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運用層次分析法、耦合協調模型、Lorenz曲線等方法對2010年和2015年云南縣域經濟發展與農村減貧的耦合協調進行分析,并探討其形成機制。結果表明:(1)2010年至2015年云南縣域經濟快速發展,但呈現低水平的不均衡格局,經濟發展的極化現象顯著。(2)研究期內,云南農村貧困發生率下降明顯,但不均衡空間格局依舊顯著,形成了以經濟發展極為中心的低值區和以烏蒙山區深山區、滇西邊境地區南北兩側為中心的高值區。(3)由于經濟發展水平與農村貧困發生率呈現負相關關系,2010年和2015年云南縣域經濟發展與農村減貧呈現出輕度失調的特征,并且2015年兩者的耦合協調度低于2010年;同期經濟發展年均增速與農村貧困年均減速以瀕臨失調為主,主要是由于低層次需求下兩者呈現負相關關系,并且貧困人口分布的孤島效應使得經濟發展的減貧效應減弱。在推進精準扶貧政策落實中,必須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從多方入手強化措施的精準性,從而確保2020年減貧目標的實現,為鄉村振興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