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聯系《新學術》雜志?
來源:優發表網整理 2024-11-21 18:54:57 364人看過
《新學術》雜志社聯系地址:蘭州安寧科教城23號3-302室。
雜志基本信息介紹
主編:徐兆壽
出版地區:甘肅
雜志創刊于2006年,主要獲得過的榮譽有: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等。
《新學術》雜志文章特色介紹:
<一>來稿一律文責自負。依照《著作權法》有關規定,本刊可對來稿做文字修改、刪節及圖像處理。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則征求作者意見。修改稿逾3個月不寄回者,視作自動撤稿。
<二>標題層次應分明。稿中節段層次序號分別用阿拉伯數字“1”“1.1”“1.1.1”形式表示。
<三>參考文獻應按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編號,并在文末按順序著錄。文獻作者3名以內全部列出,4名以上則列前3名,后加“等”;外文作者書寫時,姓前名后,名用縮寫,不加縮寫點。
<四>所投稿件需附300字以內的中英文摘要、3~5個關鍵詞,文章題目、關鍵詞均應列出中英文。
<五>作者簡介包括姓名、性別、籍貫、工作單位、職稱、學位、研究方向、通信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電子郵箱。多個作者之間用分號隔開,同一作者的介紹之中不出現句號。如有通訊作者,請標明。
<六>來稿若獲省級以上基金資助,請注明基金來源、項目名稱及編號。一經采用,論文將優先發表。
<七>注釋:應與參考文獻予以區別,格式為作者名:《文章或書名》,載《期刊名》年份期數卷數,出版社,頁數。
<八>圖表應有自明性,且先見文,后見圖、表。圖序、表序按在文中出現先后連續編號;應有具體的圖名、表名;圖、表中有效數字位數應符合有關要求,注意一致性。
<九>材料與方法 簡要概括試驗地概況、供試材料的名稱和數量及制備方法。研究方法須作簡單介紹并引用文獻,如果作者自己創新或改進的方法則宜詳述
<十>征稿內容必須為原創作品,未在其他刊物或平臺發表過。不接受抄襲或剽竊行為。
<十一>除非附有特別聲明,凡向本編輯部投稿者,均視為接受上述要約。
聲明:以上內容來源于互聯網公開資料,如有不準確之處,請聯系我們進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