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西方工藝史中一個重要傳統門類——彩繪玻璃——在19世紀的發展為背景,討論了機器時代中手工制作活動重新受到藝術家、理論家關注的過程。重點考察了伯恩·瓊斯工作室中的彩繪玻璃制作實踐。在這個過程中,制作過程本身的復雜性與不確定性,對最終產品的決定性,逐漸得到藝術家的認識,它不再被看成是毫無價值的重復勞動而屈居藝術創作之下,而是一個與藝術創作同樣重要的因素,共同作用于最終的藝術作品。制作過程不斷受到重視,最終也導致了設計教育培養模式的變革。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通化師范學院學報雜志, 月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特色專欄_長白山資源開發與利用、特色專欄_科技開發與應用、專題研究_課程思政、學科研究、教育教學等。于1980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