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13岁女生发关系要赔偿吗,解开老师裙子猛烈进入动漫,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红粉,麻花豆传媒国产剧mv免费软件

首頁 > 期刊 > 中國農業大學學報 > 稻田不同免耕輪作模式對土壤性質的影響 【正文】

稻田不同免耕輪作模式對土壤性質的影響

作者:李朝蘇; 湯永祿; 吳曉麗; 李明; 劉淼; 熊濤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 成都610066

摘要:為研究稻田不同免耕輪作模式對土壤性質的影響,基于2004年在成都平原建立的耕作定位試驗,以當地傳統麥稻周年旋耕+無秸稈還田(CW-CR)模式為對照,設置麥稻周年免耕+秸稈還田(ZW-ZR)和油稻周年免耕+秸稈還田(ZO-ZR)2種免耕輪作處理,2014年后分層取樣測試土壤物理、化學性質和主要酶活性。結果表明:和CW-CR相比,連續免耕配合秸稈還田促進土壤有機碳和堿解氮含量的提高,土壤表層(0~7.5 cm)增幅分別為41.3%~52.2%和33.6%~33.7%,差異達顯著水平。免耕模式不同土層有效鉀含量顯著低于對照模式,降幅19.8%~25.7%。連續免耕促進直徑>2 mm的水穩性團聚體的大幅增加,但對不同土層容重、孔隙度和最大持水量等物理性質及土壤酶活性影響較小。周年免耕條件下,麥稻模式較油稻模式更利于表層土壤>5 mm水穩性團聚體的形成,其他多數指標無顯著差異。0~7.5 cm土壤質量指數(Soil quality index,SQI)排序為ZO-ZR>ZW-ZR>CW-CR。連續免耕可以提高小麥和油菜產量,但水稻產量不及對照模式,ZW-ZR和ZO-ZR模式平均降幅8.7%和4.6%。本研究條件下,免耕可改善稻田土壤質量,ZO-ZR模式優于ZW-ZR模式,但土壤質量的改善與水稻生產力的提高不同步。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中國農業大學學報雜志

中國農業大學學報雜志, 月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基礎生物學、作物遺傳育種、園藝植保、作物營養、畜牧獸醫、經濟、數學、力學等。于1996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

  • 北大期刊
  • CSCD期刊
  • 統計源期刊
  • 1-3個月審核

服務介紹LITERATURE

正規發表流程 全程指導

多年專注期刊服務,熟悉發表政策,投稿全程指導。因為專注所以專業。

保障正刊 雙刊號

推薦期刊保障正刊,評職認可,企業資質合規可查。

用戶信息嚴格保密

誠信服務,簽訂協議,嚴格保密用戶信息,提供正規票據。

不成功可退款

如果發表不成功可退款或轉刊。資金受第三方支付寶監管,安全放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源县| 泰安市| 南康市| 云梦县| 怀仁县| 灵山县| 秀山| 永平县| 嘉荫县| 叙永县| 桃园市| 肇源县| 临颍县| 富源县| 凉山| 隆化县| 宜城市| 易门县| 陆良县| 双桥区| 大姚县| 尖扎县| 湾仔区| 达尔| 赞皇县| 星座| 行唐县| 清涧县| 巧家县| 榕江县| 仁寿县| 布拖县| 双流县| 乐山市| 青田县| 南京市| 泗洪县| 新乐市| 石嘴山市| 桃园市| 阿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