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將世俗化理論置于現代性的語境中加以考察,通過回顧經典世俗化的理論邏輯,宗教經濟模式對世俗化理論的批判,以及新世俗化理論對經典世俗化的修正與超越,嘗試從經典世俗化理論的出發點而非通常的預測性結論上,凸顯世俗化理論的雙向建構過程,即現代社會的理性化和分化對宗教的建構,以及宗教的發展變化對現代性的建構。如果說世俗化是現代性和現代社會分化的過程和結果,那么多維度的、去制度化的新世俗化則是對現代性及其后果的反思。如果說世俗化關注的是從傳統社會到現代社會轉變過程中宗教所發生的變化,即分化、私人化和衰退,那么新世俗化則關注從早期現代性到晚期現代性(高現代性,后現代性)轉變過程中宗教所發生的變化,即去分化、去私人化和繁榮。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宗教社會學雜志, 年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中心論題:經典理論及其現代意義、專題:宗教與社會結構、經典鉤沉、中國宗教的社會學研究、學科前沿、書評與綜述等。于2013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