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華蒙潮蟲Mongoloniscus sinensis(Dollfus,1901)隸屬于甲殼動物亞門Crustacea等足目Isopoda潮蟲亞目Oniscidea,中國特有種。為了探究中華蒙潮蟲的種群遺傳分化和系統進化關系,采用PCR對采自華北地區10個地理種群89只個體線粒體2個基因COⅠ和ND5進行聯合分析。結果表明:1)中華蒙潮蟲COⅠ部分基因長604 bp,ND5部分基因長615 bp,拼接序列長1 219 bp,T、C、A和G含量分別為41.0%、11.2%、30.8%和17.0%,具有顯著的A+T偏倚;變異位點503個(占總核苷酸序列的41.3%),序列間的轉換/顛換比值為2.8。2)89只個體共45種單倍型,單倍型多樣性0.964,核苷酸多樣性0.005 6,整體遺傳多樣性水平中等;單倍型H1、H15、H16、H21、H41為2~3個種群共享單倍型。3)聯合基因(COⅠ+ND5)系統發育樹表明,最早出現的是華北以北地區(山西大同、河北石家莊),最晚分化出的是華北以南地區(山西臨汾、陜西西安未央區、河南新鄉),演化路線為從北向南,個別種群單倍型未按地理來源形成明顯的簇群。4)平均遺傳分化指數為0.513,基因流為0.24;分子變異分析結果表明,種群的變異與分化主要來自種群內部,錯配分布呈多峰,結合中性檢驗(Tajima's D=-1.429;Fu's Fs=6.499),發現中華蒙潮蟲近期未經歷擴張,但種群內部分化顯著,增長平穩。本研究首次基于線粒體多基因聯合分析了中華蒙潮蟲種群遺傳多樣性。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