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謇與近代中國》雜志是什么級別?雜志刊期是多久?
來源:優發表網整理 2025-02-06 15:43:03 148人看過
《張謇與近代中國》雜志級別為省級期刊。目前刊期為半年刊。
《張謇與近代中國》雜志簡介信息
《張謇與近代中國》雜志由南通大學張謇研究院主管、主辦,創刊于2023年,是一本半年刊的文化學術刊物。該雜志旨在報道文化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反映文化學科的發展趨勢,引領文化學科發展的前沿,并促進文化事業的發展。它為國內外同行探討有創新的學術觀點提供了平臺,有利于加強國內外同行之間的學術交流。
《張謇與近代中國》雜志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保持優勢,敢于爭先,開設了張謇與教育、張謇與社會、張謇與法治、近代人物研究、文史考辨等欄目,反映文化領域科研成果和文化實踐經驗,為文化工作者和研究人員提供業務交流和學術成果的發布平臺。該雜志被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以及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收錄。
綜上所述,《張謇與近代中國》作為一本專注于張謇及其所處時代研究的學術期刊,不僅承載著傳承與弘揚張謇精神的使命,還致力于推動相關領域的學術研究與交流。
《張謇與近代中國》雜志特色:
<一>作者簡介包括:作者姓名,出生年月,性別,民族,籍貫,學位(學歷),工作單位(全稱),職稱,研究方向。另請隨文附上聯系電話、電子郵箱、詳細通訊地址、郵編等。
<二>稿件要求具有一定的原創性,凡是引用處務必標示清楚,請勿剽竊抄襲,文責自負。
<三>研究內容和步驟:闡述課題研究的具體內容和研究步驟。說明將采取的措施、研究時間安排和具體活動。
<四>參考文獻:參考文獻一般應多于10篇,按在文中引用的先后順序標注(加方括號),并在文末按順序列出。作者、譯者、編者不超過3人時全部寫出,超過3人時只寫前3人,后加“等”。
<五>頁下注釋的格式基本與參考文獻格式一致,但需注意的是外文注釋中的作者姓名遵照外國人名的書寫順序。
<六>摘要應具備以下4項內容: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過程、試驗結果及主要結論;應有獨立性和自明性,注意突出研究工作的創新點;篇幅約為200~300字。
<七>文章大標題不超過20字,要簡明、具體、可以概括全文,特別有必要的時候可以加副標題。
<八>文中圖、表隨文出現,各圖形符合制圖規范,照片應反差要大、層次分明、無折痕、無污跡。文稿中的物理量和計量單位應符合國家規范標準。
<九>若自投稿之日起,1個月未收到任何稿件處理通知的作者,可與本刊編輯部聯系,嚴禁一稿多投,一經發現,一律退稿。
<十>前言須簡要介紹論文的寫作背景和目的,說明論文研究的熱點及存在的問題,點明主題的理論依據、實驗基礎、研究方法及結果,應言簡意賅、重點突出。引言內容應避免與摘要和結論雷同。
聲明:以上內容來源于互聯網公開資料,如有不準確之處,請聯系我們進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