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數據》雜志是什么級別?雜志刊期是多久?
來源:優發表網整理 2025-03-24 17:26:08 128人看過
《中國科學數據》雜志級別為CSCD期刊。目前刊期為季刊。
《中國科學數據》雜志簡介信息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科學數據已成為科研活動的核心要素。2015年國務院印發《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明確提出推動科學數據資源共享。在此背景下,《中國科學數據》應運而生,填補了國內科學數據出版領域的空白。期刊依托中國科學院海量數據資源,聯合國家基礎學科公共科學數據中心等機構,構建了"數據論文出版-數據資源托管-數據價值挖掘"的全鏈條服務體系。
該刊以"數據賦能科研"為核心理念,聚焦多學科領域的原創性數據資源,涵蓋生命科學、地球系統科學、材料科學、信息科學等領域。其特色在于采用"數據論文"的新型出版模式,要求作者提交規范化的數據集及完整元數據,通過同行評議確保數據的可重復性、可追溯性和學術價值。
作為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入選期刊,該刊已被CSCD、DOAJ等國內外數據庫收錄。截至2023年,期刊累計出版數據論文800余篇,托管原始數據集超500TB,形成了一批如《青藏高原冰凍圈科學數據集》《中國植物圖像庫》等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特色數據資源。2022年期刊影響因子達3.7,在數據科學領域期刊中位居前列。
《中國科學數據》雜志特色:
<一>作者姓名、工作單位:題目下面均應署作者姓名及工作單位(單位全稱+處室或二級院系)、所在城市、郵編,不同單位的多位作者應以序號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二>文題應以簡明、確切的詞語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內容,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避免使用非公知的外文縮寫,盡董不出現結構式和數學式等;英文題名與中文題名要一致。
<三>作者簡介:置于首頁地腳處,其內容與順序為:姓名,出生年(后加一小橫杠,并用括號括起來),性別,籍貫,工作單位,職稱、職務與學位,主要研究方向。
<四>參考文獻按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后次序排列于正文后;參考文獻的序號左頂格個位對齊,并用加方括號表示,如[1],[2],…,以與正文中的指示序號格式一致。
<五>注釋:注釋主要用于對文章篇名、作者及文內某一特定內容作必要的解釋或說叫,序號用帶網目的阿拉伯數字標注,放在當頁頁腳,建議不超過5條。
<六>獲基金資助的論文,應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及基金項目編號,且按有關部門規定的正式名稱填寫; 如獲多項基金資助,應依次列出。
<七>來稿要求觀點鮮明、材料翔實、論證得力,具有新理論、新觀點、新方法、新材料。
<八>編號應頂格書寫。有標題時,在編號后空一字再寫標題,另起一行寫具體內容。無標題時,編號后空一字寫具體內容。
<九>圖表中第一次出現的縮寫詞或樣品代號應在圖注或表注中給出全稱或解釋.圖表應緊隨其在正文中出現的段落之后或之前,不可為了放置圖表而用換行強行斷開段落內文字,也不要集中將圖表排在正文之后。
<十>作者需對稿件內容的真實性及思想觀點負責,且不侵犯他人的著作權和其他合法權利,如發生侵權情形,作者須對由此而造成的_切后果負責。
聲明:以上內容來源于互聯網公開資料,如有不準確之處,請聯系我們進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