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微生態改變在肌少癥發病機制中的作用
作者:李姝敏; 徐哲榮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老年病科
摘要:肌少癥于1988年由Irwin Rosenberg首次提出,目前已受到越來越廣泛的重視[1]。2010年,歐洲肌少癥工作組提出了這樣的定義:肌少癥是一種進行性的肌肉質量和力量的丟失,可能會導致肢體殘疾、生活質量降低甚至死亡[2]。有關肌少癥的診斷,很多研究指出,可以通過握力、步數等的測量來診斷,但目前尚無統一標準[3]。隨著人們對肌少癥研究的不斷深入,發現肌少癥與跌倒、骨折、虛弱、死亡率等均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