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墨彩,“瓷器裝飾方法之一,以黑色為主兼用礬紅、本金等彩料,在瓷器上作畫,經彩爐烘烤而成。墨彩始見于清康熙時期,是五彩、琺瑯彩、粉彩瓷器中常見的色彩。濃黑的彩料在似雪的白釉上繪畫,亦深亦淺,可濃可淡,與水墨畫的效果相似。所以又稱之為彩水墨畫。”(《中國古陶瓷圖典》馮先銘主編)墨彩,在陶瓷裝飾中屬釉上彩,康熙中期傳入宮廷,雍正、乾隆時得到迅速發展。墨彩,在陶瓷裝飾工藝中,最初只是輔助工序,用于勾勒紋飾輪廓。雍正時期創燒的墨彩瓷畫,使之成為陶瓷裝飾彩繪藝術的主角。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景德鎮陶瓷雜志, 雙月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激情窯歌 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獻禮作品專輯、書畫藝術家作品、瓷畫藝術家作品、景德鎮陶瓷雕塑專刊、陶藝筆談、研究與探討、瓷苑漫談、創作手記、古陶瓷研究、三寶國際瓷谷專稿、試驗區專欄、“景德鎮學”專題等等。于1973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