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言科技的發(fā)展,工、商、政、學各界對翻譯和翻譯研究的需求,呼吁翻譯學科從'人'的角度思考翻譯的本質和價值。本文從文章學翻譯學的角度思考了語言科技時代翻譯定義應當具有的人文內涵,認為人文的翻譯在本質上是人的'德學才'的實現(xiàn)/表達方式,是'帶著識見做文章'的決策過程。在此基礎上,本文將林紓的翻譯實踐及其文章學理論中的'識度'概念兩相對照,分析'推事之識''論事之識'和'敘事之識'如何體現(xiàn)翻譯的人文內涵。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上海翻譯雜志, 雙月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chuàng)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理論思考、應用探討、翻譯策略、口譯研究、譯史縱橫、會訊·會議報道等。于1986年經(jīng)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guī)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