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11 03:08:08
序論:在您撰寫村級半年工作總結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2019年6月
按照縣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部署會要求,迅速召開會議,周密安排部署,扎實開展一場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攻堅戰,現將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
1、高度重視,認真安排
按照縣委縣政府要求,我村召開了支委會進行專題研究部署,并及時組織召開了沿安村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動員部署會,對全村的掃黑除惡工作進行部署和落實。
2、強化領導,壓實責任。
成立了以支部書記,村委會為副組長,班子成員為成員的掃黑除惡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掃黑除惡日常工作及部門協調。各自然村成立以支部成員為第一責任人的工作小組,確保掃黑除惡日常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同時班子成員簽訂了責任書。
3、加強宣傳,營造氛圍。
充分利用宣傳標語,橫幅、微信公眾號,廣播等深入廣泛宣傳掃黑除惡工作,營造良好的社會治安氛圍。向全村每戶群眾發放了掃黑除惡宣傳戶袋170余份,在全村主要道路和顯著位置刷寫標語2塊,張貼宣傳畫40多張,對掃黑除惡專項行動的意義、打擊重點進行宣傳。設置舉報箱,公開舉報電話,暢通信息渠道。
4、突出管理,深入摸排。
對轄區內的重點人群進行突擊檢查,堅決做到“黑惡必除,除惡務盡”,確保掃黑除惡專項行動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為沿安村提供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由班子成員牽頭,組織黨員、 “員”對重點群體開展“問題”和“苗頭”的雙重梳理和摸排,做到心中有數,目標清晰,切實為社會大局穩定“保駕護航”。截止目前,未收到舉報線索。
二、目前存在的問題
一是群眾主動參與掃黑除惡積極性不高。隨著農村的快速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生活環境基本安定和諧,多數群眾感覺黑惡勢力離自己比較遠,真正對掃黑除惡的認知度、辨識度不高。且群眾在現階段往往又是以低學歷、老齡化為主的群體,或多或少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理。二是宣傳發動仍需進一步加強。結合我村實際,現階段掃黑除惡宣傳形式、宣傳內容不夠豐富,宣傳發動形式比較單一。如有巷道的宣傳掛圖內容重復,個別班子成員對一封信、宣傳手冊、圖解彩頁等宣傳材料,“只注重發未發,不注重看未看”,導致一些制度機制流于形式,沒有真正達到“廣泛宣傳,全民發動”的最終目的。三是掃黑除惡部門聯動沒有形成合力。由于各部門工作性質不同,現階段各部門掃黑除惡工作只負責與上級對口單位進行對接,但村與村之間信息、資源沒有共享渠道,缺乏有效協調聯動,造成各部門掃黑除惡工作單打獨斗。
三、下一步工作計劃
下一步我村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用好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高標準推進,高質量落實,以更加堅決的態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扎實的工作,打一場掃黑除惡的人民斗爭,切實打出對黑惡勢力犯罪的震懾聲勢,打出人民安居樂業的社會環境,打出政治生態的清風正氣。
(一)宣傳發動不歇氣。進一步創新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宣傳力度,在村內顯著位置制作宣傳標語,形成掃黑除惡強大聲勢,鼓勵廣大群眾積極參與舉報。
繼全縣、鎮黨委、政府會議后,我村認真部署,快速行動、嚴密摸排、形成聲勢,扎實開展一場掃黑除惡的正義行動。
一、高度重視,認真安排
按照縣、鎮委政府要求,召開了班子會議專題研究部署召開掃黑除惡專題會議,對全村的掃黑除惡工作進行部署、安排。
二、成立機構,加強領導
村成立了以支部書記為組長的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掃黑除惡”日常工作及部門協調;成立以支部書記為第一責任人的工作小組,確保掃黑除惡日常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三、全面宣傳發動,大造輿論
利用每月黨日活動日進行“掃黑除惡”工作安排部署,張貼公告12張,制作懸掛宣傳橫幅6幅。充分利用宣傳標語、橫幅、微信群等深入廣泛宣傳,全力做好“掃黑除惡”宣傳工作,營造良好的社會治安氛圍。
加強摸底排查,重點人員,突出管理。對轄區內的重點人群進行突擊檢查,堅決做到“黑惡必除,除惡務盡”,確保掃黑除惡專項行動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為村提供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四、目前存在問題
一是宣傳形式和內容比較單一,宣傳力度還不夠大;
二是摸排力度還有待于加強;
三是與各部門聯動機制不夠健全。
五、下一步工作計劃
1、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讓掃黑除惡深入人心,在全鄉范圍內形成人人知曉、人人喊打的氛圍,加大群眾監督和舉報力度。
2、繼續加大摸排力度,對摸排出的涉黑涉惡線索進一步深挖,堅持對涉黑涉惡行為“零容忍”態度,營造一個風清氣正的環境。
一、高度重視,認真安排。按照縣委政府、街道辦事處要求,街道辦事處組織街道干部、各部門站所、村兩委干部、參加了“街道掃黑除惡專項運動部署工作會議”,即召開了黨委會進行了專題研究部署,對全街道的掃黑除惡工作進行在部署、在落實,各村于近期一個星期內召開了黨員、村民代表、小組長會議將會議精神及本村工作做了詳盡的貫徹落實。
二、強化領導,壓實責任。村成立了以黨委書記為組長、班子成員任副組長、相關干部為成員的“掃黑除惡”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掃黑除惡”日常工作及部門協調;各小組成立以組長為第一責任人的工作小組,確保掃黑除惡日常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三、加強宣傳,營造氛圍。充分利用宣傳標語、橫幅、家園衛隊上門宣傳、微信群等深入廣泛宣傳,全力做好“掃黑除惡”宣傳工作,營造良好的社會治安氛圍。向全村每戶群眾發放了《掃黑除惡應知應會》和《發現這十種黑惡勢力請馬上舉報》的宣傳資料共3000余份,在全村主要道路和各自然村顯著位置懸掛橫幅15幅,設置宣傳欄一塊,對掃黑除惡專項行動工作的意義、打擊重點進行宣傳。設置了舉報箱,公開舉報電話,暢通了信息渠道。
四、加強摸底排查,重點人員,突出管理。對轄區內的重點人群進行突擊檢查,堅決做到“黑惡必除,除惡務盡”,確保掃黑除惡專項行動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為全村提供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由班子成員牽頭,組織派出所人員駐村干部、街道聯系干部對所駐自然村村、分管領域、重點群體開展“問題”和“苗頭”的雙重梳理和摸排,做到心中有數、目標清晰,切實為社會大局穩定“保駕護航”。
五、目前存在問題
一是宣傳形式和內容比較單一,宣傳力度還不夠大;二是摸排力度還有待于加強;三是與各部門聯動機制不夠健全。
六、下一步工作計劃
1、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讓掃黑除惡深入人心,在全村范圍內形成人人知曉、人人喊打的氛圍,設立舉報信箱,加大群眾監督和舉報力度。
2、繼續加大摸排力度,對摸排出的涉黑涉惡線索進一步深挖,堅持對涉黑涉惡行為“零容忍”態度,營造一個風清氣正的環境。
3、加強信息報送,嚴格執行“周報告”。對平時的摸排行動加強信息的報送,一經發現有涉黑涉惡的行為,第一時間向街道綜治辦匯報,及時向街道掃黑除惡辦報送工作開展情況;實行摸排線索“周報告”制度,村每周一上午12點前對轄區內摸排的情況進行上報。
半年來,縣鄉領導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趙牌村兩委班子齊心協力緊密配合,有條不紊的開展各項工作。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完成情況
1、村內兩室主體建設部分已經完工。
2、按農村公廁建設標準的要求,率先完成趙牌村公廁的選址和建設工作。
3、為有效改善農村環境衛生狀況,提高農村人居環境質量,村委會簽訂廢棄窯坑回填復耕的合同,使村集體增收。
二、下半年工作計劃
1、我村將投資約20萬元積極打造村內兩室活動場所建設以及室內裝修工程,配齊辦公設備,將成為我村活動陣地的亮點工程。繼而更好的服務人民。
2、為進一步深化民主法治村建設,使依法治村工作進一步制度化、規范化,我村將投資將近20萬元完成廉政公園的建設,以及10萬元的孝廉公園的建設,繼續宣揚“幫大嫂”等好人好事。
3、將投資5萬元完成步行街的建設,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要。閑暇之余,村民可以乘涼,互相交談;兒童可以在步行街下嬉戲。
結合當前工作需要,的會員“路在這里”為你整理了這篇2021年半年度市農業農村局工作總結和下半年計劃范文,希望能給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參考借鑒作用。
【正文】
2021年半年度市農業農村局工作總結和下半年計劃
今年以來,我局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成立“7+1”工作專班,奮力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先行。一季度全市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同比增4.5%,居全省第2;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20.1%,居全省第2;實現低收入農戶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13.9%,全省排名第4。
一、上半年工作亮點
一是穩產保供有力推進。實施“兩個高于”、“兩個不低于”的糧食生產政策扶持,市本級糧食扶持資金較去年增長10.6%。目前全市糧食種植面積104.68萬畝,完成年度任務的81.7%;其中早稻面積同比增長4.1%,實現“十連增”。全市生豬存欄51.09萬頭,同比增長111%,完成年度任務的76.3%。二是數字化改革加快實施。全市3個數字化應用場景列入省農業農村廳向省府辦報送的“揭榜掛帥”推薦名單(全省農業農村系統共13個);在省農業農村廳公布多跨應用場景第一批“先行先試”名單中,我市共25個項目入選(包括漁業),數量居全省第一。全市建成省級數字農業工廠23家,120個種養基地完成數字化改造。三是產業發展深入推進。臨海市上盤鎮(西藍花產業)入選國家農業產業強鎮;玉環市列入全國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整縣推進試點;全市6個縣入選2021年省級鄉村振興集成創新示范建設項目,數量居全省第一。“臺九鮮”授權主體數達115家,在全省首屆鄉村美食節上,我市獲獎數居全省第一。臺州作為全省唯一地市,列入第三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市)創建單位。臨海、天臺、仙居獲首批農業農村部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試點縣數量占全省三分之一。肥藥實名購買活躍指數和定額施用活躍指數走在全省前列。四是美麗鄉村蝶變升級。在玉環市召開市委農村工作會議暨全市新時代美麗鄉村建設現場會,玉環上棧頭村探索的農民持股模式得到了劉省長、李書記的批示肯定,浙江日報頭版報道。全市累計建成市級精品村220個、精品示范區11個。第六批6個重點村績效評估取得全優的好成績,其中三門縣亭旁鎮包家村評估成績全省第一,我市前六批優秀率居全省首位。五是共富機制有效激活。研究出臺鞏固提升村級集體經濟意見、農民持股計劃等,擬定農民持股計劃試點項目12個,涉及404個村、低收入農戶1994戶。與市委辦聯合匯編《臺州共同富裕“36法”》,將以《新臺州》雜志專刊印發。全面落實扶貧“新九條”政策,撥付第一批扶貧救助基金和“周轉房”建設市級獎補資金276萬元,全市共65個鄉鎮(街道)設立扶貧救助基金,共募集資金8183.9萬元,幫扶低收入農戶12625人次,“兩不愁三保障”問題實現動態清零。6月10日-11日,市縣兩級掛牌成立鄉村振興局。六是鄉村改革亮點紛呈。黃巖、三門穩步開展鄉村集成改革試點縣建設,方案已獲省政府批復同意,全市積極申報爭取列入第二批試點市。宅基地機構設置走在全省前列,椒江、溫嶺、玉環和三門已成立宅基地服務中心,全市實現農民建房“一件事”網上辦理。
二、下半年計劃
(一)更大力度推動穩產保供。狠抓糧食生產進度,落實晚稻以及冬種計劃,開展糧食綠色高產高效建設,確保完成糧食播種面積128.1萬畝和總產10.45億斤的目標任務。加快生豬項目投產,推動新建場建設、空欄場復養、現有場挖潛,確保生豬存欄增加到67萬頭。
(二)更高標準開展數字化改革。對標對表做好“1+5”系統省定建設任務,加快推進數字“三農”協同應用平臺建設,瞄準“揭榜掛帥”優化3個場景應用的建設方案。加快推進“三區一鎮”、“三農”新基建等數字化提升,建成數字農業工廠12個;完成35個種養殖基地數字化改造和3個“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試點建設。
(三)更高質量推進鄉村產業發展。發揮特色產業資源優勢,新創建3個省級特色農產品優勢區、5個產業化聯合體,完成2個省級現代農業園區、1個省級特色農業強鎮驗收,啟動市級特色產業小鎮建設。加快線上、線下“臺九鮮”官方旗艦店布局,積極參加農產品展示展銷活動,持續擴大“臺九鮮”品牌影響力。大力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建設,深化“肥藥兩制”改革,打造綠色優質農業。
(四)更優品質建設新時代美麗鄉村。深化片區組團行動,加快推進精品示范創建。鼓勵縣(市、區)多層次開展美麗庭院示范創建,重點打造一定數量的美麗庭院樣板區塊。常態化開展農村人居環境“三清三整三提升”行動,認真做好2020年省資源化站點績效評估準備工作,全面開展農村廁所問題摸排整改。持續深化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確保優秀率繼續全省領先。
2021年是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銜接的一年,今年以來,在縣農業局及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單位認真貫徹實行縣局及鎮黨委、政府的重大決策與部署,深入開展活動,全面推進新一輪的扶貧攻堅戰,發展農業生產,強化措施,狠抓落實,力爭全鎮農業生產持續快速的發展。
一、主要工作總結及成效
上半年來,認真宣傳國家的法律、法令、政策,做好新技術的推廣與試驗、示范、引進和推廣農業新技術、新品種。堅持以科學發展觀,走群眾路線指導思想為指南,認真貫徹落實以春季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為工作重心,抓好產地檢疫、非洲豬瘟排查及牛結節性皮膚傳染病常態化工作,開展田螺示范基地建設,肉牛、生豬標準化建設等生產項目為技術服務對象,深入村屯開展牛人工品種改良,獸醫治療等技術服務;為廣大農戶辦理生豬、肉牛保險等其他窗口咨詢服務等,經過半年來的努力,取得了顯著工作成效。
農業方面:
1.完成土地確權最后一次糾錯補漏以及證書發放工作.
2.完成上半年農產品檢測工作.
3.完成糧食生產任務目標的布置分配工作,落實早稻200畝種植目標數任務;完成農牧漁業生產進度目標任務數的統計。
4.落實2021年三江縣耕地保護補貼政策并布置鄉鎮方案,并完成全鎮戶,畝的審核申報。
5.完成撂荒地的治理工作布置以及統計
6.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收尾工作。
7.積極做好成片茶園的栽培技術管理,宣傳和引導茶農綠色發展支柱產業的發展。新植茶葉面積穩步推進,品種有老茶樹、金觀音、安吉白茶、福云6號等。
畜牧方面
1.水產畜牧業統計情況
截止6月10日,全鎮生豬存欄1500頭,其中能繁母豬130頭,大牲畜存欄1300頭(匹、只),其中牛存欄1200頭,馬100匹,羊存欄500只;家禽存欄30050只(羽),其中雞存欄17380羽,鴨存欄12500只,鵝存欄170只;出欄肉豬880頭,出欄供宰殺的肉用牛330頭,出售和自宰肉羊75只,出售和自宰的家禽5523(只、羽),其中雞羽2135;肉類總產量9.5萬公斤。
2.產地檢疫完成情況
截止6月10日,全鎮共完成產地檢疫250頭,其中完成生豬產地檢疫200頭,牛50頭。
3.黃牛品改完成情況
截止6月10日,全鎮共完成黃牛品種改良人工凍配80頭。
4.接受群眾技術咨詢服務30人次,平均每月下村為農戶治療畜禽病例5人次。
5.做好無害化上報、疫情監控、入戶排查等。
下半年工作計劃
農業方面:
(一)、搞好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示范項目
1、做好科技示范戶的工作。聯系科技示范戶是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一個必不可少的內容之一,我鎮茶葉示范戶5個,每年計劃分布在不同村、屯,示范面積近25畝,通過指導員、示范戶的共同努力,做到了以點帶面,帶動了周邊村、屯的一些農戶,起到了很好的轟動效應與效果。
3.獨峒鎮唐朝村和林略村建設高標準農田,創新改變傳統的種田模式,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工作效率。
4.擴大發展稻田養螺示范基地,種養結合增加田塊的實用性,促進增收,帶動貧困戶發展產業,響應脫貧攻堅的精神號召。
(二)、 積極做好耕地補貼、稻谷補貼、廁改申報工作
農業補貼是支農惠農的一項重要工作,今年,積極配合財政所對接好全鎮1.6萬畝耕地力補貼,兌現這項惠農資金的核實,做到登記、錄入、核實、上報等工作。做好稻谷補貼和廁改的申報、驗收等工作。
(三)做好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工作,農產品檢測是一項復雜又嚴肅的工作,每個月檢測任務近60個。
(四)完成糧食生產任務目標工作,;完成農牧漁業生產進度目標任務數的統計
(四)、配合縣土肥站做好稻谷采樣釆集工作
15個村共釆作物樣59個,積極完成水稻、茶葉、蔬菜定點釆樣任務。
(五)、做好病蟲害預測預報工作
一年來,結合縣植保站預測預報:水稻完成3期,茶葉完成3期預測預報。號召農戶及時防冶病蟲害,選用對口的高效、低毒農藥。
(六)、加強技術培訓
積極利用縣科技局貧困村特派員身份,一年來,分別在具盤村具河屯、岜團村、平流村、八協村、干沖村、獨峒村舉辦了水稻、茶葉等培訓班,參加學員200多人,印發資料進500份, 落實培訓資金近20000元,取得了群眾一致好評。
(七)科技發展
1、 進一步做好全鎮的農業發展規劃,想方設法提高全鎮人民學科技、用科技的積極性,充分發揮電視、網絡、農技寶信息等平臺,采取群眾喜、聞、樂、見等形式,加大農業法律、法規、政策的宣傳力度,進一步提高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認識,做好試驗、示范點,抓好示范戶的作用,盡力完成上級部門年頭交給的各項任務,為鄉村振興工作貢獻力量。
2、加大培訓力度,加強宣傳,增加水稻和茶葉培訓期數,做好本單位部門、農技干部業務宗旨。
3、 爭取發展茶葉基地創建500畝(創建鄉鎮級核心示范區);爭取在平流、八協、岜團、具河等村、屯發展中稻再生稻2000畝;創建發展具河屯150畝“優質稻+再生稻+稻魚”高產示范基地工作。力爭做4個不同海拔高度再生稻試驗、示范,帶動全鎮再生稻的發展。
畜牧方面
1、是切實按照鎮黨委政府的直接領導、縣局主管部門的工作布置和要求,對照落實每一項工作和任務,為2022年工作打好基礎。
2、抓好秋季重大疫病防控工作: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是核心工作,堅持以“預防為主”的工作方針,重點預防以禽流感(H5N7亞型)、雞新城疫、豬瘟、口蹄疫為主的動物疫病防控工作。
3、做好疫情監測報告:嚴格要求每個行政村的村級動物疫情報告員做好本村疫情監測工作。鎮水產畜牧獸醫站安排專職人員負責信息跟蹤收集和統計,并按照市、縣規定的時間做好零報告、周報、月報、季報、半年報等,有疫情報疫情,無疫情報平安,做到重大動物疫情不瞞報、不漏報、不遲報和不謊報。
4、加大市場監管:堅持采取“以報檢為主”、定點補檢為補,建立臺賬簿,做好跟蹤管理服務;對獸藥店,飼料店,家禽活宰點每月進行一次巡查,加大市場監督工作,安排專人對牛圩交易市場管理,防范貴州、湖南跨省肉牛交易出現疫情漏洞。
5、堅持抓好病死豬無害化處理:主要抓好我鎮20個小規模較大養殖大戶列為服務管理對象,嚴防口蹄疫、豬瘟病在我鎮境內蔓延,特別是患病母豬堅決不能上市,發現1例處理1例,并進行全場消毒。
6、是配合鎮人民政府抓緊并落實獨峒鎮稻田生態養魚整鎮推進項目的技術指導工作,完成種稻養魚田基改造項目建設補助發放,打造“兩茶一魚”美麗獨峒新目標。
7、2020年縣農業農村局已經在獨峒鎮具盤村具河屯、林略村、平流村、唐朝村、八協村成立田螺養殖示范基地,爭取把稻田魚與田螺一起抓。
8、2021年畜牧業計劃出現新的經濟增長點。我鎮將大力引導我鄉群眾大力發展肉牛、山羊和生豬向規模經營事業方向發展,明年將在玉馬、岜團、獨峒、平流等村新建肉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場2個,養殖規模達100頭以上,在林略村新建山羊規模化養殖場2個,高定新建山羊規模化養殖場一個,每個場的規模達到100只山羊以上,在獨峒村、里盤村、平流各成立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專業合作社1個,養殖能繁母豬規模達100頭以上,在干沖新建林下規模養殖1個,實現獨峒土雞年出欄量達到20000只以上。
9、業務培訓和鄉村獸醫服務工作
爭取全年共舉辦水產畜牧養殖技術培訓班8期,其中水產養殖技術培訓4期,畜牧養殖4期,發放宣傳資料1000冊(份)接受培訓人數400人次,接受群眾技術咨詢服200人次,平均每月下村為農戶治療畜禽病例10人次。
一、摸清底子、制定計劃
辛家莊村共有5個村民小組266戶1003人。有耕地3800多畝,XX年農民人均純收入4558元。全村共有黨員23名,下派大學生“村官”1名,村“兩委會”班子、村民監督委員會、調委會、婦女、團組織、衛生隊組織健全,運轉正常。糧食生產主要以地膜玉米的種植為主,花椒、蘋果為主要農業經濟產業。依托縣“旅游興縣”戰略和“通天河”國家森林公園的開發,本村逐步興辦了6戶農家樂、農家賓館,生意日漸紅火。養殖業以豬、雞為主,牛羊存欄少,村民養豬大多以過年自食為主,作為商品買賣的很少。村民收入主要以花椒、蘋果和務工為主,全村常年外出務工達280人,加上在本縣、鎮附近企業工地務工的200余人,勞務收入占據半壁江山。針對今年年初低溫霜凍災害造成的花椒、核桃等干雜果的絕收,駐村干部與村組干部通過逐戶走訪、座談、開會研究,擬定了“短抓勞務近抓牧,傳統項目加創業”的發展思路,之后,我們先后制定了村上3年發展規劃、年度發展目標、農戶增收計劃措施明細卡,逐項逐戶落實,實行跟蹤檢查督促機制,確保各項增收措施落到實處。
二、抓發展、抓項目
一是抓主導產業發展。上半年,督促落實了460畝地膜玉米、洋芋的種植,對450畝已掛果蘋果園全部施農家肥、果實套袋200萬只,套袋率100%,并對花椒園管理也進行了一次技術培訓,提高了管理作物水平。落實以秋補夏、以蔬菜套種280畝,把災害造成損失奪回來。二是抓培訓服務。先后舉辦了生豬養殖、雞養殖培訓培訓2次,宣傳培訓縣上扶持政策和技術知識;舉辦花椒、蘋果管理培訓一次,接受培訓的達300人次。并在春季補栽花椒1萬株、蘋果30畝。三是積極爭取項目資金。今年又爭取土坯房改造一批,上報基礎設施建設項目3個。四是抓勞務輸出。上半年,外出務工480人,同時駐村干部還與村“兩委會”多方聯系,承攬縣、鎮、村內外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工程,組織本村勞動力務工掙錢。
三、狠抓辦實事項目、改善農村條件
一是按照上級土坯房改造建設扶持政策,全村經過拆舊建新已建成磚混住房15戶45間,還有4戶正在修建;二是沿公路、主街道墻體統一色調刷白68戶8900m2;三是村級陣地建設8間樓房7月底可交工使用;四是是村民活動中心廣場XXm2正在修建中,上級有關部門捐贈的籃球架(一副)、乒乓球桌(2張)正在安裝;五是村民自籌爭取3.5萬元硬化源中學巷道7月底完成;六是向上級相關部門爭取護村河堤工程款27萬元,少數民族建房10戶10萬元,新農村建設項目10萬元,投勞86個栽植小葉女貞1萬株、櫻花150萬株,綠化美化了村莊。
四、大力抓好村級班子隊伍建設,增強帶領群眾致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