具體情況選用碳酸氫鈉、過氧化氫、滅滴靈等交替漱口??谇粷兲弁磿r可用2%利多卡因噴霧,或加入漱口水中含漱止痛。在護理過程中密切觀察患兒口腔情況,注意有無口腔黏膜顏色改變、充血、破潰等情況。

1.3.5 出血的預防與護理

出血是白血病患兒常見的癥狀,也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做好出血的預防和護理尤為重要。對患兒及其家屬進行健康宣教,讓患兒不要劇烈運動,減少磕碰,避免外傷。經(jīng)常修剪指甲,不要挖耳、鼻,禁剔牙。靜脈注射、骨穿后壓迫注射部位10~15 min。鼻腔少量出血時可用頭部冷敷、腎上腺素棉球填塞壓迫止血。牙齦出血可用冷鹽水含漱。保持安靜、絕對臥床、避免搬動。準備好各種搶救物品、藥品,積極配合醫(yī)生進行搶救。

1.3.6 用藥期間的護理

1.3.6.1 熟悉化療藥物的毒副作用及注意事項,密切觀察藥物的毒性反應 甲氨蝶呤可引起口腔、肛周黏膜潰瘍,應加強口腔、肛周皮膚的護理,水化堿化,以減輕藥物對黏膜的毒性刺激。遵醫(yī)囑按時按量給予四氫葉酸鈣拮抗,以減少毒副作用。甲氨蝶呤靜脈滴注時需注意用黑紙包裹,使用避光輸液器,以免藥物分解。

1.3.6.2 消化道反應的護理 消化道反應是化療患兒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為防止胃腸道反應,可在化療前30 min使用止吐藥,在化療過程中密切觀察患兒的胃腸道反應情況[6]。患兒不能進食或存在電解質紊亂時,予以靜脈高營養(yǎng)并糾正電解質紊亂。

1.3.7 靜脈護理

制訂靜脈使用計劃,合理選擇靜脈。穿刺靜脈由遠端開始,左右靜脈交替使用,一般情況下選擇粗、直的大血管進行穿刺,成功后應檢查回血良好后才能進行化療藥物的輸注。輸注化療藥物過程中勤巡視,一旦發(fā)現(xiàn)注射部位腫脹、疼痛等外滲情況時,應立即停止輸液,拔除針頭,用硫酸鎂或利多卡因局部封閉;外滲部位還可用硫酸鎂進行局部濕敷。推注藥物時應證實靜脈穿刺成功,先推注10~20 ml 生理鹽水,順利后方可用化療藥,推注化療藥物后,再推注20 ml生理鹽水沖管。

1.3.8 飲食護理

化療期間消化系統(tǒng)往往會出現(xiàn)惡心、嘔吐、腹瀉等癥狀,可采取少食多餐的進食方法,給予清淡易消化的飲食。鼓勵患兒多飲水,特別是在誘導緩解期間及應用大劑量甲氨蝶呤、環(huán)磷酰胺期間,保證患兒有足夠的入量,促進尿酸排出,預防因大量白細胞破壞引起的高尿酸血癥,也有利于藥物毒素的排泄。

2 結果

46例患兒行大劑量甲氨蝶呤+四氫葉酸鈣聯(lián)合化療后,42例出現(xiàn)消化道反應,主要表現(xiàn)為惡心、嘔吐、食欲下降;3例患兒出現(xiàn)過敏反應;4例患兒出現(xiàn)口腔潰瘍或潰瘍破潰;11例出現(xiàn)骨髓抑制,經(jīng)積極治療與合理護理后均有所緩解。

3 討論

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發(fā)病率相對較高,有效的化療治療能夠達到緩解或治愈該病的目的,對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治療起關鍵性作用。因此,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兒接受化療期間,護理人員應掌握正確的化療藥物使用方法,做好患兒及家屬相關疾病及用藥知識的宣教工作,告知其化療期間的注意事項,并實施合理的護理措施,盡量減少化療不良反應的發(fā)生,以達到良好預后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周晉.兒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97.

[2]張之南.血液病診斷及療效標準[M].3版.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12.

[3]中華醫(yī)學會兒科學分會血液學組,中華兒科雜志編輯委員會.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診療建議(第三次修訂草案)[J].中華兒科雜志,2006,44(5):392-395.

[4]楊峰,梁爽,翟鳳平.大劑量甲氨蝶呤聯(lián)合四氫葉酸鈣治療小兒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29例臨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09,15(19):54-56.

[5]李曉磊,樊桂榮,韓英杰.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口腔護理體會[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0,27(6):997.

第3篇

人教版生物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五章第二節(jié)《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這節(jié)內(nèi)容中《植物呼吸作用產(chǎn)生二氧化碳、消耗氧氣》是兩個教師演示實驗。二氧化碳、氧氣都是無色無味的氣體,看不見摸不著,通過該演示實驗可以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呼吸作用產(chǎn)生了二氧化碳,同時消耗了氧氣,有利于幫助學生理解呼吸作用。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演示實驗。

二、實驗原型及不足之處

1.原理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氧氣具有助燃的性質。

原裝置:(見教材)

2.不足

(1)器材較多,準備繁瑣。兩個實驗得準備兩套不同的裝置,且裝置中用到的試管、L型彎管、漏斗等都是一些玻璃儀器,易碎。

(2)裝置不能連續(xù)、重復使用。該裝置中漏斗使用棉花塞住也會有少量二氧化碳溢出,并且因為使用灌水法排氣,瓶中有水,部分二氧化碳會溶解于其中,進一步降低了二氧化碳的濃度。而讓種子繼續(xù)呼吸產(chǎn)生足量的二氧化碳需要一到兩個小時的時間。教師如果需要在多個班連續(xù)演示,就得準備多套裝置,麻煩而浪費。

(3)澄清石灰水得現(xiàn)配現(xiàn)用,放置久了容易產(chǎn)生沉淀。并且遇二氧化碳變渾濁的現(xiàn)象,在實際課堂上,教室后排學生看的不是很清楚,容易打擊這部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4)該實驗沒有設置對照組,呈現(xiàn)的結果,說服力會大打折扣。

三、實驗創(chuàng)新及改進之處

1.改進后裝置

(略).

2.優(yōu)點

(1)裝置的所需材料很簡單。透明的礦泉水瓶、紗布(或者絲襪其實更好)、注射器。這些材料生活中很常見,體現(xiàn)了綠色、環(huán)保、安全的理念,對學生進行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2)用紫色石蕊溶液代替澄清石灰水。石蕊溶液易于保存,無需臨時配置。藍色石蕊溶液遇到二氧化碳變成紅色,顏色變化更明顯,易于學生觀察,且二氧化碳與石蕊溶液的反應比二氧化碳與澄清石灰水反應更容易發(fā)生。這個裝置簡單方便且安全,只是一個礦泉水瓶,便于在學生中傳閱,使其觀察更清楚。

(3)使用注射器將石蕊溶液注入瓶內(nèi),發(fā)生顏色變化后,同樣可以用注射器將反應后的溶液吸取出來,保證了同一裝置可在多個班重復試驗。

(4)增設了一組對照組――煮熟的種子,更能說明只有活的萌發(fā)的種子才能使呼吸作用產(chǎn)生產(chǎn)生二氧化碳,消耗氧氣。

四、實驗用具

透明礦泉水瓶、紗布(或絲襪)、紫色石蕊溶液、注射器、萌發(fā)的種子、煮熟的種子。

五、實驗原理

紫色石蕊溶液遇二氧化碳變紅色、氧氣具有助燃的性質。

六、實驗過程

1.驗證二氧化碳的產(chǎn)生

將等量紫色石蕊溶液分別注入A、B裝置中。

觀察并對比A、B裝置中石蕊的顏色變化。

2.驗證氧氣的消耗

將點燃的蠟燭深入瓶中,觀察蠟燭燃燒的狀態(tài)。

實驗結束后,打開注射器將反應后液體取出,密封,以備下次實驗使用。

七、實驗效果

A裝置中加紫色石蕊很明顯呈現(xiàn)紅色,而B裝置不變色,說明A中種子呼吸作用產(chǎn)生了二氧化碳;將點燃的蠟燭深入瓶中,A瓶很快熄滅,而B瓶能持續(xù)燃燒更長時間,充分說明A瓶中氧氣在種子呼吸作用過程中被消耗了一部分。

八、自我評價

1.實驗器材少,裝置簡單,綠色、環(huán)保、安全。

2.操作簡便,顏色變化使得現(xiàn)象更明顯。

3.裝置具有可重復操作性,有利于教師在多班演示。

第4篇

【中圖分類號】R5638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7-023-01

新生兒重癥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為臨床常見急危重癥,可對患兒生命安全產(chǎn)生嚴重威脅[1]。目前,機械通氣治療為應對該疾病的常用方法,而在治療期間,通過配合全面、科學的護理干預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臨床療效并改善患兒預后。常規(guī)護理方法雖可使患兒癥狀相對緩解,但無法獲得較為滿意的長期療效,故需進一步改進護理方法,以挽救其生命。經(jīng)多項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精細化護理可較好的改善患兒各項生理指標,進而提高預后質量[2]。為此,本研究對重癥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新生兒采用精細化護理干預,以探討其臨床應用效果。具體信息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將2016年6月-2017年5月商丘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新生兒重癥監(jiān)護室NICU收治的25例重癥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新生兒作為對照組,2017年6月-2018年5月商丘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新生兒重癥監(jiān)護室NICU收治的25例重癥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新生兒作為觀察組。觀察組男14例,女11例;日齡10-28d,平均(1896±075)d。對照組男13例,女12例;日齡10-29d,平均(1898±074)d。本研究經(jīng)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且所有患兒家屬均自愿參與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患兒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對比性。

12方法給予對照組患兒清潔皮膚、更換尿布、生命體征監(jiān)測等常規(guī)護理干預。觀察組實施精細化護理干預,方案如下:①合理喂養(yǎng)及口腔護理。人工喂養(yǎng)時需根據(jù)患兒病情及體質量等情況確定需奶量,母乳喂養(yǎng)則以患兒自覺飽感為準,對于無法進食患兒需給予鼻飼進食,喂養(yǎng)后應抱起拍背并采取頭側右臥位,以避免吐奶,同時在喂養(yǎng)后應給予患兒進食少量溫開水,以達到清潔口腔的效果;②家長心理干預。積極做好對患兒家長的心理護理,期間應耐心細致的回答家長所提出的問題并加強與其溝通,以提高患兒家屬對護理配合度;③呼吸道管理。因患兒呼吸道尚未發(fā)育完全,若不當極易引發(fā)舌根后墜,進而導致喉梗阻,故護理人員需定期為其更換,并注意引流、拍背、翻身,及時幫助其清理口鼻分泌物,以確?;純汉粑〞?,且對于痰多患兒應及時給予霧化吸入治療;④抗感染護理。嚴格遵循醫(yī)囑給予患兒抗感染治療,并根據(jù)其病情發(fā)展程度控制靜脈滴注速度及滴注量,同時應注意觀察患兒大便情況。

13觀察指標①于護理1周后抽取患兒頸靜脈血液并使用德國Bayer348血氣分析儀測定對比兩組患兒血氣分析指標,包括動脈血氧分壓(PaO2)、動脈二氧化碳分壓(PaCO2)、動脈血氧飽和度(動脈血氧飽和度)及pH值。②于護理1周后分別測量比較兩組患兒呼吸頻率(RR)及心率(HR),其中RR采用電子計數(shù)法測量,HR采用心電法測量。

14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表示,配對t檢驗,P

2結果

21血氣分析指標護理后觀察組患兒PaO2、SaO2及pH值均高于對照組,PaCO2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3討論

重癥肺炎為常發(fā)于新生兒期的急危重癥,該時期患兒不僅表現(xiàn)為肺部換氣功能受損,同時也可出現(xiàn)氣道堵塞、并發(fā)呼吸衰竭等現(xiàn)象,目前臨床治療仍較為棘手[3]。同時因重癥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兒病情危重,故需及時采用有效治療措施以盡快幫助其改善呼吸道癥狀并提高呼吸功能。而在治療期間,通過聯(lián)合科學、系統(tǒng)且有針對性的護理方案可進一步改善其血氣分析指標,進而有效提高臨床療效并抑制病情進展[4]。

第5篇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可嚴重危害病人的健康,并造成高額經(jīng)濟損失。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報告顯示,流感的發(fā)病率占總人口的5%~15%,按此測算,我國每年感染流感的人數(shù)高達6 500萬到1.9億,相當于每天有18萬~53萬人感染流感。兒童是流感的高發(fā)群體,流感和急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是嚴重危害兒童健康,甚至危及其生命的疾病,可使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受損,甚至可造成重度大腦損害。主要并發(fā)癥有支氣管炎、肺炎、急性中耳炎、心肌炎、驚厥、腦膜炎等。兒童越年幼,發(fā)生并發(fā)癥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尋找安全、有效防治兒童流感的藥物,一直是廣大醫(yī)藥工作者努力的目標。核苷酸類抗病毒藥利巴韋林由于不良反應已于2006年被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下令修改該品顆粒劑的說明書,目前只有成人用藥劑量,兒童用藥尚缺乏詳細的研究資料;金剛烷胺和金剛乙胺由于對乙型流感無效并有較大的耐藥性和不良反應,其療效和安全性在醫(yī)藥界也備受爭議;已被美國、歐盟和我國批準用于治療兒童流感的神經(jīng)氨酸酶抑制劑奧司他韋(商品名:達菲),服用后也有發(fā)生自我傷害和譫妄事件的報告,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已于2007年6月下令修改該膠囊劑說明書。

研究發(fā)現(xiàn),由俄羅斯藥物化學研究所藥物化學中心研制的抗病毒藥阿比朵爾(Arbidol)具有抗病毒譜廣、療效確切、安全性好等特點,可用于預防和治療兒童流感。

1 阿比朵爾的藥理學性質

1.1 藥效學本品是抗病毒藥,是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的專屬性抑制劑,對嚴重的急性呼吸道疾病綜合征有特效。本品能抑制病毒脂質膜和機體細胞膜的融合,阻礙病毒與機體細胞接觸,阻止病毒進入機體細胞內(nèi)。

本品有干擾素誘導作用,能促進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提高巨噬細胞的吞噬活力,增強機體對病毒性感染的抵抗力,降低與病毒性感染有關的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頻度,并能降低慢性細菌性疾病惡化的程度,使臨床癥狀減輕、病程縮短。

1.2 藥動學本品能被機體迅速吸收,并廣泛分布到器官和組織內(nèi)??诜?0 mg膠囊劑后,1.2h血清中藥物濃度達到峰值;口服100 mg則需1.5h。本品在肝臟代謝。半衰期為17~21 h。近40%的藥物以原型排出體外;約38.9%從膽汁排出,通過腎排出的僅0.12%;給藥后在24 h內(nèi)原藥90%被排出體外。

1.3 安全性本品屬低毒藥劑,LD50> 4 g / kg,按推薦劑量給藥,對人體不會造成任何不良影響。

2 阿比朵爾治療與預防兒童流感和急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臨床研究

I.A.Leneva等報道,500名患急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患兒接受阿比朵爾臨床研究試驗,服用劑量為10 mg/kg,每天3次,口服給藥,療程5 d,有效率約為84.8%,阿比朵爾能使發(fā)熱、中毒和呼吸道炎癥持續(xù)的時間縮短,癥狀減輕,使病毒抗原從鼻咽部釋放的時間縮短,臨床效果良好。

在流感發(fā)作期,使用阿比朵爾對兒童有良好的預防效果,莫斯科市伊萬諾夫斯基病毒學研究所的有關研究證實:兒童使用阿比朵爾的預防劑量為每次50 mg,每周3次,共5 wk。有效指數(shù)(DEI,指服安慰劑組和給藥劑組中每100名志愿者中受感染個體數(shù)的比例)為2.05,表明阿比朵爾可有效降低兒童流感發(fā)生率,與沒有預防用藥的對照組相比,用藥組發(fā)病后的癥狀較輕(體溫上升不明顯,呼吸道炎癥較輕),病程縮短2~3 d。另一項有155名兒童參加的隨機、安慰劑對照試驗表明,服用劑量為50 mg,每周2次,能減少病程1.8 ~ 3.5 d,流感發(fā)生率明顯降低。

С.А.Крамарев等的研究證實,68名流感和急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患兒,年齡6~15歲。隨機分為2組,每組各34名。用藥組兒童在開始發(fā)病的最初2天給予阿比朵爾作為抗病毒治療藥, 6~12歲兒童用藥劑量:每次0.1 g ,每天3次,共3 d;12歲以上兒童用藥劑量:每次0.2 g ,每天3次,共3 d。對照組兒童在性別、年齡、診斷和病情嚴重程度方面均與用藥組相當,但未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

結果表明,在急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癥狀和強度兩方面,治療的第1天未觀察到用藥組和對照組之間有顯著性差異(P > 0.05);但從第2天起,發(fā)現(xiàn)口干、鼻塞、咽喉發(fā)癢、頭痛、肌肉痛等臨床癥狀的嚴重程度有顯著性差異(P< 0.05)。從第3天起,頭痛、虛弱無力、干咳、體溫反應等臨床癥狀也出現(xiàn)顯著性差異(P < 0.05)。與對照組比較,阿比朵爾用藥組的兒童發(fā)生一般中毒和卡他性現(xiàn)象(黏膜炎)持續(xù)的時間較短,兒童上呼吸道卡他性現(xiàn)象消失快,用藥組兒童未見并發(fā)癥發(fā)生。而對照組有2名兒童并發(fā)化膿性耳炎,1名兒童并發(fā)了肺炎。

С.А. Крамарев等在2002-2003 年冬季還研究了阿比朵爾對抗流感和急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預防效果。研究中有156名健康兒童參加,年齡為6~12歲,其中男童89名,女童67名。將其均分為用藥組和對照組,兩組基本評定標準全部相同。

用藥組兒童使用阿比朵爾, 6~12歲兒童每3天1次,每次0.1 g ,共4 wk;12歲以上兒童每3天1次,每次0.2 g ,共4 wk;對照組兒童不給予任何預防疾病的藥品。

結果表明,阿比朵爾能降低兒童流感和急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發(fā)病率61.5%;使用阿比朵爾能防止疾病加重,即服用阿比朵爾的用藥組兒童沒有因為重型流感和急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需要就診,而對照組有4名需就醫(yī),和對照組相比,使用阿比朵爾的兒童患中重度急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顯著減少;此外,用藥組兒童未見發(fā)生并發(fā)癥,而對照組兒童同期有4名發(fā)生并發(fā)癥(2名耳炎,2名肺炎);對照組病人基本臨床特征是退步,兩組間在統(tǒng)計學上有顯著性差異(P<0.05)。表明阿比朵爾預防兒童流感和急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效果良好。

V.P.Drinevsky等在感冒流行季節(jié)進行阿比朵爾的藥效學評價研究 ,158 名1~14歲的兒童被診斷為患甲型流感、合并其它病毒性疾病的流感或非流感病因急性病毒性呼吸道疾病。84名使用阿比朵爾治療,發(fā)病后第1天給藥,劑量為10mg/kg,每天4次,共 5 d。74名用安慰劑。與此同時,兩組兒童都使用對癥藥物(咳嗽糖漿、滴鼻液、多種維生素等)。

結果顯示:所有使用阿比朵爾的兒童其病程為動力學陽性,用藥組和對照組之間的差異主要表現(xiàn)在發(fā)熱和中毒癥狀的百分率上,如果患病的第1天或第2天就給予阿比朵爾,差異最為明顯。

研究者還測定了阿比朵爾對院內(nèi)感染百分率的影響(阿比朵爾用藥組的兒童為27.1%;對照組為52.1%),P< 0.05,這不僅證實阿比朵爾有治療作用,而且也有預防作用。使用阿比朵爾的兒童,可以觀察到其疾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低,病程縮短。

使用阿比朵爾后沒有發(fā)生不良反應,沒有觀察到用藥兒童在血液學或生化學指標方面不同,表明阿比朵爾對兒童的各系統(tǒng)沒有明顯毒性。

為證明阿比朵爾的療效不僅對病毒有抑制作用,而且存在增強免疫作用,V.P.Drinevsky等進行了免疫學實驗。結果表明:雖然疾病發(fā)作時所有兒童細胞免疫性標記物減少,而使用阿比朵爾治療后,轉為正?;膬A向更大。亦已證實:在阿比朵爾組,已測得T-淋巴細胞,尤其是淋巴因子激活的殺傷細胞,與對照組比較已獲得改善(57.1%對33.3%,P < 0.05) ,此外,阿比朵爾還能增強巨噬細胞的吞噬活性。

在臨床實驗室研究的基礎上,V.P.Drinevsky等測定了學齡兒童和更低年齡兒童使用阿比朵爾對抗按血清分型的各種病毒所致的流感、其它急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合并的流感以及非流感性急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療效。結果表明,使用阿比朵爾有利于減少發(fā)熱反應和控制并發(fā)癥的發(fā)展,也能縮短發(fā)熱反應及其它中毒癥狀的持續(xù)時間,從而縮

短整個病程。未觀察到該藥物對患兒身體各系統(tǒng)產(chǎn)生任何毒性效果。阿比朵爾對T-細胞有免疫增強作用;對體液性免疫標記物、抗病毒抗體的產(chǎn)生、以及這些抗體在血液中的濃度均無任何抑制跡象。

3 結語

阿比朵爾于1993年在俄羅斯上市以來,在俄羅斯、烏克蘭等國已有十余年的臨床應用經(jīng)驗。其良好的療效和安全性已得到肯定,并被俄羅斯國家藥典委員會推薦給成年人和兒童作為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病毒的治療藥和預防藥。 阿比朵爾適用于成人和兒童甲型流感、乙型流感、急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嚴重的急性呼吸道疾病綜合征,包括并發(fā)支氣管炎和肺炎的預防和治療。

第6篇

【關鍵詞】 呼吸道感染/中醫(yī)藥療法; 扶正化痰活血煎劑/治療應用; 醫(yī)學,中國傳統(tǒng); 兒童

反復呼吸道感染是兒科常見病[1],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近10年來發(fā)病率有逐年上升之趨勢。反復呼吸道感染不僅影響患兒身心健康和正常的學習生活,也給家長帶來不小的經(jīng)濟負擔。筆者自擬扶正化痰活血煎劑口服治療88例反復呼吸道感染患兒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F(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200401/200906西安市兒童醫(yī)院中西醫(yī)結合科收治門診和住院反復呼吸道感染患兒88例,其中男66例,女22例;年齡1~14歲,其中1~3歲23例,~7歲45例,~14歲20例,平均5.7歲;病程6個月至10年,平均2.6年;城鎮(zhèn)患兒42例,農(nóng)村患兒46例。88例患兒均以反復呼吸道感染為主訴就診。

1.2 診斷標準 根據(jù)全國小兒呼吸道疾病會議(1987年成都)制定的標準[2]。

1.3 治療方法 88例患兒在呼吸道感染治療恢復期均采用中藥煎劑口服,中藥組方如下:黃芪20 g,黨參、當歸各10 g,丹參8 g,半夏6 g,陳皮12 g,南星6 g,防風10 g,云苓15 g,白術12 g,甘草6 g。水煎服,

1.4 觀察指標 回顧性分析患兒臨床表現(xiàn),血清微量元素、免疫功能、幽門螺旋桿菌系列、上消化道鋇餐造影、病原學等檢測結果。

1.5 療效判定標準 按療程治療3個月,觀察1年。采用自擬標準判斷療效。(1)顯效:呼吸道感染次數(shù)明顯減少到1~2次,臨床癥狀明顯減輕,實驗室檢查各項指標較前改善;(2)有效:呼吸道感染次數(shù)明顯減少到3~4次,臨床癥狀明顯減輕,實驗室檢查各項指標較前好轉;(3)無效:呼吸道感染次數(shù)無明顯減少,臨床癥狀無明顯減輕,實驗室檢查各項指標無改善;有的患兒不能堅持服藥,半途而廢。

2 結果

2.1 血清微量元素 88例患兒鋅元素、血鎘均低于正常值;64例鐵元素低于正常值;44例血鉛>100 μg;35例骨源性堿性磷酸酶高于正常;88例患兒鈣元素、銅元素、鎂元素均在正常值范圍內(nèi)。

2.2 免疫功能檢測

2.2.1 免疫球蛋白(體液免疫) 88例患兒IgG均低于正常值;IgM低于正常21例;IgA低于正常80例。

2.2.2 T細胞亞群(細胞免疫) T細胞亞群采用化學免疫法(單克隆抗體)進行檢測。其中82例患兒CD3 、CD4 、CD8低于正常值; 84例患兒CD4/CD8均在1.2以下。

2.3 幽門螺旋桿菌IgM抗體[3] 采用生物芯片法進行幽門螺旋桿菌IgM抗體檢測,檢測結果為定性。細胞毒素相關蛋白陽性58例;尿素酶陽性78例;空泡毒素相關蛋白陽性67例;3項均陽性20例。

2.4 上消化道鋇餐造影 80例患兒均進行上消化道鋇餐造影,其中胃黏膜增粗、紊亂、胃黏膜病變68例。

2.5 病原學檢測 在患兒發(fā)生呼吸道感染時,及時進行病原學檢測,其中79例患過支原體感染;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合胞病毒、EB病毒等呼吸道病毒IgM抗體陽性率較高,有的患兒甚至出現(xiàn)幾種病毒同時感染的現(xiàn)象。

2.6 治療效果 88例患兒顯效44例,有效23例,無效21例(均不能堅持服藥),有效率78%。

3 討論

反復呼吸道感染在北方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其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純好庖吖δ艿拖?、血微量元素缺乏以及不良的飲食、生活習慣、居住環(huán)境污染等可導致呼吸道感染的反復發(fā)生。中醫(yī)幾千年前就提出了“治未病”的預防觀念[4]。祖國醫(yī)學認為人是一個整體,強調人體的陰陽平衡以及人與自然界的和諧統(tǒng)一。即所謂:“陰平陽秘,精神乃治?!薄罢龤獯鎯?nèi),邪不可干。”反復呼吸道感染患兒的發(fā)病因素是多方面的。從小兒的生理特點來看:小兒處在生長發(fā)育的黃金時期,身體發(fā)育需要的營養(yǎng)物質比成人多,消化系統(tǒng)功能相對薄弱。如果喂養(yǎng)不當,調護失常,易損傷脾胃;加上抗感染反復使用抗生素,患兒多伴有腹瀉、便秘、厭食等消化道癥狀,影響其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和生長發(fā)育,使本來抵抗力低下的機體雪上加霜。祖國醫(yī)學認為:“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東漢醫(yī)家張仲景提出:“四季脾旺不受邪”。李東垣在《脾胃論》中也提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庇捎诟惺芡庑?、內(nèi)傷飲食、調護失宜,或久病遷延不愈導致小兒脾胃虛弱,可影響小兒全身多個系統(tǒng)。由于營養(yǎng)吸收不良也會導致患兒微量元素缺乏,免疫功能低下、易合并其他病原感染等。

根據(jù)小兒的生理病理特點,筆者根據(jù)臨床經(jīng)驗自擬扶正化痰活血煎劑:方中黃芪、黨參、當歸、白術為君藥,作用扶正、健脾、益氣;丹參、南星、半夏為臣藥,以活血、化痰;云苓、陳皮、防風為佐藥,作用祛濕、健脾、固表;甘草為使藥,以調和諸藥。黃芪:性甘、溫、歸脾肺經(jīng),具有補氣升陽、益衛(wèi)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腫的作用?,F(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黃芪含單糖、多糖、皂甙、黃酮、氨基酸、蛋白質、微量元素、胡蘿卜素、膽堿等多種成分,具有調節(jié)體液和細胞免疫,調節(jié)脂質代謝、改善高凝狀態(tài),促進蛋白質合成等作用;對細胞代謝、核酸代謝、細菌及病毒感染有顯著作用;對免疫系統(tǒng)具有雙向調節(jié)作用,能增強機體免疫力,促進細胞再生能力。當歸:味甘、辛、性溫,歸肝、心、脾經(jīng)。功效:補血、活血、調經(jīng)、止痛、潤腸?,F(xiàn)代藥理研究發(fā)現(xiàn):其含有揮發(fā)油、當歸多糖、多種氨基酸、維生素A、B12、E等多種人體必需的多種元素。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降血脂的作用;并能促進血紅蛋白的生成及擴血管等作用;當歸多糖能增加外周血紅細胞、白細胞、血紅蛋白及骨髓有核細胞數(shù),所以當歸是中醫(yī)補血要藥。黨參:味甘、微苦、性平,歸脾、肺經(jīng)。功效:補氣生津。可以調節(jié)胃腸運動。丹參:活血化瘀,丹參中的水溶性酚酸類物質,具有很強的抗脂質過氧化和消除自由基的作用,對脂質過氧化引起的生物瞙損傷,有明顯的保護作用;可以改善全身的微循環(huán),促進炎癥的吸收。云苓、白術:具有強壯、活血促進血液循環(huán)、抗菌及鎮(zhèn)靜作用。半夏、南星配合使用有祛痰、消除慢性炎癥之功效。陳皮:味辛、苦、性溫、歸脾、肺經(jīng)。功效: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現(xiàn)代藥理研究發(fā)現(xiàn),陳皮所含揮發(fā)油對胃腸有溫和的刺激作用,可促進消化道的分泌,排除腸管內(nèi)積氣,具有芳香健脾和驅風下氣的作用。甘草:味甘、平。歸心、肺、脾、胃經(jīng),為益氣補中的良藥,可用于心脾兩虛,脾胃氣虛,正氣虛損諸癥。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甘草能調節(jié)胃腸道平滑肌運動,有明顯的解痙作用。以上諸藥配伍合理,用藥精良,符合反復呼吸道感染小兒的生理、病理過程。反復呼吸道感染患兒病程相對較長,縱觀疾病的全過程,痰做為疾病的誘因,也是病理產(chǎn)物,貫穿于疾病的全過程。中醫(yī)認為:“肺為儲痰之器,脾為生痰之源?!薄肮植《嗵怠?。所以本方中以化痰藥為佐使,扶正活血為君臣。諸藥配合,相得益彰,臨床療效顯著。反復呼吸道感染在治療上由于療程較長,小兒服藥時間相對較長,有的患兒不能堅持服藥而半途而廢。中藥煎劑毒副作用相對較小,長期服用未發(fā)現(xiàn)患兒肝、腎功能損害,所以堅持服藥在治療反復呼吸道感染顯的非常重要,家長和患兒配合醫(yī)生,堅持治療才能藥到病除。

參考文獻

[1] 薛辛東.兒科學[M].6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8.

[2] 胡儀吉.反復呼吸道感染的診斷標準[J].中華兒科雜志,1988,26(1):41.

第7篇

我院1994年至今應用As2O3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APL)以來,初治109例中完全緩解96例(88.07%),用全反式維甲酸(ATRA)治療及化療后復發(fā)21例中緩解14例(66.7%)?;仡檻萌趸ぃˋs2O3)治療APL經(jīng)驗,現(xiàn)就其療效、毒副作用及護理體會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病例:130例APL診斷標準全部依據(jù)文獻[1],M3a 99例,M3b 31例,初治96例,復治21例,男69例,女61例,年齡13~62歲。

1.2 治療方法:應用哈爾濱醫(yī)科大學附院生產(chǎn)0.1% As2O3注射液10 ml用5%葡萄糖液500 ml稀釋,靜脈滴注,每日1次,每次持續(xù)2小時以上,28天為1療程。對于ATRA治療及化療后復發(fā)者,As2O3靜脈應用,42天一療程。治療過程中每周檢查血象、骨髓象,隨機檢查凝血纖溶指標和肝、腎功、心電圖。治療中如有感染者根據(jù)藥敏加敏感抗生素。輸注適量新鮮血漿或全血作為支持治療,如白細胞升高,加用羥基脲或阿糖胞苷降低白細胞,防止白細胞瘀積。在獲得CR后,患者休息7天,繼續(xù)應用As2O3作鞏固治療,每個療程28天,治病間歇期逐漸延長(1~3個月)。對于獲得CR者,全部依醫(yī)囑進行定期檢查及鞏固治療,并長期隨訪。

2 結果

本組130例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大多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如水鈉潴留、胃腸道反應、皮膚干燥、肝功能損害、白細胞升高等,但大多程度較輕,無需停藥,給予適當支持治療和護理后癥狀緩解,繼續(xù)治療。1例出現(xiàn)全身水腫,尤其顏面部為重,停藥3天后,癥狀緩解,繼續(xù)治療;另有1例出現(xiàn)心包積液、1例出現(xiàn)心梗,中斷治療后,癥狀緩解;2例出現(xiàn)嚴重肝功能損害,其中1例改為隔日療法后好轉,1例停止應用,緩解后再次應用未出現(xiàn)類似反應,其余未終止治療。

3 護理

3.1 白細胞過多綜合征:As2O3治療過程中由于其誘導分化作用,外周血及骨髓中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WBC增多現(xiàn)象,故為預防白細胞過多綜合征的發(fā)生,應每1~2天測血常規(guī)1次,嚴密監(jiān)測白細胞計數(shù)的變化。當WBC>10×109/L時,適當應用羥基脲口服或靜脈滴注阿糖胞苷或小劑量HA或柔紅霉素降低白細胞,我科目前應用柔紅霉素效果較好;如WBC>50×109/L甚至達100×109/L時,可考慮應用WBC 單采分離術,以防栓塞發(fā)生。

3.2 肝毒性:治療中出現(xiàn)肝功能損害者30例 (23.07%),其中6例在用藥1周內(nèi)出現(xiàn)肝功損害,ALT升至100 U/L以上,13例8天后ALT升高至140 U/L以上,10例在用藥2周后ALT分別升至200 U/L以上,另5例肝損害出現(xiàn)較晚,在用砷劑20天左右ALT升至600 U/L左右。出現(xiàn)肝功損害的30例患者,有1例為第二腫瘤,既往多次化療史,1例既往有結核病,有抗結核病史,12例為HBsAg陽性(其中7例為小三陽),9例有長期或經(jīng)常飲酒史。上述患者均及時予以谷光甘肽、苦參素、凱西萊或甘利欣等積極護肝,并將砷劑每日1次改為隔日1次或每日5 ml,肝功能損傷嚴重時,暫停止As2O3的應用,改為口服維甲酸、保肝治療,CR后繼續(xù)應用。治療期間除定期復查肝功能外,每日觀察患者有無厭油、鞏膜黃染等癥狀,同時鼓勵患者多喝水,每日超過3 000 ml,以促進毒素的排出。經(jīng)處理后肝功能均在1月內(nèi)恢復正常。

3.3 心臟毒性:應用As2O3期間可出現(xiàn)心悸、胸悶、心電圖變化,包括竇性心動過速,S-T段下移,T波倒置或低平,PR間期延長或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但多為可逆的;QT間期延長及在此基礎上的室性心律失常已有多次報道。本組病例有3例(14.3%)患者出現(xiàn)心臟毒性,主要表現(xiàn)為胸悶、心悸。其中2例心電圖示竇性心動過速,HR在120次/分以上;心梗1例,2月后第二次再用藥,出現(xiàn)典型心肌缺血。囑患者減少運動量,注意休息,并口服輔酶Q10、倍他樂克。另1例在用藥6天后心電圖示S-T段下降0.075 mV,予復方丹參滴丸服用后緩解。護理方面注意控制補液速度,40滴/分,觀察患者有無胸悶不適,并復查心電圖,1例心梗者,按心梗處理,1月后好轉。

3.4 消化道反應:有120例(92.3%)于用藥后2~3天出現(xiàn)消化道反應,主要表現(xiàn)為厭食、惡心、嘔吐、腹脹。囑患者少量多餐,進食高蛋白、低脂、易消化食物,并口服嗎丁啉等胃動力藥物。

3.5 水鈉潴留:有35例(26.9%)在用藥后7~8天出現(xiàn)不同程度水鈉潴留,嚴重時可出現(xiàn)胸、腹腔積液,甚至心包積液,但一般無須停藥,加用利尿劑后會迅速消失。本組其中20例較輕,主要表現(xiàn)為顏面部及下肢水腫,4例B超證實為胸腔積液,6例為腹水,加用利尿劑好轉,1例出現(xiàn)全身水腫,尤其顏面部為重,癥狀較重,出現(xiàn)胸悶氣促,經(jīng)B超證實為中等程度胸腹水、心包積液,給予停藥,加用速尿,控制液體輸入量,觀察體重變化,3天后癥狀消失,改為維甲酸繼續(xù)治療,CR后再應用As2O3未出現(xiàn)水腫。

3.6 神經(jīng)系統(tǒng)損害:在用藥后10~20天左右出現(xiàn)多發(fā)性神經(jīng)炎和多發(fā)性神經(jīng)根炎癥狀。患者四肢疼痛、麻木,感覺由過敏或異常發(fā)展到痛、溫、觸覺的遲鈍、消失,甚至感覺性共濟失調。同時,有肢體無力、遠端肌肉萎縮,可有明顯的自主神經(jīng)障礙。砷中毒性周圍神經(jīng)炎與一般周圍神經(jīng)炎無區(qū)別。大約34%患者于用藥的早期出現(xiàn)程度不等的一過性腦血管痙攣性頭痛,脫水降顱壓無效,交替口服泰比利、顱痛定癥狀好轉。

3.7 感染防護:在應用As2O3治療期間,尤其是對緩解后鞏固治療的患者,當WBC明顯降低時,患者抵抗力低下,應注意預防感染,給予保護性隔離,宜住單人病房,限制探視,做好空氣消毒,加強口腔、及皮膚的護理,每日用漱口液漱口,便后及時清洗肛周,高熱出汗后及時擦浴更衣,保持皮膚清潔等,預防感染發(fā)生。本組病例雖有發(fā)熱癥狀,但經(jīng)抗感染治療,很快好轉,未發(fā)生嚴重感染征狀。

3.8 出院指導:應用As2O3治療緩解后,臨床癥狀和體征都消失,其緩解期較長。有些患者以為治愈,不愿再鞏固化療,應告知患者堅持化療,預防復發(fā),因一旦復發(fā),治療難度較大。還應告知患者治療間隙期可能出現(xiàn)皮膚色素沉著、手足麻木、肌肉萎縮等慢性不良反應,故囑患者應定期來院復診,如有不適,及時處理。

參考文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克东县| 抚宁县| 朝阳县| 恩施市| 资阳市| 米易县| 综艺| 句容市| 兴文县| 水富县| 定日县| 聂荣县| 西昌市| 黄龙县| 那曲县| 永新县| 南昌县| 那坡县| 龙门县| 淮滨县| 星子县| 宣化县| 贵南县| 辉县市| 宁阳县| 金门县| 西乌珠穆沁旗| 常山县| 河东区| 府谷县| 广饶县| 杭锦旗| 黄龙县| 安庆市| 武强县| 蓝山县| 锡林郭勒盟| 灯塔市| 宣汉县| 嵊泗县| 湛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