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1年生黃櫨(Cotinus coggygria)播種苗為供試材料進行控制土壤水分梯度的大田模擬試驗,設置3個水分處理水平,探討黃櫨幼苗形態及生長性狀和資源利用與分配性狀在持續干旱脅迫環境中的適應對策。結果表明,隨著土壤水分含量的降低,葉片數量、葉片厚度、莖長度和莖體積均呈顯著下降趨勢,而根系表面積、根系體積和根系平均直徑則均顯著增加;干旱顯著降低了幼苗的比葉面積、葉片面積比例、莖生物量比例、葉根生物量比和莖根生物量比,而比莖長、根冠比、比根表面積、根表面積比例、根葉面積比例和根生物量比例則隨著干旱程度的加劇顯著上升。主成分分析表明,根系形態結構的發達程度及對根莖葉的資源配置是決定黃櫨適應干旱逆境對策的重要方面,根系表面積、根系體積、根系直徑、比根表面積、根系表面積比例和根葉面積比例是衡量黃櫨苗木適應干旱生態對策的重要指標。研究結果可為華北地區應對未來干旱氣候選擇耐旱造林材料提供理論參考。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西北林學院學報雜志, 雙月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林業生態建設論壇、林業基礎科學研究、林木育種及栽培、森林資源及其保護、經濟林研究、水土保持、防風固沙研究、園林綠化。等。于1984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