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利用2014年度各省份三種主要糧食作物種植的畝均總成本數據,在分析比較不同省份農戶種植同種作物成本差異的基礎上,以各省的平均成本作為全國的邊際成本構建了我國三大主糧的供給曲線,結合本研究構建的理性預期行為下的農戶決策模型,探討通過調整國家補貼引導農戶生產行為以實現糧食分區域布局的具體實施方案。研究結果表明,所考察的三種作物中,玉米和小麥種植的成本優勢地區集中于我國北方,相比而言,長江中游以及東南沿海地區農戶種植稻谷成本較低。本研究認為,通過國家補貼政策的合理調整可以推動一些省份退出高成本作物的種植,將相關作物的生產配置在成本最小的地區,以促進糧食生產分區域布局的實現。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山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雜志, 雙月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雜糧作物研究、農學·方法、作物、植物保護、動物科學等。于2002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