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80年代,日本汽車零部件制造企業緊隨本國整車制造企業進入國際市場,開始對外直接投資。基于捆綁模型,以小糸制作所為例,從海外市場進入模式的視角對日本汽車零部件制造企業的國際化進行研究。日本汽車零部件制造企業的海外市場進入模式受企業資源捆綁的影響,小糸制作所通過合理地選擇海外市場進入模式逐步推進國際化,促進內部資源和當地互補性資源的雙向組合,實現了海外生產和銷售業務的擴展。資源捆綁的效果不僅限于特定東道國,捆綁效果會突破國家界限,汽車零部件制造企業應當充分利用捆綁效果的全球性特質布局全球業務。最后企業應當充分考慮當地互補性資源獲取以外的因素來決定海外市場進入模式的后續發展問題。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現代日本經濟雜志, 雙月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經濟理論、經濟政策、財政金融、企業管理、宏觀管理、中小企業、工業交通、農業經濟。等。于1982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