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伯爾曼《法律與宗教》名句“法律必須被信仰,否則它將形同虛設”在中國廣為人知,“法律信仰”超溢了伯爾曼文本范圍,甚至進入官方話語體系,成為中國法律實踐領域的重要指導。“伯爾曼現象”與中國語境的對話出發點在于“危機-重建”中“法律”和“宗教”的分合,但中國的宗教、法律和社會特點,和伯爾曼的現代性反思和超越視角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對于“伯爾曼之思”的深入理解正可以為我國探討宗教與法律關系提供新的視角。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世界宗教文化雜志, 雙月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理論前沿_宗教中國化研究專欄、專家論壇_“一帶一路”與宗教研究、國際視野、現狀研究、學術專題_周易文化研究、深度解讀、學海揚帆等。于1980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