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引進太子參貴州施秉、福建柘榮和安徽廣德種源共10個品種,在泗陽進行引種試驗,結果表明廣德種源成苗率最高,為93.6%;單株塊根數最多,平均達9.6個;每100個太子參塊根鮮質量最高,平均為35.75g。選擇廣德種源廣4品種在泗陽不同楊樹林立地條件下,按不同的播種時間、播種量、整地方式、參種處理、基肥和有無薄膜覆蓋等進行復合栽培試驗,結果表明,不同年齡的楊樹林及其林下立地條件對廣4品種太子參產量有直接影響,應選擇沙壤土或壤土,造林密度為270—405株/hm^2,造林4a的楊樹林地復合栽培較好;楊樹林地太子參最佳栽培時間為9月下旬,壟狀栽植、地膜覆蓋、種根用多菌靈500倍液殺菌處理、整地前施入基肥和精細的田間管理及病蟲害防治等措施,均有利于提高楊樹林地太子參的產量,提高林地復合經營的效果。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江蘇林業科技雜志, 雙月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試驗研究、技術與經驗、綜述與專論、問題與探討等。于1974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