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13岁女生发关系要赔偿吗,解开老师裙子猛烈进入动漫,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红粉,麻花豆传媒国产剧mv免费软件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一般貿易交易方式范文

時間:2023-08-27 14:56:13

序論:在您撰寫一般貿易交易方式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般貿易交易方式

第1篇

關鍵詞:教學方式;生本教育;民辦高校

教學方式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為實現教學目的、完成教學任務而采取教與學相互作用的活動方式的總稱,是指教師在要求學生獲取知識、提高能力、獲取學習方法的過程中所采用的方式(包括談話式、講授式、實踐活動式等)。對于課堂教學方式的研究一直是許多教育工作者長期關注的焦點,作為民辦院校的一名一線教師,我和我們的課題組歷時1年時間對西安歐亞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本科人才課堂教學方式進行了探討和研究。

一、課堂教學方式研究的意義

首先,傳統教育長期形成的教學方式是課堂教學,學生主要以靜聽、靜觀、靜思的方式進行學習,處于被動地位,其活動形式主要是大腦機械記憶的活動。在這種方式下學生以個體學習為主,相互競爭,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實踐性,缺乏群體的合作性,學習無興趣、無動力,互不關心,不會交往,自我封閉等等,影響了學生全面、健康、主動地發展,遠遠不能適應當今社會發展的需要。民辦高校要想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生存下去就必須改變這一現狀,探索出有自己特色的課堂教學方式,以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為國家培養出合格的人才。

其次,進入大學之后,大學生學習有自身的特點。(1)廣博性。進入大學后,大學生普遍覺得知識浩瀚如海,他們渴望在較短的時間內有效的獲得各種知識和技能。(2)專精性。大學生的學習活動是一種以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為特征的社會活動,圍繞著如何使大學生盡快成為高級專門人才而進行。(3)自主性。大學生的學習雖然按照老師的要求進行,但是不像中學生那樣絕大部分時間是被動地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而是有相當大的自主性。大學生有更多的自由支配時間,這就決定了大學生要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和學習計劃能力。(4)創新性。創新性是指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書本結論之外新觀點的尋求和鉆研。大學教育的根本任務之一就是要重視培養學生具備思考、探索問題的本領。

最后,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培養目標是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掌握國際貿易學科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較強的學習能力、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外貿業務能力與創新能力,畢業后能在外貿公司、跨國公司及各類企業的相關部門,從事進出口業務、外貿業務管理、市場推廣和營銷策劃等工作的高級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學生今后的工作環境除了讓學生掌握扎實的專業知識外,還必須具備良好的與人溝通交往與合作的能力。

二、生本教育的方法

鑒于傳統教學方式存在弊端、大學生學習有其自身的特點及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應具備較強的與人溝通交往與合作的能力,我們提出了生本教育觀。具體來說就是在課堂上運用各種方法,為學生自主學習而設計好具體環節,把教轉化為學,以學定教,最大化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的有效性。

(一)先做后學,先學后教

此法是讓學生通過實驗、探究、預學、嘗試練習等途徑,對研究對象的本質及內、外部聯系產生直覺地、感性地、綜合地認識或疑惑,在教師的啟發和幫助下,達到對知識感悟深刻、易于內化、增強學生創新思維的目的。如“國際商務英語口語”課的教學,在課前先給學生設置一些商務情景,學生在課下準備。在課堂上采取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交流討論,通過學生講解、角色表演、作業互改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開口講英語,提高英語會話水平[1]。為了避免學生準備不充分、課堂氣氛不活躍,老師還可提出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引導學生討論。例如,在《公司及產品介紹》一章中,教師先講授一些常用句型、接待禮儀等理論,然后,通過幻燈片給出一條英語新聞———2008年歐盟對中國貿易出口配額增加,并補充過去歐盟對中國貿易出口政策。學生通讀后,給出討論話題,DothetradebetweenEUandChina’sImport&Exportcorporationshaveapros2perousfuture?(中國與歐盟外貿公司之間的貿易有好的前景嗎?),用20min時間進行討論。在討論過程中,要求每個小組根據老師講授,結合課本內容,提出自己的觀點并給出至少一個理由。教師應積極參與到各組中進行引導及答疑。最后每組找1~2位同學將各組觀點陳述,教師對其發音、觀點等給予糾正和點評。如果時間允許,教師還可以陳述自己的觀點,給學生做出示范。這樣,在課堂上體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多,學生是真正的學習的主人。其教學模式:創設問題情境—提出問題—嘗試解決—師生合作—引導學生小結。又如“外貿單證”課的教學,教師利用外貿單證系統,給學生在課堂上布置作業,讓學生把在課堂上學到的制作單證的理論知識在模擬機上檢驗。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制作單據,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老師當場解決問題。通過這樣的訓練,學生真正掌握了外貿制單的技能,為成功就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2]。

教研室教師在授課過程中,積極加強實踐性教學,比如:在教授“報關實務”、“國際貨運”課程時,授課教師與西安海關聯系,安排學生去西安海關觀摩,并邀請西安海關報關科科長就報關程序和海關法規等知識進行專題輔導。活動過后讓學生對此次活動進行小結,并就學生認為的實踐和理論脫節的部分進行討論,以增學生生的操作能力。

(二)創設自主學習氛圍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采取小組討論、小組競賽等方式,各組之間互相提出問題,互相解決問題。學生個人能解決的問題個人解決;學生個人解決不了的問題,學生合作解決;學生合作解決不了的問題,師生合作解決。教師起著啟發、引導、幫助的作用,學生自主、主動學習,思維互啟,創新靈感增強。

(三)加強學習方法指導

教師教給學生的知識是有限的,而學生自學得到的知識是無限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因此,我們要加強對學習方法的研究,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1)確定學習目標、科學安排時間。(2)指導學生學會學習。(3)組織課外學生學習互助組,如“一幫一”等。

三、結果分析

開展“生本教育下教學方式研究”1年余,體會如下:

(一)學生從要我學變為我要學。

實踐表明:實施生本教育下的學生普遍要求老師繼續舉行生本教學,要求教師多布置任務。

(二)學生從苦學轉變到樂學

傳統的教學教師講得多,學生睡覺也多。由于生本教育體現了為學生為本而設計的教學計劃和教學方式,尊重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權,學生在學習上自主,所以,他們學習的熱情高、主動性強,創新意識強,維特別活躍,學習效率高。他們體會到了學習的樂趣,樂于學習。他們歡迎新的教學方法,例如分組討論在課堂上的使用。

(三)有利于學生創造性和個性發展

傳統教育以教為主,強調學生接受知識,視學生為容器,忽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重理論、輕實踐;重視記憶,忽視創新。生本教育不是教師把結論告訴學生,而是運用源流式教學法,讓學生在原有的基礎知識去探究、去品味、去熏陶、去感悟,學生的創造性得到發揮、個性得到發展。生本教育尊重了學生、尊重了學習天性,創設了自由空間,學生創新靈感較強、生命自身提升。

生本理念下的教育,回歸了生命本體,把教育和人的生命發展聯系起來,尊重了學生的天性,學生就會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去,實踐證明: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學生,普遍達到我要學的境界。生本教育樹立了“誰的事,誰來做”理念,學生學習積極性高,理解知識層次深、感悟大,學習成績普遍得到提高,學生的個性和創造性得到發展,從而培養了更多適應社會需要的有用人才。

參考文獻:

第2篇

關鍵詞:教學方式;生本教育;民辦高校

教學方式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為實現教學目的、完成教學任務而采取教與學相互作用的活動方式的總稱,是指教師在要求學生獲取知識、提高能力、獲取學習方法的過程中所采用的方式(包括談話式、講授式、實踐活動式等) 。對于課堂教學方式的研究一直是許多教育工作者長期關注的焦點,作為民辦院校的一名一線教師,我和我們的課題組歷時1年時間對西安歐亞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本科人才課堂教學方式進行了探討和研究。

一、課堂教學方式研究的意義

首先,傳統教育長期形成的教學方式是課堂教學,學生主要以靜聽、靜觀、靜思的方式進行學習,處于被動地位,其活動形式主要是大腦機械記憶的活動。在這種方式下學生以個體學習為主,相互競爭,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實踐性,缺乏群體的合作性,學習無興趣、無動力,互不關心,不會交往,自我封閉等等,影響了學生全面、健康、主動地發展,遠遠不能適應當今社會發展的需要。民辦高校要想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生存下去就必須改變這一現狀,探索出有自己特色的課堂教學方式,以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為國家培養出合格的人才。

其次,進入大學之后,大學生學習有自身的特點。(1)廣博性。進入大學后,大學生普遍覺得知識浩瀚如海,他們渴望在較短的時間內有效的獲得各種知識和技能。(2)專精性。大學生的學習活動是一種以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為特征的社會活動,圍繞著如何使大學生盡快成為高級專門人才而進行。(3)自主性。大學生的學習雖然按照老師的要求進行,但是不像中學生那樣絕大部分時間是被動地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而是有相當大的自主性。大學生有更多的自由支配時間,這就決定了大學生要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和學習計劃能力。(4)創新性。創新性是指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書本結論之外新觀點的尋求和鉆研。大學教育的根本任務之一就是要重視培養學生具備思考、探索問題的本領。

最后,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培養目標是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掌握國際貿易學科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較強的學習能力、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外貿業務能力與創新能力,畢業后能在外貿公司、跨國公司及各類企業的相關部門,從事進出口業務、外貿業務管理、市場推廣和營銷策劃等工作的高級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學生今后的工作環境除了讓學生掌握扎實的專業知識外,還必須具備良好的與人溝通交往與合作的能力。 [ Www.]

二、生本教育的方法

鑒于傳統教學方式存在弊端、大學生學習有其自身的特點及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應具備較強的與人溝通交往與合作的能力,我們提出了生本教育觀。具體來說就是在課堂上運用各種方法,為學生自主學習而設計好具體環節,把教轉化為學,以學定教,最大化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的有效性。

(一)先做后學,先學后教

此法是讓學生通過實驗、探究、預學、嘗試練習等途徑,對研究對象的本質及內、外部聯系產生直覺地、感性地、綜合地認識或疑惑,在教師的啟發和幫助下,達到對知識感悟深刻、易于內化、增強學生創新思維的目的。如“國際商務英語口語”課的教學,在課前先給學生設置一些商務情景,學生在課下準備。在課堂上采取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交流討論,通過學生講解、角色表演、作業互改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開口講英語,提高英語會話水平[ 1 ] 。為了避免學生準備不充分、課堂氣氛不活躍,老師還可提出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引導學生討論。例如,在《公司及產品介紹》一章中,教師先講授一些常用句型、接待禮儀等理論,然后,通過幻燈片給出一條英語新聞———2008年歐盟對中國貿易出口配額增加,并補充過去歐盟對中國貿易出口政策。學生通讀后,給出討論話題, Do the trade between EUand China’s Import & Export corporations have a p ros2perous future? (中國與歐盟外貿公司之間的貿易有好的前景嗎?) ,用20min時間進行討論。在討論過程中,要求每個小組根據老師講授,結合課本內容,提出自己的觀點并給出至少一個理由。教師應積極參與到各組中進行引導及答疑。最后每組找1~2位同學將各組觀點陳述,教師對其發音、觀點等給予糾正和點評。如果時間允許,教師還可以陳述自己的觀點,給學生做出示范。這樣,在課堂上體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多,學生是真正的學習的主人。其教學模式:創設問題情境—提出問題—嘗試解決—師生合作—引導學生小結。又如“外貿單證”課的教學,教師利用外貿單證系統,給學生在課堂上布置作業,讓學生把在課堂上學到的制作單證的理論知識在模擬機上檢驗。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制作單據,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老師當場解決問題。通過這樣的訓練,學生真正掌握了外貿制單的技能,為成功就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 ] 。

教研室教師在授課過程中,積極加強實踐性教學,比如:在教授“報關實務”、“國際貨運”課程時,授課教師與西安海關聯系,安排學生去西安海關觀摩,并邀請西安海關報關科科長就報關程序和海關法規等知識進行專題輔導。活動過后讓學生對此次活動進行小結,并就學生認為的實踐和理論脫節的部分進行討論,以增學生生的操作能力。

(二)創設自主學習氛圍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采取小組討論、小組競賽等方式,各組之間互相提出問題,互相解決問題。學生個人能解決的問題個人解決;學生個人解決不了的問題,學生合作解決;學生合作解決不了的問題,師生合作解決。教師起著啟發、引導、幫助的作用,學生自主、主動學習,思維互啟,創新靈感增強。

(三)加強學習方法指導

教師教給學生的知識是有限的,而學生自學得到的知識是無限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因此,我們要加強對學習方法的研究,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1)確定學習目標、科學安排時間。(2)指導學生學會學習。( 3)組織課外學生學習互助組, 如“一幫一”等。

三、結果分析

開展“生本教育下教學方式研究”1年余,體會如下:

(一)學生從要我學變為我要學。

實踐表明:實施生本教育下的學生普遍要求老師繼續舉行生本教學,要求教師多布置任務。

(二)學生從苦學轉變到樂學

傳統的教學教師講得多,學生睡覺也多。由于生本教育體現了為學生為本而設計的教學計劃和教學方式,尊重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權,學生在學習上自主,所以,他們學習的熱情高、主動性強,創新意識強,維特別活躍,學習效率高。他們體會到了學習的樂趣,樂于學習。他們歡迎新的教學方法,例如分組討論在課堂上的使用。

(三)有利于學生創造性和個性發展

傳統教育以教為主,強調學生接受知識,視學生為容器,忽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重理論、輕實踐;重視記憶,忽視創新。生本教育不是教師把結論告訴學生,而是運用源流式教學法,讓學生在原有的基礎知識去探究、去品味、去熏陶、去感悟,學生的創造性得到發揮、個性得到發展。生本教育尊重了學生、尊重了學習天性,創設了自由空間,學生創新靈感較強、生命自身提升。

生本理念下的教育,回歸了生命本體,把教育和人的生命發展聯系起來,尊重了學生的天性,學生就會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去,實踐證明: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學生,普遍達到我要學的境界。生本教育樹立了“誰的事,誰來做”理念,學生學習積極性高,理解知識層次深、感悟大,學習成績普遍得到提高,學生的個性和創造性得到發展,從而培養了更多適應社會需要的有用人才。 []

參考文獻:

第3篇

對于課堂教學方式的研究一直是許多教育工作者長期關注的焦點,作為民辦院校的一名一線教師,我和我們的課題組歷時1年時間對西安歐亞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本科人才課堂教學方式進行了探討和研究。 一、課堂教學方式研究的意義 首先,傳統教育長期形成的教學方式是課堂教學,學生主要以靜聽、靜觀、靜思的方式進行學習,處于被動地位,其活動形式主要是大腦機械記憶的活動。在這種方式下學生以個體學習為主,相互競爭,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實踐性,缺乏群體的合作性,學習無興趣、無動力,互不關心,不會交往,自我封閉等等,影響了學生全面、健康、主動地發展,遠遠不能適應當今社會發展的需要。民辦高校要想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生存下去就必須改變這一現狀,探索出有自己特色的課堂教學方式,以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為國家培養出合格的人才。 其次,進入大學之后,大學生學習有自身的特點。

(1)廣博性。進入大學后,大學生普遍覺得知識浩瀚如海,他們渴望在較短的時間內有效的獲得各種知識和技能。(2)專精性。大學生的學習活動是一種以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為特征的社會活動,圍繞著如何使大學生盡快成為高級專門人才而進行。(3)自主性。大學生的學習雖然按照老師的要求進行,但是不像中學生那樣絕大部分時間是被動地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而是有相當大的自主性。大學生有更多的自由支配時間,這就決定了大學生要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和學習計劃能力。(4)創新性。創新性是指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書本結論之外新觀點的尋求和鉆研。大學教育的根本任務之一就是要重視培養學生具備思考、探索問題的本領。 最后,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培養目標是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掌握國際貿易學科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較強的學習能力、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外貿業務能力與創新能力,畢業后能在外貿公司、跨國公司及各類企業的相關部門,從事進出口業務、外貿業務管理、市場推廣和營銷策劃等工作的高級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學生今后的工作環境除了讓學生掌握扎實的專業知識外,還必須具備良好的與人溝通交往與合作的能力。

二、生本教育的方法 鑒于傳統教學方式存在弊端、大學生學習有其自身的特點及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應具備較強的與人溝通交往與合作的能力,我們提出了生本教育觀。具體來說就是在課堂上運用各種方法,為學生自主學習而設計好具體環節,把教轉化為學,以學定教,最大化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的有效性。 (一)先做后學,先學后教 此法是讓學生通過實驗、探究、預學、嘗試練習等途徑,對研究對象的本質及內、外部聯系產生直覺地、感性地、綜合地認識或疑惑,在教師的啟發和幫助下,達到對知識感悟深刻、易于內化、增強學生創新思維的目的。如“國際商務英語口語”課的教學,在課前先給學生設置一些商務情景,學生在課下準備。在課堂上采取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交流討論,通過學生講解、角色表演、作業互改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開口講英語,提高英語會話水平[ 1 ] 。

為了避免學生準備不充分、課堂氣氛不活躍,老師還可提出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引導學生討論。例如,在《公司及產品介紹》一章中,教師先講授一些常用句型、接待禮儀等理論,然后,通過幻燈片給出一條英語新聞———2008年歐盟對中國貿易出口配額增加,并補充過去歐盟對中國貿易出口政策。學生通讀后,給出討論話題, Do the trade between EUand China’s Import & Export corporations have a p ros2perous future? (中國與歐盟外貿公司之間的貿易有好的前景嗎?) ,用20min時間進行討論。在討論過程中,要求每個小組根據老師講授,結合課本內容,提出自己的觀點并給出至少一個理由。教師應積極參與到各組中進行引導及答疑。最后每組找1~2位同學將各組觀點陳述,教師對其發音、觀點等給予糾正和點評。如果時間允許,教師還可以陳述自己的觀點,給學生做出示范。這樣,在課堂上體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多,學生是真正的學習的主人。其教學模式:創設問題情境—提出問題—嘗試解決—師生合作—引導學生小結。又如“外貿單證”課的教學,教師利用外貿單證系統,給學生在課堂上布置作業,讓學生把在課堂上學到的制作單證的理論知識在模擬機上檢驗。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制作單據,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老師當場解決問題。通過這樣的訓練,學生真正掌握了外貿制單的技能,為成功就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 ] 。

教研室教師在授課過程中,積極加強實踐性教學,比如:在教授“報關實務”、“國際貨運”課程時,授課教師與西安海關聯系,安排學生去西安海關觀摩,并邀請西安海關報關科科長就報關程序和海關法規等知識進行專題輔導。活動過后讓學生對此次活動進行小結,并就學生認為的實踐和理論脫節的部分進行討論,以增學生生的操作能力。

(二)創設自主學習氛圍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采取小組討論、小組競賽等方式,各組之間互相提出問題,互相解決問題。學生個人能解決的問題個人解決;學生個人解決不了的問題,學生合作解決;學生合作解決不了的問題,師生合作解決。教師起著啟發、引導、幫助的作用,學生自主、主動學習,思維互啟,創新靈感增強。

(三)加強學習方法指導 教師教給學生的知識是有限的,而學生自學得到的知識是無限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因此,我們要加強對學習方法的研究,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1)確定學習目標、科學安排時間。(2)指導學生學會學習。( 3)組織課外學生學習互助組, 如“一幫一”等。

三、結果分析 開展“生本教育下教學方式研究”1年余,體會如下:

(一)學生從要我學變為我要學。 實踐表明:實施生本教育下的學生普遍要求老師繼續舉行生本教學,要求教師多布置任務。

(二)學生從苦學轉變到樂學 傳統的教學教師講得多,學生睡覺也多。由于生本教育體現了為學生為本而設計的教學計劃和教學方式,尊重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權,學生在學習上自主,所以,他們學習的熱情高、主動性強,創新意識強,維特別活躍,學習效率高。他們體會到了學習的樂趣,樂于學習。他們歡迎新的教學方法,例如分組討論在課堂上的使用。

第4篇

首先,傳統教育長期形成的教學方式是課堂教學,學生主要以靜聽、靜觀、靜思的方式進行學習,處于被動地位,其活動形式主要是大腦機械記憶的活動。在這種方式下學生以個體學習為主,相互競爭,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實踐性,缺乏群體的合作性,學習無興趣、無動力,互不關心,不會交往,自我封閉等等,影響了學生全面、健康、主動地發展,遠遠不能適應當今社會發展的需要。民辦高校要想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生存下去就必須改變這一現狀,探索出有自己特色的課堂教學方式,以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為國家培養出合格的人才。

其次,進入大學之后,大學生學習有自身的特點。(1)廣博性。進入大學后,大學生普遍覺得知識浩瀚如海,他們渴望在較短的時間內有效的獲得各種知識和技能。(2)專精性。大學生的學習活動是一種以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為特征的社會活動,圍繞著如何使大學生盡快成為高級專門人才而進行。(3)自主性。大學生的學習雖然按照老師的要求進行,但是不像中學生那樣絕大部分時間是被動地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而是有相當大的自主性。大學生有更多的自由支配時間,這就決定了大學生要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和學習計劃能力。(4)創新性。創新性是指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書本結論之外新觀點的尋求和鉆研。大學教育的根本任務之一就是要重視培養學生具備思考、探索問題的本領。

最后,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培養目標是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掌握國際貿易學科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較強的學習能力、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外貿業務能力與創新能力,畢業后能在外貿公司、跨國公司及各類企業的相關部門,從事進出口業務、外貿業務管理、市場推廣和營銷策劃等工作的高級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學生今后的工作環境除了讓學生掌握扎實的專業知識外,還必須具備良好的與人溝通交往與合作的能力。

二、生本教育的方法

鑒于傳統教學方式存在弊端、大學生學習有其自身的特點及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應具備較強的與人溝通交往與合作的能力,我們提出了生本教育觀。具體來說就是在課堂上運用各種方法,為學生自主學習而設計好具體環節,把教轉化為學,以學定教,最大化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的有效性。

(一)先做后學,先學后教

此法是讓學生通過實驗、探究、預學、嘗試練習等途徑,對研究對象的本質及內、外部聯系產生直覺地、感性地、綜合地認識或疑惑,在教師的啟發和幫助下,達到對知識感悟深刻、易于內化、增強學生創新思維的目的。如“國際商務英語口語”課的教學,在課前先給學生設置一些商務情景,學生在課下準備。在課堂上采取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交流討論,通過學生講解、角色表演、作業互改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開口講英語,提高英語會話水平[1]。為了避免學生準備不充分、課堂氣氛不活躍,老師還可提出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引導學生討論。例如,在《公司及產品介紹》一章中,教師先講授一些常用句型、接待禮儀等理論,然后,通過幻燈片給出一條英語新聞———2008年歐盟對中國貿易出口配額增加,并補充過去歐盟對中國貿易出口政策。學生通讀后,給出討論話題,DothetradebetweenEUandChina’sImport&Exportcorporationshaveapros2perousfuture?(中國與歐盟外貿公司之間的貿易有好的前景嗎?),用20min時間進行討論。在討論過程中,要求每個小組根據老師講授,結合課本內容,提出自己的觀點并給出至少一個理由。教師應積極參與到各組中進行引導及答疑。最后每組找1~2位同學將各組觀點陳述,教師對其發音、觀點等給予糾正和點評。如果時間允許,教師還可以陳述自己的觀點,給學生做出示范。這樣,在課堂上體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多,學生是真正的學習的主人。其教學模式:創設問題情境—提出問題—嘗試解決—師生合作—引導學生小結。又如“外貿單證”課的教學,教師利用外貿單證系統,給學生在課堂上布置作業,讓學生把在課堂上學到的制作單證的理論知識在模擬機上檢驗。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制作單據,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老師當場解決問題。通過這樣的訓練,學生真正掌握了外貿制單的技能,為成功就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2]。

教研室教師在授課過程中,積極加強實踐性教學,比如:在教授“報關實務”、“國際貨運”課程時,授課教師與西安海關聯系,安排學生去西安海關觀摩,并邀請西安海關報關科科長就報關程序和海關法規等知識進行專題輔導。活動過后讓學生對此次活動進行小結,并就學生認為的實踐和理論脫節的部分進行討論,以增學生生的操作能力。

(二)創設自主學習氛圍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采取小組討論、小組競賽等方式,各組之間互相提出問題,互相解決問題。學生個人能解決的問題個人解決;學生個人解決不了的問題,學生合作解決;學生合作解決不了的問題,師生合作解決。教師起著啟發、引導、幫助的作用,學生自主、主動學習,思維互啟,創新靈感增強。

(三)加強學習方法指導

教師教給學生的知識是有限的,而學生自學得到的知識是無限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因此,我們要加強對學習方法的研究,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1)確定學習目標、科學安排時間。(2)指導學生學會學習。(3)組織課外學生學習互助組,如“一幫一”等。

三、結果分析

開展“生本教育下教學方式研究”1年余,體會如下:

(一)學生從要我學變為我要學。

實踐表明:實施生本教育下的學生普遍要求老師繼續舉行生本教學,要求教師多布置任務。

(二)學生從苦學轉變到樂學

傳統的教學教師講得多,學生睡覺也多。由于生本教育體現了為學生為本而設計的教學計劃和教學方式,尊重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權,學生在學習上自主,所以,他們學習的熱情高、主動性強,創新意識強,維特別活躍,學習效率高。他們體會到了學習的樂趣,樂于學習。他們歡迎新的教學方法,例如分組討論在課堂上的使用。

(三)有利于學生創造性和個性發展

傳統教育以教為主,強調學生接受知識,視學生為容器,忽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重理論、輕實踐;重視記憶,忽視創新。生本教育不是教師把結論告訴學生,而是運用源流式教學法,讓學生在原有的基礎知識去探究、去品味、去熏陶、去感悟,學生的創造性得到發揮、個性得到發展。生本教育尊重了學生、尊重了學習天性,創設了自由空間,學生創新靈感較強、生命自身提升。

生本理念下的教育,回歸了生命本體,把教育和人的生命發展聯系起來,尊重了學生的天性,學生就會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去,實踐證明: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學生,普遍達到我要學的境界。生本教育樹立了“誰的事,誰來做”理念,學生學習積極性高,理解知識層次深、感悟大,學習成績普遍得到提高,學生的個性和創造性得到發展,從而培養了更多適應社會需要的有用人才。新晨

參考文獻:

[1]王佩.高職“商務英語”教學改革[R].西安:,西安歐亞學院國貿教研室,2008.

[2]馬義玲.高職“外貿單證”教學改革思路[R].西安:西安歐亞學院國貿教研室,2008.

本文關鍵詞:教學方式生本教育民辦高校

第5篇

關鍵詞:職業能力 五年制高級工班 教學體系 寧波

全球金融危機爆發,給寧波這個外向型經濟城市帶來了十分嚴峻的挑戰,部分經濟實力比較弱的外貿類相關企業選擇轉產或者倒閉。雖然寧波的外貿出口市場仍具有很大潛力,但是,目前國內部分高等院校外貿類相關專業的人才培養量出現了過剩的情況,外貿類相關企業對國際貿易專業的畢業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使得中等職業學校的國際貿易專業畢業生的對口就業率下降了很多。寧波地區的中等職業學校作為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搖籃,必須承擔起國際貿易專業改革的重任,需要結合后金融危機時代的特點和寧波外貿市場的特點,切實地培養出符合企業需要、行業需要、地區需要的國際貿易應用型人才。

一、國際貿易專業實踐教學基本情況分析

1.學生情況分析

寧波中等職業學校國際貿易專業招生情況大致分為兩類,第一類是三年制職高,其中部分是直接以就業為導向培養的專業學生,另外則是以單招單考為目標導向培養的學生。第二類是招收五年一貫制的國際貿易專業學生,這類學生的基本特點是中考成績與三年制國際貿易專業學生相比,分數相對較高,女生較多,部分學生的英語成績較高,形象思維能力較強。但實際教學中,筆者發現,大部分學生對專業認知和就業情況不十分明確,抽象思維能力較弱,語言表達和寫作能力較差,英語的聽說讀寫能力較弱,部分學生的職業道德素養還亟待提高。

2.師資情況分析

大部分中等職業學校的國際貿易專業課教師主要來自普通高等院校的本科畢業生。傳統的高等教育讓教師具備較高的理論知識,但是從學校學習到學校工作的經歷,又使得教師缺乏實踐操作能力,與企業崗位的實操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這給教師在平時實踐教學過程中帶來了巨大的障礙。此外,雙師型教師的缺乏,使得教師專業結構性矛盾日益突出,逐漸成為中職優化專業結構、對接產業發展需求的重要制約因素。

3.實踐課程教學環境分析

國際貿易專業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大部分學生是為了就業導向培養的,這就需要課程教學更加貼近企業真實環境。缺乏相應的國際貿易專業實踐教學實訓實驗室是大部分中等職業學校的通病。大部分學校的專業實訓實驗室是商務談判室和機房實訓室,但相對其他專業,對商務談判室和機房實訓室的使用頻率很低。

國際商務談判和國際市場營銷專業實踐課程由于受到師資、學生和教學基本條件的限制,采用全中文教學的國際商務談判,采用純理論教學的國際市場營銷,更多課時是在普通教室里完成理論教學,真正的實踐教學課時非常少。這樣造成了學生不清楚對國際貿易專業對英語的聽說讀寫能力的高要求體現在哪里,也不清楚如何開展國際市場營銷,更不清楚如何制作出口商品的商務策劃方案。

4.企業實際需求及崗位分析

從外貿類及其相關企業的調查分析可知,企業非常注重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的能力、專業實踐操作技能和職業道德素養三個方面。就目前寧波地區的就業情況而言,五年一貫制中等職業學校的國際貿易專業學生就業的主要方向是國際貨運公司的操作員和業務員、報關行的報關員和報檢員,小型外貿企業的單證員和跟單業務員。

二、國際貿易專業五年制高級工班畢業生職業能力分解

五年制與三年制的教學相比較,優勢在于在校學習時間更長,學生能學到更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如果在教學中不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就不會好好利用四年的在校學習時間,最終導致學生的就業競爭能力更加薄弱。因此,筆者在對外貿類相關企業崗位如外貿業務員、外貿單證員、跟單員、貨運業務員、貨運操作員、報關員和報檢員的現實及未來需求能力分析后,特別對專業通用能力和專業細化能力進行了分解。

1.能力分解假設:教學第四年專業分流

在校前三年學習國際貿易專業的基礎知識,經過三年的專業課程的學習,每個學生的特點、優勢和不足都會顯現出來。在完成三年專業基礎學習后,教師根據每個學生的基本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細分子專業與班級分流。將國際貿易專業細化分成國貿實務、國際貨運、商檢與報關三個子專業。將英語聽說讀寫能力較強的學生分流到國貿實務班,營銷能力較強的學生分流到國際貨運班,性格內向努力好學的學生分流到商檢與報關班。

2.細分子專業能力分解

國際貿易專業畢業生需要的通用技能主要包括: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團隊合作能力、與人溝通能力、計算機軟件處理能力、網絡信息搜索能力、商務合同能力、基本專業英語能力、商務單證制作能力。

(1)國貿實務班專業能力分解。

(2)國際貨運班專業能力分解。

(3)商檢與報關班專業能力分解。

三、國際貿易專業五年制高級工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

根據對國際貿易細分子專業所需的通用和專業能力的分解,設計了以感性認識學習、校內課程實訓、校內制度鍛煉和校外企業實習,以及第五年的校外畢業實習這四個循序漸進的環節,并將其串聯在一起,貫穿于校內外五年的國際貿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這是利用校內實訓教學環境、校外企業實習環境,全面培養學生的職業競爭能力。

1.感性認識學習

根據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較弱、形象思維能力較強的特點,專業教師需要對學生加強國際貿易專業感性認識方面的教育。這就要求學校與外貿類相關企業建立合作伙伴關系,方便學生進行國際貿易企業、國際貨運企業、報關行、港口、國際物流公司、航運中心等的參觀和調研,了解企業的運作流程及企業間的相互關系。同時也使學生更加充分地了解自身專業在社會經濟活動中的發展地位、現狀,以及對從業人員各方面的素質要求,為今后明確學習方向、選擇適合自己的細分子專業奠定堅實基礎。感性認識實習安排在入學后的前三年,感性認識實習可采用“參觀、調研、專家講座”等方式進行,除了對企業參觀以外,可以邀請有豐富實踐經驗的企業家來校以講座的方式與學生進行實踐分享。

2.校內課程實訓

在二年級到三年級的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我們對實踐性較強的專業課程安排相應的實踐教學環節,使學生掌握各類專業軟件的操作,如各類國際貿易單證的繕制、金融結算、進出口實務軟件、國際貨運軟件的操作、報關和報檢軟件的操作等單項業務。

在四年級進行了專業細分之后,我們應該根據各子專業進行有針對性的實踐實訓教學。如國貿實務班,除了對各類單證軟件操作訓練之外,還應加強開發客戶、商務談判、合同簽訂與履行的實訓教學。如采用角色扮演等方法,尋找合適的進出易背景,來掌握商務談判和合同簽訂、履行的具體操作技能。如國際貨運班,增加國際貨運相關軟件的實操訓練,還應加強尋找與開發客戶、商務談判、合同簽訂和履行的具體操作技能;商檢與報關班,增加報檢和報關的軟件操作,角色扮演模擬整個報檢與報關的業務流程,強化計算機五筆錄入的能力訓練(因現在大部分報關行業的輸入系統都是采用五筆輸入法)。

通過這些實踐課程的訓練,除了可以增加學生的操作技能以外,還可以增強學生的表達溝通的能力,同時也有助于學生形成團隊合作和互相競爭的職業意識。

3.校內制度鍛煉兼校外企業實習

學校內部的各種校紀校規和每個班級的管理規章制度都會對學生的職業素養的養成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同時,我們要求學生利用每年的暑假以“就近原則”下企業實習,企業的類型應盡量選擇在生產企業或者外貿類企業。通過學生的每一次下廠實習的經歷,鍛煉他們適應企業工作的能力,培養并提高學生的職業道德素養,糾正學生錯誤的“企業家”觀念,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4.校外畢業實習

校外畢業實習是在學生經過四年的專業課學習之后,學校召開實習生選聘會,聯系參加企業前來選聘實習生,組織學生在校外的國際貿易相關類企業實習。這讓學生綜合運用所學專業理論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學會分析并解決實際企業工作中的一些具體問題,提高學生的職業競爭能力。

參考文獻:

第6篇

2、一般進出口貨物和一般貿易貨物的區別:

3、它們之間的區別主要就是他們劃分的角度不同。

4、一般進出口貨物是按照海關監管方式劃分的進出口貨物,是海關的一種監管制度的體現。

5、是相對于保稅貨物、暫準進出口貨物、特定減免稅貨物而言。

第7篇

關鍵詞:金融發展階段 跨境資本 交易方式

一、引言

既有文獻關于國際貿易領域的研究已經非常充分,但關于跨境資本流動的研究相對較少。其原因既有跨境資本流動渠道復雜導致的較差的數據可得性,也有隨著金融的發展,跨境資本流動的方式不斷創新帶來的理論解釋不足的問題。相比于FDI流動的長期存在,金融資本的流動是從20世紀的后二十年開始興起,進入21世紀后金融資本的跨境流動規模更是急劇增長,這個現象引起了經濟學界的廣泛關注。

相比于FDI,國際金融資本投資有很大的不同,金融資本投資需要的投資成本相對更少(Pfeffer,2007)。進入21世紀之后,隨著電子化交易在各類金融市場的推廣和完善,金融市場的進入門檻大幅降低,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也隨著網絡化的推廣而進一步降低。金融市場的繁榮帶來全球金融跨境資本流動的增加。在過去的10年里,全球跨境金融資本投資規模巨大,從2001年12.7萬億美元增長到2010年的40.3萬億美元 。

金融資本流動的興起帶來了跨境資本流動不均衡問題,即發展中國家資本凈流向發達國家,已有解釋機制難以完全解釋這一情況,需要進一步分析背后的驅動機制。本文嘗試在理論方面從經濟活動中交易方式的不同發展階段的微觀層面入手,解釋在一般國際收支均衡條件下金融發展階段不同帶來的金融資產供需失衡如何驅動了國際資本流動。

二、交易方式升級降低交易摩擦

經濟交易過程中存在三種摩擦:一是交易者過去的經濟行為不能被其他交易者完全觀察,二是交易者之間進行交易是有成本的,三是交易者所擁有參與交易的資產的價值不能被完全識別(Wallace,2011)。因為這三種摩擦的存在,交易者在交易時就需要采取特定的交易方式來克服摩擦,讓交易順利進行,實現市場出清。

本文將已出現過的交易方式發展分為四個階段,這四種交易方式不同程度地減少了交易中的摩擦:

一是易貨貿易階段。在這個階段沒有貨幣,生產者之間的交換只能通過易貨貿易的方式進行。交易的達成需要滿足所謂的“雙巧合”,即交易雙方都生產了對方所需要的產品,在同一個地點同一時刻遇到(Monroe, 1966)。因為“雙巧合”很難滿足,因此在這個階段交易很少,經濟規模也較小。

二是貨幣出現階段。法定貨幣的出現,解決交易可以不同時同地的約束。交易者可以用手中的第一期用產品換來的貨幣到第二期購買自己所需要的商品。貨幣成了交易者過去經濟行為的證明,貨幣的出現促進了經濟的交易市場的出清,促進經濟發展(Townsend, 1989)。貨幣交易方式對易貨貿易的替代直接大幅度降低了市場交易的大部分交易成本。

三是銀行信貸出現階段。在交易者過去的經濟行為在不能完全監管的情況下,現代意義上的商業銀行出現為交易者之間提供一種第三方承諾或擔保,分擔了交易中的違約風險(Champ et al., 1996)。這種第三方的承諾為交易活動的拓展提供了更大的可能。銀行集中了大量信息,三方參與的經濟活動中交易成本較低,為經濟更快的發展提供了條件。

四是金融市場發展階段。正如Duffie et al.,(2008)指出,金融市場的不斷發展,讓參與金融市場的交易者過去的經濟行為相關信息變得更容易獲得。這樣他們可以將過去的經濟行為所獲得的收益更好地轉化為金融資產參與市場交易來獲得融資以購買下一期生產所需的生產資料。而無需通過貨幣的積累或是銀行提供信貸的方式來融資。不同于其他的交易方式,企業通過提供股息,在金融市場上形成了金融資產。

這四個交易方式的發展階段是一個從低到高不斷升級的過程,每種交易方式都在不同程度上減少了交易中的摩擦,促進了交易的順利進行。但只有在金融市場階段,企業才能通過金融市場的定價機制將過去的生產成果轉化為金融資產。

三、金融市場創造金融資產

只有金融市場階段企業的私人信息才能比較充分地成為公共信息。因為只有在完善的金融市場中規范的信息披露和市場價格變化才能反映出企業過去的經濟行為所蘊含的運營和投資層面的信息。

其一,關于信息披露方面,完善的金融市場通過一套相對更加健全的會計審計制度來規范企業的各類信息公布。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同國家的會計準則不斷調整,逐步趨同,并成為世界各國的參考標準,保證了金融市場信息披露的規范,更易為市場交易者理解和接受。同時金融市場上還有一些信用度相對更高的獨立第三方信用評級機構對企業披露信息進行審核,如穆迪、標準普爾和惠譽這三大世界知名評級機構。

其二,關于市場交易價格方面,完善的金融市場上形成的價格反映了交易者所擁有的私人信息。金融市場吸引不同的交易者參與交易,交易者將他們所知道的私人信息通過他們的交易活動反映到市場價格當中,市場中的其他交易者可以通過市場中形成的交易價格進一步驗證企業披露信息的準確性,這樣的過程是私人信息轉變為公共信息的過程。這個過程的效率隨著計算機網絡的普及不斷提高。隨著網絡的普及和網速的提高大大降低了金融市場的交易成本,這提高了價格對市場信息的反映準確度,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交易成本的降低提高了股票的換手率的,使得市場的信息可以及時反映到交易價格當中;二是交易成本的降低吸引了更多的交易者參與,更多的交易者參與可以帶來不同的信息,從而提高價格對各類信息的反映;三是交易成本降低提高了國內市場和國外市場的聯動性,擴大了整個市場的交易規模,聯動性增強和交易規模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市場中單個交易者的壟斷地位,可以進一步降低市場價格的扭曲程度,讓市場價格可以更加準確反映實際經濟中企業的運營活動。

當企業的私人信息變成了公共信息后,企業所公布的信息才能被市場所認可。當企業給股東分配股息時,市場通過各類信息認為這個股息是真實可靠,并認為股息是長期可以提供的。利用資產定價模型,股息除以市場利率轉化為金融資產價格。其他交易者需要出等同的價格才能從現有股東手中購買到股票,即被市場定價的金融資產。

因此,在金融市場為交易方式時,私人將自己過去的經濟活動成果轉換為金融資產。在金融市場階段,企業可以通過出賣金融資產為其進一步發展獲得融資,而不需要向銀行貸款或是在賬戶上保留大量現金去購買生產所需的原料和設備。這種方式為企業避免了閑置資金或貸款所對應的機會成本或財務成本。金融市場無論是在空間維度還是時間維度都相對于其他交易方式都得到更大的提升,一定程度上替代了貨幣交易和銀行信貸,促進了經濟活動規模進一步增長。

四、金融資產供求失衡驅動國際資本流動

在過去的20年里,世界各國經濟大多處在銀行信貸和金融市場共同發展的階段。目前全球的金融發展情況是發達國家形成了以市場為主的金融系統,發展中國家形成了以銀行為主的金融系統。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發達國家因為法律制度、會計審計和信用體系更加完善,同時以網絡化為主的硬件設施也更加先進,因此發達國家的金融市場更加發達。在發達國家,直接金融市場部分替代了銀行信貸完成了一些原來由銀行信貸支持的交易活動,并逐步成為這些國家主要的交易方式。二是發展中國家卻相反,因為法律制度、會計審計和信用體系還不完善,股東和貸款者權益保護不足、合同執行力不夠、腐敗較多,直接金融的市場效率很低,滿足融資需求可以通過銀行系統得到補充。銀行系統對市場制度要求較低的特殊性相對直接金融系統在獲取市場準確信息方面具有規模經濟,在欠發達國家金融市場環境和制度相對不完善的情況下,在交易時反而可以更好的配置資源。與此對應的是在發展中國家直接金融市場發展水平相對較低。

發展中國家金融資產有效供給不足。相比于英國、美國等直接融資市場發達的經濟體而言,發展中國家的產出轉化成為金融資產的比例更低,主要原因有兩個方面:

一是發展中國家的企業利潤轉化股息的比例比發達國家更低。發展中國家因為信用和法律制度的滯后,金融市場不發達,企業一部分利潤被分流,最終沒有轉變成企業的股息分配到股東手中。因此,這部分產出就無法通過資產定價模型轉變成為金融資產。

二是發展中國家直接金融市場不發達,企業參與金融市場的比重較低。前面已經論述在發展中國家銀行信貸是主要的融資方式,這就意味著在發展中國家,很高比例的企業沒有參與到金融市場當中,它們的利潤不是以股息的方式分配給股東,產出就不存在資產化轉變,降低了發展中國家產出轉變為金融資產的比例。

當這些國家是封閉經濟時,發展中國家的產出增長后因為沒有足夠的金融資產來滿足跨期消費需求,只能通過銀行儲蓄來進行過渡。但現實的情況是國家間的資本流動渠道較多,對資本跨境流動很難有效控制。因此在開放經濟中,全球一般均衡機制作用下,發展中國家的資本不再只滿足銀行儲蓄的收益,而是流向發達國家購買優質金融資產來滿足跨期消費需求,這種購買行為促進了國際資本流動。

五、結論

本文從金融的發展階段出發,金融市場的建立是法律和會計制度不斷完善的結果,金融市場的高度發展對交易者的經濟行為可以做到比較充分的觀察。企業可以發行信用貨幣,即通過股票融資。完善的法律和會計制度保障了發達國家的企業利潤相比于發展中國家可以更高比例的轉換為股息,從而提高了發達國家金融資產供給。在開放的一般均衡條件下,發展中國家的存款在國內很難購買到足夠的金融資產,需要到發達國家購買,來更好地滿足跨期消費。資本從發展中國家流向發達國家購買高回報的金融資產,金融資產需求的增加帶來了金融資產價格的上升,降低了發達國家的利率。

參考文獻:

[1]Champ,B.,Smith,B.,Williamson,S.Currency elasticity and banking panics: Theory and evidence [J].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6(29): 828-864

[2]Duffie,D.,Ga?rleanu,N.and Pederson,L.Valuation in over-the-counter markets [J].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2008(20):1865-1900

[3]Monroe,A.E.Monetary Theory before Adam Smith [M].Kelley,New York,1966

[4]Pfeffer,Barbara.FDI and International Portfolio Investment,Complements or Substitutes?[Z].working paper,University of Siegen,2007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年县| 中山市| 芦溪县| 鹤峰县| 衡水市| 无极县| 红桥区| 新蔡县| 麻江县| 汶上县| 美姑县| 大厂| 平远县| 突泉县| 泰和县| 盐池县| 五莲县| 梓潼县| 仁怀市| 旬阳县| 灵寿县| 临洮县| 聂拉木县| 塔城市| 博乐市| 嘉黎县| 双柏县| 西林县| 璧山县| 韶山市| 红安县| 阜阳市| 集贤县| 邯郸市| 高要市| 巨野县| 海安县| 肃南| 石棉县| 博爱县| 离岛区|