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中國居民杠桿率雖然低于發達國家,但高于發展中國家,而且增速過快,大量杠桿資金積聚在房地產行業。通過構建理論模型從微觀經濟角度分析居民杠桿形成的理論基礎,進而選取1996—2016年的宏觀數據實證分析中國居民杠桿率對經濟增長及房地產發展的影響,結果顯示,居民杠桿率的短期提升確實會促進經濟增長,但長期會抑制經濟增長;居民杠桿率與房地產市場存在正相關性,而且風險資產具有集中化的趨勢。因此,需要注重調整宏觀杠桿率內部結構,優化居民杠桿結構,實行結構性減稅政策,加強金融監管,建立居民杠桿率全面風險評估體系,以利于經濟的長期穩定增長。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金融理論探索雜志, 雙月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理論研究、金融市場、金融法規與監管、金融創新、普惠金融、公司金融、專家觀點、保險研究、科技金融、學術動態、國際金融、專稿、紀念建黨100周年專題等。于1985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