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20 07:55:36
序論:在您撰寫電大會計畢業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開放教育 會計學專業 實踐教學 體系構建 評價
Research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of the long-distance open education accounting specialty
Jiang Gefei
【Abstract】The practice teaching is one main link in the open education teaching courses and to research the practice teaching mode of theeducation which is suitable for the long-distance open condition and break the traditional practice teaching mode is one of the center contents for the reform of the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and the open education experimental unit.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summarizat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of the long-distance open education accounting specialty in Heilongjiang TV university, the writer want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deepen the reform of the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Keywords】Open education Accounting specialty Practice teaching Plan and construction of system evaluation
遠程開放教育的實踐性教學是指學習者在遠程開放學習過程中,按照教學計劃的要求,確定學習目標,在教師的組織和指導下,完成的練習、實驗、實習等一系列學習實踐活動。其環節主要包括:課程的實踐性教學環節,如課程作業、實驗、實習設計等;集中實踐性教學環節,如社會調查、各類實習、見習以及畢業設計論文等。
電大開放教育會計學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是應用型會計人才,而會計實踐性教學是培養應用型會計人才的重要途徑,也是提高畢業生職業能力和就業競爭能力的關鍵所在。我們感到,當前不僅迫切需要改善實踐教學的環境和條件,更重要的是必須更新廣大師生的教學理念和學習理念,精心設計實踐教學體系,激發成人學生參加實踐教學的興趣和熱情。這既是電大教育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求學者需要必須作出的回應,也是電大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必然選擇,對發展遠程開放教育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
1.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架構。實踐教學體系是指由實踐教學活動的各要素,如教師、學生、課程、制度、評價等構成的有機聯系的整體,具體包括實踐教學的目標體系、保障體系、模式體系和評價體系四個分體系。實踐體系框架見表一。
1.1 目標體系。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目標就是培養會計學專業應用型人才,根據實踐教學的目標,圍繞會計學專業人才綜合素質和全面能力的培養要求,構建實踐教學目標體系,并反饋和指導實踐教學體系的改進和發展。具體包括專業認知目標、專業技能目標、創新能力目標、綜合能力目標。
1.2 保障體系。主要通過建立相關制度和環境來支持實踐教學體系的正常運行,制度建設主要是從課程實踐性教學、集中實踐性教學、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等方面出臺規范實踐性教學的相關制度,環境建設主要包括校內實驗實訓室、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網絡虛擬實踐平臺等方面,保證實踐教學體系運轉。
1.3 教學模式體系。黑龍江電大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包括三個層次,即課程實驗、社會調查(畢業實習)、畢業論文。以“密切聯系實際”原則為指導,安排課程實驗,指導畢業實習,選擇畢業論文題目。我們針對不同實踐教學內容構建了不同的教學模式。
1.4 評價體系。主要是針對各實踐教學內容建立實踐教學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并對實踐教學指標體系進行定量評價。通過評估實踐教學情況,促進實踐教學改革,實現實踐教學目標。
2.會計學專業實踐性教學保障體系構建。
2.1 實踐性教學的制度建設。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中的保障體系是通過建立相關制度和環境構建來支持實踐教學體系的正常運行。自開放教育試點以來,黑龍江電大相繼出臺了規范實踐性教學的相關制度,如規范課程實踐性教學開展的《會計學專業課程作業管理辦法》、《會計學專業課程實驗教學管理制度》等;規范集中實踐性教學開展的《會計學專業畢業論文撰寫規范》、《會計學專業集中實踐環節實施細則》、《會計學專業模擬實驗實施細則》等,及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管理制度,如《關于加強實驗教學過程管理的若干規定》、《課程實驗教學管理規范》等,都是實踐教學軟環境建設的重要內容,對確保實踐性教學落到實處、確保實踐性教學質量的提高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2.2 校內實驗實訓室建設。從滿足學校大多數專業以及包括基層教學點學生在內的實驗需求出發,根據課程、專業特點和要求,建立具有特色的專業實驗實訓室、遠程實驗環境等,使學生在實驗教學中真正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實際操作技能。我校按照“資源共享、一室多用”的原則,現開放教育會計學專業同高職會計學專業共用會計學專業模擬實驗室,這些以模擬環境和條件為主要特征的實踐基地為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提供了相對穩定的實習場所和可多次重復練習的機會。
2.3 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校外實踐基地作為學生實踐實習的主要場所,其提供的客觀環境遠比校內教學環境要豐富和復雜,其建立取決于承擔實踐單位與學校合作的積極性、對口的專業業務領域和一定的接收能力。我校建設校外實踐基地的方式:一是校企合作共建了哈飛財務公司、東方集團、工大集團等8家實踐基地;二是利用高職學院會計學專業實習基地,實現實踐基地共享。我校同黑龍江糧食職業學院合并后進行了教學資源整合,會計學專業共用實踐教學基地。校外實踐基地的實習能使學生了解會計學專業的業務流程、工作原理等,系統掌握并強化會計理論知識和實操技能。
2.4 網絡虛擬實踐平臺建設。對于在職在崗的絕大部分開放教育學生而言,相對集中安排進行的實驗和實習直接與他們的工作時間發生了沖突而使工學矛盾更為尖銳。探索信息技術和實踐教學的結合,開發實踐課件和虛擬實驗系統,創建網上共享實驗環境,勢在必行。這是開放教育實踐教學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是我們探索實踐教學改革的重點。我校非常重視網絡虛擬實踐教學平臺的建設,會計學專業在稅法等課程嘗試進行網絡模擬實驗,通過積極開發多媒體實踐教學資源,制作課程實驗包和實驗箱、開發實驗用課件、開設網絡實驗課等,為學習者提供多種形式的資源,滿足各門課程、各種需求的實踐教學要求。
3.會計學專業實踐性教學模式體系構建。
黑龍江電大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包括三個層次,即課程實驗、社會調查(畢業實習)、畢業論文。以“密切聯系實際”原則為指導,安排課程實驗,指導畢業實習,選擇畢業論文題目。我們針對不同實踐教學內容構建了不同的教學模式。
3.1 遠程虛擬型實踐模式。這種模式是采用現代信息技術在計算機網絡空間開展的實踐教學。計算機網絡和多媒體技術為遠程虛擬實踐教學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平臺和工具,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遠程教育實踐基地、設備等不足的問題。學生在基于網絡的實踐教學平臺上,運用虛擬現實技術,通過虛擬實驗室、虛擬實驗課堂、仿真實驗等進行課程實踐性教學和集中性實踐教學的各種實踐教學。我校會計學專業在稅法課程首先嘗試遠程虛擬實驗,同廈門中遠公司合作開發了多媒體操作系統,通過計算機和多媒體技術,為學習者設置了一個虛擬實驗環境,通過交互方式引導學生完成從稅額計算到報稅的全過程實務。還允許學生通過互聯網下載,在家里完成實驗操作,再通過網絡上交實驗報告,實現了實踐教學的網絡化。我校現已構建了遠程虛擬實驗的平臺,會計學專業在課程實驗、社會調查、畢業論文環節主要采取這種模式來完成。
3.2 實驗室教學模式。實驗室教學模式是在教師指導下,組織安排學生到能滿足其實踐需要的具備相應技術裝備的實驗室,通過參加學科或課程實驗而獲取相應知識,培養動手操作能力、創新能力等的實踐教學模式,這種模式是實踐教學模式的基礎。會計學專業實驗室教學模式是從大量的實際業務中選擇一部分典型業務作為實踐的內容,在模擬環境以及教師的指導下完成實踐的一種教學模式。主要有兩種表現形式:一是手工模擬做賬;二是利用財務軟件實現電子做賬。現在我校會計學專業統一采用中央電大提供模擬實驗軟件,該軟件是構建一個樣本企業的動態會計模擬平臺,由學生對企業發生的各項經濟活動進行會計處理和編制會計報表。通過實驗室模擬實驗,指導教師可以及時解決學生實驗中所遇到的問題,對學生的操作做全方位的監控。
3.3 結合工作型實踐模式。結合工作型實踐模式是指實踐教學與學習者的工作緊密結合,其特點是既能充分發揮學習者在工作第一線的優勢和主動性,又能更好的促進理論知識在實際工作中的結合和運用,從而有效提升職業技能和工作質量。我校在會計學專業課程實驗和集中實踐性環節中既發揮校外基地的作用,同時更多的是采取學生結合工作來進行,課程責任教師布置課程實驗時和學生的工作性質、工作環境結合起來,既便于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完成實踐課程作業,又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畢業論文指導中要求學生從選題到畢業論文撰寫都要結合實際工作,這樣既避免了學生抄襲,還促進了他們對理論知識的學習。
4.會計學專業實踐性教學評價體系構建。
科學的評價指標體系不僅應能客觀、全面地反映實踐性環節教學的水平及其效果,而且還應遵循科學性和可操作性。
4.1 實踐教學綜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開放教育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運行質量的綜合評價體現在組織準備、實施指導、過程管理、取得效果四個方面。
①組織準備。要求實施前建立工作檢查小組;檢查小組有明確的綱領性工作文件;要保障經費的合理投入、有效使用。
②實施指導。要求計劃安排合理、內容詳盡;指導要聯系實際,具有針對性;詳細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發現問題及時解決;進行創新性指導。
③過程管理。要求指導教師按計劃進度進行指導;指導記錄齊全;個人總結、綜合總結完整、全面、詳盡。
④取得效果。要求按計劃要求的質量;學生成績分布規律;學生能力培養。
4.2 實踐性教學綜合評價指標體系構成。
4.3 多級模糊綜合評價模型。利用層次分析法(AHP)最后對實踐教學指標體系進行定量評價。注意到指標既有絕對值又有相對值,既有定性指標又有定量指標,因此必須進行數據的標準化處理。然后用線性加權求和法進行綜合評估,其具體步驟如下:
①將因素集合X劃分成子集,作為第二級因素集合,即:X=(X1,X2,……,Xn),記Xi=(Xi1,Xi2,……,Xim)i=1,2,……n。
②取評價集V=(V1,V2,……,Vk)Vj(j=1,2,……,k)表示評價目標優劣程度的集合,分為A、B、C、D四個評價等級。
③對于每個Xi的m個因素,按初始模型作綜合評價,考慮Xi中各因素在等級評價中所起作用的大小,得到Xi上的一個模糊子集Ai,Xi的總的評價矩陣為Ri,則得到:Bi=Ai×Ri=(bi1,bi2,……,bik)。
④對X的n個因素按初始模型作綜合評價,Xi的綜合評價結果為Bi,它是X中單因素Xi的評價,考慮X中各因素所起作用的大小,得模糊子集A,總評價矩陣R=(bij)n×k,于是得到B=A×R,即X的綜合評價結果。
5.結論。會計學專業實踐性教學體系的構建對于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應用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隨著遠程開放教育由試點轉為正常運轉,現行實踐教學暴露出一些缺陷和不足亟需改進,黑龍江電大會計學專業通過建立遠程開放教育實踐教學體系,加之有效的評估和管理,對現行實踐教學體系無疑是一種有益的補充和完善,找到新的契入點,必將為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打下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張少剛等.遠程開放教育實踐性教學理論與實踐研究[J].中國遠程教育.2004(8)
2 李文斐、王學珍.遠程開放教育實踐教學模式的研究[J]. 中國遠距離教育.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