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聯系《中華歷史與傳統文化論叢》雜志?
來源:優發表網整理 2025-04-02 17:04:49 26人看過
《中華歷史與傳統文化論叢》雜志社聯系地址:北京鼓樓西大街甲158號。
雜志基本信息介紹
主編:董劭偉;秦飛;鞠賀
出版地區:河北
雜志創刊于2015年,主要獲得過的榮譽有: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等。
《中華歷史與傳統文化論叢》雜志文章特色介紹:
<一>引言一般勿超過250字。概述本題的理論依據、研究思路、實驗基礎及國內外現狀(可列出主要的參考文獻),并應明確提出本文目的。
<二>行文中的注釋可使用腳注,注釋應是對正文的附加解釋或者補充說明,每頁連續編號,腳注符號用①②……,如果參考文獻中已經有完備信息的,可采用文中簡注,注釋內容置于( )內。
<三>本刊刊登具有創新性、高水平、有重要意義的研究學術論文以及反映智能科學與技術領域近期發展狀況的文獻綜述。來稿應觀點明確,論據充分,數據可靠,層次分明,文理通順。
<四>對文章主要作者的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略)、籍貫、職稱、學位等作出介紹,其前以“[作者簡介]”作為標識,排在篇首頁地腳,基金項目之下。
<五>一般每篇文章可選3-5個關鍵詞,用全稱。關鍵詞為反映文章最主要內容、對文獻檢索有重要作用的術語,多個關鍵詞之間以“;”隔開。
<六>標題層次標題層次采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碼,標題層次劃分一般不超過4級。一級標題為1,二級標題為1.1,三級標題為1.1.1,四級標題為1.1.1.1。
<七>文中插圖與表格放在相應正文之后。表須為三線表,表的序號及表題置于表格上方,表注放在表格的下方。插圖應為黑白色,其序號、圖題及注釋居中放在圖的下方。
<八>參考文獻的引用應遵循合理、正確、充分的原則,切忌漏引和盲目多引,并應把握參考文獻引用的相關性,把好量和度,鼓勵優先引用近5年內公開發表文獻。
<九>文稿所涉及的課題如獲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資助或屬攻關項目,應以腳注形式于文稿首頁左下方說明,如“××基金資助項目(基金號××××)”,并附有關審批機構或部門審批證明(復印件)。
<十>學術原創性要求:學術期刊通常會要求稿件具有獨創性,即未曾在其他期刊或會議上發表過。您的稿件需要是原始的研究成果,不得涉及剽竊或重復發表。
聲明:以上內容來源于互聯網公開資料,如有不準確之處,請聯系我們進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