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有產權性質的養老卡'來實現預付款融資,并借助'地產上漲'和'服務輸出'來實現養老產業的持續盈利,'親和源'通過近10年的努力,終于登陸了國內資本市場。依托于長周期的地價上漲和服務業收費上漲,親和源模式得以取得階段性成功,但作為部門貨幣的'有產權性質的養老卡',其'合法性'和'商業模式的可持續性'則面臨著多方面的爭議。以個案為依托,在精細剖析'養老卡'的同時,嘗試探討在各類型創新中'合法性'與'商業模式可持續性'之間的關系,以及政府在其中的監管偏好。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金融法苑雜志, 半年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熱點觀察”、“專論”、“銀行實務與法律”、“公司與證券法制”、“財會 與法律”、“保險與法律”、“互聯網金融與法律”、“WTO 與金融”、“金融刑法”、“金融創新”、 “金融監管”、“金融法庭”、“海外傳真”等欄目等。于1998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