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根據資本主義社會'資本一勞動'二元對立的社會現實,從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雙重對象性關系相統一的維度,形成了'第一次試圖對資本主義和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進行批判性考察'的'第一個分析范式',即對象性存在視域的'科學—技術—工業'分析范式。在這一分析范式基礎上,馬克思深刻地剖析了科學、技術在資本主義社會中與工業資本緊密結合,科學、技術與工業資本相結合的客觀事實勢必導致科技的異化。同時,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社會必然存在的科技異化現實進行了深入考察和分析批判,進而形成了基于'科學—技術—工業'分析范式的科技異化批判思想。這一思想,不僅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發展進程中具有重大學術價值,而且對'科技—經濟—社會'高度一體化的現代市場經濟社會發展也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馬克思主義學刊雜志, 季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研究、 西方馬克思主義研究、現實觀察與理論研究等。于2013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