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人認為,不少香港人對英語的熟悉程度超過了標準漢語,自然會把英語的用法移到漢語中來,使香港書面語的關聯詞語常缺省后一個;其實,漢語既有前用“只要”,后接“就便”的句子,也有只用“只要”,不用“就便”的句子。有人認為,標準漢語表充分條件的關聯詞“只要”,后常用“就”與之相呼應,香港書面語常用語義上有一定對應關系的文言詞語“便”,有時也用“都”或“也”;其實,漢語“只要”搭配的可以是“就”,也可以是“便”,且“便”比“就”出現得早。有人認為,“不論”的作用是排除一切可能,在列舉“不論”所引出的各個條件時,標準漢語的習慣是用“還是”來連接,而香港書面漢語相應的連詞可以是“或是、或、與”等;其實,漢語也有“無論不論”后接“或者、或”“和、與”等的句子。有人認為,標準漢語的“該”和“這”除文體色彩上有差別外,使用范圍也有區別,“該”后一般只能出現單數名詞,且中間不能插入其他成分,香港書面語的“該”可不受限制,用法和標準漢語的“這”基本相同;其實,標準漢語“該”也無限制,且在明清已有,一些方言也無限制。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通化師范學院學報雜志, 月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特色專欄_長白山資源開發與利用、特色專欄_科技開發與應用、專題研究_課程思政、學科研究、教育教學等。于1980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