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代中國在宗教名山選址過程中表征出宏觀尺度下的空間對位和空間控制關系,這種空間觀可被概括為“大地理觀”。五臺山是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它在國土空間中的定位中體現了佛教名山選址中的“大地理觀”:四大佛教名山是基于山岳崇拜和宗教信仰形成的佛土格局,其空間布局形態和位置關系具有“圣幾何學”特征的構圖邏輯;五臺山和周邊四埵形成的五方定位,構建了拱衛五臺山“須彌圣境”的軸線對位關系。以上現象均可作為五臺山被作為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人文地理學依據。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五臺山研究雜志, 季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佛學研究、五臺佛學、文殊研究、名勝博覽、文物精華、禪林清韻、名人高僧、僧風名俗等。于1985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