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安徽省安慶市東大湖和西小湖黑臭底泥進行了特征因子分析,發現酸性缺氧環境下,底泥中致黑臭因子的特征是:從排污口往下游,COD濃度總體下降,ORP值總體上升,TN和TP濃度下降趨勢較平緩,對ORP值影響較小;COD一方面通過厭氧代謝直接影響氨氮、硫化物、Fe^2+和Mn^2+等黑臭生成物的形成,另一方面通過改變ORP值影響這些物質的生成;TN和TP不是引起底泥黑臭的主要原因;距離污染源較遠的湖體中,氣象、水文、地形等自然因素對ORP值的影響變得明顯;嚴重黑臭的水體中底泥厭氧菌的數量及其分泌的有關酶類活性是底泥黑臭的關鍵因子。研究表明治理底泥黑臭污染應抑制底泥厭氧菌活動及其相關酶活性,改變沉積物在底泥中的代謝方向。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環境科學導刊雜志, 雙月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科研專題研究、環境管理、水環境保護、生態環境保護、污染防治、污染治理技術、農業環境保護、環境與人體健康等。于1982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