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比較不同類型骨質疏松癥患者血清中骨代謝標志物的水平差異以及骨代謝標志物之間的相關性。方法:采用免疫電化學發光法檢測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確診為骨質疏松無骨折患者134例,骨質疏松伴骨折患者118例,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合并骨質疏松癥患者126例和我院體檢中心健康人群116例受試對象血清中I型前膠原氨基端延長肽(Procollagen type I N-terminal peptide,P1NP)、骨鈣素(N-terminal midfragment of osteocalcin,N-MID)、I型膠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isomer of the C-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 I collagen,β-CrossLaps)、血清25羥維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vit)D)、甲狀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的水平。結果:三種不同類型骨質疏松癥患者血清中PINP及β-Crosslaps的水平均明顯高于健康對照組(P〈0.05),其中PTH增高性骨質疏松組增加最為明顯;各組受試對象中女性患者血清25-OH(vit)D水平均明顯低于同組男性患者(P〈0.05),PINP、β-CrossLaps、N-MID的水平與同組男性患者相比均呈增加的趨勢;Pearson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PTH與25-OH(vit)D呈負相關,PINP與N-MID,β-CrossLaps與N-MID,PINP與β-CrossLaps均呈正相關(P〈0.05)。結論:分析骨代謝標志在不同類型骨質疏松癥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差異及骨代謝標志物之間的相關性,可合理評價骨組織的轉換率,有利于早期發現骨代謝紊亂,能更有效地預防骨質疏松癥的發生與發展,減少骨質疏松合并骨折的發生率。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四川生理科學雜志, 季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科技綜述、實驗研究、教學研究、簡報等。于1979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