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馬克思的正義觀在當今學界依然遭遇著種種誤解,正確理解馬克思的正義批判,需牢牢把握其在存在論路徑上展開的對一切形而上學正義概念的倒轉。“對象性活動”構成馬克思正義批判的存在論基礎,其核心在于充分保證現實的社會生產關系和現實的人的具體生存境遇在正義主題上的前提性地位。此種正義闡釋具有重要的方法論意義:不僅能在根基處積極應答對馬克思正義觀的種種誤讀,而且能有效地在現實中開展出具有原則高度的正義理論與實踐批判。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湛江師范學院學報雜志, 雙月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古典文學研究、康德美學研究、國際政治研究、農村問題研究、文藝學美學研究、歷史哲學研究、湛江地方文化與經濟研究、都市文學與都市文化研究等。于1980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