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該文在分析1978—2016年新疆三次產業產值結構與就業結構動態演進的基礎上,從結構偏離度和協調度兩個維度對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的協調關系進行探討,進一步運用灰色關聯法與GM(1,1)預測模型測度并檢驗就業結構調整對于產業結構優化的滯后性。研究結果表明:新疆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二者發展不協調,就業結構轉換滯后于產業結構優化。具體來看,第一產業就業比重長期高于產值比重,存在大量富余勞動力轉移問題;第二產業產值比重高于就業比重,主要以重化工業和資源能源密集型產業為主,產業鏈條較短,產品附加值較低,吸納勞動力就業能力不強;第三產業產值比重與就業比重趨于均衡,但產業總體發展規模不足,新興服務業發展嚴重滯后,就業吸納空間有待擴大。該文認為,需優化三次產業結構,延伸產業鏈,發揮就業帶動效應,以促進新疆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協調發展。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石河子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雜志, 雙月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化工·材料·食品、機械·電氣工程、農學·植物保護、畜牧·獸醫、水利·建筑工程、園藝·林學、生物·環境、醫學·藥學等。于1983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