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解放前的湖南,社會動蕩不安,民不聊生,傳染病、寄生蟲病和地方病等疫病叢生,人民群眾面臨缺醫少藥的局面,疾病預防更是無從談起。在飽受大自然本身帶來的疾病困擾之外,1941年日本投下的鼠疫桿菌更讓常德、桃源和石門當地民眾雪上加霜,病死慘重。鑒于疾病嚴重肆虐的狀況,舊政府直到1944年才在長沙、岳陽、零陵各設1個醫療防疫大隊,每隊5名人員共15人;1947年設立省立衛生試驗所,配工作人員5人,開展極其有限的防病工作。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實用預防醫學雜志, 月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論著、調查研究、實驗研究與衛生檢驗、綜述等。于1994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